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卢雁红 页数:307
前言
新世纪起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课程改革呼唤理论指导、典型引路,于是各种教育理论专著应运而生,各样经验著述层出不穷。理论专著有优秀的,但也有一些“言必称希腊”,脱离中国教育实际的;经验著述有出众的,但也有不少就事论事,虽贴近实际却不够厚重的。各门课程概莫能外。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多么盼望能有和着课改节奏、理论联系实际、解渴管用的教育教学著作问世啊! 您手上的《小学语文全息阅读教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与其说这本书是特级教师卢雁红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她用20年的心血浇灌而成的,是她20年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的结晶。它同急功近利拼凑的理论书,同急于求成编就的经验书,不可同日而语。 据我所知,卢雁红老师从教以来,一直潜心于语文教学研究,“愉快教学”、“生活化教学”、“全息阅读教学”是她研究语文教学的三部曲。这三个课题,针对以往语文教学的弊端,立足解决语文教学缺少趣味、远离生活以及阅读教学窄、死、飘、旧的问题,以实现“享受语文,快乐成长”的教育理论,开辟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这三项研究,一项比一项更深入,一项比一项更逼近语文教学的内部,一项比一项更具挑战性,更有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它们记录了卢雁红老师语文教学成功的历程,也留下了她专业成长的足迹。这足迹是踏实的、沉稳的、一步一个脚印的。
内容概要
卢雁红老师从教以来,一直潜心于语文教学研究,“愉快教学”、“生活化教学”、“全息阅读教学”是她研究语文教学的三部曲。这三个课题,针对以往语文教学的弊端,立足解决语文教学缺少趣味、远离生活以及阅读教学窄、死、飘、旧的问题,以实现“享受语文,快乐成长”的教育理论,开辟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这三项研究,一项比一项更深入,一项比一项更逼近语文教学的内部,一项比一项更具挑战性,更有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它们记录了卢雁红老师语文教学成功的历程,也留下了她专业成长的足迹。这足迹是踏实的、沉稳的、一步一个脚印的。
作者简介
卢雁红,1968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金华师范学校,现任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青年组)一等奖获得者,金华市首批名师,金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课程·教材·教法》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蕈五十余篇,在全国各地演讲、报告四十余场。是金华市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第十一次妇代会执委。
书籍目录
序序二第一章 语文与全息:小学语文与全息阅读教学第一节 全息阅读与全息阅读教学一 全息阅读与全息阅读教学概述二 全息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全息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一 互文性理论二 语境理论三 现代全息理论四 复杂科学理论第二章 定位与选择:全息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第一节 全息阅读教学的目的定位一 提高阅读能力二 培养探究品质三 完善教材建设第二节 全息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一 探寻高效的阅读策略二 培育灵性的生命课堂三开 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第三章 形态与特征:全息阅读教学的模式及其特征第一节 全息阅读教学模式的形态一 拓宽期待视界二 实施全息互动三 开展综合实践第二节 全息阅读教学模式的特征一 文本与超文二 辐射与辐辏三 广阔与深刻第三节 全息阅读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一 在全息拓宽中激活生机二 在全息互动中交织前行三 在综合实践中调谐资源第四章 教与学:全息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第一节 引导学生全息拓宽的策略一 旁征博引块砖建高楼二 追根溯源拨雾见青山三 鼓励实践做中长真知第二节 激发课中全息互动的策略一 弹性设计开放课堂二 搭建平台激活课堂三 随机调控提升课堂第三节 组织课后综合实践的策略一 多维设计多元发展二 多种类型多样情趣三 多途实施多方保障第五章 师生与文本:全息阅读教学的教学因素第一节 教师意识与全息阅读教学一 资源意识二 对话意识三 生态意识第二节 学生习惯与全息阅读教学一 寻根究底的习惯二 品读比较的习惯三 学以致用的习惯第三节 文本类型与全息阅读教学一 实用语体与全息阅读教学二 交叉语体与全息阅读教学三 艺术语体与全息阅读教学第六章 开发与利用:全息阅读教学的资源第一节 《全息阅读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原则一 全息性原则二 适切性原则三 经典性原则四 趣味性原则第二节 《全息阅读教学资源库》的编排一 主题与导言二 厚积薄发三 博学广闻四 书海冲浪五 超级链接第三节 《全息阅读教学资源库》的利用一 课内灵活选用二 课外自主阅读第七章 实践与反思:全息阅读教学案例选编第一节 教学实录及反思一 《台湾蝴蝶甲天下》课堂实录及反思二 《海滩上的小姑娘》教学实录及反思第二节 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二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三 《除三害》教学设计及反思四 《示儿》教学设计及反思五 《小珊迪》教学设计及反思六 《刻骨铭心的国耻》教学设计及反思七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三节 《全息阅读教学资源库》举例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全息阅读教学资源库》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组《全息阅读教学资源库》后记
章节摘录
至于语言全息论所说的语言外全息状态,更可以在诸多语言现象中找到依据。比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兴衰的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使贾府成了清朝中期社会的整体缩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种全息性的体现在这一例子上得到了很好的注解。《红楼梦》的典型的全息性为各种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为它不仅是文学样本,也是社会样本、建筑样本、美食样本,甚至是经济管理样本。1990年,财政部在王炳乾部长的直接领导下,专门成立一个班子研究《红楼梦》理财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期用于现实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也正因为《红楼梦》的全息性,在解读它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鲁迅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以说,任何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都必然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各方面矛盾,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即包含了所处时代的全部信息”。鲁迅的作品不也折射了一个时代吗?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也正因为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反映社会现状的全息特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尽管不可能有宏篇大著这样的信息包容性,但同样体现了语言外的全息状态,它所涉及的问题同样丰富:自然、历史、人文、科技“……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它们也是社会的缩影,也可以折射出复杂的世界。如果说《桂林山水》是对自然奇观的描绘,那么《万里长城》就是对历史遗产的反映;如果说《夜莺的歌声》是对英雄的歌颂,那么《触摸春天》就是对人性的赞美。当然,这还仅体现了文本的内容、主题方面存在的全息性,对语文学习来说,文体的特色、语言的风格、表现的形式等方面体现的全息性也具有价值。可以说,一个文本就是一扇透视社会、人生的窗户,一个文本就是一个可以充分挖掘语文学习资源的矿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