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女孩当如是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困困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我认识困困的时候,她住在谢菲尔德,那里大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我曾经熟知的谢菲尔德联队和谢菲尔德星期三队都早已降级,坩埚剧场举办的斯诺克大赛也没让我对这个城市有更多的了解。我能想象那里的沉静与破败,然后她从MsN上冒出来,喝多了酒,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她像一个逃兵一样,从sARs弥漫的北京城跑到英国去留学,在那边空荡荡的超市里打工,在一本本法律书上用自己的铅笔划上道道,东拼西凑地完成一篇论文,但注定将回到北京,将充满思念的回想那段在英国的岁月,并且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它美化,对于她这样的姑娘来说,生活永远在别处。  她并不容易对一件事感兴趣,但很容易就对一件事感到厌倦。作为一个心理优越感极强,又在视觉愉悦上有瑕疵的女性,她从小就被教育,不但要自信乐观,还要像莫扎特一样聪明。在她无事生非大哭不止的童年,只要对她说,“再哭你就变傻了”,她就会抽抽答答地噤声,心里默默背诵着小九九——一得一,一二得四.立即开始验证自己到底傻没傻。最终,还是有不少人充满怜惜地说她傻了,这个字意味着某种不向世俗屈服的、顽强的天真。她会在地上打滚,为自己要一块糖吃,到长大之后,她会用自己一个月的收入买一个昂贵的包,一条做作的裙子,这是她所理解的“财务自由”。她有极强的生活能力,但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本能更为强大。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肤浅的社会学著作,也是一本深刻的流行文化报告。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和文学化的语言来关注和评点西方名流、电影、文化事件与时尚。揭密了流行影视作品的台前幕后花絮,撤掉名流身上的权力光环审视他们的前世今生,消解了时尚制造的浮华与喧闹。面对一个上演着激烈冲突的舞台,作者扮演了冷静的旁观者和报道者角色,同时也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观点,热烈,讥诮,幽默,并富有情趣。这是一本“高级八卦”。

作者简介

困困,又叫于萍,1980年生人,先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现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在《时尚先生》、《周末画报》等报刊开有专栏。本书是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流言”的精选集。

书籍目录

影像篇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上流女孩当如是 本·拉登,你在哪儿?   那真是个性感的年代 什么是贝蒂的 点燃焚烧公主的篝火 保姆跨过阶级的门槛 错乱少年愁 给小孩的哈里和给大人的托尼 憨豆不是唯一的坚果 毒王弗兰克 代号 伍迪·艾伦旗下女性谈 成为汉尼拨:莱克特 八卦《乱世佳人》人物篇 过期的欲望与新鲜的都市 天命之年麦当娜 有柔嫩眼皮和暴力快感的隐士 天生名流卡波特 衰老这场屠杀 与时俱进的老头 阿瑟·米勒 他们为什么喜欢伯格曼 那些70年代的毛头小子 兜售反对的人 人工降“雨” 克鲁斯与反克鲁斯 土褐色的谢莉 帕丽斯·希尔顿 吟风弄月归去休 死于成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卡萨诺瓦的女人们 凹造型记者 权力即春药 那时候似乎蛮重要的事 七个不能说的词时尚篇 奥尔森家的两个小妇人 反《VOGuE》,反正都《VOGUE》 摄影师与作家 时尚“布莱克”名单 被高估的裁缝 Bottom Line   漂亮的和被诅咒的 谁是保罗·弗兰克 超模崔姬 艾克特夫人

