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浙江文艺 作者:亚米契斯 页数:182 译者:马默
前言
我们即将阅读的这部作品《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它自一八八六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还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舞台,又被改编为连环画,成为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 《爱的教育》风靡世界,历久弥新,不是偶然的。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和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整部作品并不刻意讲究修辞和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晓畅,但由于它饱含了作家对在社会中下层艰辛度日的大众的深沉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读者阅毕全书,激荡于胸怀的感情波澜久久难以平息。不妨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这部作品的名字在意大利文中就叫《心》! 作为一个把自己的文学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德·亚米契斯注意到,意大利在/\七。年实现民族统一以后,人民大——众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建立现代文明的民主社会的理想还有待实现。不过,他认为,借助学校教育,借助博爱、谅解的精神,可以变革现状。他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新一代成员的使命。这也正是德·亚米契斯倾注心血写作《爱的教育》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爱的教育》在我国获得了久远的、广泛的传播,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外国文学名著。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外国文学的翻译与引进,在我国形成一个高潮。正是在这个时候,来自浙江的作家夏丐尊应商务印书馆之邀,开始翻译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九二四年,译文在《东方杂志》刊登,分十三期连载。两年后,单行本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有意思的是,夏丐尊是在浙江山水如画的白马湖畔完成《爱的教育》的翻译的。他当时有两位邻居。一位是大作家朱自清。每期译稿完成,朱自清就是第一位读者,并帮助他校正。另一位邻居也是浙江人.大名鼎鼎的画家丰子恺,他为夏丐尊的译本制作了封面,绘制了插图,可谓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此后,这个译本经夏丐尊多次修订,十余年间便印行一百版左右.印数之多,已无法精确统计。它还先后被编人“世界少年文学丛刊”.被当时各地小学采用为课外辅导读物。《爱的教育》谱写了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灿烂的篇章。 这部作品的中译本为何取名《爱的教育》?说来话长。夏丐尊从日文转译,并参考了英文译本。日文译本取名《爱的学校》;夏丐尊考虑到,作品描写的事情不只发生在学校,也发生在社会和家庭,日译本书名不准确。受法国作家福楼拜小说《情感教育》的启发,夏丐尊便将中译本取名为《爱的教育》。这个译名从此就流传了下来。 谈到德·亚米契斯及其作品在中国享有的非同寻常的声誉,不能不提及我国文学界老前辈巴金先生。 巴金对德·亚米契斯始终怀着崇敬之情。他从世界语翻译了德.亚米契斯的剧本《过客之花》,一九三。年发表在上海的《小说月报》上,三年后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嗣后两次再版。巴金在《过客之花》译本的序言中写道,他最初是满含热泪读完《爱的教育》的,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作为一部代表作,《爱的教育》映照出德·亚米契斯对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审视,反映了他思想的、道德的取向。 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1846-1908),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矢志从军,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的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话。 德·亚米契斯的人生阅历丰富。他多次周游世界,开阔了眼界。他的许多游记,如《西班牙》、《伦敦游记》、《摩洛哥》、《巴黎游记》,既写异国的风土人情,又重于向同胞宣扬爱国主义和博爱精神。作为一个博爱主义者,他后来参加社会主义运动,加入了社会党。他在十九世纪末发表的许多作品,如《朋友们》、《在海洋上》、《一个教师的小说》等,都充溢着博爱精神,或把社会主义思想与博爱精神熔于一炉,以谋求社会成员的情感融和和社会平等。这种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德.亚米契斯整个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流光溢彩,意蕴深远,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时空,获得了普遍的、永恒的价值。 此次,直接从意大利文译出的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节译本)的出版,既为我国读者重新阅读这部世界文学名著提供了良好的际遇.又续写了当年由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三位文化名人在白马湖畔留下的文坛佳话,值得庆贺。 吕同六
内容概要
《爱的教育》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里,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孩子心中很有威信,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弱小;有聪明懂事的德罗西,他家里很有钱,而且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从来都不骄傲;有勤奋好学的斯代地,那个看上去笨笨的小男孩,虽然不善言辞,却有着非凡的毅力;有坚强而又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无理暴打却从未失去孝心,最终用优异的成绩换来了爸爸的懊悔……这里,洋溢着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老师学生间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谊、小小少年的爱国之心。 本书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和鲜明、精美的插画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没有空洞的说教,然而那真诚、友爱、坚强、善良、高尚的真情却肯定会像一股股清泉流进孩子们的心田里,净化着孩子们的灵魂,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1846—1908),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矢志从军,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的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话。亚米契斯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新一代成员的使命,这也正是他倾注心血写作《爱的教育》的原因。
