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管建刚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前言
(一)我们的故事:缘于教师实践性知识 认识管建刚是件很偶然的事。当时,我在北京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跟着导师陈向明教授做“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课题。课题研究中,我们从网上了解全国中小学的教学名师,看他们是如何教学的,希望从他们身上发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网上检索中,我发现了管建刚和他的作文教学改革。他的作文教学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进一步地阅读,我发现,我们之间有着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我们有着相仿的年龄,都是70年代初出生,我长他一岁,相同的经历,都是中等师范毕业,都是1991届的毕业生,毕业后都是在乡村小学教书,他在江苏吴江的一所乡村小学,而我则在安徽巢湖的一个农村小学;我们教的科目也相同,语文,我们有着共同的兴趣领域,教育。只是在个人道路的选择上,我们有所不同。我通过自学、进修,选择了考研。最终走了一条学术研究的道路。而他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探究.他的探究不仅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受益,他还通过文章著述将自己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介绍给教育同仁,让同行也能够从中受益。
内容概要
这是全国第一本作文教学故事书,具体、生动、细腻的来自真实生活的故事,作者的思考与探索不露痕迹地寓含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中,真知融化在实践中。这样的实践温馨,动人,有效。
作者简介
管建刚,一年大病,二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年安心做老师,2008年获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七代务农,八面无书,九九寒冬,十年板凳。1998年发表第一块“豆腐干”,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
书籍目录
总序 管建刚:教学主张引领下的作文教学革命序 做一名有故事的教师水落石出爱与不爱男人哭吧,不是罪艰难的对话忠言不逆耳“老蔡酱油”“同桌冤家”温柔的陷阱文字战笑星许悦最忆芬芳峰回路转燃烧激情铸造辉煌点题征文新招迭出与生共舞温情四溢突围赌约不解之解“我的书”装帧大赛最后的纪念我的心事附录一 打造一个永不消逝的童年附录二 享受作文后记 被宽容的声音
章节摘录
水落石出 1 初见面,小家伙就给我留下了“小油条”的印象。 都说第一感觉灵。可不,接触久了,初步印象上升为特征印象:小家伙爱使小聪明,爱捉弄人,惹事后,他都能耍手腕闪一边看人家斗。人是聪明,却尽用这事上,你说恼人不?我清楚,对他,当务之急是精力转移,将他的聪明劲移到学习上来。 一次,我对他说:“文星,你琢磨过自己的名字吗?” “没有。”他摇摇头,一脸迷惑地看着我,等我下文。 “要是我猜得没错,‘文星’是取‘文曲星’三字中的两字。长辈巴望你成为天上的文曲星啊!” 小家伙机灵,一拨,懂了,搔搔后脑勺,不吭声。 “文曲星,”我说,“‘每周一稿’你要动脑筋呀!”他点头,很诚恳的样子。 周一,从“每周一稿”中选稿子。看到《我家也有“猛张飞”》,我眼前一亮,一看作者,是他,费文星,我心头一阵欣喜。 慢着,自己的娃自己清楚,真是他自个写的?别又耍什么小聪明。保险起见,我把他找来,聊了点可有可无的事,转入正题:“你的‘每周一稿’很棒,有人指导你吗?” “没有!我自己写的。”他回答得干脆、响亮。 “《评价周报》要发表,你同意吗?” “当然同意。”听他的话音,再看他神色坚定,我放了心。 放学前,我把费文星表扬了一通,祝他下周再写出好稿子来。看着他欢喜的样子,我更欢喜。 2 《评价周报》发下去没多久,计静送来了稿子: 口作弊不是好样的 “放心班”上,管老师表扬费文星的稿件写得好。他同桌告诉我,费文星的这篇文章是从别的书上抄来的,不信,可以从作文选上找证据。看他同桌很肯定的样子,我相信了。我又去找管老师要了费文星写的那篇文章,看看究竟怎么个好。一读下来,还真不错!这小子平时作文不怎么样,这次为什么如有神助?再说了,《我家也有“猛张飞”》是写他姓姚的姨夫,姓姚的那个姨夫我见过,一个瘦个子,并不像他文章中写的那样魁梧,脸上也没有钢针似的胡子,他的姨母倒是块头挺大的。会不会是抄的呢?如今讲的是证据,一定要找到他抄的那篇文章,才能叫他心服口服。 拜托上帝,让我早日找到“证据”。找不到他抄的那篇文章,就不能一口咬定他是作弊! 我问计静:“费文星的姨夫你真认识?” “真的认识。和我爸一个厂。” “那他会不会还有别的姨夫呢?” “没有。他就这么一个瘦个子姨夫。” 计静的话,把我的怀疑也勾了出来。我把计静的文章刊了出来,看看费文星的反应。 第8期《评价周报》发下去了。两天过了,费文星没一点反应。我忍不住了,找他:“计静的文章,你默认了?” “不是。我文章里的‘姨夫’,用我们的土话说就是‘阿夫’,我不知道‘阿夫’书面语怎么写,只好用了‘姨夫’。计静误会了。” “那你写文章解释呀!不然,大家都认为你抄袭了呢。”他说得很在理,我替他急起来。 他答应了。没两天,他把稿子送来,我把它刊登在第9期《评价周报》上: 口我的“自白”书 第8期《评价周报》,有一篇计静写的《作弊不是好样的》,说我那篇《我家也有“猛张飞”》可能是抄袭的,她见过我的姨夫,不是我文中写的“猛张飞”似的。 我读了以后,觉得要澄清事实。这篇作文我没有抄袭,主要原因是我把作文中的主角“姑父”写成了“姨夫”,以至于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当时我问过不少同学,我们这里的“阿夫”写成书面语,该怎么写。同学们都说不知道。我只好胡乱地写了个“姨夫”,没想到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后来管老师告诉我,土话“阿夫”,书面语要写成“姑父”,我知道自己写错了。 我要感谢班长计静,是她那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写作文不能不弄清楚就写上去,这样的话,读的人就会不明白,要误会的。我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病。 风波总算平息了,又给费文星添了一次练笔机会,一次发表的机会。“我知道了写作文不能不弄清楚就写上去,这样的话,读的人就会不明白,要误会的”,那是费文星写作意识上的收获,对其他同学又何尝不是一次有益的启迪? 我对这个结局比较满意。
编辑推荐
这是国内第一本作文教学故事书。书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一些琐事。这里既有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也有他们之间的碰撞争鸣,以及为鸡毛蒜皮事情的争执;既有师生之间的支持和友爱,也有他们中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它们在管老师如数家珍般的叙述中,件件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