章节摘录

  影像篇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我有我有一朋友,是个典型的都市时髦女郎,她永远用睫毛跟人打招呼,一年到头从来不穿裤子,只穿超短裙,麻杆腿裹着色彩纷呈的丝袜,连彩虹看了也要自惭形秽。某一次讨论小时候的动画片,她说:我最喜欢《蓝精灵》,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集:格格巫施了魔法,把蓝妹妹变成了个骚娘儿们,她整天在村子里抖骚,全村的蓝精灵都爱上了她,一天她翩然走过,笨笨正好在修剪花草,情迷之中就把灌木修成了蓝妹妹形。一个人要成什么样儿,18岁时就奠定了,其他岁月都是为它添枝加叶。这位都市时髦女郎要成什么样儿,8岁的时候就定了。  蓝妹妹是蓝精灵村最独领风骚的人物,蓝爸爸都略逊一筹。村里统共有101只蓝精灵,样貌相仿,以性格特征命名,比如农农爱种地,诗诗会写诗,困困老打瞌睡,但只有那两位卓而不群。蓝爸爸542岁,统领全村,戴红帽子穿红短裤;蓝妹妹金发披肩,穿白裙踩高跟鞋,更醒目的是,她是唯一的女性,她不以性格特征命名,女性,就是她最大的特征。这样的设置让后世浮想联翩:怎么没有蓝妈妈?蓝精灵们打哪儿来?只有蓝妹妹一个女性,村里和谐吗?2002年那个探讨宇宙生死的悬乎电影《死亡幻觉》就讨论了一小下,结论是:蓝精灵为无性繁殖。漫画作者皮约也曾被认为有歧视女性之嫌,不过这个比利时人英语不大灵光,1980年代在接受美国NBC电视台采访时总是答非所问,记者反复逼问他为什么蓝妹妹那么孤独那么柔弱那么愚蠢,皮约火了:难道你非要让我再给她画个健身教练吗?  其实我早忘了蓝妹妹是怎么来的,好象从一开始她就在那儿,故做媚态。在Youtube找来她初登场那集,视频说明上写:蓝妹妹是格格巫创造出来以腐蚀蓝精灵村的糖衣炮弹。格格巫用蝰蛇的舌粉和鳄鱼的三滴眼泪在锅里把她给熬了出来,嘴里喊着:你要把蓝精灵村搞垮!一开始她黑头发,眼神邪恶,穿朴素白裙和平底鞋,躺在森林里被健健发现。健健是村里典型的工人阶级猛男代表,胳膊上有个箭穿红心文身,力大无穷,见着躺在地上哭哭涕涕的蓝妹妹后,就发生了当年不觉得现在听来非常淫荡的一段对话:你是谁?我是蓝妹妹。没听说过。那你一定会喜欢你看到的……健健就不吱声了,之后把蓝妹妹扛在肩膀上带回了村。她使了两个坏招儿来腐蚀蓝精灵村,全部落败,被逮起来审判时,蓝妹妹使出女性绝招——坐地大哭,并迅速供出了格格巫。她一哭全村心都碎了,蓝爸爸干脆说:我用魔法把你变成真正的蓝精灵吧!一番捣鼓,蓝妹妹焕然一新,成了我们后来见到的金发碧眼样儿,并且,连小手腕都不会耍了,更加爱哭好嚼舌头没大脑。认真复习这段时,我感到很迷惑,这一插曲怎么就在记忆里成了空白?在我当年小小的脑袋瓜里,蓝妹妹固然很傻很天真,却也团结友善,更没有地位卑下被歧视的印象。可再看却认同了这种暗示,她由坏变好的标志仅仅是由相貌平平变为金发美女,这简直是对女性的误解嘛!男蓝精灵们性格各异,她却类型化;男蓝精灵们是主流,她边缘化;男蓝精灵们决定了村子的价值观,她却只能取悦并融入其中……  第一幅《蓝精灵》漫画1958年就被比利时人皮约创作出来,直到1981年被美国人买走,才算开始风靡全球,我们小时候看的都是美国版,据说至少在1986年的暑假就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了。《蓝精灵》的美国东家Hanna-Barbera动画公司也掌管着《猫和老鼠》,但当年蓝皮肤人的风头无人能敌:从1981年在NBC播出,差不多400集,到1990年一直占据着周六早晨的收视头牌,得过两个艾美奖。彼时女性运动风起云涌,《蓝精灵》的女性观自然另类,但考虑到创作时的年代,算是次要矛盾,《蓝精灵》还要被剥下商业工具和意识形态炸弹两层皮。  里根执政的美国,对动画片有个政策:先有玩具后有动漫形象的都是商业促销片,不许播。《蓝精灵》从1960年代开始当过雷诺汽车的代言人,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作为英国石油(BP)的广告主角,美国人仅仅把他们当成一群玩具,NBC将其拒之门外。对付这一政策有个招数叫脆饼策略(来源于另一动画形象草莓脆饼女孩),无他,就是使劲宣扬动漫形象历史悠久与商业关系不大,《蓝精灵》是成功击破壁垒的第一个,即便得益于岁月,《蓝精灵》成功面世还是有个段子:当年NBC的总裁跟小女儿在街上溜达,女孩为了要一个蓝精灵玩具躺地上打滚,这位总裁为了哄孩子,不但买了一玩具,还把动画片给播了。  《蓝精灵》与同时代动画片的最大区别是,它并非关于几个布景几个人物的小场景短剧,它构造了一个社会。这个社会,推行共产主义。从1980年代到50周年纪念的今天,关于《蓝精灵》是共产主义宣传员的理论就没消停过。证据包括:蓝爸爸代表卡尔·马克思,他长着马克思大胡子,身着意识形态红;村里没有私有土地,不通行货币,共同劳动,共享食物;有工、农、兵、知识分子蓝精灵,却是没有国王和牧师蓝精灵;反派格格巫代表着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主义,长一鹰钩鼻子,还是个犹太人……另一些证据就很无厘头:蓝精灵的英语SMURF是SovietMenUnderRedFather的缩写;全村人都认识,互称其名时却非得加上Smurf,比如PapaSmurf,ChiefSmurf,其语言习惯跟列宁同志相仿。更加坎普的是,还有人以信仰不容玷污的劲头予以反驳:《蓝精灵》宣扬的是善良美好的普世价值观,共产主义从来不歧视犹太人,马克思就是个犹太人……  复习《蓝精灵》时,我又找到了好多小时侯的动画片,却全变了味道。《花仙子》曾经是有全世界最多漂亮衣服的美女,可再看,比起纽约时装周图集差远了;丁丁也不再仅仅是个毛头冒险家,他是个记者,连他的雪瑞纳犬都比《南方周末》更有力量;至于《蓝精灵》,多么幼稚阴险,想到那个蹲在电视机前哭喊着我要看动画片,我要看动画片的小赖孩,真想将手伸过时光隧道抽自己一巴掌。我为自己有了成人视角感到得意,我与以前的自己产生了代沟。有人说动画片不可儿戏,因为它泽背后世。50岁的《蓝精灵》只在几个欧洲国家博取了纪念的掌声,除了那些喧嚣的诠释,我再也没在电视上看过重播。90后关心这些隐喻吗?他们知道蓝精灵吗?我也不清楚,我都没怎么跟他们说过话。但关于他们,我想讲另外一个冷笑话:有一天我突发奇想问一个95年生人,你知道小虎队吗?他迅速回答:知道!之后的话就不那么叫人欣慰,他说:就是那个干脆面。他把小虎队和小涣熊搞混了。  上流女孩当如是  2002年,《绯闻女孩》小说刚出版时,可招来不少骂名:小鸡文学,浅薄,速食,永远不会得什么文学奖,只会被小姑娘们偷偷摸摸看完然后迅速被扔进垃圾桶。2007年《绯闻女孩》电视剧开播,评价大抵如上。但美国CW电视台播出该剧后夜间收视率暴增20%,《绯闻女孩》成为最受欢迎的青少年电视剧。