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作者:王正国 页数:329
内容概要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在阐述创伤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应用于创伤外科临床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创伤外科基础,创伤急救,颅脑创伤,颌面颈部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泌尿及生殖系创伤,四肢创伤,脊柱、脊髓和骨盆创伤,多发伤与损伤控制,交通伤,特殊原因创伤,创伤并发症,创伤修复与组织工程,创伤康复等内容。本书较充分反映当前创伤外科临床实践的新进展,对救治创伤病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正国院士,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家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学术带头人,该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战创伤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五十余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论文220余篇,先后主编出版专著28部,培养博士后11名,博士研究生60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1990年被原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1997);美国联合保健勤务大学Michael DeBakey(迪贝克)国际军医奖(1998);陈嘉庚医学科学奖(2000);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2000);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2)。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召集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交通医学会副主席、西亚地区主席;亚洲创伤学会主席;《Traffic Iniiry Prevention》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总编辑等职。曾先后被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内清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聘为客座教授或高级学术顾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创伤外科基础 第一节 创伤分类 一、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 第二节 创伤评分 一、生理学评分 二、解剖学评分 三、生理学和解剖学复合评分 第三节 创伤诊治新技术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二、多层螺旋CT 三、磁共振成像 四、胸腔镜 五、腹腔镜 六、关节镜 第四节 创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一、体液代谢失衡 二、酸碱平衡失调 第五节 创伤后输血 一、适用范围 二、常用血液成分 三、输血不良反应 第六节 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 一、创伤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 二、创伤病人的能量需求及营养成分的选择 三、创伤病人营养支持的途径及时间 第七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流行病学概况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第二章 创伤急救 第一节 创伤急救的组织机构 第二节 创伤的急救技术 第三节 创伤的院前急救 第四节 伤员在急诊科的急救 第五节 创伤ICU第三章 颅脑创伤 第一节 颅脑损伤受伤机制和伤情分类 第二节 原发性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第三节 颅脑损伤并发症及后遗症第四章 颌面颈部创伤第五章 胸部创伤第六章 腹部创伤第七章 泌尿及生殖系创伤第八章 四肢创伤第九章 脊柱、脊髓和骨盆创伤第十章 多发伤与损害控制外科第十一章 特殊原因创伤第十二章 创伤并发症第十三章 创伤修复与组织工程第十四章 创伤康复
编辑推荐
《实用创伤外科学》是近几年来国内最新一部临床创伤外科学专著。主编王正国院士是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副主编蒋建新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他们分别是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实用创伤外科学》将作者们在承担国家“973”规划项目(有关创伤基础研究方面以及交通伤、地震伤、火器伤、爆炸伤等创伤的研究)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在抢救汶川大地震伤病员的过程中出现的临床新问题,采取的新措施、新方法等内容写入书中,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内推出的内容最新的创伤学专著,体现了目前国内创伤学方面较领先的临床、科研水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