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页数:201  译者:btr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保罗·奥斯特自传作品,穿越层层迷雾,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的神秘追寻。《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忆录,部分其父的传记,部分自传;它也是对失落、家庭中的爱、父性和记忆的一次沉思,对于生活与家庭关系令人感动的、观察入微的描摹。印象主义、细致、有时又极其感人,它在奥斯特的作品中相当独特。它树立了奥斯特的声望。很奇怪,奥斯特的处女作或许更适合留待读完这位作家的的其他作品后来读,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形与它们后来在虚构作品中的化身有着神秘的相似性。

作者简介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1947生于纽约,是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和电影编剧,曾和王颖合导电影《烟》。《纽约时报》曾将他形容为“穿上胶鞋的卡夫卡”,其作品《纽约三部曲》、《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曾引起文坛热烈讨论,作品中接合了欧洲风味的前卫、感性,笔端带点忧郁,文体清澈,并擅用嘲讽式的象征主义;此外,他经常运用文学游戏使故事生动,并在每一本新书中鞭策自己彻底重塑风格,是勇于创新的当代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记忆之书奥斯特的非典型传记

章节摘录

  一个隐形的画像  某一天,生命犹存,那个人拥有最健康的体魄,甚至还算得上年轻,不知疾病为何物。一切如常,仿佛会永远如此。他度过一日又一日,独善其身,只向往着前面的生活。然后,突然之间,死亡不期而至。他微微叹了口气,重重倒在椅子上,而这便是死。这么突然,没有留下一点思索的空间,不给大脑任何机会来想出一个或可安慰的词。除了死亡,除了人难免一死这个无法简化的事实,我们一无所有。久病后死去,我们可以顺从地接受。甚至连意外死亡,我们也可以归咎于命运。但对于一个没有明显原因便死去的人,对于一个仅仅因为他是个人便要死去的人,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再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无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三个星期前,我得知父亲的死讯。那是周日的早晨,当时我正在厨房为小儿子丹尼尔准备早餐。楼上,我的妻子还在床上,赖在被窝里,享受着多睡几小时的奢侈。乡村冬日:一个寂静的、木烟缭绕的、雪白的世界。我满脑子想着前夜一直在写的那篇文章,正期待着下午能够重新回去工作。然后电话铃响了。我马上知道麻烦来了。没有人会在星期天早上八点打电话来,除非有不能等的消息。而不能等的消息总是坏消息。  我无法把事情想得更好些。  早在我们收拾好行李、踏上赴新泽西的三小时车程前,我便知道我将不得不写下关于我父亲的事。我没有计划,对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也没有确切的想法。我甚至想不起曾为此作过决定。只是一种确信,一种从我获知消息那刻起便开始强加于我的责任。我想:父亲去了。如果我不快点行动,他的整个一生将会随之消逝。  如今回首,即使迄今不过三周,我依然觉得那是个相当奇特的反应。我一直猜想死亡会令我麻木,悲痛会令我瘫痪。但现在它已然发生,我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没有感到世界在我周围塌陷。我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对接受死亡做好了极佳的准备,即使它如此突然。使我不安的是一些其他事,一些与死亡及我对死亡的反应无关的东西:我意识到父亲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他没有妻子,没有依赖于他的家庭,没有人会因他的缺席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就零星的朋友而言,或许会有短暂的惊愕,会因为想到生死无常而严肃起来,一如念及丧友之痛,随后是一小段哀悼期,然后便什么都没了。最终,就好像他根本未曾活过。  即使在他去世前,他就已经一直缺席着;与他最接近的人们早已学会接受他的缺席,将之视为他存在的基本特质。既然他死了:人们也不难接受他已永远离去的事实。他生命的特性使人们对他的死已有准备——这是预料之中的死——如果人们想起他,当人们想起他,那也会是模糊的,至多是模糊的。  他缺乏热情,无论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种想法,在任何情形下,他都无力或不愿显露自己,他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免深入事物的核心。他吃东西,他去工作,他交朋友,他打网球,然而尽管如此,他并不在那儿。就最深刻、最无法改变的意义而言,他是个隐形人。对他人隐形,很有可能对他自己也是如此。如果说,当他活着的时候,我不断寻找着他,不断试图找到这个并不在那儿的父亲,那么现在他死了,我似乎仍然觉得我必须继续寻找他。死亡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唯一的区别是我已经没有时间了。  整整十五年,他都一个人住。坚韧地、不透光地生活着,仿佛对这世界免疫。他不像一个要占据空间的人,而更像一块无法穿透的人形空间。世界在他身上弹开,被他撞得粉碎,有时依附于他——但从未穿越他。整整十五年,他出没于一间巨大的房子,完全独自一人,他就是在那栋房子里死去的。  曾有一小段时间,我们一家人住在那儿——父亲、母亲、妹妹和我。父母离异后,大家分开了:母亲开始了新生活,我离家去上大学,妹妹和母亲在一起,后来也上了学。只有父亲留了下来。因为离婚协议里有一个条款,规定母亲仍然拥有这栋房子的一部分,假如房屋变卖,母亲将获得收入的一半(所以父亲不愿将之变卖);或许是因为对改变生活的某种隐秘的拒绝(这样才能向世人说明离婚事件并未以一种他无法控制的方式影响了他);或许仅仅出于惯性。一种阻止他采取任何行动的情感倦怠,他才继续留在那儿,独居在一栋可以容纳六七人的房子里。  这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古老,坚固,都铎式风格,有花饰铅条窗、石板瓦屋顶和皇家规模的房间。买下它对我父母而言曾是迈出了一大步,一个财富增长的信号。这是城中的黄金地段,尽管不是居住的合宜之地(尤其对孩子们而言),它的声望仍胜过其死气沉沉的特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父亲最终在那所房子里度过余生,可他起初却拒绝搬去那儿。他抱怨价钱(经常的主题),而当他最后软下来时,也是不情不愿情绪不佳。即使如此,他还是付了现金。一次付清,没有抵押借款,没有每月分期还款。那是1959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  他一直是个按部就班的人,一清早就出门上班,努力工作一整天,然后,回到家(在那些日子里,他并不工作到很晚),在晚餐前小睡片刻。在我们待在新居的第一周——我们还没有正式搬完家,他犯了一个奇怪的错误。下班后,他没有开车回新居,而是按多年来的习惯直接去了老房子。他把车泊在车道上,从后门进屋,上楼进了卧室,在床上躺下,开始睡觉。他睡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不用说,当屋子的新主人回家发现有个古怪男人在她床上睡觉时,有点惊讶。但与金发姑娘的故事不同,父亲并没有跳起来落荒而逃。最终误解消除了,人人开怀大笑。甚至现在,这故事仍让我发笑。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禁将之视为一个可怜的故事。一个人开车误返旧居是一回事,但我觉得,他没有注意到里面的东西都改变了却着实是另一回事。即使最疲累、最心不在焉的脑子都有个纯动物性反应的角落,会告诉身体身处何地。他一定是几乎没有意识,才会没看见,至少没感觉到屋子不再与以前相同。就像贝克特的一个角色所言:“习惯,是伟大的隔音器。”而假如思想不能对物理证据作出反应,那么当它面对感情证据时又会如何?  在那最后十五年间,他几乎没有改变过房子里的任何东西。他没有添置任何家具,也没有丢弃任何家具。墙壁保持着原来的颜色,锅碗瓢盆未曾更新,甚至我母亲的衣服也没有被扔掉——而是存放在阁楼的一个柜子里。房子的规模令他不必对其中存在的东西作出任何决定。这并不是因为他贪恋过去,想把房子当博物馆保存。相反,看上去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疏忽支配着他,而不是记忆;尽管他继续在那栋房子里度过了那些年月,他仍然好像一个陌生人似的住在里面。年月渐长,他在房子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他几乎每顿饭都在餐馆吃,每晚都把社交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把房子当成一个不过用来睡觉的地方。若干年前,有一次我碰巧向他提及我上一年的写作和翻译所挣的钱(以任何标准而言,都是个小数目,但比我曾经赚过的钱多),他的反应很有趣:单单在外就餐,他的花费就比这多。要点在于:他的生活并非以他居住的地方为中心。他的房子只是他不停流动的存在中众多停留地之一,缺乏中心把他变成了永远的局外人,一个他自身生命的游客。你永远不会觉得可以找到他的确切位置。  尽管如此,这房子似乎对我仍很重要,假如仅就它被忽视的程度而言——那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征兆,本不可及,现在却通过无意识行为的具体图景显现了出来。这栋房子成了我父亲生命的隐喻,成了他内心世界准确而忠实的代表。因为尽管他保持房屋整洁并见,至少没感觉到屋子不再与以前相同。就像贝克特的一个角色所言:“习惯,是伟大的隔音器。”而假如思想不能对物理证据作出反应,那么当它面对感情证据时又会如何?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于生活与家庭关系令人感动的、观察入微的描摹。  ——《纽约时报书评》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忆录,部分其父的传记,部分自传;它也是对失落、家庭中的爱、父性和记忆的一次沉思。印象主义、细致、有时又极其感人,它在奥斯特的作品中相当独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树立了奥斯特的声望。  ——《加州文学评论》  很奇怪,奥斯特的处女作或许更适合留待读完这位作家的的其他作品后来读,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形与它们后来在虚构作品中的化身有着神秘的相似性。  ——斯蒂芬·汉密尔顿(苏格兰作家)