小说开始被正名,甚至得到了知识分子杂志《纽约客》的溢美之辞:是青少年享乐主义的圣餐,是气喘吁吁之前最后的美味,就像暮色降临前的一抹金黄。小说还被称为《洛丽塔》式黑色幽默的得衣钵者,就像亨伯特总算独占了他的小仙女。她们下雨时坐着读书,在拥挤的饭馆安静地饱餐一顿,或静静地与其他司机及他们的孩子凝望撞得粉碎、溅满血污的小汽车,还有只女鞋掉在壕沟里,小仙女说:这正是我在商店里想对那个笨蛋描绘的那种鹿皮鞋!  《绯闻女孩》的开头,好像正是为拍个时髦电视剧而写:欢迎来到纽约上东区,我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上学,在这里玩儿,在这里睡觉——有时和其他人一块儿。我们有无穷无尽的金钱、豪饮和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父母很少在家,所以我们有很多私人空间。我们时髦,我们继承了一流的好长相,我们穿漂亮衣服,我们最了解派对。这段旁白来自一个匿名博客绯闻女孩,她是整本小说的讲述者,小说描写的正是那群纽约富二代的私生活,消息来源为无时无刻不用手机拍照的全民狗仔队。博客每有更新就被RSSfeeds发送到订户手机,成为全城的话题。更紧贴时代脉搏的是,小说每一页都可以看作名牌教材,除了耳熟能详的PRADA,HugoBoss,MarcJacobs,还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至潮人士的秘密武器,诸如ChristianLouboutin,JohnFluevog或者MichaelKors。仅有浮光掠影是不够的,小说还填塞了一些文学品牌。那些富家女今天膝盖上放的是时尚杂志,明天可能就换成了托尔斯泰或者歌德的巨作,来了兴致还能小段背诵王尔德、海明威或莎士比亚的名作,小说章节经常出现红或黑、我们不谈论爱情时都说些什么这样的小标题。  十几岁的时候,《绯闻女孩》的作者塞西莉·范·姬格萨在一所贵族私立学校上学。她早晨6点就起来,先坐火车再倒出租车,抵达她在纽约上东区的避难所,那里云集着早慧精英和有钱小孩,他们年纪轻轻就学习怎么在势利眼的包围下挣扎和生活。成年后的塞西莉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有一栋大小适当的房子、一双儿女和一只叫蒲尼的秃毛猫,过着最平常的中产阶级生活。可《绯闻女孩》好像开启了一段尘封的秘密,只有少部分沉默的人经历过这样浮华、喧闹的青春期。少女塞西莉被追捧为青少年版菲茨杰拉德,有一双洞悉人生的眼,握着记录的笔。她塑造的人物无非一个好女孩、一个坏女孩,她们争夺一个懦弱的男孩,为了阶级区分,再外加三两平常人家的孩子,好似一部美国版《流星花园》。按照前辈简·奥斯汀或者夏洛蒂·勃朗特的逻辑,坏女孩终将受到命运的惩罚,好女孩往往被作者灵魂附体,虽然忧愁却结局圆满。可塞西莉自称她更喜爱那个坏女孩——布莱尔。她漂亮、尖刻,经常毒舌,并且十分自大,可每当说出什么蠢话就显得非常可爱。比如她妈打算嫁给一个姓罗斯的犹太人,她就尖叫:我不想改名为布莱尔·罗斯,像个劣质香水名。她最大的梦想是能上耶鲁,她是这么规划的:加入维和部队,晒一身炭黑,得诺贝尔和平奖,与总统一起吃饭,这样总统就可以推荐她上耶鲁啦。这个小姑娘承受了男友的欺骗,闺密的背叛,父母的不和,除了美貌和金钱,她再也没得到什么福祉。她亲身实践了某个花花公子的话:我们将会继承信托基金,继承汉普顿的大房子,继承毒品上瘾的处方,可快乐从来就没在继承清单上。可每有灾祸降临,布莱尔都咬着牙挺过来,眼见终将成长为一个百毒不侵的bitch。在上流社会,bitch这词不是骂人话,而是一种娇嗔,一种昵称,一种心领神会的通行证。  虽不是先驱,却也算一个标杆,《绯闻女孩》领着一堆同类(小说《A-LIST》、《小圈子》,电影《贱女孩》、《独领风骚》)引发了新的青少年文学浪潮,其封面或海报往往类似:一群华服女孩懒散地闲坐在房车的后座上,摆出赶赴派对的姿态,描写对象正是上流小青年。再被批评浮华空洞,它们和老派的青少年读物的内核也都差不多:就像《彼得潘》、《爱丽丝漫游仙境》或者《哈里·波特》,构造的都是想象中的神秘仙境,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一个是永无岛,另一个是曼哈顿私立学校。《绯闻女孩》被当成《欲望都市》的青少年平装本,但《欲望都市》还给人点儿奔头:只要你来纽约,来曼哈顿,你就会打入大龄未婚女青年的高尚小圈子,就有机会结识大人物;《绯闻女孩》却让你没机会,你女儿没机会见识私立学校的风景,所有秘密只能听绯闻女孩讲。况且比起老派读物的怪力乱神,新浪潮仿佛更有亦真亦假的高明。  据说《绯闻女孩》们的罪过不在浅薄,而在价值观不正确。从《小妇人》中性格各异的淑女身上还可以看到正直、善良、坚强与爱心,到了《绯闻女孩》,只剩下拜物、吸毒、争风吃醋与性欲勃发。它被批评为用甜美包裹腐败。可何必那么虚伪,这才是现实。塞西莉·范·姬格萨说:在纽约只有两条路走:要不卖胳膊卖腿送你的孩子去私立学校,在那里他们学会了买贵衣服,攀比富爸爸,也学会了拉丁文,会背诵济慈,能熟练应用运算法则;要不然就送他们去公立学校,还没等学会什么,就被某次校园暴力给枪杀了。  可能是从《老友记》开始,美国电视剧人物的生活水准就在不断提高,那会儿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要合租一间房,之后人人有间公寓,现在不住豪宅,不套上名牌,都不好意思播出。富人的生活才是生活,他们占据着各个频道的各个时段。要看普通人,只有真人秀节目,教义还是鼓励你努力吧、奋斗吧、忍受吧,以获得巨额的奖金好摆脱那平庸的窘境。穷人没有生活,穷人都在《越狱》。相貌平常、性格温和的一般人,身处其中仅仅是个道具,显示脆弱无能的道具。他们只能给《开司米黑手党》里的淑女或者《霉男大亨》里的绅士端咖啡,他们的孩子永远上不了《绯闻女孩》的学校。早些年看到《欲望都市》里的凯丽,ManoloBlahniks鞋子是左一双右一双,望一眼堆放在门口的那几双灰扑扑的二流货,心里一阵沮丧。如今你的生活被全盘否定:你逼仄的房间,你不见阳光的小窗,你的假名牌手袋,你不合体的西服,你去不掉的法令纹……也许你仅仅剩下仍然坚强的意志,告诉自己:演的都不是真的,是幻想。  本·拉登,你在那儿?  2004年,摩根·斯伯罗克在拍完记录片《大号的我》后体重增长了近20斤,还收获了高胆固醇、高血压和一只坏肝。这个电影演的是他一个月内不吃别的,只吃麦当劳的生活,后来片子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赞誉,被奥斯卡提名,叫麦当劳害怕(取消了美国的超级大号汉堡包)。事后他花了两个星期来治疗那被肥油占据的肝,花了14个月来减肥,期间反复反弹,他的妈妈欣慰地说:这下你总算理解了女人。现在摩根·斯伯罗克的身体完全恢复了正常。可是他的精神没有。