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字的文化史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兴涛  页数:21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早就拜读过兴涛所写的关于中文“她”字的文章。两年前,他告诉我还在悉心研究这个字的历史、并准备拓展成书的时候,我虽未拍案,却已连连叫绝。凭直觉和预感,或由于本人的学术兴趣,我觉得这样的研究一定比那些言不及义的“后殖民”、“后现代”宏论有意思得多。每当见到一些赶时髦的、半生不熟的著述,我总会思忖: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学问呢?《“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便是扎实研究的成果。肯定会有人认为,为“她”字写史,未免小题大做。我不会与其争辩,只想说我与兴涛同感:这不是小题。“她”字所折射出的文化史蕴含,实在太丰富了。当然,我这里说的不只是“小中见大”的问题。对此,本书已有许多精彩论述,因而毋需赘言。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她”涉及人类的一半(“半边天”),“她”同“你”“我”休戚相关,人的悲欢离合也多半与“她”有关——“她”能不重要吗?没有她,文学艺术黯然失色。

内容概要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所发明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女性新代词。它的诞生、早期书写实践和社会认同的过程,蕴涵着丰富多彩、生动曲折的历史内容。揭示这一过程,对于认知汉语的现代变革、新文艺的起源、女性意识的强化与渗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意义等,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她”字的文化史》是作者长期研究近代中国新名词的一个典型个案,很是系统完整。其所发掘出的材料让人感到惊奇。全书为“她”字作“传”,构思新颖,讨论深入,图文并茂,集历史叙事、史实考辨、分析评论于一体,融语言、文学、性别、观念和跨文化交流的多维视野于一字,是对反对“她”字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理念的自觉实践。

作者简介

黄兴涛,196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所长。主要研究清代和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曾出版《文化史的视野:黄兴涛学术自选集》、《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合著)、《文化怪杰辜鸿铭》、《闲话辜鸿铬——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康乾盛世历史报告》(合著)等。主要译著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画像》、《辜鸿铭文集》(主持、合译)等。曾主编《西方视野的中国形象》译丛、《文化名门世家丛书》、《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清史编年》(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副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科学兴起》等。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 方维规引论:“她”字与“文化史事件” 一、从“she”字等英文词汇的困扰说起——与西方语言接触之后出现的新问题  1.中文对应“she”字困局的最早出现  2.《文法初阶》的独特创译及其限度 二、“她”字的新生与“他女”、“蛇”——《新青年》编辑同人的早期磋商及引发的试验  1.“她”字的提出与“他女”的先行  2.钱玄同、周作人关于“she”字译法的初步讨论 三、1920年4月以前“她”字早期书写实践考述  1.康白情、俞平伯等人与“她”字初入新文学  2.“她”字最早入诗及其早期的几种用法 四、“她”字存废的论争与“她”、“伊”二字的竞逐  1.新生的“她”字究竟该不该废弃  2.“她”、“伊”二字的较量与“伊”字一度占据上风 五、性别之惑: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男女平等”观念和“她”字的际遇   1.以男女平等观念反对“她”字的三种表现  2.“英雌”和“她”:字词、性别与政治 六、“她”和“他”、“牛也”、“它”——一个新代词系统的形成与定位  1.第三人称代词序列的不同方案之提出与讨论  2.“它”、“牠”二字的再造与“她”字地位的稳定化 七、1920年4月之后“她”字的社会化进程  1.从《小说月报》等载体看“她”字的社会化认同  2.陈寅恪等人的绝响“抗拒”与周瘦鹃的最终“投降” 八、现代性诉求与汉语传统的互动——“她”字获胜的根源及其历史文化效应  1.与“他”发音相同:“她”胜“伊”的主因  2.现代性透视:一种仍然有待开掘的多维分析  3.“她”字语言符号文化效应的历史阐释附录:文化史研究的省思主要参引文献内文插图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三是照他们平日的看法,“中国字不够就拿别国的字来补;不必别造新字,老实就写一个she字”。可这样一来,本来包括阴阳中三性的“他”字,其中阴性被分出来后,意义变狭,而剩下的阳性和中性都用一个“他”字,刘半农觉得“也不太好”,因此又进一步主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英文中的he、she、it三字全都搬到汉语中来作罢,同英语相比,甚至用世界语中的i、si、gi,可能还要更为合适些。对于以上三种办法,钱玄同总的评判是,第一种“不甚妥当”,因为日本的“彼女”,意思是“那个女人”,文义上似无毛病,但汉语中翻作“他女”二字,则“有些‘不词”’,而且读音也不好处理:究竟是读一个“他”字的音呢?还是读“他女”两个字的音呢?对于第二种办法,钱氏则认为“可以用得”,但同时又顾虑每次都要特铸许多“蛇”字,“在事实上或者有点困难,也未可知”。而且当时,钱、周等人正热衷于渐次废除汉字的讨论,故“对于汉字既认为不甚适用之物,则添造新字,好像觉得有些无谓”。当时他最倾心的是第三种办法,觉得采用起来“毫无不可”,甚至认为即便有许多人看了不懂,也“可以不必顾虑”。反正新字的创造,主要是服务于那些“青年学生”,不是面向那些“略识之无”和“灶婢厮养”的人的,而“今后正当求学的学生,断断没有不认得外国字的”。这种轻视下层民众,蔑视传统语文的主张,其偏颇和不当之处显而易见。

