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李龙王的神话传说

出版时间:2008-08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张玉强,张元德  页数:359  
Tag标签:无  

前言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明清时期的李龙文化,是中国龙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不仅在当时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至今仍然闪耀着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光芒。《文登李龙王的神话传说》一书,经文登市政协全体编纂人员两年多的辛勤努力,终于出版面世了,这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值得庆贺。  李龙王俗称秃尾巴老李、李龙爷、李老爷等,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人物。他出身贫寒、果敢正义、惩恶扬善、除暴安良、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忠厚仁孝、爱国爱乡、溥惠佑民、泽被苍生,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忠、孝、仁、义等方面的优秀品质,代表了广大平民百姓的利益和愿望,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保护神,因而在民间倍受尊崇,其传说经久不衰,成为封建时代人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和险恶环境、追求安宁幸福的精神寄托。  文登是李龙王神话传说的发源地。清康熙本、雍正本、道光本、光绪本《文登县志》,以及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子不语》等古籍典志,对李龙王神话传说发源于文登的历史情况均有明确记载。据载,文登回龙山、柘阳山早在汉代就有龙的传说,明代就建有李龙王、李龙母的宫观庙宇。及至清代,回龙山庙会更加兴旺,其“香火之盛,甲于东方”,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为“第一篇:李龙王传说的史料记载”;“第二篇:李龙王传说的山会庙会”;“第三篇:李龙王传说的故事流传”;“第四篇:李龙王传说的广泛影响”;“第五篇:李龙王传说的论文选登”;“第六篇:李龙王传说的后续故事”。本书第一篇中所刊十五则史料及史学考证文章,就充分证实了文登作为李龙王传说发源地的历史地位。书中第二篇、第三篇所列故事片段及山会庙会记载,简要展示了文登李龙王传说的文化影响。作为李龙王传说兴起的文化圣地,文登当年曾得到胶东各地父老的崇奉景仰,他们修建龙母坟、龙王庙,都要到文登龙母坟抓把土作土引,这在书中第四篇所刊各地故事中都有确切的记述。李龙王是正义的象征,是仁孝的化身,是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战胜邪恶、劝人为善的精神寄托,是明清时期山东人“闯关东”的保护神,“先有李龙王后有黑龙江”、“没有李龙王就没有闯关东”等民间流传,都客观反映了李龙王传说在明清时期深刻的社会影响。本书第五篇中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文章,就充分论述了李龙王传说对当时社会历史的影响情况。本书第六篇全文刊载了文登《李龙王传说的后续故事》。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篇  李龙王传说的史料记载 一、文登雍正志《龙母庙》 二、文登道光志《龙母庙》 三、文登光绪志《回龙山》 四、康熙赛珠诗《龙母宫吟》 五、乾隆袁枚《子不语·秃尾龙》 六、嘉庆于克襄《铁槎山房闻见录·李龙神》 七、文登知县欧文《详请神龙封号》文 八、山东巡抚徐泽醇《详请神龙封号》文 九、清廷批复李龙神封号的记载 十、李龙神“溥惠佑民”封号的殊批记载 十一、文登知县欧文撰《祭敕封“溥惠佑民”龙神》文 十二、文登柘阳山巨神龙的史料记载 十三、向李龙母、李龙神祷雨祭文 十四、李龙母、李龙神山会庙会的请戏合同 十五、文登龙王庙史料二则 附:浅谈清代官窑中的秃尾龙第二篇  李龙王传说的山会庙会 一、李龙王的传说和回龙山会 二、千古钟灵回龙山 三、柘阳山寺庙 四、柘阳山山会 五、花石山李龙爷庙 六、棋盘山山会 七、无染寺李龙王庙及其传说第三篇  李龙王传说的故事流传 一、“龙”故乡 二、秃尾巴李龙王的传说 三、关于李龙王传说的考察报告 四、李龙王早期的故事传说 五、李龙王与黑龙江韵故事传说 