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袁桂林
内容概要
“德育理论丛书”大多是省或国家“八五”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科研成果,其中有的既是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的课题,又是博士论文的扩充。因此,丛书中的每一本书、每一个课题都凝聚着德育研究领域这些专家学者的智慧的结晶。无庸置疑,这套丛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当然,本丛书所列的这些课题,还只是代表了德育科学研究的某个阶段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对某个课题研究的定评。读者完全可以对丛书中某个领域的课题进行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丛书已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定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出版图书。 德育论,也叫德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探讨怎样依据客观规律有效地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充而成的。 本书共包括十个不同的道德教育理论派别。对各道德教育理论派别的介绍和研究,都由人物背景简介、基本理论内容以及特征分析和评价几个方面构成。全书最后一章试图从历史、社会、理论认识渊源等方面综合分析当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理论学派的共同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可资我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借鉴之处。无论是对各派别的简短分析评价,还是最后一章综合分析评价,都是我个人恳望与学术界同仁共同讨论的一些肤浅见解,其中妥之处在所难免。
作者简介
袁桂林,吉林省人。1978年3月入东北师大学习,先后于1982年和1984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指导教师吴杰)。1993年获得东北师大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王逢贤)。现为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卢梭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 儿童生而具有善性,这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出发点 二 情感重于理智是道德教育的典型特征 三 遵从自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 爱国主义教育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三节 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 儿童先天具有两面性 二 受教育过程由三个步骤构成 三 道德教育中若干具体要求 第四节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 道德教育的地位 二 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 道德教育与管理、训育和教学的关系 第五节 边沁、穆勒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第六节 斯宾塞的道德教育理论 一 判断道德行为的准则 二 道德教育的原则 三 道德教育方法 第七节 涂尔干的社会道德教育理论 一 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分离 二 道德教育实质是社会教育 三 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四 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权威性与道德教育理论 第八节 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一 “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 二 社会性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 三 道德教育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 四 讲求道德教育方法 五 遵循儿童心理发现规律进行道德教育 第九节 历史的课题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一 历史上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涉猎的几个主要课题 二 历史课题在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继续和发展第二章 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 人物背景简介 …… 第二节 “我——你”关系论 第三节 自我存在“论” 第四节 相对主义的个别化道德教育模式 第五节 特征与评价第三章 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第四章 价值观澄清理论第五章 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第六章 道德符号理论第七章 逻辑推理价值观教育理论第八章 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第九章 人本主义教育教育理论第十章 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第十一章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第十二章 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综合分析附录 道德两难故事选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