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萧承慎 著 页数:284 字数:248000
前言
20世纪是中国教育学科艰难创生、曲折发展的世纪。伴随着中与西的文化激荡,传统与现代的思想交融,中国教育学科逐渐地从译介走向编著,从移植走向创生,从草创走向发展。教育学者们百年来以执着的精神、笃实的态度、质朴的思维,成就了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的世纪篇章。站在21世纪的门槛里,隔着时间的距离,回眸这段历程,不仅能窥视中国教育学科所沐浴的阳光,更能体味到她所历经的风雨。 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学科史,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在中国,教育思想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但是教育学科史迄今却不过短短百余年的历程,而启动这一历程的是以日本为媒介的“西学”引介。促动这些引介的直接动因,还是新办师范学堂的课程“急需”。当年,所谓“办理学堂,首重师范”,而“教育为师范学堂之主要学科”。
内容概要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译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体系。中国教育学者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博采中西,融会古今,或独立编写教育学科教材,应迎中国师范教育之需;或自主撰述教育学科专著,夯实中国教育学术之基。皇皇百年,朵朵奇葩。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光芒,反映了教育学术的风貌,凝聚了教育学者的卓识。
站在世纪之交,我社思量有必要重树前辈们的精神财富。2003年春夏之交,我社副社长、副总编黄旭赴沪,力邀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先生和郑金洲教授担任主编,诚请老中青教育学者校注和介评,郑重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
辑入这套《丛编》的,皆历经了50年以上时间检验的、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著作。透过这些著作,试图展现20世纪中国教育学者的学术智慧,盘点中国教育科学的世纪历程,鉴往追来,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铺设中国教育科学的桥梁。这是一项承接前人、嘉惠后学的教育学术工程。
书籍目录
弁言
第一讲 教学法在我国之进展
第一节 教学法名辞之来源
第二节 采用西洋教育制度以前之我国教学原理
一、中国缺少教学理论之原因
二、《学记》之教学原则论
三、《学记》教学原理与孔孟之教学原理之综合观
四、历代各家教学原理之摭要
五、私塾之教学过程
第三节 采用西洋教育制度以后之教学法
第二讲 教学之基本概念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教学是一种应用科学
第三节 教学是一种美术
第四节 结论
第三讲 教职之特性及教师之人格
第一节 教职之特性
第二节 成功之教师
第三节 教师之人格
第四节 人格之应用及改进
附文:师道征故
章节摘录
“二、植物的枯萎由于环境不佳,因此教育哲学家便联想性的不善由于环境的恶劣;而主张消极教育,即消极防止儿童本性,感受不良的影响。……孟子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效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于美乎?’《淮南子》①亦说得不错:‘治国者若薅田去害苗者而已。’(《说林》)(慎注②《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亦即培植优良环境及防止不良环境之意。) “消极教育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完全遵从及等候自然的发育而没有丝毫矫揉与意必的毛病。……中国教育哲学家对于消极教育亦极有发挥。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③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柳宗元《郭橐驼传》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