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全编(1)

出版时间:2001-10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胡适,曹伯言编  页数:574  字数:3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0年赴美国留学,是著名哲学家杜威的高足。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极力倡导文学革命、思想革新和整理国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袖。曾历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校长,抗战前期驻美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还长期兼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名誉秘书。他的活动遍及各个领域,遍及国内外。他一生治学勤谨,学问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建树。他不但把世界先进文化引进中国,而且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融中产生一种新的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和事业,在中国、在世界,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今天也还在被人们广泛的注意和研究着。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书籍目录

前言藏晖室日记  己酉第五册  庚戌第一册  庚戌第二册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  重印自序  自序卷一  日记卷二  日记卷三  国家与世界  道德观念之变迁  第一次主议事席  “博学铁匠”巴立特  杂志之有益  中国似中古欧洲?  “希望所在,生命存焉”  读Synge短剧  读《嘉富尔传》  胡彬夏女士  苦学生  读“The Inside of the Cup”说部  西文诗歌甚少全篇一韵  论纽约省长色尔叟被劾去位  五十年来黑人之进步  《论语》译本  假期中之消遣  耶稣诞日诗  托尔斯泰临终时事  吾国女子所处地位高于西方女子  灯谜三则  叔永岁莫杂感诗  《大雪放歌》和叔永  孔教问题  ……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