他意识到电影改变世界的可能性,一个又一个坏点子在他脑袋里嗡声作响,他成了一全职记录片导演,专门用夸张荒谬的表演和全然客观的记录形式来嘲讽权势,赢取了电影圈的奸细和坏点子大王的外号。他最新的坏点子是寻找本·拉登。  记录片《奥萨马·本·拉登到底在哪儿?》的海报模仿了印第安那·琼斯系列,摩根·斯伯罗克骑了头狰狞的骆驼,穿越炸弹纷飞的沙漠,下有一行大字:发现之旅。也许可以被当成个风光片,电影囊括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摩洛哥、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风景,但在或者辽阔或者破败的风景中央,总有那么个小人儿,他孜孜不倦地仰天发问:本·拉登,你在哪儿?那正是摩根·斯伯罗克,他向每一个邂逅的人问起这个问题。一个巴勒斯坦青年说:是本·拉登宣布了美国人在中东的合法。一个以色列记者说:我们双方都是他的人质。一个阿富汗人说:如果我知道他在哪儿,我就把他撕成两半。旁边一老头问:本·拉登谁呀?摩根·斯伯罗克答:他炸毁了美国的大楼。老头很愤怒:干他!过了一会儿老头又加了一句:干美国!  这是一部制作精良、装模做样、假英雄气十足的电影,摩根·斯伯罗克在里面化名花花公子(Dude),他完全假装自己是一傻子。这个花招在拍摄《大号的我》时使他不会被当成个比麦当劳还糟糕的哗众取宠者,到了《奥萨马·本·拉登到底在哪儿?》,他用地缘政治学、恐怖袭击和战争来炮制汉堡,他不是个愤青,反而自我塑造成个政治观点暧昧不清的土包子。在阿富汗,他跟美军混了一阵儿,被允许扔一颗手榴弹,笨手笨脚后他叹:糟透了!。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他把脑袋钻进一处洞穴,大喊:呀——呼——,奥萨马,没有任何回声。当他身着防弹衣头顶滑稽的探测器抵达瓦奇里斯坦(巴基斯坦西部),那个半自治的部落地区是许多专家高度怀疑的拉登藏身地,边界上立一小牌:外国人禁止入内,摩根·斯伯罗克对着镜头说:确实该有人抓住他,但,那不是我。他掉头回走。电影以老歌《为什么我们不能成朋友?》作为结束。  《大号的我》之后,摩根被称为小号迈克·摩尔,对此他深感荣幸。这位前二流喜剧演员,长期的无家可归者,被电影学院踢出去5回的倒霉鬼,仅仅玩了一把票就成了名导演,这叫他受宠若惊,他保持着恭顺谦良,并不擅长唇枪舌剑,或者说,除了拍摄的都是记录片,他与迈克·摩尔几乎没什么相像。小号的摩根·斯伯罗克并不急于把自己塑造成个左倾工人阶级代表,也没有反对一切的愤事嫉俗,他不流露极端的政治观点,不要眼花缭乱的选择性包装,反而充满了个人趣味和游戏精神。  《大号的我》的创意来自一条新闻,有天他缩沙发上吃薯条看电视,说有两个女孩正在起诉麦当劳使她们发胖,摩根心想:我一闻见超大号汉堡的味儿嘴巴就像只汩汩冒口水的狼狗,却总也吃不胖,何不一试。拍摄《大号的我》时他不发表任何观点,只是一天三餐准时出现在大M标志下,片子公映后他只在采访时说过:麦氏薯条完全不像食品,倒像是人造的、黄色的、长条的塑料制品。不过,吃不吃由你。最让他兴奋的不是被奥斯卡提名,而是路上遇到有人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帮我摆脱了快餐。而不是有人大骂:我恨你,你剥夺了我的孩子吃麦当劳的乐趣。  之后他制作了一个系列电视节目《30天》,把《大号的我》所创立的真人秀记录片形式拓展到新领域:30天内,尝试当一个穆斯林,一个酒鬼,一个被扔进GAY圈儿的直男……摩根·斯伯罗克亲身出演了一集,他和他老婆搬进棚户区,干着只拿最低工资的活儿,每天累得半死,却依然不知道下顿饭吃什么。他们体会了30天低保户生活。真是段怪经历,当一个穷人每天一睁眼就有人管你要钱。可如果银行里有了一大笔钱,突然什么都免费了,什么都变得又便宜又便捷。他还照着这个路数制作了记录片《第三波》,在印尼海啸结束后,带了4个志愿者抵挡当地村落帕拉利亚,去记录和体会那里的心碎与重生。  寻找本·拉登大约是他最接近政治的一次,这个坏点子却来自他的老婆宣布怀孕的消息。是不是等到我的孩子不再使用尿布的时候,美国要把全世界的人都当恐怖分子?他想给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个回答。电影同步发行的还有一张游戏卡,上面是很Q的卡通造型基地组织首脑和一只大坦克,以及一套本·拉登小人跳舞游戏盘,正经不错的满月礼物。最终,他当然没有找到拉登,却找到了更多答案:他仿佛体会到那个人之所以成为本·拉登的原因;他感受到中东人狡猾的分裂,他们仇恨美国,却喜爱大手大脚又傻忽忽的美国人;他甚至梦想着能为更深入的对话打开一扇门。至于给孩子的答案,希望有一天他/她看到了电影,说,我想出去转转,去看看世界。  电影是否可以改变世界?答案是,可能吧。1934年,克拉克·盖博在《一夜风流》里解开他的衬衫纽扣,露出浓密的胸毛。他没有穿内衣。那一年美国的内衣销量下降了75%。这个逸闻无从考证,却是好莱坞最津津乐道的段子,它所营造的假象和企图把电影当成一门社会工程学的幻想,在这二年得到更多回应,电影不仅可以改变内衣销量,还可以改变战争,饥饿,全球变暖,垃圾邮件,血钻。可一看到这种说教式大片,我就想起费里尼的《小丑》和他对小丑的阐释:艺术家不必严肃认真地反对官僚,这只会抬高他们的身价,因为你反对他们,说明你把他们太当回事,无意中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权势,承认了他们的权威。艺术家把荒谬的东西夸大到可笑的地步,即使不幸沦为小丑,即使他要付出暂时抛弃自我的代价,他仍然要保持一种暧昧的姿态,把自己放在摇摇晃晃的跷跷板上,努力把损失转成收获,把空虚变成期待。摩根·斯伯罗克还不至于被称为大师,但他糟践自己的手段和暧昧的观点,那种不去体会歌星、名模、企业大亨的生活,反倒认真感受穷困、恐惧与混乱的真人秀表演,可能更有利于美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困困看了很多外国的书、电影,更走了不少外国地方。但好的是她没被这些经历 弄成一个学究,文青、海龟——她的聪明和透彻穿透了这一切。所以她能带着你像偷听咖啡馆里邻座的gossip一样,很家常,很私密地聆听到全球文化圈的时髦事儿,而且还不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歌手 老狼  困困对毁灭的东西非常敏感:时间,身体,随骨质一起疏松的才华,被岁月损耗的意志和情感……难得的是,她能赋予这毁灭一种智性的讥诮和超然,让我们觉得,此生还是值得一过。  ——《GQ》中文版主编 王锋  没人能像困困一样,把浮世流言写得这么美好又无情。  ——苏丝黄  困困是一个知道文字个中趣味的作家,所以,她的文字癖乃是对她自己,以及读者的灵药。  ——专栏作家、诗人 巫昂