后记

在一些不解者看来,一个小小的“她”字的历史,却费去著者如许多的心血,这样的努力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值得,当然值得。历史上的事情肯定有大小之分,而划分的标准却各不相同。对于心灵日益丰富、越发渴求“明智”的现代人和“后”现代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无疑是借助历史学家对各色“历史”的真实呈现、巧妙揭示和智慧把握,去获取无尽的人文省思与意义感悟。从这个视角去窥测,“她”字问题焉能说小?!五四时期的胡适曾言:“学问是平等的。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论国故学——答毛子水》)我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与分量。较之通常被人们挂在嘴上的那句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学术国策之高论,胡适所说的这句话显然更切实、灵性和高明,也就更为精彩。“她”字的历史虽谈不上“古”,对于今人却早已“若明若晦”,何况笔者的努力还并不囿于传统语言学的字义史范围,而致力于一种文化史内涵的多方开掘呢?如果说我在“引论”中所提到的陈寅恪那句“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是本研究的方法论提示,那么胡适此言,则是我自己对于这本小书努力追求的价值期许、或者说是自我安慰。

编辑推荐

《“她”字的文化史》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叫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叫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她”字的文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这是一部新文化史研究的著作,作者从一个她字揭开了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迷雾,思想深邃,文字优美。
  •   很佩服黄兴涛先生,很想在他门下求学。我记得张宝明先生有一篇文章《“她”从哪里来》。不知道两位先生是否真的心有灵犀?
  •   “她”,一个称呼,一个符号,一个隐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织,表象与建构之间的跨越。喜欢之极……
  •   黄先生的书,每本必买必读。
  •   给别人买的,很需要的书
  •   昨天下单,今天到了,速度很快,书买了三本,两本还有胶纸包装,还没看,整体感觉很好!!
  •   最近对这类书特别感兴趣,我很期待呀
  •   书 是正版,很好
  •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她”字的发展演义,以及由此引发的所谓女性解放等的联想。

    对于“她”字的发展演义,尤其是各类知名学者针锋相对的辩论,叙述得非常有趣,从作者的视角讲述了“她”字是如何走进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可以由此管窥民初时期的文人面貌与文化活动。这是本书值得赞赏的地方。

    而对于其联想部分,即所谓的文化史部分,则明显带有中国文学研究(或此类研究,可能有专门的术语)的通病,即联想有余,逻辑不足,大胆假设,求证有误。例如,如果要从东方女性解放的角度来讲述“她”字的演变,那么,至少应当有一个与日本、朝鲜等的类似字的横向比较;同时,还应当利用竞争性的假设,来论证并不是由于支持“她”字的某个文人占据了教育部的关键位置强推该字而导致其成功;要论证“她”比“伊”更加普及,至少应当有一定的统计数据支持;等等。建议作者今后再进行此类研究时,参考社会研究领域的方法。

    本书的编排质量很好,基本上没有发现错别字或语句不畅通的地方,同时还相应地根据内容配图,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总体读起来比较轻松愉悦。
  •   近来读书,很多人大处着眼,一谈历史无不先有一个大概念,大标题。事实上“大历史”在几代人的唠叨下已没什么没被谈及的了,反倒是“小处”的历史却少有人去整理,去耐心梳理挖掘。这本书就是很好的一个视角,看似小,但以小见大,诚然可读。
  •   作为专业类的图书,还是可以的。
  •   《“她”字的文化史》

    以前还真没注意,一个简单的“她”字竟然后面蕴藏这这么多文化内容。就好象刚看完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一样。不过两相比较,还是后者更深更广一些。

    不过单就一个字来说,能写出一本书的,可真不多,尤其是“她”这个才出现不到百年的字。和别的文字相比“她”的历史实在是太短了,也许是正因为短,所以才能收集到很多资料,才能写出来这么一本书吧。别的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反而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信息,写出这么一本书了。

    不过总体上看还是有点琐碎,不是专业的读者读起来,会感觉挺枯燥。我也没读到最后就放弃了。书是好书,但是真正的好书应该超越自己的领域,超越自己的圈子,让更多的人引起共鸣,当然在文字领域写出这么一本书,还是实在太难了。和很多很多语言学的书相比,这本书已经能够让我们耳目一新了。

  •   陈寅恪说一字而成历史。此书是其实践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