六、李龙王溥惠佑民的故事传说 七、李龙王知恩图报的故事传说 八、秃尾巴老李东北送伞的故事传说 九、李龙王施计救民的故事传说 十、李龙爷斗劣绅的故事传说 十一、李龙爷除暴安良的故事传说 十二、李龙王南海战白龙的故事传说 十三、正棋山下“黑龙嘴”的传说 十四、秃尾巴老李种庄稼的故事传说第四篇  李龙王传说的广泛影响 一、秃尾巴老李传说二则(牟平) 二、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牟平) 三、李老爷的传说故事(栖霞) 四、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莱阳) 五、秃尾巴老李(《山东获奖作品选》) 六、秃尾巴老李与兴凯湖的传说(吉林) 七、秃尾巴老李偏心眼的故事传说(本溪) 八、秃尾巴老李两次发水的故事传说(本溪) 九、秃尾巴老李闯东北(黑河) 十、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黑河) 十一、秃尾巴老李夺江战白龙(延吉) 十二、秃尾巴老李托梦战白龙(黑河)” 十三、李龙王奉旨除白龙(五大连池) 十四、秃尾巴老李与乌苏里江(饶河)第五篇  李龙王传说的论文选登 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秃尾巴老李传说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三、秃尾巴老李传说的起源及思想价值 四、试论秃尾巴李龙王神话诞生的背景与特点 五、李龙王传说的文化影响 六、李龙王民俗文化考 七、李龙王传说的兴起及其精神实质 八、关于李龙王的传说及文化思考 九、秃尾巴李龙王故事的形成 十、在活龙山感受李龙王 十一、秃尾巴老李传说在胶东地区的流变 十二、山东人闯关东的保护神第六篇  李龙王传说的后续故事 引子 一、祈求上苍,昌河边误食李核;感动神灵,郭三佳喜怀神孕 二、怀孕三载,沐金光黑龙出世;落地能飞,疑妖孽斩断龙尾 三、不负神明,郭氏苦心育龙子;浪里救童,李龙初显真本领 四、访仙求药,昆嵛山中战白蛟;打通温泉,祛病消灾保平安 五、告别慈母,只身离乡闯江湖;拜师学艺,数载修炼成大器 六、回乡探母,白蛟爪下救弱女;降妖伏魔,护佑乡亲除祸害 七、如期返京,造访丛府表谢意;一路云伞,遮荫挡雨退强盗 八、天庭比武,李龙奉旨疏河道;心系苍生,造福乡亲现真情 九、无辜受罚,百姓齐心施援手;民意难违,玉帝法外开天恩 十、奔丧葬母,惊天动地泪雨注;恪尽职守,千方百计为百姓 十一、惩治邪恶,该出手时就出手;匡扶正义,李龙智斗恶财主 十二、遵奉玉旨,关东捉拿白蛟龙;擂台联手,镜泊湖里斗怪兽 十三、百姓相助,李龙黑河战白蛟;投桃报李,关东百姓享太平 十四、终成正果,天庭受封列仙班;功德入典,百姓难忘李龙恩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李龙王传说的史料记载  三、回龙山  昌山,俗名回龙山。《金史?地理志》:“文登县有昌山。”《一统志》作昌阳山(山南有汉昌阳县城遗址,《一统志》:“昌阳山在文登西南十里。”“十”上脱“三”字),一名巨神山(或作巨神岛),在城西南三十里。山有巨神龙,自汉已著灵异,建祠山上。《寰宇记》引宋永初《山川记》云:“《郡国志》:昌阳县有巨神龙,有祠,能兴云雨,崔炎避黄巾贼于此山。”(昌山之南滨海,故亦可谓之岛。《隋书?地理志》:“昌阳县有巨神山。”考:隋之昌阳县在今莱阳县东南二十五里,乃晋元康八年自文登徙此,亦在昌山之阳,有昌山。无巨神山。隋史盖缘汉志之文,未加详考,故以文登之山,误注于昌阳县下。)《齐乘》:“昌山在文登县西南三十里,有巨神龙龙祠。”(坊本《齐乘》作巨神岛,盖传刻之讹。《钦定皇舆全览》引《齐乘》,此条作巨神龙。登州旧志引《齐乘》亦作龙字。)自明以来,昌山之名亡,昌山神龙亦失所在,遂移祀神龙于县南四十里柘阳山。(此即今俗所称秃尾李龙王也。修志者不考古籍,乡里相传,遂多异说。)康熙五十三年,龙见于宋村之北山。(即昌山。山名既失,山南有宋村集,土人名日宋村北山。)一时阖邑闵阗,立庙山巅,改名日回龙山。(此昌山改名回龙(山)之始,见邑人赛珠诗注。)自是又移祀神龙于昌山。每岁三月初二日,俗传为龙母诞辰,妆演杂剧为龙母上寿,香火之盛,甲于东方。道光二十八年,山东巡抚徐,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  ——摘自清光绪本《文登县志?山川》  注:清光绪本《文  登县志》又称“文登光绪志”,为清代进士、时任文登知县的李祖年主修,因此又称李本《文登县志》,简称“李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登李龙王的神话传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此书前面引用些文献,后面找人编写的神话故事非常的幼稚,没法看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