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2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刘玉建 页数:4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易学作为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笺注之学,用当今西方用语说是诠释学(或解释学)。说它是诠释学是因为易学以传注、说解、笺疏、释疑、考证等为主要形式理解和解释《周易》文本,探寻《周易》作者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思想或义理,这种注释不仅着眼于《周易》的字词句的意义,即通过训诂对《周易》进行语言和意义的转换,简单地复制、转述《周易》本义和再现作者的生活世界,而且在此基础上依据解释者的知识和体验。对《周易》文本进行再创造,使其意义得到拓展和升华,达到更好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生活在春秋时的孔子及儒家在传授、整理《周易》时,首先把它视为诠释的对像,以儒家独特的语言和思维对《周易》成书(包括成书的过程和时间、作者)、主要概念、符号系统、思想内容、卦爻辞、筮法和治易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说,在保持对像性质不变的大前提下,极大限度地促进了《周易》与儒家的思想会通,使其诠释客观上远远超越了《周易》本义,开了易学诠释学的先河。
书籍目录
题词总序导读 一、论孔颖达与《周易正义》 二、论孔颖达对王弼易学及汉易学的基本态度 三、论孔颖达象数与义理辩证统一的易学观 四、论孔颖达创造性易学诠释学原则 五、论孔颖达释《易》的基本体例《周易正义》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周易正义》十卷 《周易正义》序 《周易正义》卷首 《周易正义》校勘记序 引据各本目录周易兼义上经乾传卷第一 乾 坤 屯 蒙周易兼义上经需传卷第二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周易兼义上经随传卷第三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周易兼义下经咸传卷第四周易兼义下经咸传卷第五周易兼义下经咸传卷第六周易兼义卷第七周易兼义卷第八周易兼义卷第九校点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 论三代《易》名 案《周礼·大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杜子春云:“《连山》,伏牺。《归藏》,黄帝。”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先儒因此遂为文质之义,皆烦而无用,今所不取。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朊朊”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先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义。”虽欲无所遐弃,亦恐未可尽通。其《易》题周,因代以称周,是先儒更不别解,唯皇甫谧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谓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系辞》之文,《连山》、《归藏》无以言也。 第四 论卦辞爻辞谁作 其《周易·系辞》凡有二说:一说所以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知者,案《系辞》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又《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卦道演德者文,成命者孔。”《通卦验》又云:“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准此诸文,伏牺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易》历三圣,只谓此也。故史迁云“文王囚而演《易》”,即是“作《易》者其有忧患乎”。郑学之徒并依此说也。二以为验爻辞多是文王后事。案升卦六四:“王用亨于岐山。”武王克殷之后,始追号文王为王。若爻辞是文王所制,不应云“王用亨于岐山”。又《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武王观兵之后,箕子始被囚奴,文王不宜豫言“箕子之明夷”。又《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说者皆云“西邻”谓文王,“东邻”谓纣。文王之时,纣尚南面,岂容自言己德受福胜殷,又欲抗君之国,遂言东西相邻而已。又《左传》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云:“吾乃知周公之德。”周公被流言之谤,亦得为忧患也。验此诸说,以为卦辞文王,爻辞周公。马融、陆绩等并同此说,今依而用之。所以只言三圣,不数周公者,以父统子业故也。案《礼·稽命征》日:“文王见礼坏乐崩,道孤无主,故设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其三百、三千,即周公所制《周官》、《仪礼》。明文王本有此意,周公述而成之,故系之文王。然则《易》之爻辞,盖亦是文王本意,故《易纬》但言“文王”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