编辑推荐

  因为唯有孤独的黑暗中,记忆的工作才会开始。  保罗·奥斯特动人自传  一幅隐形人的画像 一部回忆之书 一段跨越时空的隐秘家史  对于生活与家庭关系令人感动的、观察入微的描摹。  ——《纽约时报书评》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忆录,部分其父的传记,部分自传;它也是对失落、家庭中的爱、父性和记忆的一次沉思。印象主义、细致、有时又极其感人,它在奥斯特的作品中相当独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树立了奥斯特的声望。  ——《加州文学评论》  很奇怪,奥斯特的处女作或许更适合留待读完这位作家的的其他作品后来读,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形与它们后来在虚构作品中的化身有着神秘的相似性。  ——斯蒂芬·汉密尔顿(苏格兰作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迷雾般的“自传”
  •   纽约三部曲不错,幻影书也凑合看,这个翻翻
  •   终于拿到
  •   很值得一看~
  •     感觉翻译有很多问题,只看了《一个隐形人的画像》
      人在回忆时总是自然而然的想到父亲,儿时的大树,榜样,谜一样的男人。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中的父亲不善言表,试着与孩子交流却不得门道,静静的,温柔的看着孩子吃鱼丸。《一个隐形人的画像》中的父亲冷漠,缺乏热情,孤独,赚钱而不花钱,却是大家眼里的好人。等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想到我的父亲,我又会有怎样的理解呢?
      摘抄:他缺乏热情,无论对一件事、一个人还是一种想法,在任何情形下,他都无力或不愿显露自己,他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免深入事物的核心。他吃东西,他去工作,他交朋友,他打网球,然而尽管如此,他并不在那儿。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禁将之视为一个可怜的故事。一个人开车误返旧居是一回事,但我觉得,他没有注意到里面的东西都改变了却着实时另一回事。
      每次我打开抽屉或是把头探入橱柜,我就感觉自己像一个闯入者,一个洗劫思想秘密之地的夜盗。
      看着自己把它们像垃圾一样扔掉令我无法忍受,而就是在那时,恰恰在我把它们扔进卡车的那一刻,我几乎流下了眼泪。与看着棺木被降入地下相比,扔掉这些领带对我而言更像是葬礼。
      他从不是个已婚男人,而是一个终生的单身汉,碰巧有了一段婚姻插曲。尽管他并不逃避作为丈夫的表面责任,但很显然,他并不胜任这个角色。
      要进入另一个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 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寻,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影踪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是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所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到意义,则全然是另一回事。
      他缺少感情,对他人的索求又如此之少。
      最终我可以解释他神秘的逃避和对我的冷漠了。他是个浪漫的人,一个有着隐秘和刺激往事的男人,他如今的生活只是一个停留之所,一种等待下一次冒险开始的方式。他在制定计划,想办法取回埋在安第斯山深处的黄金。
      他只是透过自身孤独的迷雾来看我,就好像离开自己好几步。我想,世界对他而言是个遥远的地方,一个他从来不能真正进入的地方。
      他拒绝自我审视,就像他同样固执地拒绝观看世界,拒绝接受他眼皮底下哪怕最确凿无疑的证据。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整个生命中,他会面对面盯着一样东西看,点点头,然后转过身说它不在那儿。
      没有比想象力更甚的盲目了。在什么时候,屋子不再是屋子?屋顶被掀开的时候?窗户被拆除的时候?墙被推倒的时候?在什么时候,它变成了一堆碎石?然后某一天,你的屋墙终于倒塌。然而,假如门还在,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穿越它,然后你又回到了屋里。在星空下入眠很惬意吧。别担心雨,不会下很久的。
      就像这栋秩序井然但正从内部瓦解的房子,这男人本身是平静的,几乎超自然的保持镇静,但又为内在涌动的无法遏制的愤怒力量所折磨。
      他是我哥哥,他会说,就好像那解释了一切。
      整个一生他都梦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要的并不完全是金钱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东西: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而且是一种令自己变得遥不可及的方式。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他的童年一直没有钱,因此在世界的反复无常间容易受伤,对于他,财富成了逃避的同义词:逃离伤害,苦难,不会成为受害人。他并不试图购买快乐,而仅仅是不快乐的缺席。金钱是万灵丹,是他身为人类最深最难以表达的欲望的对象化。他并不想花掉它,他想拥有它,他想知道它在那儿。于是,金钱并非作为长生不老药,而是作为解毒药;当你进入丛林时口袋里随身携带的一小瓶药-----只是以防被毒蛇咬到。
      每样东西都仅仅以功能论,以它值多少钱来评判,而从不作为一个有它自身特性的,本质的物件。在某种意义上,我想这一定令他觉得这个世界索然无味。统一,乏味,没有深度。如果你仅仅从金钱的角度看这世界,那么你最终根本就没看到这世界。
      一开始,我以为抓住这些东西不放会是一种安慰,以为它们会令我记起父亲,使我在继续生活的时候想到他。但物件,好像不过是物件而已。如今我习惯了它们,我开始把它们当成是我自己的。我用他的表看时间,我穿他的汗衫,我开他的车到处转悠。但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个亲密的幻影。我已经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我父亲从它们背后消失了,已经再一次变成隐性。而早晚它们会崩溃,瓦解,会不得不被丢弃。我甚至怀疑一切都将不再重要。
      
  •     民谣歌手李志在他的《梵高先生》中唱到:“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
      
      如何悲伤?本书的作者保罗·奥斯特一定也有过这样的思考,他选择的方式是写作,因为觉得“如果我不快点行动,他的整个一生将会随之消逝”。(6)
      
