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的逃离与回归

出版时间:2008年4月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铁芳  页数:199  字数:13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求在两个方面展示乡村教育的深层意蕴:一是在乡村教育自身的视域中揭示乡村教育的人文意蕴,突显乡村教育何以呵护乡村少年完整的生命成长;一是于现代教育的整体背景之中,审视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序,探索乡村教育之于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

作者简介

  刘铁芳,1969年生,湖南桃江人,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读书》、《书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等。

书籍目录

引言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
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
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
破碎文化体系中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重建如何可能
徜徉在乡村自然与乡土人文之间
 ——一位乡村少年成长史的现象学解读
生命自然善好的守护:触摸乡村教育的哲学意蕴
 ——以电影《草房子》为例
春晖中学:现代教育的田园牧歌
鲁迅和沈从文:乡土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精神脉象
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
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序
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
后记 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人文
 ——我的乡村教育人文研究:回顾与反思
附录 乡村教育:为现代人重建精神家园

章节摘录

  引言 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复归,乃是对自我存在本真的一种复归。在这个意义上,陶渊明“归去来”的呼告,难道不是说给今天置身现代性境遇中的我们听的?当然,这样说并非指涉我们可以全然从现代化的想象中脱身而回归田园之地,而是指涉,怎样在现代化的愿景之中重建我们对乡村社会的想象,使乡村社会以在场的姿态进入现代化的整体结构之中,提升乡村社会在现代化想象中的位序。同样,我们也需要在现代教育的期待中重建我们对于乡村教育的想象,提升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序,让乡村教育以在场的姿态进入到当下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整体追求框架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乡村教育的事情才真正成了“我们的世界”的事情,而不是作为弱势的“他们的世界”的事情。  基于上面的思考,就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之问题与出路,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乡土价值的激活与重建,而乡村教育问题的中心,甚至也可以说乡村社会发展的中心,则是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与乡村社会健全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培育。有了健全的孩子就有了健全的未来,相反,没有了健全的乡村少年的发展,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乃是一种“无后”的发展,是一种极其短视的、缺少生命支撑的、没有灵魂的发展。就当前而言,乡村少年健全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由乡村社会整体人文生态的失序而导致的精神缺失与整体人格发展以及生命姿态的不健全,这个问题实际上比物质的贫困更严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关注农村教育,我们的责任
  •   内容需要的
  •   算是一个论文合集,前面几篇写得不错,后面一般般。只有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并且对乡村怀有浓厚感情的人才会这样透长驱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值得基层工作人员学习。
  •   喜欢读刘教授的书
  •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时代,科学技术的便利性让人们饱尝甜头,然而,就在人们沉迷于现代性的舒适与安逸而流连忘返时,现代性的禁锢之网也在一步步地吞噬着我们。人们渐渐发现,在技术理性的强力统治之下,人自身的个性难以生成和发展;在享受现代性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的生活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现代性危机”。
