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7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谭学纯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前言
随着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对话足优化生存的文化手段,对话成为思想界的热门话题。对话空间正不断延展,研究对话的理论触角程度小同地深入到了人类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之中。通过对话,倾听不同声音的交响,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在场”的姿态,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成为人类理性生存的标志。 人与人的对话,是与存在讲和。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关注,是人与人对话的核心问题。追求合乎美好人性的生存,是人类最高层次的关怀。从对话角度思考存在,既需要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的价值信仰和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需要研究,在人类生存图景“是如何”和“该如何”之间,怎样由对抗走向对话的文化历程,以及对话与对抗互相隐含的深层意义。 人在语言的世界里对话,也在超语言的世界里对话。因为,对话不仅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生命的内在诉求;对话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换,也是一种价值交换,同时还是一种感觉交换;对话不仅是语言、思想的馈赠,同时也包括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这决定了本书的写作定位:从话语层面向文化哲学层面延伸。 对我来说,更有诱惑力的,不是对话主体“说什么”或“怎样说”,而是“说法”中体现的“活法”,是人与人的对话所体现的人类生存哲学。对话建立了一种相互敞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生命在对话中敞亮,存在在对话中展开,主体建构在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中实现。不同样态的生命安顿,在“辉煌敞开”的对话中,相互叩问、相互聆听,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共同拆除囚闭之墙、搭建抵达之桥。 呼唤理解、追求和谐的对话,并不排除必要的文化批判和价值修正。对话,有他性的激活,也有我性的坚守;对话在改造中吸纳,在吸纳中改造;对话可能因为内在或外在的原因而暂时阻断,但是,对话主体对于精神回应和心灵沟通的永恒期待不会泯灭。 因此,本书讨论的“对话”,在很多场合是在广义上使用的离开广义的用法,有关人与人对话的研究将收缩到言语交际的单一场景中,而无法提升为人类走向理性生存的境界。显然,在广义上使用的对话,较之在狭义上使用的对话,存在着更为深远的阐释背景和更为宏阔的阐释视野。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写作,本身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紧张而又忘情的写作中,我与相距遥远的思想者对话:听哲人的追问,听诗人的吟哦,也听芸芸众生的絮语。我听见了旷远时空中人类的呼喊和应答,看见了滔滔大浪中人与人共赴生命苦旅的顽强搏击。我和他们在历史的长廊中相遇,在现实人生的驿站相遇。我面对他们探寻的目光,感受他们心灵的悸动,品味他们沉默的分量,体验他们不说之说的智慧。人类跨越时空的对话、穿透意识和潜意识的对话、甚至超越生死忘川的对话,汇聚成一个水恒延时的鲜活文本,解读这个超级文本所产生的一些思想碎 培根说过:没有友谊,世界只是一片荒野。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对话,世界将没有和风,没有蓝天,没有阳光;没有对话,人类的家园将在自我关闭中沦为颓败的风景。 呼唤对话,就是呼唤理性。拒绝对话,就是拒绝诗意地栖居。 开拓对话空间,就是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对话,和由对话所导致的联系支撑着我们的存在。”——海德格尔这句名言,照亮了“存在”,也照亮了本书的写作。
内容概要
《人与人的对话》一书不是单从语言沟通方面告诉我们什么是人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是与存在讲和。通过对话,倾听不同声音的交响,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在场”的姿态,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本书告诉我们,通过呼喊与回应,他人可以不是地狱;探寻人际空间和对话空间,系统地了解对话思维和对话策略;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了解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对话;感觉向多角度敞开,体味幻与真的对话,生与死的对话,超越言语的对话;解读作为对话的文学话语,走出文化宿命的文学话语读解;充满平衡与张力的对话,吸纳与改造,和谐与分离,阻断与期待的交错互生。对话中体现的“活法”,建立了一种相互敞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自我与他人共同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作为生命关怀的对话一 逃离孤独的对话之途二 呼喊与回应:他人不是地狱三 墙和桥:囚闭与抵达的喻象符号第二章 “存在”,永恒展开的对话一 镜像之“我”:自我探询和主体建构二 对话思维和对话策略三 人际空间和对话空间四 对话角色和角色对话第三章 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一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二 本土与异域的对话三 集体话语和个人话语四 终极关怀和初级关怀五 对话的和声第四章 对话:感觉的多向度敞开一 梦的絮语:幻与真的对话二 丧悼:打通生死之界的对话三 超越言说的对话四 感觉交换的对话第五章 作为对话的文学话语读解一 经验方式和视界定格二 对话和语码三 对话和自我表述系统的重建四 走出文化宿命的文学话语读解第六章 对话:平衡与张力一 激活与抵制二 吸纳与改造三 和谐与分离四 阻断与期待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的对话,表明对话双方都拒绝他人视界向我性视界反照。