      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和《记忆之书》,前者是关于父亲的回忆,后者是对自己生活片段的一些记忆。都关乎孤独、偶然、父性,按照译者btr的说法,这些“主题反复出现在奥斯特此后的小说创作中”,是理解“奥斯特世界”的基石。
      
      在《一个隐形人的画像》一开头,作者写到:
      
      某一天,生命犹存,那个人拥有最健康的体魄,甚至还算得上年轻,不知疾病为何物。一切如常,仿佛会永远如此。......然后,突然之间,死亡不期而至。 ......除了死亡,除了人难免一死这个无法简化的事实,我们一无所有。......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再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5)
      
      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
      
      作者的父亲是一个“隐形人,对他人隐形,很有可能对他自己也是如此“,”他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以免深入事物的核心。“(7)
      
      他的孤独,是一种”退隐意义上的孤独。是不必看见自己,是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17)
      
      并且,”因为不在乎任何事,他自由地做任何想做的事“,”每当情况变得棘手,每当他觉得自己被推到了显露自己的边缘,他会以谎言脱身“,”谎言是获得保护的一种方式“。(16-17)
      
      这样的一种状态或者说生活方式,与其说是他主动的选择,不如说是某种命中注定的必然。个中原由也许不止一个,但至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位父亲年幼的时候,他的母亲枪杀了他的父亲。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至少是不欲为人所知的过去。这些过往的经历,像一叶叶扁舟,将这个人送往命定的每一个现在。看似偶然,实则无奈。
      
      而一个隐形、逃避的父亲对子女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有些遗憾几乎是无法弥补的,就像作者所说,”你不会停止渴望获得父爱,即使在你长大成人后。“(20)
      
      在第二部分《记忆之书》中,作者两次提及帕斯卡尔的名言:“人类所有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房间里。”(82,90
      )
      
      一个快乐的人,确实需要处理好三层关系,和物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他自己的关系。三者既是层层递进,又是相反相成。前者是基础,也是结果;后者既是努力的结果,同时会再次成为前者的基础。
      
      就好比看得透,才能放得下;反过来说,能放得下,才真正可以说是看得透。没有人能在不接纳自己的前提下处理的好与物、与他人的关系。
      
      作者写道,当父亲去世时,儿子成了他自身的父亲和他自己的儿子。(88)
      
      而当儿子战死之后,雷利爵士对他的妻子说:“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悲伤是什么意思。”(107)
      
      也许我们每一位做父亲的人最终都会认识到:“孩子的生命比他自己的意味着更多;如果死去可以救他的孩子,他会愿意去死。也因此,只有在那个害怕的时刻,他永远成了孩子的父亲。”(121)
      
      我应该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很可能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虽然曾经有两次,因为梦见儿子的“离去”而痛哭不已。但却从未梦到过自己的父母。
      
      多年前看到过一句话:父母双亡才称得上是成熟。我很庆幸自己至今还彻底的“幼稚”着。
      
      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 莎诃 (nā mó mì lì duō duō pó yì suō hē)
      
      (报父母恩咒)
  •      读完一点东西总觉得要写下点什么,不然心里总会有不安,这是不是一种病?
       第一次接触奥斯特的书,而且是和别人换来的书,读着有些惊喜。刚开始的时候看见作者如此描述一个父亲的形象,我觉得不可理解。就像作者所说的,他的父亲犹如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而又是一个脱离这个世界的人。在奥斯特的眼里,父亲对一切事物好似都缺乏激情,对一切事物好像都陌不关心。父亲是一个会赚钱却不会花钱的怪胎。就像奥斯特来到这个世界一样,只是出于父亲和母亲的责任使然,而觉不是一段美好的爱情的结晶。
       可读到关于父亲的父亲的家族历史的时候,也许能体会到父亲性格形成的原因,情感顿时由不解转变成同情。我想作者也是一样,满怀着对父亲的爱,也下了这篇回忆录。作者在结尾处提到,不想如此快的结束这段回忆,也是因为对父亲的不舍之情。
       父亲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幼儿经历过自己的母亲亲手杀死自己父亲的惨剧、经历过独断专行的母亲的陪伴、经历过兄弟姐妹的欺凌、经历过贫困动荡的童年,让他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不能要求的更多”。所以父亲很少的抱怨,在自己空闲的时候,乐于帮助他人,是别人眼中的好人。
       可就是这样好人,却没有享受到这个世界应有的乐趣,而只能活在自己的狐独的世界里,与一切隔绝。就像一片黑暗的天空,在天空存在过,却不被任何人所看见。
      
  •      我试图去理解这本书,然而孤独的意义便在于无法被理解这个事实本身,故而我只能从破碎而潮湿的片段里看到自己的镜像,也只能靠自己的想法来过度诠释。
      
       不过,或者孤独便是万物彼此间的联系——你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因孤独而产生虽不能完成却仍抱希望被理解的需求——有时候我们喜欢读书,正是出于这种需求的感召,在妄图去理解作者的同时,完成一种或深或浅的自我理解——由此,我们彼此靠近,并不指望相互消融孤独。纵然在一个万物双生的世界,或许也只有分离才能生活。
      
       “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在这本昏暗的书里,快乐褪去梦幻的外壳而不复存在,孤独的内核被剥开,生命意志的虚幻性在字里行间散开,在《一个隐形人的画像》里,作者描绘了一个游离于生活之外的隐形人——父亲——“坚韧地、不透光地生活着,仿佛对世界免疫。他不像一个要占据空间的人,而更像一块无法穿透的人形空间。世界在他身上弹开,被他撞的粉碎,有时依附于他——但从未穿越他。”——暗合了故事里反复出现的“鱼腹”意象,他生活在暗无天日与世隔绝的鱼腹里,在《匹诺曹》的寓言里,“父亲”靠被鲨鱼吞食了的沉船残骸里的罐头和蜡烛生活了两年,烧到最后一根蜡烛的时候,被同样落入鱼腹的匹诺曹救出,在现实里,奥斯特痴痴地渴望一份几乎得不到父爱,并似乎希望像匹诺曹一样靠这一份父爱将父亲从鱼腹中带出,然而在《记忆之书》的自传中,奥斯特或许是像匹诺曹一样落入鱼腹,却未能救出父亲——大约因为父亲已经死去——其实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以父亲的死交代了这个必然的失败,映衬着那句“以死为始,倒退着走进生活,然后最终,返回死亡。”此时的奥斯特自己变成了父亲,他的儿子丹尼尔成为他通向外部世界的希望,而死亡依旧是结局。
      
       孤独没法被解释,不过想跑题说一种——使用“正常人”的价值观念行事,却又使用与生俱来的感受去生活,这种不匹配带来一种错位的体验与孤寂。中国古代似乎对孤独看的更豁达一些——兰生空谷,陶潜诗言“举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然几人可以放浪形骸?结果通常是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与自己渐行渐远,蹉跎在“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的日子里。“生命只属于过这生命的人;生命本身会夺走生者;生活便是相互宽容。”
      
       絮叨这些,是希望,当我试图诠释这种孤独的时候,孤独已经不存在了;再是,若某天能听见哪个人吟咏诗句,希望我可以对他惊叹到“谁人有此情?谁人为此诗?”——即使这问句,只能是鱼腹里的一根蜡烛。
  •     二十多岁的美,是潮湿的。将这时光捂上一夜,爱就会像蘑菇般滋长。后来生命枯萎,皮肤干涸深如天空,却仍能看得见中间的裂痕。生命的河流湍湍,而你且不知孤独是何物。
      