编辑推荐

  《上流女孩当如是》是作者在《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流言”的精选集。书中身为上流社会的他们有无穷无尽的金钱、豪饮和任何想要的东西,他们时髦,他们穿漂亮衣,他们最了解派对,他们将会继承信托基金、汉普顿的大房子,可快乐从来就没在继承清单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流女孩当如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7条)

 
 

  •   发货很快!
    此书是作者在《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流言”的精选集。
      这是一本肤浅的社会学著作,也是一本深刻的流行文化报告。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和文学化的语言来关注和评点西方名流、电影、文化事件与时尚。揭密了流行影视作品的台前幕后花絮,撤掉名流身上的权力光环审视他们的前世今生,消解了时尚制造的浮华与喧闹。面对一个上演着激烈冲突的舞台,作者扮演了冷静的旁观者和报道者角色,同时也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观点,热烈,讥诮,幽默,并富有情趣。这是一本“高级八卦”。
  •   很好看的书,对于电影、时尚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确实是“上流女孩”!
  •   困困的专栏文章没少看,终于出书了,必然追捧!
  •   非常喜欢困困的杂文。值得收藏。
  •   喜欢看困困的杂文
  •   困困的博客看完了 买书就是为了看着方便
  •   是困困以前所写评论的收录吧,还行!
  •   非常喜欢,除了封面优点媚俗了,困困真棒!!!
  •   很有意思的一本的书,就像一个身边的朋友聊八卦一样,轻松愉快,又了解了一些名人们的轶事。挺好
  •   内容涉及面很广,视角独特,很适合作枕边书。
  •   好看好看,太八卦了。
  •   最热门话题全都有,可读性也很强,看了后好些都在网上搜了搜,补了很多东西
  •   首先书本身就很漂亮其次坐着很有思想买来看看别人的想法也很好玩况且文笔又那么棒
  •   我觉得这个名字是书商和作者讨论之后,作者妥协的结果...文笔锋利,显现了作者的机敏和睿智,大量有趣的信息和思考,值得一读再读
  •   刚刚拿到手,感觉不错,就是书的封皮开了,书有点旧,看完再评论
  •   很精彩的一本书,不明白为啥起这么浮躁的一个名儿,哈~还是要大力支持啊,内容还是很赞的
  •   相当喜欢的一本书,女儿也喜欢。
  •   包装封面很好看
  •   读起来轻松有趣,喜欢。
  •   好书送货也算快我个人是很喜欢拿到书走进教室大家都看着我手上粉色的~哈哈内容也不错适合女生看~
  •   好的很厚诶
  •   书很好很新...
  •   书是好书,就是发货比较慢,可能是我买的多配货慢吗?也许吧。不过还是不错的。
  •   很不错得书呢!
  •   《上流女孩当如是》是困困在三联上专栏的集子。刚刚读完。不失为一本消遣的好书。追根溯源,这是典型的三联文艺体——流行文化,以及流行文化承载人物之秘辛。作为一本新闻类综合杂志,三联的文艺专栏都绝对有时效性。此外,还有一点点品位,以及很多八卦。总之它的作用就是告诉你知道一点又不大懂得的一些东西。作为一个专栏而言,它有着固定的模式——开头结尾起承转合;内容各有限定——文章可以分类汇总;字数相近规模统一——刚好一次大便。早年娜斯也写过这样的专栏,也出过集子。匆匆读起来,可以了解不少文艺感慨与文艺界八卦。但是相比千人一面的专栏文章模样,我更喜欢娜斯之后出版的较私人性质那本《想象舞蹈的玛格丽特》。专栏这东西,某种程度上执行的是编辑的意志。所以,看一本集结而成的册子,不应对形式、内容和作者心思做过于严厉的评判。因为它并非是真正的“作者电影”。看的时候消遣的同时长了见识就是附加值。我喜欢困困讲影像和人物。因为我看电影、看美剧,还因为我八卦,我乐于打探名人私生活,同时假装感慨人生命运世事多变。这点爱好在这本书的前半本都满足了。这本书的后半本,我咬着牙(过于夸张,也没那么痛苦)坚持读完。结论是,我对时尚真的不感冒。准备继续读这套书苗炜的那本。开大会的时候在台下看——看得我眼睛不能聚焦。发短信于某晓:“他是不是英文特好啊,看着跟翻译过来的似的”。某晓答曰:“好得没话说,早年做记者专跑国际新闻”。我读完此书一定上篇感想——论英语学习的终极境界。
  •   千万不要被标题所迷惑,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格调》一样教你如何装成别人的书。这个题目其实只是这本集子中某一篇文章的标题,说的是近期大热美剧《绯闻少女》。编者把这个单独拎出来明显就是别有用心,打算多打一竿子不是这杯茶的姑娘们。本书是作者在三联生活周刊专栏的精选,我最近接二连三的买了好几本“三联产物”,总结起来所谓“三联文字”都有这么个特色:80%的资讯辅以20%的观点。非常精准的把住了现在读者的脉象:想要知道些新鲜事且想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但也想保留自己思考的余地,绝不愿意看作者一人把话都说尽。困困是80后姑娘,感谢上帝啊,她没有掉书袋子的陋习,说得都是关于娱乐时尚、音乐电影的花边、绯闻、八卦等等。但是资讯量相当足,而且有时候足到让你觉得是一个新闻接着一个新闻。有好几篇让我有点怀疑是否是直接从外文杂志里翻译过来的文章,因为语言实在是相当的译制片。所以老实说,如果仅从文字风格来说,这本书我只能给三颗星,但其选题比较“小妞”,容易引起广泛兴趣,且看在围绕中心思想的份上,多给一颗吧。
  •   困困写的这本书是本高级八卦书,很好看!每篇都有点小教育,她的感觉,她的理解!我觉得作者在她的角度写出了,她的看法!很好看,也让我知道了很多旮旯里的事情!
  •   这个书还在看,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很多东西的,关于外国的主流流行。很大众而正常的那种,不是花边,不是八卦。但是,我看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看完。以我看书的速度,真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不觉得是书写的不好,大概,是因为里面的内容我完全不了解,而最近又受了太多戏说的影响而导致的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如果,想了解外国的一些所谓主流流行元素的话。
  •   这个东东看起来也没介绍的那么好啊只能说困困看东西的视角还不错但有些影评集锦的嫌疑啊凑合吧但看不完一本几篇还成
  •   困困知道的东西好像很多~~听她这样的闲扯觉得还蛮有趣的~!~!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很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阅读~!!~!期待她出下一本书~!~!~
  •   第一次读困困的书便喜欢上了,顺畅流利的文字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和你唠嗑,很亲切、自然。困困对一些事物或者事情的看法也让人觉得不错。P.S.书的封面很漂亮,颜色亮丽,比较温馨的感觉,唯一的瑕疵是内页的纸张没有想象的好。
  •   几好睇,可以学到唔少上流人士的生活
  •   内容和题目完全无关
    本书分有很多小标题
    作者对时尚和品牌的一些特别见解
  •   我喜欢困困,所以读的挺带劲的。
  •   让我了解了文艺女青年的视野。但读懂这本书需要很深的影视及文学基础。
  •   里面其实是人物和影评。像八卦书,还不错!
  •   这本书上的很多东西成了我寝室卧谈时候的谈资一口气说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东西哈哈很是得意独到的见解优秀的文笔哇~~太好了哈哈
  •   感觉就是作者的随笔。都是每个时间段比较热门的话题
  •   这是一本很有色彩与镜头感的书籍,读来让人觉得轻松与快乐。
  •   某作家推荐,书内容不错。另外,必须得提的是,武汉的快递师傅实在是人间的天使,今儿年29,很多公司和企业已经放假,碰巧武汉又飘起大雪,当快递师傅满脸微笑的将书递给我时我被他的敬业精神和朴实感动了
  •   都是些有意思的小文章,很适合上下班地铁上打发时间~
  •   真能掰乎.这女子知道的还挺多.
  •   说是商品已于2009-5-231:17:21从当当网发出,结果直到26日晚上8点多才收到,太慢了啊~~平邮也只要这几天吧?下次能快点吗?不过书还不错,当晚就看了半本~~
  •   呵呵,当消遣
  •   慢慢看,还蛮有空间的
  •   困困写的文字挺逗的,但是对那些时尚界,或者说所谓的上流层次不了解的人,看这书就没什么意思了。
  •   书中介绍的一些人物、影视作品并非大众都熟悉的,感觉要对娱乐圈、时尚圈有一定深入而广泛了解的人才能产生共鸣
  •   一直喜欢看三联出版的说,不过有点文绉绉,却很适合自己,虽不至于大卖吧,不过一个人悠闲地看看,还是不错的
  •   没事的时候,读一下这种不用怎么思考的书也挺好,体会一下有钱人的上流社会,品味一下高级巧克力的感觉
  •   呵呵,看三联的习惯,不过。。。尔尔。。。。
  •   是一本适宜平时随手抓来看的书,连看几篇会腻毕竟是连载的专栏类东西嘛
  •   的确是本“高级八卦”
  •   帮小花买的.在开学前几天作业没做完时大致翻了下,不是很喜欢,我对时尚欧美不感冒
  •   我和时尚还是差很多距离的~
  •   语言和观点很犀利,看完觉得自己被拉在世上后边在补课。
  •   喜欢一个人唱的歌,并不代表也喜欢他喜欢的书,看了老狼的推荐买的书,读了以后发现不靠谱。那些没听过名字的写手们的推荐更是不值得参考。有点后悔。尤其是在书架其实已经满得塞不下东西的时候,任何一本不值的书都是极大的浪费。
  •   书名只是其中一篇的文章名。
    内容涉及到众多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作品,我这般造诣不够的读者读起来很是费力。
  •   对于不喜欢外国文化的人,没什么可读的。
  •   这是一本写关于影评的书,而且大多数是外国影片,有很多电影和电视剧没看过,不过写得很犀利的,到是值得一读
  •   我觉得一般,像在听作者吹水。
  •   第一篇说到了蓝精灵,写的有点意思,文笔有点辛辣,所以以为通篇都是这种风格。但是貌似后面的不是那样。说不好那种感觉。一般。
  •   就是有点脏咯
  •   有点儿。。。无聊
  •   此书内容一如简介,闲暇时可做消遣!
  •   一般,没有什么让人感动,或者让人触动的评论
  •   可能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看不进去。暂时搁置吧,也许过段时间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   一本消遣的数,书名是个噱头,评论的是大热的《绯闻女孩),内容其实与此无关。拿来消遣还是可以的。
  •   很一般,消遣看看就好了。
  •   不知道为什么,看不进去
  •   书还不错。只是里面的有些人物不太熟悉的话。就有些不知所云啦~。
  •   就一般而已。。。
  •   不知道如果变成了作者笔下的“上流女孩”,需要耗费多大的财力和精力?如果“上流女孩”理应如此,我宁愿当一个“下流女孩”!
  •   内容很多文学跟电影之类的知识点,如果你博览的东西不多,你根本无法明白它说什么,也无法知道意思,太上流社会了,看着看着,我竟然睡了。。因为我知识范围不够广,看跟听的东西没有作者多,所以一直无法进入文章的境域。。无奈。