        现代性对技术的崇拜几乎是盲目的,而恰恰是在技术层面,相比于城市而言,乡村社会处于一种渺小弱势的地位。因此,城市取向的乡村改革似乎成了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与之相对应的结果便是:传统的乡土社会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将是种种现代技术产物以及整体移植过来的现代理念。在乡村教育的改革上也同样如此。然而,事实表明,这种颠覆性的改革存在的弊病实在太多太多。
        毫无疑问,现代城市是从一些乡村模式的社会当中慢慢演化而来的,而这种“乡土”之根的情结在中国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对于乡村社会或乡村教育的改革,在否定其中一些内容之时必须同时怀一份谨慎的保守之心。那么,新农村建设到底要在何种层面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革?我们又该在何种层面谈乡村教育的改革?哪些东西是需要我们妥善留存下来的?该怎样留存?这些都将成为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铁芳教授的新著《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一书,从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这一向度,为我们在分析思考以上诸多问题时带来多重启示。
        该书虽名为“学术”,却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那种令人敬而远之的学术论著,这一点从“乡土的逃离与回归”这个诗意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但同时,作者在写作的遣词造句上又是十分严谨的。可以说,该书是作者在把握了学术之精神品性的情况下,与读者进行的一种形式上非学术性的亲切对话。
        纵观全书的内容架构,我们会发现,这个由文字构架成的理念城邦脉络清晰,十多个“机构”都能各司其职,同时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是整个理念城邦的起点,在此作者提出作为乡村教育“他者”的我们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来关注乡村”这种“关注”本身就已经成为了问题。那么,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呢?既然乡村社会的边缘化和乡村文化的虚化渐渐引发了乡村文化的解体,并导致了乡村少年精神的荒漠化,那么,乡村真的就此终结了吗?乡村教育是否可能作为文化荒漠之中的绿洲?对此,作者虽然自感个人力量微薄,却依然满怀希望,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作者又进一步引导我们去了解“乡村教育的意义”,去“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而寻求“乡村教育重建如何可能”,并给我们提供了重建乡村教育的多种可能路径。
        “徜徉在乡村自然与乡土人文之间”是一个很特殊的文本,这种以解读自己个人成长史来研究乡村少年置身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的方式在教育研究中是很少见的,而作者在现象层面与哲学层面不断游弋时所阐述的问题,也让人耳目一新。这种集故事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研究范式,值得一些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另外还要重点提一下的是《生命自然善好的守护:〈草房子〉的教育哲学意蕴》一文,以电影《草房子》为切入点,揭示乡村教育的内在价值以及置身现代化之中乡村教育精神的处境与重建的意义。作者说,此篇“耗费我心力最多”,“后面一点一点修改的过程真的是非常艰难,几乎耗尽了我的心血”,而这份艰辛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无论从文采上来看,还是从思想深度而言,这个篇章都可谓是全书的精华之所在。这个文本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启示我们:真正的教育资源是不确定的,有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材料,可以帮你阐释出所不能预期的思想。
        “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虽为引言,实际上是作者对整本书写作历程的一段总结,是在完成一段征途之后对所走路程的回望,这个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了然于心,故作者能在行文的书写中做到胸有成竹。“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自身在本圈子内的生成,还要时刻准备着外来冲击的干扰,乡村教育的人文意蕴并不是现成乡村教育状态的描述,而是一种可能性。乡村教育首先是——也必须作为一种理念,乡村教育的现实走向只能在正确理念的引领下一点一点地生成。”
        尽管作者在此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是理念上的,但其理念生成的依据却都是当下社会实存的,有的还是由来已久的历史事实。在这种个人思想与精神历险的表达过程中,作者把对现实问题的所有怨言都藏匿在自己心里,然后执著地寻找问题的出路。他为在这块广袤无边的土地上所发现的每一丝美好、每一点希望而感动。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刘铁芳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9日
      