      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比真实的生命先抵达了心脏监视器里的那条直线。蘑菇的水份不断流失,慢慢褪成记忆里的标本。你曾是初尝生命之美的精灵,沐浴在爱的呵护下。顷刻间,视线模糊得像你一头扑进了大河之里。
      
      奥斯特描绘了孤独这种不得而知的物质,它是温热还是冰冷,是腥红还是漆黑,是一颗水滴还是一片沼泽。他去了解自己父亲生命的来历,像熟悉他那有年份的掌心纹路,那是他的世界地图。他为此交付自己的孤独,如同加入一场救赎游戏。父亲或不能感受到儿子即要将他来时的路,仔细地重走,要用这种陪伴的方式补偿已逝的生命。
      
      没有人能写,孤独的是字句,主观的判断在它的意义面前显得滑稽。
      只不过假使至此,你从来没有一个人生活过,体会这抽象星球的孤独,大约要经历很深的恐惧。最差的还没来,而它总会来。
      
      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所有:父母、孩子、爱人、朋友,甚至是宠物。形式上的孤独,不能将爱真正的剥离。而若彼时我不是自己,我将什么也没有。
      
      写写孤独吧,像奥斯特。写下来,就知道它在哪。
  •      父亲的缺席体现在,与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永远的局外人,依靠情感倦怠,停留在自身表面,避开所有人。
       隐性的孤独使他与世界甚至是与他自身隔开(“互不侵入”)。因而他永远不在,即维持缺席状态。“我”一直做的,便是寻找他,穿透他自身孤独的迷雾。从寻找他的故事(小时候),吸引他的注意(一直以来),直到现在,由他的死亡开始的讲述,寻找蛛丝马迹、思考与写作的裂痕。
       内容包括,过去、回忆的片段,以及物品,但结论是,“每个事实都被下一个事实抵消,每种想法都引起另一种相等而对立的想法”。“我”正书写的是“三四个不同的人”。父亲,通过复制自身使自己消失,在与世界相隔开的隐形孤独里,缺席。于是我们回到了开始。
       讲述使父亲在记忆中再次复活,他开始在影像里、记忆中、片段中,“即使不能或者,至少也没有死”,“以某种方式被悬置”,讲述所带来的困境因此产生。“以死为始,倒退着走进生活”,但最终,讲述的最后必将回到父亲的死亡。“我将不能再讲述”。记忆变成一种空(在死亡里)。物件被“我”据为己有的同时,父亲再次消失,回归他的死亡里,回到他的隐性孤独中。
      
  •       我徘徊在街头,饶了好几个圈才鼓起勇气回家.
        尽量让开锁的声音微弱,还是惊扰了她的敏感.
        「妈,我回来了……」她侧倾着身子把头靠在沙发上,睁开她永远睡不饱的眼睛.
        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响,我的耳膜阵阵发痛,她却若无其事的看着屏幕.
        
        地板上沙发上床上全是她的衣服.
        垃圾桶没有套上垃圾袋,垃圾满溢在地上发出恶臭.
        淋浴的水管坏了一个多月.「为什么不找人修呢?」
        「我忘了……」她笑的总是比哭还难看.
        
        我把自己关在厕所间,痛苦流涕.
        她推开门看着我.
        「你哭了……」她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语调地说着我哭了这件事.
        对她而言感情就好像是个电板,只有这么多,她不会浪费在了别人的身上.如果她光顾着去爱别人,那谁来可怜她呢?
        我很想爱她,可惜她是个只爱自己不爱别人的人.
        
        那天下了一场大雨,我去诊所买药.
        整整一个星期我上吐下泻,她听着我说,一脸惊讶.
        回家的路上她说「我发现我真的一点也不关心你……」
        ……
        「你说什么啊,我没有听到.」
        「没什么.」
        
        她工作能力很强,她语言能力也很强。
        只是她扮错了角色,她装妻子很差,她装母亲很差。
        
        
        
  •     十年來一直不斷想起這本書。
      
      
      我碗盤總是洗不乾淨 (PAUL父親死後,他整理父親留下的房子,發現父親漫不經心維持住的生活表面下,內在早已崩垮。餐具每次使用後都有清洗,但沒有用清潔劑,長年油垢在碗盤上形成黏手薄膜)
      
      
      我多年的離家。我覺得越重要的事物越不能用語言涵括。孤獨讓人在思想裡濫用絮語,在破碎的事物中彌縫意義,用意義取代真實,每一次回憶時愈發混淆記憶。親族的追索,與親近的人為了自保而長久疏離。情感碎裂,再碎裂。
      
      
      我越來越喜歡故事,眼前有一個故事時就可以擋住現實世界。我真正要的只是不被干擾。我依然故我的耽溺於白日夢
      
      
      2009, 10, 26
  •     Paul Auster is a brutal murderer. He suffocates you with the truth of emotions, stripping the skin to expose the very truth underneath, stained with blood soaked with poignancy.
      
      But the emotion is both yours and his own. He only manages to do this because he was at least once the very victim.
      
  •     我曾经以为,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联系,非常困难。
      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联系非常简单,这个世界,比你想象中冷漠的多。
      他拒绝了时间的流动,拒绝了和其他人心灵的沟通,他拒绝了这个世界,于是世界就已它的方式抛弃了他。
      表面的热闹,是更恐怖的事情。
      他存在的世界,其实已经消失。
  •     “以死为始。倒退着走进生活,然后最终,返回死亡。否则:试图说关于任何人的任何事都是一种虚荣。”
      
      父亲去世了,“我”认识到,如果不加紧行动,父亲的整个一生将会随之消逝。在另一方面,“我”却没有感受到世界的崩塌,没有留下一滴眼泪,事实上,父亲在世时一直与生活保持着一段距离,他是个隐形人,“坚韧地、不透光地生活着,仿佛对这世界免疫。他不想一个要占据空间的人,而更像一块无法穿透的人形空间。世界在他身上弹开,被他撞得粉碎,有时依附于他——但从未穿越他。”
      
      “我”开始触摸父亲居住的处所,开始收集有关父亲的记忆碎片,这是尴尬、辛酸,又有些恐怖的经历,因为这些本身平淡无奇,它们的意义存在于对它们的使用,然而现在父亲去世了,它们也就变成思想、意识的遗骸;而那些过往的记忆呢,人对存活在记忆中的东西总是特别怀有情感,记忆储存已有的感情,引发未曾被察觉的感情,同时它还创造感情;也就在“我”拾起记忆碎片的同时,慢慢拼凑出父亲的模样。
      
      父亲是个按部就班的人,在与母亲离异之后,甚至还保留着所有的东西,当然这并不是留恋,支配他的行为是疏忽,而非记忆;他存在着,却又缺席于一切人的生活之中:他的行动、话语、目光,仿佛总是可以透过你的身体,漫不经心地向着远方伸展;又或者,他伪造了谎言,像一个操控师,提着线牵动着木偶于他人交往,那么,他的世界不会被侵犯,他永远被保护在这层伪装之下。“我”曾希望父亲对于他刚出生的孙子表达溺爱,那么,这种爱可以通过一个幼童折射到“我”身上,然而父亲将头探入到童车中十分之一秒,起身说:“多漂亮的孩子,祝他好运。”没有停下脚步,进屋去了。当然,这只是无数例子中的一个。
      
      父亲是平静的,像一座正被白蚁从内部啃食的大厦,他的孤独隐然待发,所以父亲培养了一种自动化行为,一种阻止他采取任何需要审视自身行为的情感倦怠,使自己绕过孤独。但同时,这种冷漠与疏离的惯性也救了他,使他可以活下去。直到他活不下去为止。
      