  •   看着三联的书买的,没有想象中好看
  •   这本书是作者的所感所想,这儿想一点,那儿想一点。有些东西我不知道不好发表评论,但是我知道并且喜欢东西跟作者着实有一定的差距,以至于我没读几章就不想读了。P.S.错别字·····有点多。。。。
  •   书的封面设计很漂亮,推荐语也很吸引人。也必须承认作为媒体人的作者见识很广,但不得不说,评论过于浅显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文集像是小女生的日记。当然,各花入各眼吧。
  •   买的时候没看清内容简介买得很失败感觉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女人充满小聪明的语录连娱乐大众的作用也没有
  •   对于她的文章豆瓣上一搜总是毁誉参半,于我个人而言觉得这本书完全没意义。如果是小杂志的话还能接受吧。只能怪自己这次买书没向以往那么仔细看简介。
  •   一般吧,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   和书名完全不符的一本书,讲的不是“上流女孩当如是”,而是一个自恋的自负的女人自己的生活琐事,but,关我们什么事~
  •   信息量很大的列。整天我要记住很多人名和书名.累啊.不容易.写的很轻松有趣.
  •      于困困,对我来说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翻其履历,才知道她相当显赫。没有一定的实力,又如何能进《纽约时报》呢?又如何能在《三联生活周刊》《时尚先生》《周末画报》上开辟专栏呢?在名媒上有专栏,是我的梦想。
       拿到这本《上流女孩当如是》,我首先觉得这个封面颇有文艺范,粉红底配上古老款式的旧家具,俨然一副怀念经典的派头,这与书中内容一致。不知道的以为这是小女生的矫情故事,其实是对娱乐圈内外的影像、人物、时尚、文化事件的盘点、评论和难以割舍的感情。
       不可否认于困困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这其中有些故事我本身就了解,比如关于《乱世佳人》的前后,但大部分我是从她温柔的笔下获悉的。旁征博引正体现了作者的积淀,而这种积淀需要时间、需要观察、需要思考、需要生活的经历,否则仅从娱乐故事出发,根本参不透红尘俗世。从这点来说,于困困不是靠看电影、聊八卦、评人物消磨时间,而是在用这些娱乐打磨自己的事业,打磨自己的情趣,打磨自己的内涵。
       然而,略为失望的是,于困困说的多,评的少。作为评论作家,读者要看的不是记叙文,不是将百度百科大肆复制粘贴,若如此,读者何必自掏腰包买书呢?何不直接点开百度呢?评论人经常被贴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标签,或许,于困困想避开无谓的纷争,从而就用一支笔记录她熟知的轶闻,稍稍添加自己的真知灼见,可是这味道有种刘墉作品的影子,先说事,再评说,于是乎《创造超越的人生》,《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殊不知,读者看评论,想看的是快感,或激昂文字,指点江山,或柔情蜜意,挥洒甜蜜,或不温不火,坦诚相对,不管哪种风格,大可让人快乐。
       所以,《上流女孩当如是》,可上流女孩毕竟少,一流女孩不当如是。于困困是个成功人士,不过,她的这部作品差强人意。
  •     昨天下午的课实在无聊,于是看了本闲书《上流女孩当如是》,说它是闲书绝对是褒义(至于原因就不多说了...)。我是无意中知道这本书的——在有声读物中听到《吟风弄月归去休》,讲嘉宝,我有了兴趣,于是查到了这本书。
       看到书名的时候兴趣马上就大幅消减了,我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一本用哗众取宠的名字欺骗无知少女的读物,可是我听过它的内容(幸亏我听过它的内容),我最终没有战胜自己的好奇心,我决定暂时忘了这个恶俗的名字。
       讲蓝精灵,这是属于80后的动画片,当然很多90后都看过,我只听过音乐,似乎一集也没有看过,不过也有可能看过之后忘光了,这种事儿在我身上太正常了。作者提到里面有一个总爱睡懒觉的蓝精灵叫困困,我想这也许就是作者笔名的来历吧。
       看了前面几章,我体味到这可能是一部影评集,没有分类,题材无限,看到哪里写到哪里,语调平和,像流水一样缓缓流过人心,也是像流水,带走些什么,又留下些什么....
       虽然名字里有个“女孩”,可是除了第二章,多数是写男人的,哈利·波特、美国黑帮、憨豆、邦德、伍迪·艾伦....各形各色的男人,各式各样的故事,作者用像是翻译过来的语句讲述着我不存在的年代里发生的我不知道的事儿,讲述着那些我喜欢的电影背后的人背后的事,这些文字像有魔力一样深深的吸引着我。
       看着看着我觉得叫它影评也许不太合适了,因为它开始跳过了剧情、不说故事、不说手法、不说演技、不说风格,只说那个时代的那些真实存在的人和难辨真假的事儿。原著小说、电影公司、导演、编剧,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演员,他们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塑造出的性格,公司的性格,人的性格。这些似乎才是这本书的内容,它像一本资深八卦,可又一本正经,像一部社会学参考资料或调查报告。我看着那些越来越陌生的文字,心里想着的是:得查多少资料才能写出这玩意儿?这个女人怎么知道的这么多?每一句话背后都好像有一个神秘的故事,让人有探知的欲望,却又没有故弄玄虚的讨厌;看到那么多从没见过的名字,却不会觉得她有“掉书袋”的嫌疑。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女人看过电影、看过电影背后的故事之后的一点感受,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你想知道?那就接着看;你不喜欢?那就放下。我不会迎合谁,也不是为了找到共鸣者才这么写的,我只是说自己想说的,听不听得懂是你的事儿——这个女人似乎就是这样一种态度,也许所有写随笔的都是这种态度。是的,“随笔”,这也许是比较适合这本书的称呼,而我们喜欢看随笔喜欢的应该也包括作者的这种态度。
       到后半部分,我就只是机械的要把它看完了。我有一个习惯:一旦开始看一本书一部电影,即使它再没有吸引力我也会把它看完,而且一帧一页也不愿跳过。这么说倒不是说这本书到后面就没意思了,恰恰相反,后面有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可是那些名字我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菲利普·罗斯、诺曼·梅勒、阿瑟·米勒.....他们可能都很伟大,却又没有伟大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他们是大家,却不是名家,所以我这个俗人几乎一个也不知道,可是他们的故事同样吸引人。我相信这本书的读者中,不知道这些人是谁的一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但困困的语调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因为她所写的这些人可能不为人所知而多出一句话的解释,她自己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看了万部电影,“所以她能带着你像偷听咖啡馆里邻座的gossip一样,很家常,很私密地聆听到全球文化圈的时髦事儿,而且还不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反而让你因她的文字产生自己也是腹藏锦绣胸有沟壑的幻觉,完全忘了在前面自己也曾批判过她的某些观点。
       到后面大概1/6处终于开始集中写女人,可是作者显然没有要教读者成为别人(这些所谓的上流女人)的意思,她写嘉宝、帕里斯·希尔顿、安娜·尼可·史密斯...都是些受争议的女人,作者本人也没有要为谁下定论的想法,看出这一点,就越发觉着那个书名不顺眼了,就好像一个气质高贵冷艳的美女非要撩起裙子,用大腿吸引人一样,明明是一本写给文青的书却偏偏要取一个粗俗的名字。
       可是抛开名字不谈,它又确实是一本好书,文艺、安静、又新鲜,静静讲述着那些我们不知道却又颇感兴趣的东西。人似乎都有这样的习性:因为一知半解,所以喜欢,又因为喜欢,所以有了了解的欲望,可是这种欲望又不是纯粹的——只看得到自己愿意看到的,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困困显然深知这一点,王峰说:“困困对毁灭的东西非常敏感:时间,身体,随骨质一起疏松的才华,被岁月损耗的意志和情感……难得的是,她能赋予这毁灭一种智性的讥诮和超然,让我们觉得,此生还是值得一过。”就是这样,她像一个在好莱坞混迹了几十年的见证者,她时而是一个局外人慵懒地讲诉说着电影的前世今生,时而也把自己放进电影里拷问自己。她的文字不尖锐,你能看到她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她不把话说死,你想找茬也找不出。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三联出品”的标志——80%的资讯+20%的观点的完美组合。我喜欢有观点的文字,因为这让我觉得文字背后坐着一个会思考的人,我可以为一个我想不到的想法赞叹不已,也可以骂作者脑残,这比看冷冰冰陈述事实的没有生命的文字要有趣,困困的习惯很好,有自己的思考,却不会让读者产生压迫感。
       这本书原是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专栏“流言”的精选集,她还有一本新书《不上流不下流》,我没有看,在当当看了一下简介,还是这样的高级八卦,只是讲述对象从好莱坞回到了国内。我一如既往地不喜欢这个名字,这两本书的名字我都不喜欢,可是我想我还是会忍不住去看,因为我又提前窥探了它的内容。
       想起前几天听到的那句话:“中文系的学子与其去教室上四年的课倒不如在宿舍看四年的电影,因为上课上不出才气和才情,可是看电影却可以看出来。”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电影就是有这样的效果,打动人,影响人。而关于电影的文字也一样有着奇异的力量,那些关于电影关于电影人的故事永远是那么迷人,无论是几十年前还是现在,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电影,娱乐界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面纱下可能充斥着毒品和酒精、金钱与权势、爱情与欲望,可是无论是台前的人物还是幕后的故事都有着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所以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写电影的书都同样让人着迷。
       同类的“三联制造”还有《为了报仇看电影》、《我们的她们》...说实话名字都不咋的,可是内容却都是值得一读的,这些书都不是影评,只是随笔,独特的地方在于是只关于电影的随笔。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人产生表达欲望,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像岩井俊二这样的人选择了用电影表达,而还有一群像困困这样的人选择了用文字。而我,尊重电影也尊重文字。
      
