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与人物传略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刘德龙、李海萍、 等 齐鲁书社 (2010-05出版)  作者:刘德龙 著  页数:281  

前言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不同个性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组成。其中,齐鲁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质、独特的贡献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之巨大,齐鲁文化名人数量之众多、影响之深远,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齐鲁文化”,既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历史文化,也是传承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系统”,可以从文化特点、文化传承与演变、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及有关著述等方面进行研究。齐鲁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之高,学术界早有关注。著名先秦史学家徐中舒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再论小屯与仰韶》一文中就曾说:“秦汉以前齐鲁为中.国文化最高区域,必有文化上的凭借。”近年来,学界对齐鲁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开发利用,特别是对齐鲁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有了积极进展,山东省社科联相继出版了《齐鲁文化名人传略(古代卷)》、《山东籍当代文化名人》等著作,对山东大地上的文化名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但从总体来说,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齐鲁先哲圣贤中的特定个体或者特定个体的思想体系和观点、学说展开研究,而从圣贤群体的角度,从圣贤文化现象的角度,从弘扬圣贤文化、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还不多。特别是对齐鲁圣贤群的概括、界定尚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人们对齐鲁文化圣人的范围、数量表述不一,既不明确,也不准确。有的把纯属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列入了齐鲁文化圣人的行列。

内容概要

  《齐鲁十二圣》把“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和“齐鲁十二圣”个人事迹、成就介绍合为一体,旨在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的同时,进行有关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名人的知识普及,系统展示齐鲁文化代表性人物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奠基性作用和深刻久远的影响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启迪当代及后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书籍目录