      父亲去世,“我”的回忆使他悬置与死亡无关的空间里,那么现在,“我”的回忆即将终结,拖延不了,“当我走进这沉默,意味着我父亲将永远消失。”
      
      
      
      而在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中,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订购了一条船,并从此登上了船,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离家一英里的大河里划来划去,漂去漂来。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亲戚、 朋友和邻居议论纷纷,母亲觉得羞耻,请来牧师驱魔,叫来士兵恐吓,全不作效,父亲谁也不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在废弃和空寂中流逝, 他却一点都不在意。
      
      没有任何缘由的,生活所有的原子微粒重新组合,父亲就这样直转弯,踏上了另一条旅程,他的孤独,在大河汤汤中流淌,得到了消解,像春雪化冻,“哗”的一声冲流下来。父亲及时的抓住并珍惜它,唯恐漏掉一丝半息。
      
      
      
      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阅读的时候想到《河的第三条岸》,也许都是父亲的意象,并且他们都是孤独的,只不过,奥斯特的父亲以依赖惯例,放弃思索来对孤独进行回避,并最终瓦解于孤独中;而罗萨笔下的父亲,认可并服从于孤独,他将过去的零碎归于空洞,而自己就在河流中无止境的漂浮下去,最后很可能就是沉入遗忘的深渊里。这会是他想要的结局么?他也许不会在意了吧。
  •      仅仅两年,保罗·奥斯特从一个美国作家进入到中国的书店,他的书出了不下六七本,已经成为某种阅读的“标签”。虽未能如村上春树那样有所“大成就”,但作为那个谱系的一部分(甚至是村上的源头),他受到了不错的重视。
      
       好,现在,轮到谈论他的处女作了——恰如《加州文学评论》所讲:《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出色作品。这本奇怪的回忆录,包含了两个篇章,就像磁带的A面和B面。
      
      
      
       A面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
      
       “如果我不快点行动,他的整个一生将会随之消逝。……我意识到父亲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死亡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唯一的区别是我已经没有时间了。”
      
       内心生活是不可被谈论的,更难想象一个作家不是在盛名之后来写回忆,不是出道时拿自己的早期生活填充虚构,而直截了当地以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笔法,回忆家史。
      
       保罗·奥斯特显然不管这些,他絮叨家事,哲词频频,好像灵感与生俱来。我们于是知道,他华丽繁复的文字,源自幼时听父亲讲的那些在南美洲的光辉岁月。有时,他情绪激动,忽然窜出一排短句,如胸膛起伏不已,他只能回忆得断断续续,语式如同哽咽。
      
       倒是奥斯特祖母杀祖父的旧事,让人触觉一耸。大约一百年前《基诺沙新闻晚报》上的头版报道吸引了我。“哈里·奥斯特被杀,妻子被警方拘留(主标一) 前房地产商在周四夜晚,在一次关于金钱和女人的家庭争吵后,被妻子在家中厨房射杀 妻子说丈夫是自杀(主标二) 死者在颈部和左臀部有子弹伤口,妻子承认射击用的左轮手枪是她的财产——九岁的儿子是这场悲剧的见证人,他或许能解开这个谜题”。还有隔几日的这个:“奥斯特葬礼上遗孀滴泪未流”,“安娜·奥斯特企图自杀”,等等。在我看来,都是极佳的新闻教材。时光凝练了松散不堪一击的报道,显得比虚构的故事更为紧张。
      
       读到第62页,“他对财富的渴望,他对花钱的无能”,已矢志往作家道路上去的儿子拜谒刚死去的老父,一语正中靶心。父母正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多年后反过来的回忆,那种冷静与克制的伤感更让人无语。《一个隐形人的画像》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几页过后的第68页,一段话让我心酸至极。“有一次,当我仍然住在巴黎的时候,他写信告诉我他去公共图书馆读了我的一些发表在《诗歌》最近一期上的诗。我想象他在一间巨大的、荒凉的房间里,在某个清早尚未去上班的时候:坐在某个长桌前,大衣都没脱,弓着背读着那些对他而言一定是难以理解的词语。”
      
       我在肯德基里读这本书,越往后越受不了。玻璃窗外,街市永是流驶,邻桌两岁的小女孩咿咿呀呀。可是,保罗·奥斯特说:“这沉默继续令我害怕。当我走进这沉默,意味着我父亲将永远消失。”(P72)
      
       接下来终于出现了葬礼的描写……
      
       保罗·奥斯特的回忆丝毫不晦涩,甚至是赤裸裸,克制又极度煽情的。我不想说这篇东西在文学上有多牛,但这注定是一本情深意挚的回忆录,注定是一本流泪之书。
      
      
      
       B面
      
       《记忆之书》
      
       《记忆之书》让人想起米兰·昆德拉的风格(随笔集《帷幕》或者任何一本昆德拉的小说),何其地“掉书袋”,夹杂着各种文学评论与私人化的回忆。相比虚构的小说,它净化得更为纯粹。
      
       里面有很大程度的拼贴成分,你能感觉无数材料从四面八方涌来,组成鲸鱼一样,合成一本书。保罗·奥斯特提到了一则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提到了阿拉伯世界的《一千零一夜》,提到了荷尔德林、梵高、弗美尔——好似“孤独三人行”,提到了马拉美为即将死去的儿子写下的晦涩断章,一再提到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人类所有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房间里。”
      
       当他停留在某本书或某个人物身上时,笔端显得呆滞,好像正在凝视观看的对象。我记得奥斯特这样描述荷兰画家弗美尔的名画《蓝衣女人》,“那光线,温柔地倾泻在她脸上,在她的蓝色罩衣上闪烁,腹中鼓胀着生命,而那种蓝沐浴在这光线中,这光线如此昏暗以至于它接近白。”这样的停顿让人倾心。好似在茫茫灰尘中刹那见到的光柱。
      
       保罗·奥斯特全文自称为“A”(或者是“他”,他始终避免说“我”),A和妻子的一位邻居是俄罗斯老医生,他父亲曾是托尔斯泰的私人医生,而他本人也在1925年隆冬,在布拉格郊外的农庄,替俄罗斯流亡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接生过一个男孩。老医生的回忆很有意味,女诗人“在床上一根根地抽着烟,孩子已然在生产途中”,这个脸色铁青、脐带绕脖生下来的男孩,后来成为一名热爱文学和艺术的学生。1939年,茨维塔耶娃带着儿子回国,两年后自杀,这个男孩也挥别文学、音乐和学校,死于1944年的苏联卫国战争。
      
       保罗·奥斯特称之为“令他着迷的特别的事”。是偶然性让他突然和死去的茨维塔耶娃发生联系。这并不影响任何事实,但对于记忆,却有一种反复的魔力。
      
       有一条线索贯穿全篇,就是对偶然性的表述。“虚构的故事完全由意义组成,而现实的故事除却自身之外缺乏任何含义。”这句话的哲学含义,应该是:故事在于它是有意义的生命体,而现实中那些“令人着迷的特别的事”,叫做偶然,叫做诡异。“因此两个(或更多)押韵的事件会在世上建立一种联系,通过广阔的全体经验增加一个节点。”(P182)
      
       《记忆之书》的结语,引用了曼德尔施塔姆的妻子写给丈夫的一封信(实际上这封信从未寄出过),写得艰辛、动人,充满俄罗斯式的内省与情感剖白。从某种程度上说,奥斯特不像一个纯种美国作家(比如海明威那样的),他身上有奥地利犹太人的血统。但是,正因为保罗·奥斯特如此纯粹、干净、精致,也局限了他的前景。他注定不是巴尔扎克式的笔调雄浑的作家,他更适合踽踽独行,浑身洋溢着后现代大都会的光彩与气息,他只完成自我,别无他话。
      