      
      2012.03.29
  •      看这本书之前以为是女孩仪态教程,一看才知道,讲的却是家长里短,放下不看。再看时宅家里难受,无聊看看,一口气从头读到尾,句句都是上流女孩该知道的事,她像是邻座的gossip,用平淡的语气向你叙述那个对你来说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他将那个上流社会的精神讲给你
  •     有些文章,天生就是为杂志写的;所以,当将它们编成一本书,就失去了作为杂志文章的优秀品质,那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脉搏。
  •     作者是我很羡慕的那类女孩,比真正的大美女排名还要靠前。
      
      文字随意潇洒,扯淡和学术并存,顺便补点八卦知识,很轻松愉快地就翻过了一页又一页。
      
      可惜我对影视文艺圈,尤其是欧美的影视文艺圈实在不熟悉,不然感觉应该更好。
      
      
      
      
  •     貌似是个不错的专栏作家,貌似也有一定的积累,有一定的文笔,但是我坚持着看,依然没有看下去。这类文字要是出现在杂志上,我势必是会看下去的,显然,是载体的问题。
  •     《上流女孩当如是》这本书算是两年前就翻过一次,每次从银座坐地铁路过光合作用总会看到这个醒目的封面,但是书名总让对“上流”这类词汇反感的人不会再去翻阅。后来追逐困困的三联专栏和博客许久许久,愿意继续看下去。很巧合,我第一次听到《Viva La Vida》时的惊喜,她是苹果iPod+iTunes的广告歌。这是个聪明的选择,从2010年开始,名不见经传的小乐队会被苹果公司相中,做成广告继而名扬四海,苹果广告歌已经成为唱片业最热门的推广模式。此时看这本书我已经追看《Gosspi Girl》第三季勒,虽然赶不上困困的《上流女孩当如是》,但是回头看看,或许心中还是觉得第一季是最好的。《绯闻女孩》被当成《欲望都市》的青少年平装版,但起码《欲望都市》还有点盼头,那种大龄未婚女青年的高尚小圈子,有机会接触大人物,但是《绯闻女孩》很难融入那种上东区的生活。
      每次看完书会受作者影响很久,因为与之吸收了许多不为所知的八卦和感受,作者的视觉和品位对阅读者是启发和引荐的作用,课余时间带着猎奇的心理一定会逐一去补课。纪录片《I am Because We Are》以麦当娜漫步于泥泞的非洲作为开嗓,之后是她的旁白:“人们总问我,为什么选择马拉维,我告诉他们,不是我选择了马拉维,而是马拉维选了我。......”这段神情的独白,与只几年前穿着SM服,在舞台上一边鞭打舞男,一遍粗口的麦姐相差太远。或许这本书对我来说看到了不少的八卦和但不低俗,很家常很私密的聆听到全球文化圈的时髦事儿。而且你不觉得自己仅仅是个听众。就像苗炜说的:“高级八卦”。也像《GQ》的中文版主编王锋说的“困困对毁灭的东西非常敏感:时间、身体随骨质一起疏松的才华,被岁月损耗的意志和情感。。。。。难的是,她能赋予这毁灭一种智性的讥诮和超然,让我们觉得此生还是值得一过。”
  •     她就是美国,昔日她曾美貌无双。如今她却长满天花。她怀着身孕,无人知道她是否偷了汉子,她身陷地牢,四周是无形的墙。只见她不断的憔悴下去。现在,可怕的分娩期到了,可是会生产出什么来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可怕的极权主义政权吗?或者她,能够产下一个属于新世界的婴儿,一个智勇双全,既刚强又多情的孩子来,快去开锁吧,把我们从灾祸中拯救出来。我们必然会走向那神秘的世界,不管是勇气,死亡,还是爱情的幻想,都将会把我们引向那儿,在那儿安静。
  •     刚看到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上流女孩当如是》是一本服饰指导或者是《格调》这样的有钱人生活大窥探,结果是一本专栏文集。《上流女孩当如是》实际和《绯闻女孩》有关。在我有限的样本中,专栏的作者难免在不同的时候写出的文章观点不一,汇成集子出版以后前后对照就十分刺目,这本书难得的前后观点一致。好。
      
      这本书不错,首先很亲民,八卦的主体多少都耳闻一点,从《蓝精灵》到卡萨诺瓦,从崔姬到伯格曼。而且八卦的很果汁,涉及到主体的内容又是我不知道的。读来很有趣。
      
      语言也不错,读起来口腔有阅读的快感。每篇小文全文都铿锵有力,高潮一直从开头持续到结尾,仿佛有一面小锣,在你耳边不停的铛铛作响,一路气势高昂、无比振奋的读到结尾,方才舒一口气。篇幅也刚刚好,不然一直这么HIGH也受不了。
      
      另外这本书的《克鲁斯与反克鲁斯》一文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那种谄媚的“饱含深情的句子”。是的是的,我每次读《时尚》之类的明星专访就觉得很肉麻,明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举动都有成堆的形容词堆砌且深情款款、堪比《知音》。以前我很疑惑为什么所有的专访都写得这么可怕,现在知道了,原来这是一种风格。
      
      这书不错。
  •     我说 其实我还没看过这本书 只是因为看到书名想说 咳咳。。。。
      
      小七说 谁不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又不是富家千金富家少爷,凭什么按自己的意愿活着,怪只怪我们没有那种命
      
      我说 上帝是公平的 有钱家的孩子不一定会开心 而没钱的孩子不一定不开心 馨菲生病的时候说 上帝会带走乖小孩 所以我不要做乖小孩 但要做开心的小孩 开心的定义并不是在于你是否有钱 重要的是开心
      
      现在的我虽然和父母挤在10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但我依然感觉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回到温暖的有父母等待的家
      
