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吴秀明 编 页数:361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形态,诞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但它的基本格局早在延安解放区时期就已成雏形;其总体的演进,大致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步。因此,在迄今为止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发展过程中,就显得特别丰富斑驳,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叙事张力和复杂景观。对这样的文学实践进行描述和总结,历来是我们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我们拟从叙述时间和叙述空间两个不同的角度契入,看它在前人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重要的文学变革,并用自己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当代中国文学的成长艰难奋取,贡献了宝贵的泪水、智慧和才情;然后,再联系当前文学史写作的具体实践,提出我们的编写原则,作为全书的绪论。 一、当代文学的时间叙述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就是对时间之流中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生态状况进行拦截编排的一种努力。传统的文学史对此的要求向来比较严格,它不仅要求有较稳定的叙述秩序,而且还要有经过时间沉淀的相对的物理距离。然而,“当代”没有这种时间上的优势,它的尚在不断延续和生成的实践活动,使得关于它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行走中的追踪状态,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历史感和相对严格的规范性。这对研究者无疑是一个挑战。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的做法是把它推向时间的长河,于是,新文学成了中国几千年文学史风水轮转的一部分;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以下简称十七年)乃至八十年代初一些为新国家神话代言立德的当代文学史,出于论证“新生的事业”的需要,将“当代”的时间劣势转换成现行的政治优势,则更多强调的是它对历史和文化的所谓的“断裂”。
内容概要
当代文学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的历史,它本身就是一部内涵丰富、杂糅着无数知识和价值的精神启示录,是现代史学特别是延安文学的继续发展和更加完备系统的表述,是二十世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单位。面对这样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我们的文学史家将如何言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书籍目录
上编 前三十年文学(1949-1979):走向一体的文学 第一章 前三十年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学事件与文学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文艺界的政治文化批判运动 一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二 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三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四 “反右”运动 五 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 六 毛泽东的两个批示与文艺界的“左”倾运动 第三节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及“文化大革命” 第四节 “四五”运动与文艺的复苏 第二章 体制性文化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前三十年文学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体制性文化的建立与发展 一 主导性文艺思想的确立与体制性文化环境的形成 二 文艺政策的几次调整 三 “民主个人主义者”与文艺斗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新的人民的文艺 第三章 前三十年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以工农兵为主的小说 一 赵树理及“山药蛋派”的小说 二 柳青的《创业史》 三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四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五 孙犁的《铁木前传》、《风云初记》 六 浩然的“新农村”小说 第三节 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小说 一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二 杨沫的《青春之歌》 三 宗璞的《红豆》 四 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第四节 古代历史题材的小说 一 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 二 姚雪垠的《李自成》 第五节 革命战争理论与小说叙事的模式化 第四章 前三十年诗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抒情诗和政治抒情诗 一 “老诗人”的新篇章 二 政治抒情诗 三 抒情短章 第三节 叙事诗 第四节 “新民歌”和“天安门诗歌” 一 “新民歌” 二 “天安门诗歌” 第五节 新诗内容与体式的政治化 第五章 前三十年散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颂世散文 一 杨朔的散文 二 刘白羽的散文 三 秦牧的散文 第三节 “讽喻”杂文 一 马铁丁的杂文 二 “三家村”杂文 三 徐懋庸等的杂文 第四节 民间私语 一 《从文家书》 二《 傅雷家书》 第五节 报告文学 一 魏巍的志愿军题材报告文学 二 徐迟的知识分子题材报告文学 第六节 散文的时代精神与自我隐匿 第六章 前三十年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合的话剧 第三节 “第四种剧本” 一 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 二 岳野的《同甘共苦》 三 海默的《洞箫横吹》 第四节 历史剧 一 郭沫若的《蔡文姬》 二 田汉的《关汉卿》 三 曹禺的《胆剑篇》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剧”和“样板戏” 第六节 失衡的舞台下编 后三十年文学(1979-2009)走向多元的文学 第七章 后三十年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学事件与文学 第一节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新时期的文学论争现象 一 关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论争 二 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 三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论争 四 关于“寻根文学”的论争 五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论争 第三节 九十年代的文学现象 一 “人文精神”的讨论 二 后现代主义的讨论 三 现实主义的回 四 通俗文学热 五 “断裂”现象 第四节 新世纪文学的表征与趋向 第八章 文学转型与艺术审美的新边疆 第一节 后三十年文学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确定性的动摇与新的审美原则的探索 一 政治转型过程中的主旋律文学 二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众通俗文学 三 个人与世界双重语境下的知识精英文学 四 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 