      
      
      2008年,都市快报,独立书评
      
      
      
      
      
  •     这本书是我二零一零年十月拿到的,到现在才翻完。我看书的速度实在很可怜。当初会买,纯粹是因为它的书名。可能也是因为它的书名,我读得分外艰难。
      我记得一零年的时候,我读了开头,就读不下去了。
      一一年下半年,好不容易有闲情逸致,才重拾此书。有将近一个星期的夜晚,我会准时关掉身边会打扰我的物件,躺床上读这本书。但读得也不快,翻了几页,就想合上它了。当书被我翻到一半的时候我特开心,想着这么难读的书,我竟然读了大半。
      后来又是一阵忙,我更不想自己不开心,就又不读它了。
      直到二零一二年的一天,我才读完了它。
      
      这一天,天很冷,是阴冷。家里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天色一直是阴沉的,早上醒来的时候,我会以为还是深夜。
      这一天,我没有开房间里的暖气,我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读这本书。
      
      这本书有两个部分:“一个隐性人的画像”和“记忆之书”。
      第一部份算是个以死亡开始的故事,好读一些,之前就读完了。
      第二部份真是让我崩溃。那些叙事性的描写是好读的,但那些拗口的哲理性部份,我是读不懂的,索性就囫囵吞枣。
      
      因为天冷,我的双脚慢慢变得冰冷。眼皮觉得重的时候,我和衣而卧。片刻后,立马爬起来继续读。这天,我读得很顺畅。
      
      因为我读得不透,我也没想要深究,所以我也写不出什么读后感。但我是觉得这世上的人真是千千万,他们脑子里的东西也是万万千。保罗·奥斯特写这样的书,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糊成一面斑驳的墙,让我们抚摸……而我却只是把墙装进我的眼球,并不伸手去触碰它。
      
      我是习惯了自己的肤浅,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我不关心政治和经济。以前我也愿意看那些晦涩的书和电影,可现在却有点抵触。一想到看完我会觉得沉闷,我就不愿意。我的人生可能就这样了,不会愤世嫉俗,不会飞黄腾达,只会庸庸碌碌。可能就是这样了。不过那又怎样。至少,我已经学会如何面对孤独。
  •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同样,记忆仍在,是我们选择遗忘。
      奥斯特的文字就像拼图,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他在往事的碎片里捡拾起闪光的那些,以便穿透黑暗的图景。在这种自我指涉的,元叙述的方式中,看到的是语言的限制,有些词语看起来多么无用,它们依旧立于自我和沉默之间。语言纵然受限,但正是它们,才使看不见的东西为人所见,这才是其力量和意图。
       孤独到底创造了什么,孤独及其创造的本身就是两个事物。孤独存在于每一个人心里,陪伴我们一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有时,我会觉得孤独给人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人体会痛苦和快乐,带给我无尽的灵感,而思想会因孤独而变得更加完满。好多人会因孤独流泪,会因孤独而虚无。在孤独的影像中,它的感官被放大,被传递,被分享,但这只是客体的体验,改变不了主体的领受。孤独一旦被破坏,一旦一种孤独被另一种复制,他就不再是孤独,而是一种伙伴关系。
      如果有一天,我试着讲述、理解、分享某个人或某类孤独,我也就不再感到孤独。唯有在孤独的黑暗中,记忆的工作才会开始。
       过去的时间不知道在何处停止,未来的时间更不知从何处开始。记忆是只代表过去,不能把它托付给一个个已然发生的事实。它用自身的语言解释自己,回答自己,并试图存在于一个人所拥有的所有时间里,落后于未来,提早于过去。记忆本身就是一件没有太多现实意义的事,当人们要开始思考这般虚无,在这时间的空隙里,无论过了都会晕眩。他就像一个深渊,阻止我们坠入进去又在同时拉扯我们。在时间那里,未来和过去本来没有区别,只是在人们眼里,这差别才被放大到不该被追究的极致。
       曾经如此。以后不再。要记得。
      
      
  •     几年前看到《幻影书》,很是惊艳哪。但之后的《神谕之夜》和《纽约三部曲》渐渐把这种激动消除了。这本书买的时候也犹豫,想想带些自传的,应该有所不同,读后果然再次惊艳,甚至比之《幻影书》好多了。尤其《一个隐形人的画像》,怎么能写得这么好,追思中一种坚实生硬的存在,冷冷地逼过来,让你沉浸,无处可逃。
  •      也许这本书中的故事并不跌宕,但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文字不断的引发我的思考。
       这本书创造了一个意境,让我自己的回忆不停的翻滚。
       “看别人的故事,思考着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这是这本书的魔力。
  •     在书店里偶遇PAUL AUSTER,翻开他的书,一下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首先我必须承认自己有很深的纽约情怀,而他又正好是土生土长的布鲁克林人。文字里好像有那个城市特有的悲伤,但又非常干净舒服。我喜欢他的文字,因为好像总是在细节中见得精彩。
      比如描写下雨的这一段
      
      【首先是再简洁不过的开篇】Then it began to rain.
      【接着是初下雨时的情景】 At first it was barely noticeable, a few light drops falling between the leaves and branche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We walked on, unwilling to let a little water spoil our fun, but a couple of minutes later it started coming down in earnest.【两句话之间就完成了从barely noticeable到coming down in earnest的转折,多亏but的功劳】
      
      【然后是人的惨状】Everyone got soaked, and the counselors decided we should turn around and head back. The only problem was that no one knew where the camp was. 【the only problem帮助文字成功转折到林子的惨状】The woods were thick, dense with clusters of trees and thorn-studded bushes, and we had woven our way this way and that, abruptly shifting directions in order to move on. 【不是pieces, 不是piles,而是clusters; 所以才和后面的abruptly很配】To add to the confusion, it was becoming hard to see. The woods were dark to begin with, but with the rain falling and the sky turning black, it felt more like night than three or four in the afternoon. 【一段话从雨点的大小说道森林里昏暗的灯光,但是只用到两条主语线,简洁明确。转折性的字词给读者提供了明确的指路标识】
      
      【接着大暴雨才真正来临,注意这第一句和刚才开篇的那一句结构非常相似】
      Then the thunder started. And after the thunder, the lightning started. 【第二句继续延续相同句式,增加戏剧性效果】
      
      The storm was directly on top of us, and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summer storm to end all summer storms. I have never seen weather like that before or since. 【首先是这场暴雨怎样的场面巨大】The rain poured down on us so hard that it actually hurt【雨点大小】; each time the thunder exploded, you could feel the noise vibrating inside your body【雷鸣的震撼】. Immediately after that, the lightning would come, dancing around us like spears【电闪的舞蹈,关键是这半句dancing like spears这个人怎么就这么天才呢(⊙o⊙)?】. It was as if weapons had materialized out of thin air: a sudden flash that turned everything a bright, ghostly white【后面是灯光的效果】. Trees were struck, and the branches would begin to smolder. Then it would go dark again for a moment, there would be another crash in the sky, and the lightning would return in a different spot. 【这个人怎么这么会用动词!苍天啊!看看他这三个materialize, smolder, 和crash,我什么时候可以有这个境界啊】
      
      It was a storm ripped from the pages of the Bible 【最后一句是经典的比喻,然后解下来他就正式讲故事了】
      【我可不可以梦想,有一天可以变成半个paul auster】
      
