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评传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林瑞生  页数:405  
Tag标签:无  

前言

  斗转星移,转瞬间,一代儒学宗师牟宗三先生辞世已经13年了,明年是牟先生的百年诞辰。  作为现代新儒家之重镇,牟宗三的学术贡献是公认的,而在诸多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中,他的学术建树最为世人所瞩目。他被誉为当代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被尊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哲学不是对中国哲学的局部问题所做的取巧的随想式的解答,而是对中国哲学乃至人类哲学整体的严肃思考。他的哲学既是理论的,又是践履的,在理论思辨中体现儒家践履的精神;他的哲学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隔膜被打破而贯通为一;他的哲学既是一种理性思考,也是一种生命体验,就其本质而言,他的哲学乃是一种生命的学问,是关于人和人生的学问;他的哲学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相互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两者的统一;他的哲学既是保守的,又是批判的,他所保守的东西是中国文化之精华,他坚定地守护着中国文化最后的一点血脉和根基,他所批判的是人类思想中之芜杂与偏颇,包括儒家自身的一些弊端与弱点,他是一个清醒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内容概要

也许人们会渐渐地忘记他的名字,他的理论体系也许不会为所有人接受,但是由他所开掘透显的儒家精神却不会消逝。作为一位儒者,牟宗三的生命是蕴涵着无限理性力量的生命,是透射着儒家智慧之光的生命。     从1990年开始读牟宗三先生的著作,到1999年基本读完,前后费时达十年之久。书稿的写作从1999年底开始到2002年8月基本脱稿,历时两年半有余。    在即将迎来牟先生百年诞辰之际,谨将此书作为对牟先生百年诞辰的纪念。    牟先生的夫人王秀英,儿子伯璇、伯琏,侄子伯琛以及长孙红成,向我介绍了大量关于先生的家庭、生平等方面的情况,使我对先生有了较多的了解;我的两位寓居台湾的表兄给我寄来牟先生的著作和关于他的研究资料,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我愿意将此书献给牟先生的家人以及我已经过世的表兄李文远和健在的表兄鲁振长。    成稿之后,原省社科院院长刘蔚华先生、山东大学哲学系颜炳罡先生、原《文史哲》主编丁冠之先生、《孔子研究》编辑部王钧林先生以及我的老同学、好朋友济南大学的苏富忠先生,或对书稿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或对争取出版作推荐评介,在此谨致谢忱。

作者简介

林瑞生,栖霞人,1941年生,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威海职业学院退休副教授,先后在栖霞、威海等地中学、成人高校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生命的起点  一 永远的乡土  二 牟氏家族  三 耕读世家  四 生命之在其自己  五 生命之离其自己  六 农民情结第二章 在北大  一 时代的泛滥与浪漫  二 从生命力的直接向外膨胀到思想观念的转向  三 直觉的解悟:从读易到第一部著作的完成  四 解读怀悌海  五 架构的思辨:对逻辑的兴趣与研究  六 熊十力的一声狮子吼第三章 漂泊与困厄岁月  一 国社党与《再生》杂志  二 患难中的师生之情  三 与张遵骝、唐君毅的友谊  四 与梁漱溟的交往及对他的评价  五 客观悲情之昂扬与宗教精神之契悟  六 《认识心之批判》:进入哲学堂奥之开端  七 在离开大陆前的最后四年里第四章 历史反思与儒家人文主义——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之一  一 历史的反思:贯通文化生命,贞定民族精神  二 生命的两极化:“病至于死”与沉沦之途  三 人文友会与儒家人文主义  四 新文化运动反思:科学一层论与泛民主化、泛自由化批判  五 宗教观与宗教反思第五章 “三统”并建与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之二  一 道统:儒家内圣之学必须继续  二 政统:民主政治必须认识  三 学统:科学必须开出  四 儒学第三期发展及其现代使命  五 牟宗三与《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第六章 原始儒家的义理纲维与特征  一 孔子:文化生命与德慧生命  二 孟子:全副是精神通体是光辉的“道德精神主体”  三 荀子:通体是礼义表现之知性主体  四 董仲舒:复古更化与超越理性第七章 先秦道家、法家、名家的境界与形态  一 道家:玄理要义与境界形态形上学  二 法家:社会转型与政治客观化  三 名家:纯名理与逻辑的初步第八章 魏晋玄学:道家的复兴与文化的歧出  一 文化的歧出与道家复兴的背景  二 才性名理:用气为性与才性品鉴  三 魏晋名士:天地之逸气与天地之弃才  四 魏晋玄学:老庄之灵魂与空灵之学风  五 道德与自由的冲突以及魏晋玄学的主要课题第九章 佛学之现代阐释与衡定  一 佛学之宗派及其性格特征  二 天台宗:真圆实教及其判教  三 佛家义理之衡定第十章 宋明儒学与道德的形上学  一 宋明儒学之综论:定位、课题与分系  二 宋明儒学之分论:义理纲脉之展开  三 对宋明儒学的总评判  四 宋明儒学与康德的道德哲学第十一章 康德哲学与两层存有论——中西哲学会通之一  一 中西哲学会通融合:历史的运会与趋势  二 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及其证成  三 智的直觉与“人虽有限而可无限”  四 本体界的存有论  五 现象界的存有论  六 德行优先的原则与形上学的统一  七 判教与融通以及哲学原型第十二章 圆善境界:德与福的统——中西哲学会通之二  一 孟子与德福关系问题  二 康德论善与圆满的善及批判  三 从圆教到圆善第十三章 真善美的分别说与合一说——中西哲学会通之三  一 康德的美学理论与对这一理论的质疑  二 审美判断的原则及其特性的重述  三 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第十四章 生命之光  附录一 牟宗三年表  附录二 牟宗三著作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章 历史反思与儒家人文主义  ——文化的反思与重建之一  从1949年赴台至1960年赴港任教,在台前后十年左右的时间,是牟宗三进行全面文化反思与文化重建的学思阶段。关于这一阶段的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心境,他这样写道:“时……吾以流浪天涯之心境,逃难于海隅。自念身处此境,现实一切,皆无从说起。惟有静下心来,从事文化生命之反省,庶可得其原委而不惑。面对时代,深维中华民族何以到此地步,实不可不予以彻底之疏导。”①这一阶段他由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客观的悲情”转向对历史和文化的“具体的解悟”,对“三统并建”的理论加以提高和完善,以《历史哲学》、《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政道与治道》为代表的“新外王三书”是他这一阶段思想和理论的集中反映,而思想理论的核心则是由“内圣开出新外王”,实现道德的理想主义。“新外王三书”是他50岁以前最重要的著作。当时,牟宗三正处于40-50岁这一创发力极强的生命阶段,他以十年之力苦心经营,以图中国文化之再造与创新,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留下重要篇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牟宗三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读牟先生的书有些时日了,总难以深入,即便入门三书(生命的学问、中国哲学的特质、中国哲学十九讲)也迁延多时未能读完;即便读完一本,也难有较深印象。看此书前面部分很能契入,越往后则越多逻辑思辨味,到康德处,竟至于全不能懂。想来牟先生巍巍大家,如果轻易全懂了,谈何大家!故读过一遍,先收起来,过些日子再来读读,或许别有一个洞天。
  •   读了许多他的专著,今天购买了他的传记
  •   对牟大师的新儒家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