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士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杜涌涛 编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前言

新闻只有一天的生明?有关新闻,不同教科书上有不同的诠释,其中之一认为,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这种观点,到了网络年代,似乎更加大行其道。事实也是,越来越多的新闻正变得越来越快,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当然,越来越多的新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轻,浮皮潦草,如过眼烟云。新闻有没有更长久一点的意义?意义何在?不同的认识会导致新闻从业者以不同的姿态和方法制作新闻。相对于网络年代日益“工业化”和“流水线”式的新闻制作,《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愈来愈像一个置身于喧嚣浮躁之外的新闻手工作坊,独特与精致是这家作坊从未停止过的追求。《冰点周刊》并不认为,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它孜孜以求的是,即使新闻已经变成旧闻,但其认识价值和文本价值历久依旧弥新。《冰点周刊》强调新闻的思想性,但这种思想性是理性的、温和的、建设性的。相对于许多媒体而言,《冰点周刊》更加看重新闻的表现性和可读性。它不喜欢干巴巴的思想,而是钟情于那种“有表情的思想”。《冰点周刊》一直在苦苦寻找一个时代的经典意象。换句话说,它一直在张大眼睛注视着这个时代的“那一滴水”。它摒弃宏大叙事,喜欢在细枝末节的表现中,让读者看到这个时代模糊的背影。它的编辑的口头禅是:故事、故事、故事,细节、细节、细节。

内容概要

“钩沉”围绕着民国“过去的那些人”展开,张季鸾、成舍我、杨度、叶公超、苏曼殊、梁遇春、任鸿隽、翁文灏……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地“钩沉”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于此间一一复活,带给我们阅读与感慨的同时,更留无限思考。

作者简介

杜涌涛,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冰点周刊》主编。

书籍目录

序言一、过去的报人 张季鸾:民国故报人 王芸生:彻头彻尾的新闻人 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 成舍我:我要说话 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 浦熙修:“天窗”记者 彭子冈:不合时宜的天真 雷震:倔强的笋心 殷海光:孤独的自由二、过去的政客 杨度:货与帝王终书生 陈布雷:一入侯门不自由 吴稚晖:一个理性的疯子 王世杰:那位曾经的部长 叶公超:还是文人最自由 梅汝墩:壮士孤寂三、过去的文人 苏曼殊:行云流水一孤僧 许地山:寂寞落花生 梁遇春:半梦半醉半人生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张恨水:鸳鸯蝴蝶不害人 卢前:诗酒人生 王文显: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李健吾:“花团锦簇”的多面手 罗念生:我不要那个,那个是虚的 谢德风:翻译家的两种历史 穆旦:被遮蔽的星辰 朱东润:“我国传记文学家朱东润死了” 张天翼:童话之静美 邵洵美:被遗忘的“非典型” 那志良: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四、过去的艺人 黎锦晖:流行的悲剧 费穆:左右不逢源 万籁呜:几次与历史失之交臂 陈叙一:“陈叙一走了,译制片死了”五、过去的校长 胡元伎:叩头校长昂首拒官 任鸿隽:真正的科学是独立的 杨振声:被遗忘的思考 熊庆来:像数学一样一丝不苟 熊十力:世上从此无“真人” 竺可桢:“浙大保姆” 周诒春:被遗忘的老校长 陆志韦:妥协之道 罗家伦:“专制”校长的民主姿态 梅贻琦:一位君子六、过去的教授 翁文灏:科学家在路上 钱宝琮:求真求关 黄文弼:历史的嘲弄 钱端升:半生空白 方显廷:资料里的经济学 马裕藻:被人忽略的那面 吴梅:一段旧时曲 黄自:芳华留不住 邓之诚:“旧学”风范 马一浮:粹然儒者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胡小石:师道亦风流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刘敦桢:学问才是安身处 刘致平:学者尊严 童寯:不近人情的建筑师 马宗融:湮灭的热诚 束星北:科学的品质 费巩:民国年代的一盏油灯 曾昭抡:不修边幅的名教授 吴宓:“我是吴宓教授” 张奚若:民国“炮手” 乔大壮:刀石其人 台静农:谜一样的沉默 蒋天枢:师道的重量 梁宗岱:在谨严中创造自然 陈梦家: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章节摘录