  •     曾经如此。以后不再。要记得。  曾经,他是一个喜爱棒球的小男孩,有一位隐形的父亲,他们情感疏离,似乎是刻意维系着的父爱。  以后,他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虽著书多本,在世界文坛享有声誉,家庭婚姻却不见得幸福完满。  曾经,他毕业于名牌大学,却不顾中产家族的世俗冷眼,独自前往巴黎,一人隐居在狭小的阁楼里,一心想成为诗人。  曾经,他的祖母谋杀了亲夫,一张被撕掉了一个人而后又被拼凑起来的家族合照,一段不为人知的犹太人家族史。  以后,他的父亲62岁时猝死在独居的家中,开启了保罗的文字生涯,他说,要用文字记录,要记得,否则便只能在灰烬中遗忘。  曾经,他是一位孤独的写作者,在著书和翻译别人作品时,认知这个世界的情感,寻得房间角落里可能的另一个孤独自我,于是不孤独。  以后,他依然是一位孤独的写作者,一张白纸,一支笔,一个打字机,一个封闭的房间,一支烟。在布鲁克林,在密室,抑或在州际公路的站牌下,在一个第三人称的另一个自己的灵魂中,他一直在探寻,深入最封闭隐秘情感的核心。  曾经,他是他人的孩子。以后,他是他人的父亲。在时光流转中,每个人都要成为那个人,以此这样的位置的更迭,实则为人生的真谛。  曾经如此的情感,以后不再的情感。于是,唯有文字能记录。要记得——我们的生与死,我们的爱与恨,我们并不惊心动魄的人生。  ——题记      初次识得保罗•奥斯特的书,是在网上读到一本他早期的小说《幻影书》的片段章节。诚然是中文翻译之,不知英文原著是如何,倒是发现翻译的很好,故事引人入胜不说,句句读来情感饱满哲思澎湃。一见钟情后,又寻得他的很多作品,再读是他的另一本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接着便是最近读罢的这本《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保罗的处女作,半自传体小说,据言传为保罗迷必修之读本。想彻底了解一个作家的创作之思,必先知其人生背景。要说,每个写作的人,多多少少会把自身成长情感经历书之于其虚构文本中,那保罗算是最最彻底的了,甚至到了一种变态的执拗的地步。这个男人的每个故事里,都有另一个“自己”——悲情的、孤独的、正在遭受或已经遭受变故的人。这与保罗自己的身世密不可分,孩童时期“缺席”的父爱,祖母谋杀亲夫的隐秘家史,中年时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名校毕业却只身到巴黎追寻诗歌梦……于是,看了《孤独》,再读保罗其后的所有作品,就算完美地了解那个另一个“自己”的由来之因。    保罗的这本半自传体小说,大多是琐碎地自言自语,记忆碎片散落一地,他试图去平凑完整,却发现写作的过程,情绪的波澜,导致,这本书注定不算是一本正常的完整的自传文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始于父亲的突然猝死,从记忆深处开始,去带着埋怨的情绪,自述那段缺失父爱的童年生活。父亲的猝死,是保罗人生中遭遇的第一个悲痛的劫难,这悲痛由亲人的死亡引来,更多的则是从回忆开始。回忆中,是幼年保罗对父亲的不满,父亲并不是保罗认为的父亲该有的样子。他固然冷漠与家人过分保持距离,但毕竟是父亲。文字间虽多位埋怨,更多则为失去父亲的难忍悲心。第二部分,保罗用第三人称“A”自序了自己的人生片段。十三段记忆之书,在个人经历和诗歌、艺术、哲学和宗教中的人与事之间寻找蛛丝马迹的相似,关于孤独,关于痛失所爱的心境,一个又一个例证,让人能够透彻深入去体悟到那些潜藏于文字下情感的力量。因此,《孤独》奠定了保罗在欧洲文坛的地位,这本书证明了,在探讨孤独这个永恒的情感命题上,保罗无疑是非常杰出的,他擅长把人性中最难以言表的情感体验用文字具象化表达出来,一位真正的“情感描摹大师”。    阅读《孤独》是一个苦涩的过程,关于父亲的回忆章节,易懂也易感,情感多流于表面。而那十三段记忆之书,读来则真是艰涩。很多句子和段落章节,需复读几遍,才能寻得保罗所要传达的意思。以至于这本200页不到的书,我竟然足足读了三个月方才结束。不得不惭愧于自己的才疏学浅,也不得不说,现下的我的情感体验或许还未能企及与本书的情感体验高度。毕竟,读通和读懂是两码事。这本书,时隔个几年,再读个两三遍,也是值得的。想必,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再读必然就会有新的体会。
  •     
      父亲去了。如果我不快点行动,他的一生将会随之消逝
      我承认,这本书的这句话唤起我共鸣我内心一直在恐惧着什么
      
      2010-06-07 12:55:04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处女作品。这是一部很难分类的书籍,其含有“部分回忆录,部分其父的传记,部分自传;它也是对失落、家庭中的爱、父性和记忆的一次沉思。”其实每个人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它是一种无限扩展的思想上告诉我们孤独带来的东西,就是其创造的东西。这样的偶然并不多见,读书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很奢侈了,或许是一种纯粹的消遣。真正能享受孤独,并让孤独产生一点阵痛更是少之又少。于是我呐喊:孤独者不死。
       这句话应该是一句很大众化的语言。孤独,何为孤独?字典里解释说:孤独就是孤立无所依附。保罗恐怖的追忆应该是要告诉我们,孤独无所谓依附并不代表着死亡。这个时候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回忆。即使我理解到这个地步,在保罗的文字中间我们除了感受一种来自孤独者的特殊爱之外,我们感悟到的是一种生活的逃避,孤独者将自己藏匿于一个自己所营造的世外桃源,一个乌托邦。孤独者为什么集体选择逃避?探究这个问题时候我首先想到他们是对社会的某种不满。这种不满引起他们想方设法逃离现行的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某种心灵上的逃亡。他们只愿意活在自己那个生活圈中,然后用文字将自己包裹起来。这一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里的主人公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当然,孤独者不死并不是说孤独者的躯体不会老去,只是表达所谓的孤独者是一群拥有超凡生存意识、道德底线的人。在这个小丑们个个挥舞自己用纸糊成的大刀的社会中,大家忘却了鲁迅,通过互联网,电视,平面媒体迎合了一群自以为是的愚弄大众的孔乙己之辈。
       当下我们知道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文化充斥到了何种边缘的地带。我觉得每个人应该思想独立,尽管现在是人云亦云的社会。用孤独的思想来解救大众。我们海纳百川的心为什么不能开往一次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多进口一些开放的思想呢?难道是害怕关税太低?
  •     本书共包含两个故事。第一个主要描述作者,写的让人感觉无法形容,只是觉得很不错。第二故事主要讲述作者的一些记忆片段,写的比较抽象,降低了全书的质量,纯属个人感觉。
  •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本小说 保罗 奥斯特的孤独 一个人坐在房子里的回忆 那些暗淡的光影从窗户中撒在床上 就这样站在旁边 看着眼前的光影变幻 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述说着自己的回忆 关于父亲 关于自己
       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它是一件有形物,人们可以拿起,放下,打开,合拢,书中的词语代表一个人好几个月——若非好多年——的孤独,所以当人们读着书里的每个词时,人们可以对自己说,他正面对着那孤独的一小部分。
       他就是这样的断断续续的描述 那是属于回忆 孤独中一个人的思绪 随意的跳跃 那些意象 暗喻 是对生活的认知 你无力改变 只能随着他的脚步 看着眼前的不断变换的场景 退隐 孤独 安静的释然
  •     作者写的很好,可惜翻译得很差。
      本来就是一本类似意识流的书,一旦翻译得差就让读者读得很吃力了。
      该书我只看了大半,就不做内容评论了
  •     作者将我们心中所理解的死亡,用文字很恰当的表达出来,没有一丝多余的修饰,看似理性的口吻,却能直达你心!
  •       读《一位隐形人的画像》,很容易联想到那位永远置身在真空孤独中的东尼泷谷。书中第一人称(保罗‧奥斯特?)在他父亲过世后,面对一屋子物品时,所思考的存在的意义,也几乎和东尼泷谷妻子那间装满昂贵衣服的房间,有着同样的意象。
      
