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郭前孔 齐鲁书社 (2010-09出版) 作者:郭前孔 页数:354
Tag标签:无
前言
前孔于2005·-2009年从我攻读清代诗学的博士学位,由于是在职学习,家庭负担也比较重,所以读得很辛苦。但他肯吃苦,尽量克服各种困难,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他为人诚实忠厚,尊敬师长:这些都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经过4年系统学习与训练,他进步很大,治学严谨,基础理论扎实,文献功底较深厚,写作能力也较强,已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与科研水平。本书专门研究近代唐宋诗之争的问题。自南宋以来,唐宋诗之争,是中国诗坛延续不断的重要现象,清代则是唐宋诗之争发展最为复杂激烈的时期。研究清代的唐宋诗之争,是了解清代诗歌发展史所不可回避的课题。甚至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清代诗歌发展史,就是唐宋诗之争的流变史。本书是在前孔的博士论文《清代晚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它选取中国近代唐宋诗之争的流变作为研究对象,凸显清代道成同年间唐宋诗之争的特点、嬗变过程与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概要
《中国近代唐宋诗之争研究》力图通过分析近代宗唐与宗宋阵营的人员构成、力量对比与重要诗人和理论家在时代的思想文化与诗学背景、诗学渊源、诗友交游及个人气质等内外因素交相影响下形成的唐宋诗宗尚观及围绕唐宋诗而展现的近代诗人的争论、辩难等,来显示道咸同年间唐宋诗之争的整体面貌与流变趋势,揭示唐诗、宋诗诗学因素在近代诗坛的消长情况,尤其是宋诗的构成特质因素被深入接受的过程,进而透视近代诗歌的整体面貌。
作者简介
郭前孔,山东章丘人,200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明清诗歌与诗论。现任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近年来先后在《东南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苏州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总序序前言第一章 道咸同年间宗宋诗风的初兴第一节 道咸同年间宗宋诗风的兴起第二节 宋诗派对乾嘉宗唐末流的批判及对学人诗的倡导第三节 曾国藩的宗宋诗观及对黄庭坚的倡导第四节 桐城诗派的诗歌崇尚:诗学唐宋、以宋为主第二章 道咸同年间宗唐态势的衰微及宗唐诗人群体第一节 道咸同年间宗唐诗风的低迷第二节 江左宗唐诗人群体概说第三节 闽粤等地宗唐诗人群体概说第四节 湖湘派:对宋诗及宋诗派的反动第三章 道咸同年间融通唐宋思潮的持续发展第一节 潘德舆折中的唐宋诗观第二节 林昌彝的诗论:性情和学问并举,唐诗与宋诗齐平第三节 何日愈性情、理趣、才学三者并重及平和看待唐宋诗优劣第四节 龚自珍兼取唐宋的创作实践第四章 光宣民初宗宋诗风的空前高涨第一节 陈衍与同光体的兴盛第二节 陈衍对学唐宗唐者的批判第三节 同光体以宋为主、唐宋兼融的理论主张第四节 同光体诗人多元宗宋诗趣第五节 同光体之外众多的宗宋群体第五章 光宣民初调和唐宋潮流的不断上扬第一节 张之洞的唐宋诗调和论:“宋意唐格”第二节 李慈铭及其门生的唐宋兼融理论及主张:“八面受敌”第三节 “诗界革命”派:超越唐宋诗之争,主张觅求新诗界第四节 朱庭珍《筱园诗话》的唐宋兼融诗论第六章 光宣民初宗唐风气的日趋活跃第一节 湖湘派后期诗人的宗唐取向及斥宋诗学观第二节 宗法晚唐、反对宋诗的西昆派第三节 湖湘派之外尊奉魏晋、南北朝、盛唐诗人的诗学宗尚第四节 南社之宗唐主流及其唐宋诗之争第五节 光宣民初其他宗唐诗人群体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三)对苏、黄的推崇,对宗唐者的批判方东树及其桐城诗派虽然表面看来无优唐劣宋倾向,但对宋代诗人的褒扬远胜于盛唐李、杜之外的其他作家,尤其是对宋诗代表人物苏、黄的推崇,在同时代诗论家中显得尤为突出。他推崇苏、黄,主要是创新能变,具有开拓诗境、自立户牖的诗歌史意义。《昭昧詹言》所论五古、七古、七律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将苏、黄列为专论,予以专门论述。而且,文中揄扬之词比比皆是:苏、黄承李、杜、韩之后,而又能变李、杜、韩故意,离而去之,所以为自立也。(卷一)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则韩、黄其导师也。(卷十)(山谷)杜、韩后,真用功深造,而自成一家,遂开古今一大法门,亦百世之师也。(卷十)直取真境,而脱抚拟之迹,故日还他本等,不取猎近似之词。然而不别创造一等语句,必使己出,自成一家,则仍是陈言,以熟词晦其新意也。此山谷所以得自成一家,亦百世师也。(卷九)
后记
近年来,我在苏州大学:师从王英志先生攻读清代诗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论文选题时,先生考虑到我硕士期间曾在山东大学学习中国近代文学,遂让我以晚清的唐宋诗之争作为博士论文写作对象,经过先生的教诲指导,最终以此论题完成学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本书就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加以修改增删而成的。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总是忍不住说上几句要说的话。当初选择报考苏大,看中的就是苏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还有这异于北方的南国风情。一年几次奔波于济南苏州之间,不仅使我领略到南北文化的巨大差异,苏州这座在中国文化史、经济史乃至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名城更令我沉醉,她景色绮丽,文化底蕴深厚,博雅绚烂而又生活气息浓郁,徜徉其问,自有一番妙趣流贯心田,对行万里路也有了更深的体味。苏州,今后定当令我长久回忆、眷恋!最令我难忘和感谢的是导师王英志先生。当初承蒙先生不弃,录为弟子。先生为人宽厚,又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指导学生总能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唐宋诗之争研究》是济南大学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