章节摘录

  三六、记欧洲大战祸(八月五日)  一、空前之大战  自有生民以来所未有之大战祸,今忽突起于欧陆!(拿破仑之战虽波及全欧,然其时在百年以前,战具无今日之备也。)七月廿六日,奥国与塞维亚宣战,塞都Belgrade在奥境上,遂弃之而走。明日,奥兵攻之,战事遂开。俄为塞同种之国,出而调停,无效,遂动员(Mobilization)。德为奥与国,严词诘问俄动员之原因,责令解严,俄人不听,俄德战端遂起。俄为法联邦,法又德之世仇也,德人度法人必助俄,遂先侵法。法人不得已,遂于前日宣战。德法接壤,比国居其间,德人强欲假道于比以侵法,比人拒焉。德人胁以兵力,比乃告急于英。英久仇视德,而又为法俄比之友邦,故为比责德。德人不服,遂于昨日宣战。英人亦于昨夜宣战。于是欧洲之大战起矣。奥德为一组,英俄法塞为一组。塞之联邦门的尼革罗及希腊当继起助塞,而德奥之同盟国意大利乃首先宣告中立,不与闻二、塞奥交恶之始末  当拿破仑全盛之时,欧之东南角仅有奥帝国及突厥帝国而已。今之所谓巴尔干半岛全属突厥(突厥人Othman于一三五三年侵欧,渐占巴尔干半岛)o而其时突厥之焰已衰,境内之基督教徒不甘屈服于回教势力之下,于是各部有倡独立之师者。塞人独立于一八一七。希人继之(一八二一~一八二九),得俄、英、法之助亦独立。克里米之战(the Crimean War,1853—158)既息,鲁马尼亚(Rot—mania)乘机独立,即今之鲁国也(一八五九)。  一八七五年,塞国西境上之突属两省日巴士尼亚及黑此哥维纳(Bosilia and erzegovina)亦叛突,意在归并于塞也;褒而加里亚人(Bulgarian)继叛,皆乞援于俄。时突人大杀叛者,惨无人道,俄人借词伐突,大败之。而西欧诸国忌俄人之得势于东欧,于是俾士麦召诸国会于柏林,是为“柏林会议”,德、法、奥、俄、英、意、突等国皆与焉,俾氏主坛坫。此会之结果:(一)塞门鲁皆为独立国。(二)巴士尼亚及黑此哥维纳二省向之本愿为塞属者,今乃由此会决令由奥代治,而遥认突之“苏丹”为上国。(三)褒而加里亚得一基督教政府,惟仍认突为主国。  巴黑两省之归奥代治也,塞人大耻之。俄人为塞褒侵突,而不得相当之酬报,故衔奥德亦甚。奥人代治巴黑两省,理其财政,兴其实业,凡二十年。至一九。八年,’Von Aehrenthal为奥外相,遂并巴黑为奥县。此举也,全欧震动,突人欲战。塞人以奥人绝其并二省之望也,亦索赔偿。英、俄、法助之,责奥之背柏林之约也。奥以贿和突,而拒塞之要求。全欧战云几开矣。明年三月,德皇告俄柴,谓“塞奥之事果肇战端,则德必以全力助奥。"时俄人新败于日。英法亦不欲战,事遂寝。奥人安享二省之利矣。然六年后之战祸实基于此。  三、飞的难之暗杀案  (参看卷四第四三则)  六月廿八日(一九一四),奥皇嗣飞的难(achdukeFrancis Ferdinand)与其妻行经巴省都城沙拉也勿(Saravevo),为一塞国学生所枪杀。奥政府疑此举由塞政府主使。且近来塞人排奥之风极盛,国中有所谓“排奥会”及“全塞维亚会" (Pan—Servian)者,塞政府中人亦有赞助之者,奥人大恨之。且巴尔干战后,塞人骤为强国,尤为奥所忌。七月廿三日,奥政府下“哀的米敦书”于塞政府,要求五事:  甲、塞政府须在政府公报上承认国中排奥之举之  非,并须道歉于奥国。  乙、塞政府须以此意宣告陆军兵士。  丙、解散排奥之结会。  丁、禁止国中报纸提倡排奥之议。  戊、奥政府可遣一般官吏入塞境内,自由调查沙拉也勿之暗杀案,塞政府不得干预。  此书限廿四时内答复。塞政府答书允前四事,惟(戊)款有伤国体,不能允许,拟以陈于海牙平和会,俟其平判。奥政府以为塞人所答不能满意,遂宣战。  四、三国同盟(Triple aliance)  “三国同盟"者,德、奥、意也。欧洲均势之局,此三国为一组;而英、法、俄所谓“三国协约”(Triple Entente)者为一组。两组互相猜忌,互相牵掣,均势之局始成。  普法之战后(一八七o),俾士麦志在孤法,不令与他国联结。俾氏初志欲联俄、奥,一八七二,三国皇帝会于柏林,未缔约,但约有事协商耳。一八七五,法人增兵备,毛奇议攻法。法人乞助于俄,俄柴英后皆以书致德皇,遂不果战。俾氏恨俄人之干涉也,其后柏林会议,俾  氏主坛,袒奥而疏俄(见上)。俄人耻之,遂调兵集境上示威。俾氏亲至奥京,与奥订约而归(一八七九),是为“双同盟",约同拒俄。  意、奥世仇也。而意、法以非问题适有隙,几开战,德、奥许以外援,意遂加入三国同盟(一八八二)。意加入同盟后,不得不增地中海上之海军军备,故数十年来,意之海军负担骤增。然前年意之攻特里波利(Tripoli)也,奥、德皆坐视,令意得自由进取,意所得益,惟有此耳。  三国同盟之约,大旨谓如一国为俄国所攻,则余二国同助之;如一国为他国(俄国之外)所攻,则余二国守中立。五、三国协约(Triple Entente)  俾士麦能使法国孤立二十年,及俾氏倒(一八九o),而欧洲政局大变矣。  俄、德本姻亲(亚历山大二世为维廉之侄),而德人之霸于欧洲,俄实忌之,一八七五年,俄柴之阻德之伐法也,以此故也。此后俄法交日密。法富,时以赀助俄。俄畏虚无党,法政府承其意旨,为捕之于巴黎,以交欢俄。两国海军相过从,国人欢迎之若狂(托尔斯泰曾记之)。一八九一年,盟约成。一八九六,俄新柴如法。明年,法总统Faure如俄报聘,席上始宣告两国之同盟焉。  一九0三年,英前王如法,法总统loubet如英报聘。明年,英法协约成,法以埃及让英,英亦以摩洛哥让法。英本与德睦,及南非之战,德人始疾视英。迩来德人刻意经营海军,尤为英人所忌,故英、德疏而英转亲法矣。  英、俄既皆为法之友邦,故一九。六年法、德以摩洛哥事会议于algeciras,英、俄皆阴助法;意虽联德,近亦与法睦,故亦助法:法在摩遂占胜利。而英俄交谊亦益亲;一九。七年,英、俄协约成,(一)划分两国在波斯之势力圈。(二)英人得握阿富汗之外交权。(三)两国在  西藏各不相犯。  于是英、法、俄三国之间各以协约相结,而“三国协约”之势成。其后英、俄、法复与日睦,而协约之三国势尤强矣。意自一八九六年以后与法渐睦。一九。一年,法宣言法不侵犯意之经营特里波利,意亦不干涉法之经营摩洛哥。一九。三年,意王如法。明年,法总统报聘。意法交益亲,德、奥之势益孤矣。