        不过保罗‧奥斯特的这部自传式作品,带给我的冲击,略略大于村上春树的《东尼泷谷》,它让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如电影里邱如白的名言:「谁要毁了这份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这部回忆录让人理解奥斯特心中的孤独,并且领略艺术创作者内心的骚动不安,也使人明白为什么他的书一读就上瘾,不觉间便搜齐了市面上所有买得到的作品(不过有几本却绝版了,唉!),保罗‧奥斯特前半生的孤独,是个颇吸引人的故事,确能成就其源源不绝的创作动力。
      
        书中最震憾的情节,应当是奥斯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所发现的一袋照片中,一张藏有玄机的家族照片,以及随后被揭开来的惊人秘密。但是我被牢牢吸引住的,却是跟这毫不相关的小事。在他父亲生前独居的大房子里,奥斯特这么写着:
      
        (p.10)尽管他将房子整理得十分整齐,并且多多少少保持它以往的面貌,但是它仍然渐渐地、无可避免地崩解了。他是一个爱整洁的人,总是将东西放回原处,但是他不照顾任何东西,不清理任何东西。家具─尤其是他很少去的房间的家具─布满灰尘和蜘蛛网,满是疏于照顾的迹象;厨房的炉子着一层烧焦的食物,已经无法挽救;在食物柜里,有时他让东西在架上摆了许多年,任其腐朽:一包包生虫的面粉、发霉的饼干、一袋袋变成硬块的糖、一瓶瓶再也打不开的糖浆......
      
        (p.13)有十天的时间,我检查他的东西,清理房子,将它准备好,以迎接新的主人。那是一段难熬的光阴,但是说来奇怪,也是一段滑稽的时间,一段做出鲁莽和荒谬决定的时间:卖东西、扔掉东西、送东西给人。我和妻子买了一个木制的大溜滑梯给十八个月大的丹尼尔,并把它放在客厅里。在一片混乱中,丹尼尔却自得其乐:到处翻寻,把灯罩在头上,将玩扑克牌的筹码扔在屋内各处,并在渐渐变空的房间里奔跑。晚上,我和妻子躺在庞大的被褥下看电视上的垃圾影片,直到电视机也送人了。而壁炉有点麻烦,如果我忘了添水,它会关掉。有天早晨我们醒来时,发现屋内的温度已经降至华氏四十度。一天之内,电话响了二十遍;一天之内,有二十次,我告诉某人我父亲死了。我变成家具销售员、搬运员,以及坏消息的通报者。
        这房子开始像一出陈腐的社会风情喜剧布景。亲戚突然来访,要这一件家具或那一件餐具,试穿我父亲的西装,翻箱倒柜,像鹅一般喋喋不休。拍卖人员来检查拍卖品,摆出一副轻蔑的样子(没有一样东西垫上衬料,不值一文钱),然后走开。清理垃圾的人穿着沉重的靴子走进来,然后拖走一大堆一大堆的垃圾。收水费的人看看水表,收瓦斯费的人看看瓦斯表,收油费的人看看油表,房地产经纪人来买些家具给新的屋主,结果自己带走一面镜子。一位开古玩商店的妇人买下我母亲的旧帽子。一个废物商带着一队助手来了,他们运走一切东西─从一组白鱼饰物到一个坏掉的烤面包机。
      
      
        后面大约还有两页左右的陈述,关于这些庞杂繁琐的遗物,连同我省略的中间页数,总共有大约八页在详述这段累人的工程,虽然于整个故事中所占的比例不算高,但实在够吓人了,我终于了解,我们一直劝父亲搬离住了三十几年的房子,他总是不置可否地婉拒,甚至弟弟已买好了套房,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家较便利的环境,仍劝不动他搬家─想想看,清理累积了数十年的生活遗迹和回忆,对于体力仍佳的我们都是不可思议的巨大工程了,老人家如何负荷得了?何况面对的是自己的回忆,舍弃和丢开的断腕决心,更非寻常人所能拥有─死亡是一条出路,是唯一合法的逃避,只有生者无法逃避这件事。
      
        人生中有太多悬而不决的事物被搁置着,它们永不见天日地被堆积在我们生活的周遭,即使上面覆满了灰尘和蛛网,我们也因为每日与之共处,早已视而不见,久而久之,整理这些事物的能力完全瘫痪,除非因为搬家,不得不咬牙面对,这些堆栈着的事物将形成永久的障碍,使它们的主人深陷其中,逃不开这无形的拘禁。前往一个新的地方,展开全然不同生活的机率于是变成零。所谓「习惯是一股巨大的麻木力量」,这样可悲的事实,是所有迈向老年,或者未老先衰者的必然命运吗?书中提到:「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必须面对死人的物品。」当我们无法不面对原先不断被逃避掉的抉择时,累人的也许不只是清理的工作,更可怖的可能是隐约浮现在心中的念头─自己也有很大一堆人生历程中被累积下来的垃圾,等待后人帮忙处理。人到底为何而活,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死后必定都会堆出一座遗物山,就这点来说,「造粪机」一词用以概括人生,虽荒谬却传神。
      
        既然人都会堆出一座山,那么用这座山来代表这个人如何?就如东尼泷谷的父亲所堆出的爵士唱片山,和其妻所堆出的华丽衣物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物品只是物品,遗物似乎可以让人想起死者,但总有一天,遗物的继承者在使用它们之后,会习惯它们的存在,并认为那是自己的东西,遗物会带来思念的想法不过是亲密的假象。迟早这些物品会坏掉、破损,然后必须被扔掉,继承者也许根本不会在乎。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所包含的两个中篇,《一位隐形人的画像》和《记忆之书》,风格是迥异的,之前我所读的《布鲁克林的纳善先生》,则又是另一种书写方式,虽然文字的风格一再变化,自我追寻的历程却是它们的共同主题。我喜欢《孤独》甚于《纳善》,因前者由作者本身的扭曲与伤痛淬炼出,力量自然不同凡响。即使使用白描的手法,精湛的语言驾驭却能穿透表象,写进人的灵魂深处。后者写的恐怕也是作者自己,但被分散成好几个角色,读者必须一一解读每个隐喻,不擅走迷宫的可能会迷路吧!以不同方式呈现自我探索的这些作品,所追寻的答案总和亲情有所连结,这一点倒和卡夫卡的《蜕变》不谋而合,书衣上的评论上写着奥斯特是「穿上胶鞋的卡夫卡」,一语道破他的主题意识并非具原创性的产物,言下之意,书评家认为其为二流作家,唉,总是这样的,我大量阅读的作家们的归类都相同─毛姆、村上春树、褚威格、克莉丝蒂、艾西莫夫 ......
      
  •   好悲壮啊~ 也许,真像歌词里唱的一样,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   也许永垂不朽是另一个鬼故事……
  •   最后一句应该是害怕关税太高吧...
  •   额。。。。嘿嘿。。。贾老师高瞻远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