第九章 后三十年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从现代技巧到现代叙事 一 王蒙的《春之声》 二 刘索拉的的《你别无选择》 三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 四 余华的《活着》 五 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 第三节 寻根:从文化传承到文化反思 一 汪曾祺的《受戒》 二 阿城的《棋王》 三 韩少功的《爸爸爸》 四 王安忆的《小鲍庄》 五 莫言的《红高粱》系列 六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 第四节 写实:日常经验的狂欢 一 王朔的《动物凶猛》 二 池莉的《烦恼人生》 三 陈染的《私人生活》 四 朱文的《我爱美元》 第五节 理想:人类理性的升华 一 张贤亮的《绿化树》 二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三 张炜的《古船》 四 张承志的《心灵史》 五 陈忠实的《白鹿原》 第六节 走向写作的“个人化” 第七节 “八○后”小说的另类书写 第十章 后三十年诗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归来者”之歌 一 艾青的诗 二 “右派”诗人的诗 三 “七月”诗派的诗 四 “九叶”诗派的诗 第三节“朦胧诗” 一 食指的诗 二 北岛的诗 三 舒婷、顾城的诗 四 江河、杨炼的诗 第四节 “新生代诗” 一 海子的诗 二 韩东的诗 三 于坚的诗 第五节 诗的守望和流浪 第六节 新世纪诗歌的走向与论争 第十一章 后三十年散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回忆反思性散文 一 巴金的散文 二 孙犁的散文 三 杨绛的散文 第三节 文化散文 一 张中行的散文 二 汪曾祺的散文 三 余秋雨的散文 第四节 抒情散文 一 贾平凹的散文 二 周涛的散文 三 女作家散文和“朦胧散文” 第五节 报告文学 一 徐迟的报告文学 二 刘宾雁等的报告文学 三 “新生代”的报告文学 第六节 在时与文之间的抉择 第七节 新世纪散文的承续与突破 第十二章 后三十年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探索剧” 一 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 二 高行健的《绝对信号》、《车站》 三 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第三节 风俗伦理剧 一 苏叔阳的《左邻右舍》、《家庭大事》 二 李龙云的《小井胡同》 第四节 历史反思剧 一 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 二 锦云的《狗儿爷涅槃》 三 陈子度等的《桑树坪纪事》 第五节 先锋戏剧 一 孟京辉的《思凡》 二 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 第六节 写实与写意的并妍和融合 第七节 新世纪话剧的收获与困境附录一 台港文学概述 第一节 台湾文学概述 一 一九四五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学 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香港文学概述 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的香港文学 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的香港文学附录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溯源与写作综述后记
章节摘录
上编 前三十年文学(1949-1979):走向一体的文学 第一章 前三十年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学事件与文学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文学的发展存在一个自足的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文学本身的规律性,但是作为社会敏感的神经元,文学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文学发展的规律本身就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等对文学的影响。就政治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类,虽相互影响,但都有自身的发展轨迹。然而在政治权力话语企图涵盖一切的时期,文学的发展常被政治所左右,从而丧失自身的特性,沦为政治的附庸、政策路线的宣传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文学曾长期被纳入政治运作的轨道中,严重时期如“文革”十年,文坛甚至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政治之于文学,需要一个适度的距离,一个适宜文学生长的距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培植文学新人、培育文学精品、引导作家创作、充分发挥文学政治意识形态性特别是配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方面,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绩。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文学、解放区文学,就致力于把文学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风及文艺座谈会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逐步占据整个文坛。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至十九日在北平(今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则以极为庄重的仪式如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亲自参加、发言以及与会者代表经过精心筛选等等,拉开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序幕。 全国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新中国的即将诞生导致华北、国统区的大批文艺工作者拥进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该年九月二十七日改北平为北京)。是年三月,在郭沫若提议下,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全国性的文学艺术界组织。随后成立由郭沫若、茅盾、周扬等组成的筹备委员会。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第一次文代会本着总结经验,交流意见,相互批评以及确定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的组织的目的,在北平正式开幕。大会期间,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周扬分别就国统区、解放区的文艺情况作了报告。中共中央对这次大会非常重视,会前致电祝贺。大会第一天,朱德又代表党中央致辞。七月六日,毛泽东亲临会场讲话,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周恩来的报告,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重申和强调,奠定了今后文艺发展的大政方针。报告强调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在于工农兵,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此文艺工作者在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时,“一定不要忘记表现这个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人民军队”及“最伟大的支持力量”的两万万农民,以及“正在一天比一天成为中国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的工人阶级,应该把他们的斗争生活和革命精神作为“我们的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也要求各级党委注意用民主的方法领导文艺工作。