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0年赴美国留学,是著名哲学家杜威的高足。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极力倡导文学革命、思想革新和整理国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袖。曾历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  文学院长、校长,抗战前期驻美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还长期兼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名誉秘书。他的活动遍及各个领域,遍及国内外。他一生治学勤谨,学问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建树。他不但把世界先进文化引进中国,而且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融中产生一种新的中国文化。他的思想和事业,在中国、在世界,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今天也还在被人们广泛的注意和研究着。  胡适一生坚持写日记,从他在中国公学做学生的后期起,到晚年出任中研院院长在台北南港中研院逝世,先后五十余年,其间虽有缺写和中断,但总体上是完整的。  《胡适日记》,充分展示了胡适这位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独特风采。其中有他的读书治学、朋友交往的札记,有他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分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记录,有他的诗文和往来书信的存稿或摘要;在值得注意和研究之处,附有剪报或相关文件,在需要印证或留念的地方,还配有珍贵的图片,这些使得胡适的日记丰富多彩,也是他的日记的一大特色。《胡适日记》的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内政外交和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因此.它不仅是研究胡适个人,也是研究整个近现代中国的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  在此以前,中国的出版家也出版过不少《胡适日记》。不过这些《胡适日记》都是阶段性的,其中有的含盖的时问虽然比较长,但依然不完整,且未加整理,使用很不方便,尽管如此,这些《胡适日记》的出版,仍有其重要意义.它们不但适应了当时学术界的需要。还为后来者整理出版一套完整清楚、使用方便的《胡适日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就是我们此次整理胡适日记的出发点。而我们之所以把我们整理的结果称之为《胡适日记全编》,也是相对于这些阶段性的《胡适日记》而育的。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胡适日记》,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胡适留学日记》(以下简称“商务本”)。这是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所写的日记。起自1910年8月.至1917年7月止。共四册,十七卷。此书原名《藏晖室札记》(以下简称“亚东本”),1939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后来胡适将这部日记校对一遍。改正了一些小错误。改成今名,交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47年出版。1957年他又作了一次校阅,改正了几处错误,仍用《胡适留学日记》的书名,交台北商务印书馆于1959年出版。  (二)《胡适的日记》(以下简称“中华本”),1985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分上下册。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根据胡适遗留在北京的手稿整理的。其中有胡适早年在上海的《藏晖室日记》己酋第五册和庚戌第一册,1921年日记五册,1922年日记六册,1937年1月1日至6月21日、7月20日至8月2日、9月7日至10月19日日记三册,1944年1月3日至12月31日之间三十七天的记事。  (三)《胡适的日记》手稿本(以下简称“远流本”),起自1921年4月,至1962年2月24日胡适去世的前三天止.共十八册,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受胡适长公子胡祖望委托和台北胡适纪念馆的授权,于1990年用原已制成的胡适日记的缩微影片影印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包含时间  最长,也是以影印原貌公之于世的胡适日记。  ……

编辑推荐

  《胡适日记全编(一)》是胡适十七卷《留学日记》的(一九一零——一九一四年)期间的札记。是参照了各种版本的《胡适日记》整理而成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适日记全编(1)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想象胡适那样追寻自己目标的人,值得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