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彭兴林 编 页数:26
前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因游灊皖山谷寺,乐其泉石之胜,又号山谷道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罪名,遭贬谪。黄氏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擅行、草书,初师法周越,后上溯颜真卿、怀素,尤得力于《瘗鹤铭》,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抝崛,自成格调。《洞天清禄》称:“山谷悬腕书,深得《兰亭》风韵,然行不及真,草不及行。”此册选黄氏经典草书法帖七种:破法身见、自乐僻执、言行相扶、一句子、明道、玄旨、古今大意。以上法帖内容是黄氏抄录《香严十九颂卷》,文字见载于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由于受禅道的影响,黄氏在录此诗时,有意无意地,透出一种自然无我的境界,毫无刻意之迹。难怪宋高宗也赞叹说:“山谷之书,为一代名笔也。”
内容概要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因游灊皖山谷寺,乐其泉石之胜,又号山谷道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罪名,遭贬谪。 黄氏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擅行、草书,初师法周越,后上溯颜真卿、怀素,尤得力于《瘗鹤铭》,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抝崛,自成格调。《洞天清禄》称:“山谷悬腕书,深得《兰亭》风韵,然行不及真,草不及行。”此册选黄氏经典草书法帖七种: 破法身见、自乐僻执、言行相扶、一句子、明道、玄旨、古今大意。 以上法帖内容是黄氏抄录《香严十九颂卷》,文字见载于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由于受禅道的影响,黄氏在录此诗时,有意无意地,透出一种自然无我的境界,毫无刻意之迹。难怪宋高宗也赞叹说:“山谷之书,为一代名笔也。”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因游灊皖山谷寺,乐其泉石之胜,又号山谷道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罪名,遭贬谪。 黄氏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擅行、草书,初师法周越,后上溯颜真卿、怀素,尤得力于《瘗鹤铭》,用笔以侧险取势,纵横抝崛,自成格调。《洞天清禄》称:"山谷悬腕书,深得《兰亭》风韵,然行不及真,草不及行。"此册选黄氏经典草书法帖七种: 破法身见、自乐僻执、言行相扶、一句子、 明道、玄旨、古今大意。 以上法帖内容是黄氏抄录《香严十九颂卷》,文字见载于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由于受禅道的影响,黄氏在录此诗时,有意无意地,透出一种自然无我的境界,毫无刻意之迹。难怪宋高宗也赞叹说:"山谷之书,为一代名笔也。"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黄庭坚》是中国历代经典法帖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