报告论述了六个具体问题诸如团结的问题,强调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旧艺人以及所有出席大会的代表都应发扬团结精神;谈及为人民服务时,强调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首先要贯彻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方向,并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首先去熟悉工农兵”,“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他们打成一片”;谈及普及与提高时,主张普及第一,同时注意提高。对于改造旧文艺,在论述改造的必要性及如何改造时,强调要有全局观念,所有文艺工作者要适应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明确树立为新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文艺观;最后报告提出要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其所属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舞蹈等协会。 茅盾就国统区的文艺发展状况,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文艺”的报告。报告在总结国统区文艺的基本经验及其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指出国统区文艺“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与主要斗争”,究其原因,除了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外,主观上的原因是“文艺作品的题材,取之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占压倒的多数,而对于知识分子则常常表示护短,即使批判了,也还是表示爱惜和原谅。题材取自农民生活的,则常常仅止于描写生活表面,未能深入核心……作品中出现的工人往往只是表面上穿着工人的服装,而其意识情绪,则仍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论及国统区文艺思想的发展时,报告认为国统区文艺界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入研究不够,尤其是缺乏根据》《讲话》精神进行具体的反思与检讨。但报告相信“曾经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坚持进步的革命的文艺旗帜的朋友们,是一致抱着无限的欢欣鼓舞的热诚来走向新的中国,也一定是抱着最坚强的决心和勇气,来争取进步,改造自己,而参与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的”。 周扬以“新的人民的文艺”为题,作了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报告高度评价了解放区的文艺运动,认为《讲话》以来的解放区文艺,“是真正的新的人民的文艺”。“在解放区,由于得到毛泽东同志正确的直接的指导,由于人民军队与人民政权的扶植,以及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改革的配合,革命文艺已开始真正与广大工农兵群众相结合。先驱者们的理想开始实现了。”报告对于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情况,采用大量的事例说明,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新的人民的文艺蓬勃发展。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方向,以及由此生出的文艺同政治的关系、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文艺普及与大众化等成为指导新中国文艺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因此周扬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学习政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前的各项基本政策”,来“创造无愧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时代的作品”。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开始,对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分期并非像第一次文代会所划分的那样截然分明,文学发展首先应遵循自身内在的即艺术的规律:由承袭、裂变的渐进过渡到质变。从现代文学发展而来的当代文学,其源头最多只能追溯至解放区文学,从表现的题材、形式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学从作品的感情基调、作品的泛政治化立场、作品中对正面人物的卡里斯马典型的塑造等,与解放区文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解放区文学的泛政治化立场、政治、政策的功利化解说虽然将文学与民族国家的解放紧密结合起来,但在开启人的启蒙、表现人的丰富而又微妙的精神世界以及拓展人的现代性等方面,却是相对薄弱的。这样从“五四”以来发展起来的多元的文学精神,在当代文学初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五四”文学精神的个性主义这一脉很大程度被自由派文人所继承,而追求民族解放、追求国家现代化这一脉,很大程度被解放区文学所继承,文学中所应表现的“人学”与文学所应表现的社会政治历史学出现了分裂。从第一次文代会开始,文学作品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则被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这点在第一次文代会的几个讲话中反映得十分清楚。解放初期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文艺界人士所普遍具有的战争文化心理,导致了文学政治意识形态规范或政治文学的普泛化规范的确立。从此,新中国文艺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针,从组织形式、创作取材要求、人物形象塑造及对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要求等方面,都标志着文艺进入了大统一的时代。它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新中国文艺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解放区文艺方向为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并对作品的取材、形式、思想倾向性、理论批评及创作者的世界观等作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这次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文联作为全国性文艺界组织,是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者进行管理和组织领导的机构,其下属的各协会如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选举茅盾为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一九五三年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也都先后成立,各省、市等地方文联及所属协会也按照这种体制相应建立起来。中央及地方文联、作协机制以及其下属的《文艺报》、《人民文学》、《北京文艺》、《西北文艺》等重要刊物则成了团结作家、引导他们加强工作,迎接新时代的重要阵地。第一次文代会在国家政权更迭的过程中,成功地进行了文艺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整合,为文学等上层建筑制定了规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解放区的文艺经验,对国统区进步的文艺经验、作家以及创作实绩、理论成果采取排斥甚至全盘否定的态度,过分强调文艺为政治甚至政策服务,忽略了文艺自身的规律,等等,也在此后文艺争论、创作等发展途中时常暴露。第一次文代会虽确立了一元化的文艺格局,但文艺界的思想冲突并没有因此结束,后来的文艺界整风与思想改造运动是在当时社会政治气候下对文艺一元化格局的继续和巩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