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陈琦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前言
涂鸦,写在墙上的声音 写下序言之前,曾犹豫要以何种方式揭开对于涂鸦文化的开场介绍,因为每每向别人说起涂鸦,得到的回应大多是“信手乱画”的理解。这种反应其实并不在意料之外,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并非不正确。 如此看来,也许还得顺藤模瓜地从涂鸦一词的出现来说了。 涂鸦,在英语中用Graffito一词来表示,通常以复数形式Graffiti出现。Graffiti由意大利文借用而来,现在普遍认同的最早起源,应当是起源于希腊文ypeeEw(Graphein),表示“书写”的意思。有趣的是,在中国古代,也有涂鸦这么一说,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有个诗人叫卢仝,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他有个儿子叫添丁,儿子顽皮,没事就喜欢乱涂乱写,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声仝因此写了一首诗《玉川子集·云添丁》,其中有两句写道:“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简短的两句话真可谓把儿子的顽皮和自己的无奈描写得惟妙惟肖。 要追溯涂鸦的渊源,实在是众说纷纭,但在我看来,也许自打人类面对世界上第一堵石墙的时候,涂鸦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本书名为“画在墙上的声音”的由来,当然这个墙并不是狭隘意义上具象的墙,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介质,任何一样载体,是街区,是地铁,是画布,是人类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任何消耗品。 涂鸦是否能登入艺术的殿堂?这是人们在了解涂鸦的过程中,往往会问的第一个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得先来看看艺术究竟是什么。从词义上来看,“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基于此层面,涂鸦毫无疑问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因为发源于纽约穷人区的现代涂鸦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情感的抒发,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创作方式。 然而,在涂鸦发展的历史篇章里,它所受到的待遇似乎与艺术的地位相去甚远,反对它的人们将它称为是“艺术的犯罪”,认为它是丑陋的,是非法的,难登艺术之堂。 这种观点并不稀奇,因为从古到今,在人们的观念里,艺术总是高雅的,是形而上的,是抽象而不可触摸的,她不是穷人可以触碰的,只有在温饱无忧之外,艺术才会稍稍低下她高傲的头颅,让人们亲吻她的脸颊。而涂鸦却不是如此,无论是写在人类历史“第一面墙”上的洞穴文字,还是1970年代盛行于纽约下城区的现代街头涂鸦,它都与高雅无关,甚至可以说是低俗的。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想,于是随手写下画下的东西,比起“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可以说涂鸦本身就是生活。所以,比起高高在上区分贵族和平民地位的传统绘画艺术,现代涂鸦的地位总显得有那么一些卑微。传统艺术不愿意接纳它,因为它太“肆意妄为”,即便是那些最杰出的涂鸦艺术家的作品走进了画廊、美术馆,但一旦被冠上“涂鸦”二字,总还是会被人另眼相看一番。以至于一些涂鸦艺术家将他们的“画板”从街区老墙、地铁车厢改换到画布之后,纠结起是否应该与那些启蒙他们的街头涂鸦彻底告别。不过好在大多数涂鸦艺术家即便是在走向商业之后,依旧愿意在地铁里作画,而他们的作品价值也愈发被商业化的社会所认同。 本书的观点,自然是认同涂鸦的艺术地位和价值的,但笔者无意为涂鸦定义或者平反,因为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但凡能被人们记下来的,必然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本书立足于现代涂鸦的发展,浓墨于纽约涂鸦——自然是不可避免的重中之重,而从纽约涂鸦延伸开去的世界各地的涂鸦,也纷纷因其充满张力和影响力的历史瞬间,被记录下来。