事实上,自我观照,原本就包含着他人的评定,即使自我评价以自我言说的形式出现,其中也有着他人的参与,仅仅在 “我”的视界之内证明“我”的价值,永远是不可靠的。 “认识你自己”,这句古老的西方格言,隐含着主体自我盲视的焦虑。认识自我,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这样那样难以穿透的屏障,“自己看不见自己的背影”,表明了每个人都有自我审视的盲区,即巴赫金所说的视域剩余。视域剩余造成了自我相对于他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外位性和超位性。外位性使自我以他人的眼光进行自我审视,超位性使主体间通过相互激活,导向自我超越。这里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对话。 巴赫金认为自我审视是不确定的、不完整的,审视他人是确定的、完整的。其实,不管是自我审视,还是审视他人,都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自我审视的盲区对自我是遮蔽的,对他人是敞开的,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为自我寻找他性的参照,在个体的自我审视和审视他人的整合互补中,达到相对意义上的确定和完整。完全独立于他者化过程之外的自我,不是完整的自我。我进入他人视野,他人也进入我的视野。我作为自我而存在,也作为他人眼中之我而存在。自我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充实自己、确证自己、也矫正自己;从倾听他人的诉说中,对照自己,超越自己的镜中影像。主体的建构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在对话中展开。对话丰富了存在,存在是自我与他人的相互关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存在的意义产生于主体间共同拥有的那一个辉煌瞬问,自我提供一个意义片断,他人以他的方式补足这个意义片断。因此,存在的意义是对话者共同赋予的,是自我与他人的认识碰撞和价值交换过程。在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中,存在被赋予超个体的意义。 自我占据着他人不可替代的存在位置,但这个位置是不完整的,使存在的不完整性达到完整性的主体建构,依赖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主体的存在,依赖于主体间的存在,即自我之中有他人,他者之中有自我的互相纠缠的共在关系。于是,镜像之“我”——自己眼中之我一他人眼中之我——我为他人眼中之他人,构成多维的对话关系,并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建构完整的 主体。 二对话思维和对话策略 费尔巴哈曾断言,“问和答,是最初的思维活动。” 人在说话时才思维.意味着自我的思维活动有他者的参与,所以费尔巴哈得出结论:“在原始时,要思维.就必得有两个人。” 这就是说,思维的初始形态,就具有对话性质。即巴赫金所说的,两种以上的声音才有意义。在巴赫金看来,对话思维“觉得世界是无法完成的,自己参与其中无法超脱而不敢妄下断语,只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求得认识的深化。” 以激活自己的主体意识。 按照巴赫金的解说,对话体现同意/反对、肯定/补充、问/答等范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对话是把单向度的思维变为多向度的思维。对话思维,就是在同一对象中同时听到两种以上的声音;在同一种存在中,感知两种以上的意义。 苏格拉底与弟子的对话和孔子与弟子的问答 萌生于古希腊哲学的对话思维,在苏格拉底与弟子之间的对话中已经体现了平等交流的倾向。当苏格拉底把哲学的追问从自然转向人自身的时候,便表征着哲学具有了主体双向交流的意义,也表征着哲学的思考将以人与人对话的形式展开。柏拉图的哲学直接用对话体展开,这只是最表象的。对话作为思维方式介入人的生存,才是根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之后哲学视野中的人,作为对话者而存在,也面向对话者而存在,这意味着,存在着的人,思考着的主体,以对话的形式“在场”。 古希腊时期出现了成熟的对话文体——戏剧,不能不说与同时期哲学所强调的对话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 希腊戏剧的人物叙述和歌队叙述在两个维面上展开:人物是 人物经历的叙述者,以一个讲故事者的身份讲述自己的故事;歌 队既是剧情的叙述者,也是人物叙述的接受者,并通过问话形式参与整个文本的对话。当歌队与人物之间的对话完全让位于人物之间的对话时,后者便成为戏剧文体的实现形式。如果说,在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中,对话主要还体现为人物问答与剧情叙述的合一,那么.在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中,对话作为对人的命运的追 问,已经明显增强了分量。可以说,正是对话思维的介人,支撑 了古希腊戏剧文体的建构,使得人与人之问的对话,以文体的形 式规范下来。 从古希腊,中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至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对话思维发展了自身,又在其后的阐释学中丰富了自身,并在巴赫金的理论表述中得到了人文学科的广泛认同。 正像苏格拉底与弟子的对话,在思维方式上标志了西方哲学的新时代,在古代中国,孔子与弟子的问答,也标志着人与人的对话进入了东方哲人的视野。《论语》是对话体,众声喧哗的百家争鸣是对话的大面积展开,中经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到“五四”时期人的高扬,再到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历时的意义上,合成一个在对话中追问存在的大文本。 在西方,对话思维介入了对话文体的建构,后人在占希腊戏剧的辉煌中,可以读解出苏格拉底与弟子对话式的层层推进的追问;在中国,对话思维影响了对话文体的生成,后人也可以从古代名目繁多的对话文体中,读解出孔子与弟子问答式的、点到即止的智慧。中国古代的对话文体,不像占希腊戏剧那么专门化,但是却有着古希腊戏剧所不具有的、贴近现实人生方方面面的功用。 ……
编辑推荐
对话不仅是语言馈赠、思想碰撞、感觉交换,同时也包含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人与人的对话》的作者善于从不为人们所注意的现象中发掘对话价值,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从理性角度进行分析,探寻对话引起的生命共鸣,体现了最高层次的生命关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