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4月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铁芳 页数:199 字数:13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求在两个方面展示乡村教育的深层意蕴:一是在乡村教育自身的视域中揭示乡村教育的人文意蕴,突显乡村教育何以呵护乡村少年完整的生命成长;一是于现代教育的整体背景之中,审视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序,探索乡村教育之于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意义。
作者简介
刘铁芳,1969年生,湖南桃江人,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读书》、《书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等。
书籍目录
引言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
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何以超越
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
破碎文化体系中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重建如何可能
徜徉在乡村自然与乡土人文之间
——一位乡村少年成长史的现象学解读
生命自然善好的守护:触摸乡村教育的哲学意蕴
——以电影《草房子》为例
春晖中学:现代教育的田园牧歌
鲁迅和沈从文:乡土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精神脉象
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
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位序
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
后记 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人文
——我的乡村教育人文研究:回顾与反思
附录 乡村教育:为现代人重建精神家园
章节摘录
引言 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起点与路径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复归,乃是对自我存在本真的一种复归。在这个意义上,陶渊明“归去来”的呼告,难道不是说给今天置身现代性境遇中的我们听的?当然,这样说并非指涉我们可以全然从现代化的想象中脱身而回归田园之地,而是指涉,怎样在现代化的愿景之中重建我们对乡村社会的想象,使乡村社会以在场的姿态进入现代化的整体结构之中,提升乡村社会在现代化想象中的位序。同样,我们也需要在现代教育的期待中重建我们对于乡村教育的想象,提升乡村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序,让乡村教育以在场的姿态进入到当下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整体追求框架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乡村教育的事情才真正成了“我们的世界”的事情,而不是作为弱势的“他们的世界”的事情。 基于上面的思考,就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之问题与出路,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是乡土价值的激活与重建,而乡村教育问题的中心,甚至也可以说乡村社会发展的中心,则是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与乡村社会健全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培育。有了健全的孩子就有了健全的未来,相反,没有了健全的乡村少年的发展,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乃是一种“无后”的发展,是一种极其短视的、缺少生命支撑的、没有灵魂的发展。就当前而言,乡村少年健全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由乡村社会整体人文生态的失序而导致的精神缺失与整体人格发展以及生命姿态的不健全,这个问题实际上比物质的贫困更严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