  •     基于深沉的爱之下的个体表达
      陈文芳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便利性让人们饱尝甜头,然而,就在人们沉迷于现代性的舒适与安逸而流连忘返时,现代性的禁锢之网也在一步步吞噬着我们。人们渐渐发现,在技术理性的强力统治之下,自身的个性难以生成和发展;在享受现代性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的生活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现代性危机”。
      现代性对技术的崇拜几乎是盲目的,而恰恰是在技术层面,相比于城市而言,乡村社会处于一种极度渺微的弱势地位。因此,城市取向的乡村改革似乎成了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与之相对应的结果便是:传统的乡土社会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将是种种现代技术产物以及整体移植过来的现代理念。这一点在乡村教育的改革上也同样如此。然而,事实表明,这种颠覆性的改革存在的弊病实在太多太多。
      毫无疑问,现代城市是从一些乡村模式的社会当中慢慢演化而来的,而这种“乡土”之根的情结在中国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对于乡村社会或乡村教育的改革,在否弃其中一些内容之时必须同时心怀一份谨慎的保守之心。那么,新农村建设到底要在何种层面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革?我们又该在何种层面谈乡村教育的改革?哪些东西是需要我们妥善留存下来的?该怎样留存?……这些都将成为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铁芳教授的新著《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一书,从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这一向度,将给我们在分析思考以上诸多问题时带来多重启示。
      该书虽名为“学术”,却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那种令人畏而远之的学术论著,这一点从“乡土的逃离与回归”这个诗意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但在同时,作者在写作的遣词造句上又是十分严谨的。可以说,该书是作者在把握了学术之精神品性的情况下,与读者进行的一种形式上非学术性的亲切对话。
      纵观全书的内容架构,我们会发现,这个由文字构架成的理念城邦脉络清晰,十多个“机构”都能各司其职,同时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是整个理念城邦的起点,在此作者提出作为乡村教育“他者”的我们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来关注乡村”这种“关注”本身就已经成为了问题,那么,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呢?既然乡村社会的边缘化和乡村文化的虚化渐渐引发了乡村文化的解体,并导致了乡村少年精神的荒漠化,那么,乡村真的就此终结了吗?乡村教育是否可能作为文化荒漠之中的绿洲?对此,作者虽然自感个人力量微薄,却依然满怀希望,故在面对着这些问题时,作者又进一步引导我们去了解“谈论乡村教育的意义”,去“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而寻求“乡村教育重建如何可能”,并给我们提供了重建乡村教育的多种可能路径。
      “徜徉在乡村自然与乡土人文之间”是一个很特殊的文本,这种以解读自己个人成长史来研究乡村少年置身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的方式在教育研究中是很少见的,而作者在现象层面与哲学层面不断游弋时所阐述出的问题,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这种集故事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研究范式,是值得一些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
      另外还要重点提一下的是“生命自然善好的守护:《草房子》的教育哲学意蕴”一文,该篇以电影《草房子》为切入点,揭示乡村教育的内在价值以及置身现代化之中乡村教育精神的处境与重建的意义。诚如作者所言,该篇“耗费我心力最多”,“后面一点一点修改的过程真的是非常艰难,几乎耗尽了我的心血”,而这份艰辛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无论从文采上来看,还是从思想深度而言,这个篇章都可谓是全书的精华之所在。这个文本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启示了我们:真正的教育资源是不确定的,有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材料,可以帮你阐释出所不能预期的思想。
      “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虽为引言,实际上是作者对整本书写作历程的一段总结,是在完成一段征途之后对所走路程的回望,这个时候所有的问题都了然于心,故作者能在行文的书写中做到胸有成竹。“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自身在本圈子内的生成,还要时刻准备着外来冲击的干扰,乡村教育的人文意蕴并不是现成乡村教育状态的描述,而是一种可能性。乡村教育首先是——也必须是——作为一种理念,乡村教育的现实走向只能在正确的理念的引领下一点一点地生成。”
      虽然作者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只是理念上的,是现实中尚未被发现、尚未有的东西,但是,细心的读者便会发现,作者的理念生成的依据却都是当下社会实存的,有的还是由来已久的历史事实。真正的形上思考是基于对现实的把握所发生的,然后又能在未来为现实的改变提供必要的指引,这才可谓有意义的思考。所以就此而言,本书的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丰盈世界。
      读完这本“个人思想与精神历险的表达”的著作,除了获得一份丰富的精神大餐以及一种整全的思维方式以外,也许你还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教育乃至乡土中国的那份沉重而热烈的爱。这是一种空间距离越遥远,时间间隔越漫长,便越发不可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如舍斯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对俄罗斯大地所执守的那种深沉而忧伤的爱那般令人感慨万千。
      在这种个人思想与精神历险的表达过程中,作者把对现实问题的所有怨言都藏匿在自己心里,然后执着地寻找问题的出路,为在这块广袤无边的土地上所发见的每一丝美好、每一点希望而感动。这也不由的让我想起了艾青先生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23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