能采撷这些片段,真实而完整地还原,也许才是本书的出发点所在。 今天,当你驻足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街道,当你拜访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老城,当你游走在巴黎、伦敦、米兰这些欧洲艺术的重镇,你都能看到涂鸦。是的,在不同的城市,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符号,不同的主题,但却有一个相同的特性,那就是——它们都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来自于生活的声音。
内容概要
从1960年代末的纽约涂鸦运动算起,现代涂鸦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的历程。它曾是纽约穷人区孩子玩乐和发泄的途径。它见证了德国那段悲欢离合的辛酸历史。它化身为快速消费品与高高在上的艺术作品之间的纽带,它亦打破了艺术只能被抽藏、被陈列、被瞻仰的既定准则:在无法预知命运的战地。它是人们呼唤爱与和平的呐喊。在国泰民安的年代。它又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曾被误解,被抹杀,被挖掘,被捧杀,被人趋之若鹜。也曾为人弃如敝履。最后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才终于有时间和勇气来正视它的价值。
《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将为大家介绍世界各地的涂鸦,及其发展。
《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由陈琦编著。
作者简介
陈琦,80后,曾在时尚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为多家杂志撰稿。
书籍目录
序言 涂鸦,写在墙上的声音
涂鸦概述
纽约,现代涂鸦的摇篮
从街头到画廊
纽约涂鸦艺术家
巴黎的涂鸦风暴
伦敦进行曲
柏林墙的倒塌,自由的胜利
涂鸦在荷兰
尾声 继续在路上
章节摘录
事实上,骄傲的法国人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之时,曾看不起粗糙的美国佬,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当二战后逃到纽约避难的法国人在曼哈顿如火如荼地搞起画展和沙龙的时候,美国人还只有在门缝里偷瞄几眼的份儿。但当纽约的涂鸦运动愈演愈烈的时候,法国人倒是看傻眼了——他们傻眼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涂鸦这回事儿,而是后悔如此具有艺术慧根的他们,居然没有比一身铜臭的纽约人更早地兴起这个玩意儿! 既然无缘成为现代涂鸦的盛行地,那也至少得和它的发展沾一点儿边,于是法国人坚持认为,现代涂鸦最早是出现在法国。证据是早在1960年,法国摄影大师Brassai就出版了一本名叫《涂鸦》(Graffiti)的小册子,这可比美国人早差不多10年呢!不过在这本书里,涂鸦被看成是一种原始的、昙花一现的“毛艺术”。 法国人的坚持有无道理?笔者只能笑而不语。纽约的涂鸦运动虽然开始于六七十年代,然而暂时不说1920年代传奇铁路涂鸦手的Texirlo的故事,仅仅提起二战时“Kilroy Was Here”的典故,就已经比法国人的小册子早上了20年。更何况,还有那些历史没有记录的无名涂鸦手,他们信手涂鸦的东西,也许比。Texino的更早,谁知道呢!反正涂鸦兴起于民间,又在民间流传,画在墙上也好,铁路上也罢,这些都不是白纸黑字的记录,大多也无照片为证,有些经过多年的雨打风吹而消磨殆尽,有些则被政府整顿消灭。最早的现代涂鸦在哪里?唯一的答案也许只能是在历史长河的茫茫记忆里。 整个1960年代,有关巴黎涂鸦最值得记录的事件,也许得数1968年的五月风暴。这多少具有讽刺意味,因为世人皆认为骄傲的法国人不关心政治——一大半的法国民众都不喜欢萨科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法国总统。而五月风暴中涂鸦的意义却是当时的学生与他们所抗议的政府之间一种间接的“协议”方式。 在谈五月风暴之前,不妨还是回到艺术这个话题。2003年的时候,有一部关于巴黎五月风暴的电影在影迷中留下不错的口碑,那就是意大利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执导的《戏梦巴黎》(The Dreamers)。