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春玉 页数:298
内容概要
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是增强新奇性信息在大脑中显示的可能性的度量。好奇心理学是研究好奇心的本质、内涵、度量,好奇心与其他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与好奇心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好奇心对人的成长、想象和创造的作用,最终寻找好奇心的保护、培养和提高方法的新的心理学分支。 在将好奇心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时,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前缺少对好奇心的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虽然涉及好奇心的书籍和论文非常多,但是专门对好奇心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的论著却很少——几乎没有。好奇心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应用——用于指导教育——方面的薄弱和缺憾。对好奇心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理论研究的匮乏、应用指导方面的欠缺,表明对好奇心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好奇心与好奇心理学 第二节 好奇心教育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安排第二章 好奇心 第一节 好奇心及其本质 第二节 好奇心的度量 第三节 好奇心的内涵 第四节 好奇心与信息第三章 好奇心与“活性 第一节 “活性”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 第二节 认定 第三节 认定与好奇心的有机结合第四章 好奇心与对刺激的敏感性 第一节 刺激 第二节 非线性中的正反馈 第三节 好奇心对刺激的放大 第四节 好奇与野心第五章 好奇心与非线性涨落 第一节 耗散结构的涨落与新结构的产生 第二节 意义与信息可能度的分布 第三节 好奇心是涨落的心理表现第六章 好奇心、求异与多样并存 第一节 多样并存 第二节 多样并存与好奇心 第三节 好奇与求异第七章 好奇性自主 第一节 自主及自主的形成 第二节 由新异感知神经元到好奇心 第三节 好奇性自主第八章 好奇心与心理空间 第一节 心理空间 第二节 好奇心与剩余能力 第三节 让信息进入心理空间 第四节 好奇心有效扩展心理空间 第五节 留出恰当的心理空间第九章 好奇心与求知 第一节 知识及其增长方式 第二节 好奇心与求知欲 第三节 信息的变化与记忆的关系第十章 好奇心与兴趣 第一节 兴趣 第二节 兴趣的三种成分 第三节 兴趣与好奇心第十一章 好奇心与探索 第一节 探索的意义 第二节 好奇心是探索的基本动力 第三节 容忍失败与探索第十二章 好奇心与问题 第一节 问题与差异 第二节 好奇心与问题 第三节 提出恰当的问题第十三章 好奇心与构建新意义 第一节 意义的形成 第二节 选择新控制模式 第三节 促进信息自组织 第四节 任意构建意义第十四章 好奇心、灵活性与弱化特征间的联系 第一节 好奇心与灵活性 第二节 保持开放的大脑 第三节 弱化特征之间的联系第十五章 好奇心与能力 第一节 能力 第二节 好奇心是能力实施的关键 第三节 好奇心促进能力的扩展第十六章 培养好奇心 第一节 保护好奇心 第二节 引导激励好奇心 第三节 让儿童自由玩耍 第四节 不设标准答案地探寻多样性 第五节 以幽默为手段强化好奇心培养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新意义与心理涨落只有在非线性系统中,才会出现多种稳定态,也只有在非线性过程中,才有可能出现涨落的不稳定。心理过程是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心理反映的任何一个局部特征,都有可能对应于多种整体意义。在我们将心理转换分为扩展过程和收敛过程时,对应于扩展过程的就是导致心理不稳定的扩展过程,相应的过程因素对心理转换过程起着放大涨落、放大不稳定的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涨落导致有序”,通过涨落可使系统由原结构的稳定“吸引域”跃迁到一个新结构的稳定“吸引域”。由一个意义向另一个意义的变化过程,也必须通过心理层面的涨落才可以完成。普利高津指出:在耗散结构中,不稳定后出现的宏观有序将由增长最快的涨落所决定。 1.新意义与新结构 可以看出,只要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同时,这种相互作用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就有可能出现动态有序的新结构。在心理过程中,一个信息模式与另一个信息模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心理过程的这种非线性,成为新意义产生的基础。 联想规律指出,当局部特征与整体意义之间构成稳定对应关系时,只要某一个局部特征在大脑中被激活,就会将其所对应的稳定泛集激活,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稳定的F。,那么只要存在F。就有F。的激活。再激活所需要的能量远小于构建新意义所需的能量,那么,在某个局部特征处于激活状态时,应该更容易形成联想过程。只要此过程稳定地存在,就不会产生新意义。但好奇心的存在却使心理转换过程有了“分叉”,使新意义的产生有了较大的可能性。 既然形成新意义的代价远大于根据联想激活原意义的代价,为什么还要有形成新意义的构建过程?这其实正是好奇心起作用的结果。在好奇心必然存在并起作用时,心理过程的“代价”就是具有了新的因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