亚米契斯的人生阅历丰富。他多次周游世界,开阔了眼界。他的许多游记,如《西班牙》、《伦敦游记》、《摩洛哥》、《巴黎游记》,既写异国的风土人情,又重于向同胞宣扬爱国主义和博爱精神。作为一个博爱主义者,他后来参加社会主义运动,加入了社会党。他在十九世纪末发表的许多作品,如《朋友们》、《在海洋上》、《一个教师的小说》等,都充溢着博爱精神,或把社会主义思想与博爱精神熔于一炉,以谋求社会成员的情感融和和社会平等。这种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德•亚米契斯整个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流光溢彩,意蕴深远,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时空,获得了普遍的、永恒的价值。
书籍目录
十月 开学的第一天 我们的老师 卡拉布里亚的男孩 学校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十一月 扫烟囱的孩子 卖炭人与绅士 我的母亲 我的同学柯莱蒂 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十二月 虚荣心 初雪 小泥瓦匠 佛罗伦萨小抄写匠(每月故事) 感恩一月 代课老师 铁匠的儿子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国王的葬礼 撒丁岛的小鼓手(每月故事) 热爱祖国二月 受之无愧的奖章 玩具火车 爸爸的护士(每月故事) 马戏团的小丑 街道三月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天 颁奖仪式 争吵 罗马涅的热血(每月故事) 加富尔伯爵四月 体育课 父亲的老师 工人朋友 朱塞佩·马志尼 公民荣誉奖章(每月故事)五月 牺牲 火灾 寻母记(每月故事) 诗意六月 加里波第 军队 意大利 我的父亲 海难(最后的每月故事)七月 母亲最后的话 告别
章节摘录
从今天早上起,我开始喜欢我们现在的老师了。早晨,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已经在讲台前坐下了。这时不断有他去年教过的学生,从教室门口伸进头来问候他。 “早上好,老师先生!”“早上好,佩尔波尼先生!”有的还走进教室来,同他握一握手,再匆匆跑出去。看得出大家都很爱戴他,都愿意再上他教的课。在这种时候,他一面回答那些问候他的学生们,说“早上好”,一面去握握他们伸出的手,但眼睛却不看着他们。他和这些学生打招呼的时候,也总是皱着眉头,表情十分严肃,而且脸总是转向窗外,眼睛望着对面的屋顶。学生们问候他,本应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对他来说却好像让他活受罪一样。然后,他把目光集中在全班同学的身上,一个一个仔细地注视着我们。让我们听写时,他从讲台上走下来,在课桌中间来回走着。当他看到一个孩子的脸上出满了红疱疹时,就停止了听写,用两手托着他的头仔细查看,问他得了什么病,还用手摸摸他的前额,看他是不是在发烧。这时,老师身后的一个学生趁机爬到桌子上,做起鬼脸。老师突然转过身去,这个孩子赶紧坐下,低着头等着老师责罚他。出乎同学们的意料,老师把手放在他的头上,只说了一句“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就再没有说别的话了。 老师回到讲台上,给我们做完听写。在默默地注视了我们一会儿以后,用他那浑厚而亲切的声音慢慢地说道:“孩子们,从今以后我们要共同相处一年的时间,我们要很好地度过这一年。你们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我没有家庭。自从去年我的母亲去世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别的亲人了,也就再也没有别的牵挂了。现在我把你们都当成是我的亲人,你们都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我。我不愿处罚你们中的任何人,在我面前你们要表现出你们是好孩子。现在你们全班就是一个大家庭,你们是我的安慰和骄傲。我不要求你们向我做任何保证,但我知道你们心里已经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暗下决心了,我感谢你们。” 这时,学校的工友走来说下课的时间到了,该放学了,我们谁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离开了教室。这时,那个站在桌子上做鬼脸的学生走到老师面前,用发抖的声音说:“老师先生,请原谅我吧!”老师在他的前额上亲了一下,对他说:“回家吧,我的孩子。” 卡拉布里亚的男孩 二十二日 星期六 昨天下午正在听老师告诉我们罗贝蒂得拄着拐杖走路这一消息的时候,校长领进来一个脸黑黑的、浓眉大眼、黑头发的男孩子。他穿着一身黑色衣服,腰里系着一条黑色的摩洛哥皮带。校长在老师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把这个男孩留下就离开了。那个男孩子用他那双大大的黑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们。老师牵着他的手对全班说:“今天我们班分来一个新生,他是卡拉布里亚人。他的家乡离我们这里有五百多里地,你们要热爱这个来自远方的兄弟。他的家乡出过很多有名的人,那里有很多能干的劳动者和勇敢的战士。那个地方很美,有很多树林和山川,是我国有名的地区之一。那儿的居民非常聪明和勇敢。你们要好好地对待他,不要让他感到远离了自己的家乡。要让他知道一个意大利的孩子,无论在意大利的哪一所学校里,都有自己的兄弟。”说完,老师站起来,在意大利地图上指着卡拉布里亚的位置给我们看,然后叫着那个经常得第一名的孩子:“埃尔内斯托·德罗西!”德罗西站起来。“到这儿来!”德罗西离开座位,走到教桌前面,面对着那个卡拉布里亚的孩子。“你是班长,请你代表全班向这位新学友表示欢迎。代表皮埃蒙特的孩子们拥抱卡拉布里亚的孩子!”德罗西拥抱那个男孩,大声说:“欢迎!”那个男孩也热烈地吻着德罗西,大家都高兴得拍起手来。老师对我们说:“安静!教室里是不能拍手的!”可是看得出来,他自己也非常高兴,卡拉布里亚的孩子也非常高兴。老师把他带到一个位子面前,让他坐下。然后他又说:“你们要记住我刚才说的话。卡拉布里亚的孩子来到都灵要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都灵的孩子到了卡拉布里亚也应该不觉得陌生。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国家曾奋战了五十年,有三万意大利人为此英勇献身。所以你们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热爱。要是有人因为这个孩子不是本地人,就伤害他,那他就愧对我们的三色国旗。”那个卡拉布里亚的男孩刚刚在座位上坐下,邻座的孩子们就纷纷送给他钢笔和画片什么的,坐在最后面的一个孩子还送给他一张瑞典的邮票。
编辑推荐
有一个小男孩,他叫安利柯。在他的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们都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个日记本里,还有父母写给他的劝诫启发性的文字、老师在课堂上读到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他的日记本,一起去体验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敬师长、体贴父母等美好的精神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