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刘红庆 页数:209
Tag标签:无
前言
人有悲欢离合,情有喜怒哀乐,那么学术呢?真是天上宫阙,纵有阴晴圆缺,却不知今夕何年?然而一部《咬定青山——董维松传统音乐研究之旅》,竟能让人的内心像打翻五味瓶一样,尽尝学术人生的酸甜苦辣。一部充满人生百味的口述历史,不得不令人感慨,不得不令人涕零……于是,学术有了血肉,音乐理论有了“话”外之音,音乐史也就有了“人”! 确实,刚开始与红庆先生合计此事时,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冲动,希望有人来写音乐学术的口述史。传统音乐有一大批前辈专家,承载着几代人的使命,有太多的人需要写,需要本着抢救的意识去写。正逢“董维松教授八十华诞暨中国传统音乐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在即,董先生不仅是中国音乐学院元老级的人物,又是音乐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我说当然从董先生写起。红庆果然不负此命,短短四个月,在八次采访董先生的基础上,完成此作。令我没想到的是,这部短短十几万字的书稿,竟如此厚重,如此鲜活,如此沉甸甸,如此沁人心脾、动人心弦!
内容概要
董先生没有大红大紫过,没有呼风唤雨过,没有过高级职务。他的这些特点对于一个传记作者的工作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学来说,对于立志于创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国音乐学院来说,董先生却与他的同时代人一起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他的每一个足印,都踩在中国踏实的土地上,引发他的后继者们思考。 我为《咬定青山:董维松传统音乐研究之旅》起了名字,但董先生希望用郑板桥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做书名。他意识要“咬”,他“咬”的“青山”当然是“传统”。而“定”是个恒久的过程。 早年,年轻的董先生长期把女儿丢给乡下岳母,当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回到城里,董先生第一次抱自己的女儿,让她叫“爸爸”的时候,孩子本能地“咬”了董先生一口,她“咬”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 那么这个“陌生人”“咬”着什么?瞬间,他“咬”着的只能是无奈与酸涩,“咬”着的是愧疚;长期的,是因为他“咬”着工作。董维松“咬”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细部,是“戏迷”爱着而又忽略着的那些规律。他一“咬”“咬”了80年。
作者简介
刘红庆,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左权县。1984~1987年就读于山西晋中师专中文系。1988~199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1990~1996年在山西左权县农村中学任教,1997年起,先后在到北京《音乐生活报》、《科技日报》。《乐器》杂志、《华夏时报》任编辑、记者、2004年8月~2007年8月,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人生中国”项目部主任。2007~2009年,在山西晋中学院讲授“原生态民歌”,其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参与创意并承担中国音乐学院“国乐传承与创新”丛书的撰写工作。 主要著作有:《向天而歌》。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左权:一团奔突的火》,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佛心学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诗画情缘》,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导盲犬之梦》,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亲圪蛋一——唱开花调的人们》,齐鲁书社2009年版:《朴行千里》,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侯宝林:江湖江山各半生》,齐鲁书社2010年版。《我们的北京我的家》,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
书籍目录
序/谢嘉幸楔子第一折 故乡记荒(1930~1945)一、林冲的沧州,爷爷的铁路二、外乡的父亲,家乡的年三、徐州逃难记四、提在篮子里的馒头自己吃不着五、“华北大饥荒”毁了骨肉亲六、成长在小英雄辈出的时代七、跟着“八”字头唱强音八、率领一群小孩干革命去第二折 战地记学(1945~1950)一、从乐陵到惠民,从专署到行署二、怀着《血泪仇》,初恋埋心头三、在运动中回望英雄的长征四、济南战役炮一响,不怕死了五、淮海战役,边走边唱到上海六、把张光新念成张新光第三折 双城记归(1950~1963)一、在上海,渴望做个歌唱家二、人到了北京,仍记挂着战友们所在的上海三、歌剧处女作《南海岸》四、跟李焕之学作曲五、中央音乐学院“风雨社”六、“民族化”大跃进,随王震亚走进戏曲七、河北梆子大师李桂云的《蝴蝶杯》八、四大声腔全把握:秦腔、川剧、汉剧和昆曲九、在梅兰芳班,看汉剧大师陈伯华十、秧歌大师“盖平遥”和“香蛮旦”十一、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第四折 两院记变(1964~1980)一、“三化”写文章,“四清”学秦腔二、周总理指示成立中国音乐学院三、暴风雨中,唯有良知在心头四、中央五七艺术大学与于会泳五、唐山大地震前夕在唐山学唐剧六、复建戏曲音乐教学体系,复建中国音乐学院第五折 传统记守(1980~ )一、“南京会议”,几乎夭折二、思考“民族音乐学”来龙去脉,沈洽哭了三、从《戏曲音乐集成》编委,到研究所首任所长四、“慈父”守护自己山谷羊群的牧羊人五、“中国传统音乐学会”成立,与“民族音乐学”之争六、“没有导师就没有我,他给了我一切”七、彭丽媛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八、“明星班”导师尾声 青山在,人未老董维松年表/董维松弓宇杰/整理董维松著述表/弓宇杰/整理主要参考资料跋/谢嘉幸张天彤
章节摘录
一天逃难已疲累至极,一家人惊魂未定,父亲慌慌张张回到家来,因为全公司的人及家属需要立刻撤离徐州。全家马上就得连夜继续逃难,能不带的就不带,于是小小的董维松在拉扯下继续上路。有时候这个背背,有时候这个抱抱,连拖带跑赶到白天刚刚来过的云龙山。他们原计划南下,这时却得到了蒋介石扒开黄河口的消息,大水已经截断了南逃的路。公司上层果断决策:雇两辆大车向乡村进发。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日军以徐州为据点,开始大肆扫荡周边农村。这时候和家人躲在徐州乡下的董维松,今天逃这里,明天逃那里,流离在外,苦不堪言。 一天,在一个村庄里,他们碰到了一个教堂,这里更是难民云集。教堂里的法国神父又设法把大家疏散到徐州城里的教堂。条件好一点了,开始教难民们诵读《圣经》。 日本人把徐州城炸得一片狼藉。走出慰安所的日本兵还调戏中国女性,冲着董维松母亲和姐姐就脱裤撒尿。董维松的拳头握得紧紧的,但是他还不是敌人的对手,但仇恨敌人的种子埋在了心间:总有一天,我要当兵,我要报仇! 徐州实在呆不下去了,于是全家人于1938年秋天回到了沧州老家。 四、提在篮子里的馒头自己吃不着 董国材夫妇带着董维松等三个孩子,为什么没有向日本人尚未涉足的西南逃去?中国东部受到了日军的占领后,国民党政府机关、军队、工商业、文教单位及工作人员和大量城市市民,都向西南涌去。为什么董国材夫妇明知家乡已经沦陷,却向家乡走去了呢?。中国学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