      我和他们说 我想结婚了 想找个善良的老实的男人当我的肩膀依靠 感觉越来越累了 我想要的生活是每天回家就有热乎乎的汤喝就很满足了
      
      最近非常热衷于买连衣裙 因为看到一个女孩子穿着普通的连衣裙就很漂亮 妈妈说 女孩子就是应该穿着连衣裙才漂亮 当然是短的连衣裙
      
      好吧 就说到这里了 等我看完了再添加评论吧
      
      最近也很热衷看各种各样的书 想当文化人来着
      
  •     困困的喜好和我大致相同,写了那么多我喜欢的东西。
      但是,我看carrie,有那么多想法却写不出那么多文字。我买那么多碟片,却只看1/3都不到。
      每个月看这么多fashion,不会画画,也说不出VOGUE的是非或者任何一点关于JOHN GALLIANO或者MARC JACOBS。
      这就是我的悲哀!
      我也要做困困那样的女生!
  •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很外国,很欧洲,作者对外国的名流,时尚在介绍的同时,也发表着一些自己的看法,不过说实话我没仔细读完整本书,书的后半部分最多只能算是浏览,也许是自己对外国的一些名人和时尚不甚了解吧,读起来觉得有点小枯燥,不过从文章里觉得作者一定是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书里提到了很多部经典电影,本想一一抄录下来慢慢去看的,但终因时间问题作罢。还不错的一本书,有作者自己的见地,很时尚,很年轻。
  •     N年前,老师教育我们说,八卦是人生真谛
      俺当时不以为意
      后来才觉得八卦真是个不得了的东西
      他可以在饭桌上帮你扩大人脉
      可以在杂志报纸上帮你赚钱养家
      只是八卦到一定的境界
      是需要一定的天才和勤奋的
      最好是还要加点尖酸刻薄的调料
      
  •     角度比较新颖,但有些跟个人理解差距较大,但我还是喜欢看杂文的,有几篇写的也还不错,随便翻翻还行吧。
  •     这个专栏是我喜欢三联的原因之一,流言是流言,可是能把流言写出浮世味道,而不是精品购物指南水准的并不多见。
      困困应该去写小说的呀。
      可是问题是,这个封面啊,这个书名啊,让我在地铁上真不好意思拿出来看。书名起得像凹造型指南。
      虽然其实是写GOSSIP GIRL的这篇上流女孩当如是我很喜欢。
      于是决定把苗炜这本书的书皮换到这本书上。
  •     想要和困困有共鸣,至少得把她提到的电视剧啊,电影啊,书啊都悉数看得,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也才有立场评判是否曲直。
      
      坦诚,我并不曾观尽其所提之影音,单就曾所涉及之部分,觉知此人虽言语戏谑且略有出格,但不得不谓之有才。
      
      很欣赏其中对于《飘》和《Gossip Girl》的相关评价和背景输出,作为女子间之谈资,半数以上能让听者小崇拜一下,如斯而已
  •     我在即将淡出青春的时候,发现了自己在变老的过程中种种尴尬可笑的心态。首先是永远不甘心承认年轻人比自己有本事;其次是从来不愿意相信照片中的人是现在的自己,心目中的自己永远是自认为最美的模样;然后是些出于隐瞒年龄的心态(在不自觉地状态下)不知不觉做的鸡毛蒜皮的小破事儿,比如在卡拉OK怎么也得唱个自己看不上的蔡依琳或者谁;比如在80后的小孩子面前不敢说自己的年龄,那是怕吓着人家。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
      
      我现在身边有不少80后,想想80年的都快30了,就觉得自己岁数真是一大把了。对于现在不少小孩儿,尤其是不错的女孩儿,我就总有些不太光明磊落的想法,不服呗。凭什么呀是吧?80年我都上小学了,那小屁孩儿正裹着尿不湿吃奶呢,可我居然就在昨天买了一本人家的书,看得还挺有劲的。
      
      那本《上流女孩当如是》封面粉粉的,我拿着在地铁里看,觉得有点臊么耷眼的。书太粉,书名也太不上档次的励志。我拿在手上,不是装嫩,也是装嫩了。这书是一个叫困困的女孩儿写的,她是我一个不熟的同事的媳妇儿,在三联周刊工作,在一些著名的媒体上有专栏。我原来的同事美女米对我居然不知道困困还含蓄地惊讶了一下。
      
      虽然不断地听说这个名字,我本来也没有想去看她写的东西。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搜我最喜欢的摄影师Annie Leibovitz,搜到了一个叫“瞳礼中央”的博客,里面有篇关于这个摄影师的内容,资料丰富,文笔也相当好。我连续看了几篇博文,才发现这个博客是困困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困困。
      
      对于我喜欢的这个摄影师,她这样评价:“莱博维茨的镜头对那些习惯了摆姿势的人更有感情。她是全球5位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却只是个商业工匠而非艺术家;她在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画廊举办影展,作品却是收藏品市场的败笔。桑塔格曾督促她罕见地拍摄了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的军事冲突,但新闻摄影始终是点缀。”
      
      最后她这样定义这个我最喜欢的摄影师:“她因拍摄名流而闻名,也因拍摄名流而捉襟见肘。”就话就好像一个巴掌煽在我的脸上。我从小就被教育得尊敬领导和权威(哪怕我真正接触之后觉得他们就是狗屎,但没有见到真人儿之前还是不能无视他们的光环)。但瞧瞧人家80小孩儿的见地,瞧瞧人家对名流的姿态,我不得不汗。
      
      所以我决定买本书来看看,不冲别的,就冲人家文字里的信息量,人家的幽默感,还有人家80小孩儿的生活姿态。对于她的幽默感,前言中三联的苗炜这样评价:“她的幽默感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自己面对窘境磨砺而来,她嘻嘻哈哈乐天向上,她悲观厌世向隅而泣。她讨厌这些成语,任何固定的成语在她看来都是一种程式化的描述,是语言贫乏的表现,她想让自己的文字生动起来,对她来说,文字就是和这个世界的边界,是她的伪装,也是她真实的内心。”
      
      三联人的文字都有一个特点,这特点我说不明白,但能够感觉出来,他们一脉相承,都是被一个领导训练出来的。他们各有特色,但那种味道在字里行间一会儿就能够被闻出来。尤其是他们文字中的信息量,那是一贯的,三联风格。
      
      本书的责编这样介绍这本书,我觉得很到位:“这是一本肤浅的社会学著作,也是一本深刻的流行文化报告。”这话不假,而且高明,充分地利用了“对比”(PP勇说过设计就是在制造对比,当时让我赞叹,有见地),好的文字也是在制造对比。这本书中的许多信息是我相当有兴趣的,关键是人家很上心地都攒在一起给你看,而且写得好看。并且书卖得很厚道,定价25,在网上只卖15。对于这样一个有趣的女孩,我很愿意让她每天陪我挤地铁,就算无趣,也无趣得有趣了。
      
      我想到了一把年纪的时候,开始对这些当年的小屁孩儿感兴趣,想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因为毕竟有代沟了嘛,也可以有些倚老卖老的姿态了。说白了这就是陈老师所谓的,对待那些让我们有些不自然的磨不开面儿的事儿,总需要有一些“臭不要脸的气质”。
      
  •     “其实我早忘了蓝妹妹是怎么来的,好像从一开始她就在那儿,故作媚态。她在YouTube初登场那集,视频说明上写着:"蓝妹妹是格格巫创造出来以腐蚀蓝精灵村的糖衣炮弹。"格格巫用蝰蛇的舌粉和鳄鱼的三滴眼泪在锅里把她给熬了出来,嘴里喊着:"你要把蓝精灵村搞垮!"一开始她黑头发,眼神邪恶,穿着朴素的白裙和平底鞋,躺在森林里被健健发现。健健是村里典型的工人阶级猛男代表,胳膊上有个箭穿红心文身,力大无穷,见着躺在地上哭哭啼啼的蓝妹妹后,就有了当年不觉得现在听来非常淫荡的一段对话:"你是谁?""我是蓝妹妹。""没听说过。""那你一定会喜欢你看到的……"健健就不吱声了,之后把蓝妹妹扛在肩膀上带回了村。……”
      
      --------------------------
      有同学看过这一幕吗?是哪一集?也许我们看得是和谐版本?
  •     如题。
      
      可作为八卦文章的范本。看得我兴高采烈。不过一次不能看太多,看多了就烦得恶心。放在卫生间,一次看一篇,刚刚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