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石兴泽 页数:249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文学:悲壮辉煌的历史脚步》把文本与人本结合起来,通过文本分析认识20世纪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审美追求、思想和情感历程,分析作家整体的文化心理和人格精神;通过对作家及整个知识界文化心理的分析寻找文本世界的主体依据,以深化对于文本世界的认识,达到对20世纪知识分子心灵世界和文化心理探讨的目的。
作者简介
石兴泽,1954年10月出生于山东茌平县一个偏僻的农村,在物质和文化双重的贫困生活中成长。现为聊城大学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摘录近30篇,出版《老舍文学思想的生成与发展》、《老舍研究:六十五年沧桑路》、《共和国文学史与论》等著作9部。
书籍目录
我所从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代前言)第一章 悲壮的挺进:作家创作机制调整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转换第一节 创作机制调整的历史依据第二节 用心良苦的调整措施第三节 调整结果的理性反思第二章 萧索的年代:“文革”文学简析第一节 “文革”文学发生的历史必然第二节 作家的悲剧命运及其抗争第三节 命运迥异的几种文学样式第三章 辉煌的历程:新时期文学的历史演进第一节 新旧交错中的复兴与嬗变第二节 反思与歧议中的转折与探索第三节 自由天地里的多元走向第四节 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无序发展第四章 迷乱的星空:当代中国诗歌简论第一节 当代中国诗歌发展演变的致因机制浅谈第二节 当代中国诗歌理念发展变化简述第三节 当代中国诗歌思潮发展轨迹检视第四节 当代中国诗歌美学风格刍议第五节 当代中国诗歌创作的多维透视第五章 流动的风景:当代中国散文扫描第一节 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散文理念第二节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题材领域第三节 从众尊一体到散无定式的结构体式第四节 杨朔及其“诗化散文”创作的别种解读第六章 浮沉的舞台:当代中国话剧艺术审视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话剧思潮剪辑第二节 新时期话剧思潮粗读第三节 新时期话剧新潮简论第七章 浪漫的小说:当代中国小说爱情书写管窥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小说爱情书写的横向检讨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爱情书写的纵向考察第三节 新时期小说爱情书写的浪漫主义解读附录一: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宏观考察与系统研究附录二: 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附录三: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寻找阳翰笙先生附录四: 报告文学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附录五: 深刻的启迪,诸多的困惑附录六: 难以评说的新世纪文学附录七: “翻阅”武训研究的两座山附录八: 消费时代的文学,呼唤浪漫主义精神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悲壮的挺进:作家创作机制调整 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转换 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转换是通过对作家创作机制的调整实现的,围绕“调整”这一关键词,本章谈三个问题。 第一节 创作机制调整的历史依据 为促进中国文学从现代向当代转换,促使其适应人民共和国需要,治者对20世纪五十年代作家的创作机制乃至思想机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间所经历的是艰苦悲壮的过程。 就社会发展逻辑和历史规律而言,这次调整具有必然性。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每逢社会转型、时代巨变,都会出现文学的调整与转折。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例,大而言之,春秋、战国、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时代不同,文学的内涵与体式也迥然不同;细而言之,不同时代作家的创作固然不同,同一作家不同社会时期的创作也往往不同。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话有足够的道理。 其中,有些调整变化是“自然性”的。时代沿革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风俗文化、道德观念等等都出现发展变化,作家的生活、地位、思想、感情、精神状态、审美追求等等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