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安徽科技 作者:郑穗生//高斌//刘斌 页数:813
Tag标签:无
前言
以郑穗生教授领衔主编的《CT诊断与临床》于2005年出版发行,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并被评为华东地区和安徽省的优秀科技图书。该书以安徽省和合肥市各大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为基础,总结日常医、教、研工作的实践经验而编写,写作风格上也颇具特色,体现了临床实用性和专业指导性。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影像学技术进展迅速。以CT为例,硬、软件如扫描和图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三维和各种功能成像等均有明显提高,能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在此期间,安徽省各大医院不断更新CT设备,临床应用范围明显拓宽。该书编著者们及时总结近几年的经验,参考有关文献,对《CT诊断与临床》一书进行修订再版。对各章节进行了调整,内容也有增加,如在介绍多层螺旋CT新技术及其应用时.新增“心血管系统”一章,内容更加丰富。但应该指出,各种影像学技术如CT、MRI、超声和核医学等各有优势和不足,X线平片和各种X线造影在某些方面仍有其重要作用,应以患者为中心,按诊治需要,综合分析优选应用.且应考虑效价比和射线剂量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九章,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内容包括:中枢神经、心血管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与软组织、CT介入放射学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以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为基础,参阅了大量的专业文献,内容丰富,符合实际;在介绍临床和CT表现时,采用条目形式,层次清楚,简明扼要,而且每种疾病均附有清晰的随文图片,可谓图文并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CT发展概况 第二节 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CT成像基本原理 二、CT设备 第三节 CT图像及有关概念 一、像素 二、灰度 三、影响CT图像的因素 第四节 CT检查方法 一、平扫 二、对比增强扫描 三、特殊扫描 第五节 CT检查适应证 一、中枢神经 二、五官与颈部 三、胸部 四、心血管系统 五、腹部 六、泌尿生殖系统 七、骨骼与软组织 第六节 螺旋CT的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 一、常规螺旋CT 二、多层螺旋CT 第七节 CT分析与诊断 一、X线诊断原则 二、CT图像分析 三、CT诊断第二章 中枢神经第三章 五官与颈部第四章 胸部第五章 心血管胸系统第六章 腹部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第八章 骨骼与软组织第九章 CT介入放射学
章节摘录
插图:颅脑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和定性诊断,不同部位的颅脑病变造成相应部位的功能改变.功能与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特定的功能损害与解剖部位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和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结合其他临床表现逆推病变侵害的部位和扩展的范围。即是定位诊断的主要内容。一、额叶病变额叶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随意运动、语言、情感和智能,并与内脏活动和共济运动有关。1.额叶前部:精神、情感、人格、行为和智能障碍。2.额叶后部(中央前回):刺激症状为癫痫发作,破坏性病变引起对侧偏瘫。3.额叶底部:刺激症状为呼吸间歇、血压升高等自主功能障碍,破坏性病变造成精神障碍、愤怒或木僵。4.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病变表现为运动性失语;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病变表现为失写症:眼球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前)的刺激性病变引起双眼向健侧的同向凝视.破坏性病变引起向病侧的同向凝视;排尿中枢(额中回)受损表现为尿失禁。5.严重额叶损害除痴呆外,可影响基底节和小脑引起假性帕金森病和假性小脑体征等。二、颞叶病变颞叶的主要功能是听觉功能。1.颞横回:刺激性病变表现为耳鸣和幻听,破坏性病变为听力减退和声音定位障碍。2.颞上回:前部病变引起乐感丧失,颞上回后部(听话中枢)病变引起感觉性失语。3.颞中回和颞下回:病变表现为对侧躯干性共济障碍,深部病变合并同向上1/4象限缺损。4.颞叶内侧:病变表现为颞叶癫痫、钩回发作,破坏性病变表现为记忆障碍。5.颞叶广泛损害:表现为人格、行为、情绪及意识的改变,记忆障碍,呈逆向性遗忘及复合性幻觉幻视。
编辑推荐
《CT诊断与临床(第2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