前言学术研究篇:“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一、“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概论(一)“齐鲁十二圣”的界定1.“齐鲁十二圣”的概念2.“齐鲁十二圣”的标准3.“齐鲁十二圣”其人其事4.齐鲁自古多圣人(二)“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与中华文化1.“齐鲁十二圣”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齐鲁十二圣”文化与齐鲁文化(三)研究“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的现实意义二、“齐鲁十二圣”的主要成就与历史贡献(一)“齐鲁十二圣”的历史功绩和文化成就(二)“齐鲁十二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1.中华文化重心由西而东转移2.齐鲁文化成为“官方文化”3.齐鲁文化的南移和北进三、“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形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一)自然物质基础1.独特的地形地貌2.优越的生态环境3.良好的区位优势(二)社会文化的推动1.齐鲁初期的文化渊源2.社会转型的国力竞争3.思想理论的争鸣渗透4.礼乐文化的社会助推5.稷下学宫的融汇交流6.内容载体的充实完善(三)文化体系的融合1.齐、鲁文化体系的差异2.齐、鲁文化体系的发展3.地域文化对“齐鲁十二圣”的影响四、“齐鲁十二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一)天下为公的群体精神(二)厚德仁民的民本精神(三)讲信修睦的和谐精神(四)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五)躬身实践的求实精神(六)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七)勤勉睿智的创造精神(八)崇德重法的治国精神(九)因时而变的改革精神(十)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五、“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的当代启示(一)提供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1.“天人合一”价值观与社会和谐发展2.以民为本思想与民主法治秩序3.自强不息精神与人的主体作用4.“以礼为范”的思想与道德标准5.适度处世哲理与正确的思维观念6.“求发展、顾稳定”的思想与社会稳定(二)构建开发优秀文化资源的创新理念1.坚持挖掘开发与保护传承并重2.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坚持突出特色、推进整合(三)塑造新时期山东精神的人文智库1.为处理社会矛盾提供历史智慧2.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3.为塑造新时期山东精神提供文化资源人物传略篇:群星灿烂 辉耀千古一代名相商 圣管仲不拘小节 事母经商争位失败 转侍明主发展工商 富国强军辅主称霸 一代名相史坛巨匠史圣 左丘明家世渊源 学识渊博秉笔直书 君子风范史学巨著 传世之作儒家至尊文圣 孔子孤贫少年 发愤自强求学问礼 创立儒学杏坛设教 传承六艺出仕行道 施展才学周游列国 传道天下归鲁终老 删述六经兵家鼻祖武圣 孙子学有所秉 传奇家世避乱出走 南下奔吴著书立说 结识伍员上兵伐谋 武略尽显西征强楚 南征北战归隐山林 兵书传世土木祖师工圣 鲁班鲁班学艺 不畏艰难仿生造锯 提高工效心系百姓 杵臼成磨体验发明 父母早逝平民圣人科圣 墨子少年学艺 弃儒立墨广收门徒 言传身教游说诸侯 行义不倦圣人显学 言盈天下杏林之祖医圣 扁鹊广游民间 普济苍生望闻问切 医者之祖医德高尚 万世师表儒学巨擘亚圣 孟子少受母教 学儒成材游说列国 布道仁政著书立说 阐理教人继承至圣 光大儒学历算奇才算圣刘洪毕生心血 倾注天文历算精湛 贡献良多注重实践 勇于创新三国管乐智圣 孔明躬耕南阳 龙卧虎藏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行书至尊书圣王羲之如痴如醉 入木三分“东床快婿” 博学洒脱《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体恤百姓 不恋仕途贡献卓著 影响深远农学之父农圣 贾思勰为官高阳 重视生产力能胜贫 人定胜天深入民间 尊重实践《齐民要术》 富民兴农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工圣——鲁班(前507~前444),复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发明创造涉及建筑、木工、工艺、机械、军事工程技术等行业,被尊为土木工匠的“始祖”,奉为工匠“祖师爷”。因其发明众多,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集大成者,难以用单一的领域概括,故尊为“工圣”,也有人尊之为“匠圣”或“巧圣”。科圣——墨子(前476~前390),名翟,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春秋末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所创立的墨家学派,是先秦时代可与儒家学派相提并论的“世之显学”。同时,墨子在自然科学若干领域里的技术层面上均有大量发明与创造。尽管墨子在思想领域的贡献非常突出,但考虑到与儒家学说影响力的差异,故依照其在科技领域开创性的、划时代的贡献,尊之为“科圣”。医圣——扁鹊(约前.407~前310),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齐国渤海卢(今山东长清)人,著名医学家。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司马迁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为他立传,这是我国正史中现存最早的一篇为医学家所作的传记。尽管历史上对祖国传统医学贡献卓著者为数众多,但就扁鹊所处年代的久远,对中华医学的开创性贡献,对高尚医德的亲力亲行而言,尊为“医圣”。亚圣——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尽管孟子不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他从思想基础、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诸方面将儒家学说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对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学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人物。“孔孟之道”、“孔孟学说”已成为儒家学说的符号。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来考量孟子对儒学的特殊贡献,尊之为“亚圣”乃势所必然。

后记

本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研究报告)与《齐鲁十二圣》(丛书)的集合本。“‘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学术研究篇”由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研究员刘德龙主持课题创意并进行框架设计。学术研究篇共分五部分,其中杨宗杰撰写第一部分,并对本篇统稿修改;刘若斌撰写第二部分;贾斌昌撰写第三、四部分;刘要停撰写第五部分;插图均由作者提供。“‘齐鲁十二圣’人物传略篇”由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海萍作总体设计。姚武太编写管仲篇;张伟红编写左丘明篇、扁鹊篇;丁鼎编写孔子篇;王玲编写孙子篇;高航编写鲁班篇;张倩、郑杰文编写墨子篇;李晓磊编写孟子篇;徐滴石、徐传武编写刘洪篇;刘斌、朱靖伟编写诸葛亮篇;杨宗杰编写王羲之篇;释冰编写贾思勰篇。李海萍、曲艺、姚武太对本篇统稿改编,杨鸿山、王金志作插图,姚武太负责通联工作。全书由刘德龙、李海萍最后统改定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图片资料;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王学典教授给予许多具体指、导,孟祥才教授对文稿作了多处重要修改,在此谨一并致以我们最诚挚的感谢。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讹之处,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与人物传略》: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研究与人物传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