影片讲述了美国青年Matttlew于1968年5月前来到巴黎留学,在一次抗议政府解雇法国实验电影的先锋导演Henri Langlois的示威中,邂逅了美丽的Isabelle和她的孪生弟弟Theo。出于对电影的近乎偏执的热爱,这对双生儿很快接纳了Matttlew。MattPlew爱上了另类的Isabelle,却痛苦地发现了Isabelle和弟弟Theo的不伦之恋。随着五月风暴的来到,法国青年和美国青年不可避免地在选择上出现了分歧。电影结尾处,Theo拉着Isabelle的手义无反顾地冲入暴动的人群,留下美国青年一个人怅然若失地消失在人群里。 确实,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太多事情:越战、性解放、摇滚乐、波普文化、萨特的存在主义、嬉皮运动、女权运动……这些都不可置疑地重组着人们的思想,吹袭着本就风雨飘摇的审美观与道德意识。而《戏梦巴黎》也是一部有关反抗的电影,是学生阶级反抗当权者,也是欧洲文化反抗美国文化的冲击。二战之后的20年间,原本文化贫瘠的美国接过了欧洲的艺术旗帜。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美国人不和欧洲人玩传统,他们另辟蹊径,玩转波普艺术等新兴的东西,美国文化像一枚原子弹丢到了欧洲大陆上,炸醒了一批还沉睡在安乐乡里的欧洲人。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低廉平民,却又十足的商业,硬生生衬得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辉煌的欧洲艺术黯淡无光。这种新形态的艺术对欧洲传统艺术的同化是潜移默化的——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指引人民》(Libety Leadinq the People,原法语作La Libert6 guidant le peuple)上,象征自由的女人的脸变成了Marilyn Monroe——就是这么简单。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Matthew和Theo争论卓别林和斯顿谁更伟大,这绝对是导演匠心独具的安排,与其说是有关两位电影伟人的争论,不如说是美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龃龉。 不过即便是反抗美国商业文化的侵蚀,彼时的巴黎青年还是在这场风暴中将涂鸦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你也可以说1968年前后纽约的涂鸦也不过是在萌芽阶段,因而并不存在涂鸦文化植入这一说法,那么好吧,也许艺术盛行的初衷都是相同的,就好像布朗克斯和曼哈顿下城区的涂鸦是穷人们对于纽约政府的一种挑衅,巴黎五月风暴中的涂鸦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是让我们回到五月风暴,事件起因是这样的: 1968年3月22日,法国巴黎大学农泰尔学院的学生抗议政府逮捕那些因为反对越南战争而向美国在巴黎的产业扔炸弹的学生——这是风暴的导火索,巴黎大学的左翼学生组织闻讯后也纷纷赶去参加抗议。随后的一个月,在巴黎的一些大学里相继发生了相关事件,如3月29日农泰尔学院的学生抵制考试,索邦大学的学生未经任何许可而在黎赛留剧场举行集会,4月5日杜卢斯大学的左右两翼学生发生争吵、导致警察的干预等等。 1968年5月中旬,运动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危机,总罢工扩大到所有部门。到5月24日,法国已经陷入瘫痪状态,罢工的工人达到1000万,几乎法国全部的劳动力,从工人到商人、海员,从殡仪馆到气象局,所有的工人统统罢工。顿时间,法国供油中断,邮政和电话不通,商品生产停止,娱乐场所统统关门,海陆空交通全部停顿。年轻人沉浸在同仇敌忾织起的团结、友爱中,在幻象之网里一起冲锋陷阵。面对牛气冲天的街头运动,许多起先彷徨的人也加入其中。1968年5月,许多法国年轻人相信,如果不去大街上走走,不去拉丁区的巷道里撬起几块铺路石,人生可能会因此黯淡无光——法国人不白错过赚钱的机会,就白错过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 在今天的法国,人们将这场风暴用“Mai 68”(1968年5月)这一中性的时间刻度来标刻,和以往的“风暴”或者“革命”相比,它已经脱胎换骨,“从政府到社会,无论是参与运动、反对运动者还是维护秩序者,都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拒绝暴力和流血是五月风暴各方的共同底线”,而涂鸦是这场风暴中一道抢眼的风景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