插图:张季鸾:民国故报人被《大公报》老人、历史学家唐振常感慨为“于大公报研究卓然成家”的王芝琛,很笃定地认为,1941年8月19日发表的《我们在割稻子》,是《大公报》乃至中国报界在抗战期间最出色的社评之一。在病榻上接受记者采访的王芝琛,说起当年从父亲王芸生口中听到的有关这篇社评的酝酿情景时,有些激动,瘦削的身体微微颤抖着。1941年,日军对陪都重庆发动大规模轰炸。社评发表前一天,王芸生去探望已病人膏肓的张季鸾,与他谈起敌机轰炸的事。王芸生叹气道:“最近重庆很沉闷,我们何以报国人啊?”张季鸾说:“芸生,你只管唉声叹气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想个说法打击敌人。”王芸生回问:“敌机来了毫无抵抗,我们怎么可以用空言安慰国人打击敌人呢?”突然间,本已极度虚弱的张季鸾拥被而起,兴奋地说:“今天就写文章,题目叫《我们在割稻子》。就说,在最近十天晴朗而敌机连连来袭的时候,我们的农民在万里田畴间割下黄金稻子,让敌机尽管来吧,让它来看我们割稻子。抗战到今天,割稻子是我们第一等大事。有了粮食,就能战斗。”次日,《大公报》发表王芸生执笔的社评《我们在割稻子》。此后18天,张季鸾病逝,终年53岁。张季鸾在遗嘱中称:“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

编辑推荐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编辑推荐:源自《中国青年报》的历史“钩沉”。那些曾经的梦,那些事,过去的那些人。过去的政客,过去的报人。过去的艺人,过去的文人。过去的教授,过去的校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国旧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此书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我一向很喜欢这个周刊以及其中的许多栏目,包括这个“过去那些人”。这个栏目的文章,最大特点就是文字精炼,取材生动,内容全面。先简要介绍把那些历史名人的生平,然后撷取他们一生中最能体现其个性或特点的一些事例,加以刻画。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人物漫画。很不错。
  •   读那些过去的文人雅士,为他们的可爱的真性情逗得直乐,也为他们最后的悲惨下场悲伤难过,更感叹,斯人不再矣,文化难兴矣。伴随着时间的流失,大师随风远去,独留念想与感怀。一贯不喜欢历史,可读了这本书,突然很想翻一番史册,寻找那些人的踪影,将他们留住,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要溜走。如果连念想都不曾有了,我们恐怕也再难找回曾经的名士与真风流。
  •   冰点三书之一,为文典范
  •   喜欢明国的一些人一些事,总觉得那时候的人那么真实
  •   介绍的大都冷门 很不错
  •   看了,是个集评。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   书非常好,价钱也很优惠。满意!
  •   民族的骨气和文化的脊梁。
  •   中国青年报的书,一如既往的不错,支持冰点,支持徐百柯老师
  •   书中所写的都是民国时期各界的名人,每篇文章不长,只是突出写一人最深刻、最有代表的一两件事,既简练、又印像深。这是该书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因此,这本书信息量大,收录的人士就多了。文章写得也生动,读起来很带劲。不错!
  •   三言两句,人物便跃然纸上。不错,不错。
    民国人物,令人有生不逢时之感,恨不能早生百八十年,以仰众家丰采
  •   看看过去,却不知未来会如何。现在已不是乱世,却也没有大师的土壤了。
  •   且歌且行
  •   RT 涉及的人物挺多 但是说的不透彻 报纸上看看还好 集结成册 还少了点味道
  •   不错 我很满意
  •   印刷质量不错,就是还没有时间看
  •   我一直觉得,民国的名士是最多的,他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时代,但因为没有某一高压政权的思想控制,他们有“发声”的自由,而且很多名士对待学术与学生,是极度认真负责的,而这些,在我们现在社会已经没有了。这本书讲了很多民国旧士,可以看看,但是就是因为讲得太多人,所以都不深入,只是浅尝辄止。
  •   过去的人物,过去的故事。感觉没有新闻那本好,但也值得一看
  •   内容有些拼凑,论述等等一般,不如百度去看算了
  •   文字倒是简洁,但编辑实在太不称职了。145页胡元倓、259页乔大壮的照片页只有文字介绍,按体例放照片处一片空白;47页介绍的是吴稚晖,用的却是汪精卫的照片,也太低估读者了吧!其他类似的张冠李戴处可能还有。不值得购买和收藏。
  •   虽说是一本新闻集子。但是用这么短的文字试图表达民国人士的那股劲儿,还差得远
  •   没意思,报纸文章的集合
  •   打开一看,还真的不错。我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fans,所以对于结集出版的文章还是非常期待的。我想用这本书来学习写作,增长见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