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镜收藏入门不可不知的金律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丁孟  页数:1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齐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晚期,可以肯定的是,新石器晚期文化已为铜镜的发展准备了种种前提条件。除冶铸技术方面的条件外,铜镜的美术因素也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找出前身。例如这两面齐家文化铜镜的形制都是圆形,背面置钮(其中一面残),这与西亚和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使用的柄镜不同,由此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铜镜体系,并影响了近四千年的铜镜发展史。铜镜纹饰也是如此,青海贵南县尕马台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铜镜,镜背有纹饰,奠定了中国铜镜以图案反映思想文化轨迹的特点。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5号墓出土了4面铜镜,两面为叶脉纹,两面为弦纹辐射纹。至此,商代存在铜镜的事实,基本上得到了确定。
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的铜镜,目前累计约出土有2
0面。另外,在黄河中下游及渭水流域以外的地区,发现了相当于夏至春秋时期的铜镜70面。
依据以上这些发现,我们已可以阐明中国铜镜起源的脉络:中国铜镜最早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上述尕马台铜镜是已发现的中国最古铜镜,是一件罕见的远古艺术品。它的背纹是以三角纹折转成圆周,中心衬成七角星形,有高超的意匠。就铸造工艺而言,镜原有钮,制作也较复杂。当时铜镜工艺的造诣,于此可见。此后铜镜的制造中心开始转入中原地区,大体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铜镜随着实用技术的提高、实用性的增强,开始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得以普遍流传。
早期铜镜的用途,目前也是学术界谈论的话题。与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古玛雅人一样,古代中国人也用镜子来陪葬死者,以守住灵魂,驱逐邪恶。河南安阳殷墟5号墓发现的4面铜镜,一面出于椁室之内,另3面出土于距墓口深5.6米的墓室中偏南处,可以证明这一点。中国的圆形铜镜就是太阳的小型模仿品,制作光洁的镜面又能映射太阳,宗教信仰的需要最终刺激了铜镜的产生。
若以青海、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中先后发现的铜镜为起点,中国铜镜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迈开了自身发展的步伐,直到清代未期,它走过了近四千年的历史过程。
目前除早期铜镜外,历代均有丰富的实物遗存于世,有地下考古发掘物,也有传世品。为了研究铜镜的嬗变,就需要对它们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
科学考古发掘的铜镜,可用同墓葬的其他文物为佐证,并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定。而传世品数量众多,类型繁杂,唐宋以后摹古仿制盛行,以至鱼目混珠,仿品充斥。这就要在现代科学的指导下,凭我们的“眼力”,从把握各朝铜镜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进行科学鉴别。
要辨其假,必须熟知其真。只有对各时期铜镜的方方面面详加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典型铜镜烂熟于心,经过反复推敲,切磋揣摩,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识别不同时代铜镜的真面目,对铜镜中的真伪、年代作出正确的判定。
铜镜的鉴定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必须经过刻苦的钻研、认真的实践。本书旨在对中国古代铜镜的时代风格、基本特点与发展规律,作比较全面的阐述,以期对铜镜爱好者能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丁孟,一九六0年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鉴定委员,现任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曾先后发表了关于金石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有《中国青铜器识别》、 《铜镜鉴定》、《石鼓史话》等专著,参与主持编纂了《故宫藏青铜器》、《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铭刻》、《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青铜器》等大型图录。曾先后主持了[先秦青铜器精品展览]和[国宝——先秦石鼓展览]。

书籍目录

齐家文化铜镜的特征
商周铜镜的特征
春秋铜镜的种类与特点
战国铜镜的形与饰
战国铜镜的分期与地域特征
两汉铜镜的形制
两汉铜镜的纹饰
两汉铜镜的铭文
汉代铜镜的各期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形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纹饰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铭文
隋代铜镜形制、纹饰、铭文的特点
雍容华贵唐镜产生的盛世
唐代铜镜的形制
唐代铜镜的纹饰
唐代铜镜的铭文
五代时期铜镜的类型与特征
宋代铜镜的形制特点
宋代铜镜的纹饰特点
宋代铜镜的铭文特点
辽代铜镜的特点
金代铜镜的形制特点
金代铜镜的纹饰特点
金代铜镜的铭文特点
元代铜镜的形制特点
元代铜镜的纹饰特点
元代铜镜的铭文特点
明代铜镜的形制特点
明代铜镜的纹饰特点
明代铜镜的铭文特点
清代铜镜的形制特点
清代铜镜的纹饰特点
清代铜镜的铭文特点
唐宋时期的仿古铜镜
金代的仿古铜镜
明清时期的仿古铜镜
民国时期的仿古铜镜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5.乳钉禽兽纹。可分为Ⅳ式:I式,用带座四乳钉将主题纹饰分隔在四个区域内,乳钉间四方配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称之为四神。四神本是指示方向的星辰,《论衡·物势篇》记载有:“东方木也,其星仓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汉人以四神为吉祥的守护神。因此,汉壁画、帛画、画像石、铜镜上都多见四神图像。Ⅱ式,四乳钉四方配置,将主纹分为四组,每组有双钩云纹线条贯穿其间,四方环饰青龙、白虎、朱雀或怪兽等禽兽图像。纹饰采用双钩或平雕手法,双线锯齿纹缘或流云纹缘。Ⅲ式,构图与Ⅱ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四乳钉间饰八鸟,两两相对。Ⅳ式,钮座外分置五至九乳钉不等,乳钉间饰以禽兽纹。其中以七乳禽兽纹为最多,古人称之为“七子镜”,南朝梁简文帝在《望月》一诗中写道:“流辉入画堂,初照上梅梁。形同七子镜,影类九秋霜。”可见七子镜在当时也是很著名的。七子镜的七区图纹为朱鸟、鼓瑟吹竽、豢龙、龟游莲叶、天禄、白虎白鹿、蟾蜍等汉代盛行的祥瑞之物。“鼓瑟吹竽”图纹清晰地再现了当时百戏表演的一个场景,据《盐铁论·散不足》所记载:“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完全一致。纹饰中的龙,可能是被汉朝人视为四龙之长的黄龙。两汉书中关于黄龙的记述特别多,辑录汉至南朝初年祥瑞传说的《宋书·符瑞志》记载有:“黄龙者,四龙之长也。不漉池而渔,德至渊泉,则黄龙游于池。能高能下,能细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长,乍存乍亡。”将如此神通广大、变化无穷的黄龙图像入镜,以为攘灾除祸的护身符瑞,是很自然的。“龟游莲叶”中的龟是祥瑞动物灵龟。汉朝人认为灵龟是长寿的神物。《史记·龟策列传》记载有:“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宋书·符瑞志》记载有:“灵龟者,神龟也。王者德泽湛清,渔猎山川从时则出,五色鲜明,三百岁游于蕖叶之上,三千岁常游于卷耳之上。”

编辑推荐

铜镜的鉴定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必须经过刻苦的钻研、认真的实践。由丁孟编著的这本《古代铜镜收藏入门不可不知的金律》旨在对中国古代铜镜的时代风格、基本特点与发展规律,作比较全面的阐述,以期对铜镜爱好者能有所裨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铜镜收藏入门不可不知的金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古代铜镜收藏入门不可不知的金律
  •   “古代铜镜收藏入门”,可以从该书中窥探到一切与青铜及相关的知识,但要仔细阅读。
  •   了解一些常识 受益匪浅!!!!!!!!!
  •   非常好的启蒙书籍,对于古董初学者不错
  •   书的质量,文字编排都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