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山东美术 作者:李荣林 页数:133
Tag标签:无
前言
1997年,我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投在朱乃正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学位。朱先生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大艺术家,对一个刚刚毕业、对艺术尚一知半解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何等幸运。 两年的学习时间里,在课堂教学中或平时和先生接触中随手把先生对我们的指导以及所谈到的有关艺术与人生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有现场记录、后来整理的,也有凭借记忆补记的,还有部分先生精彩的谈话因为现场的疏漏而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今天看是很大的遗憾。当时的记录没想到今天再整理翻阅的时候会觉得如此宝贵! 两年的学习时间非常短暂,也有不少波折,先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也为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1998年初先生因犯脑梗塞到外地养病治疗,期间也寄来书信进行指导,尤其在我毕业创作的最后关头,因为创作状态不佳,先生也很为我着急,来学校进行指导的次数更为频繁,有时即使不能来学校也托女儿安粟给我带信指导、提醒和鼓励,每每想到这些,或再看到这些信件,感慨万千!扪心自问,今亦为人师,这一切能否做到?我也感慨时光的飞逝,考进美院的时候,先生刚逾花甲,今已是古稀之年,而我也从不谙世事的学生逐渐步入中年,略尝到了人生的苦辣酸甜。先生谈的很多东西当时理解不了,或是当时觉得理解了,但事实上是并未真正领会、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己的创作中或生活中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会猛然有所触动,才能体会先生某句话的深沉蕴意。 这些谈话是先生通过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实践对人生、对艺术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态度,折射出生活的不同境遇与艺术追索的艰辛,先生的谈话涉及面很广,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通过谈素描而生发出来的,还包括部分课堂的教学笔录,现在把所有的谈话整合起来,分类、理出次序,因为很多问题是相互渗透的,难免前后会有一些重复。今日整归梳理出这一存录,是对先生的回报。
内容概要
《艺术与人生》收录了朱乃正先生通过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实践对人生、对艺术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态度的谈话,折射出了生活的不同境遇与艺术追索的艰辛。先生的谈话涉及面很广,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通过谈素描而生发出来的,其中还包括部分课堂的教学笔录。
作者简介
李荣林,197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讲师。
经历:199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9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为朱乃正先生。199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创作《砍乐海滩》系列并于研究生毕业怍品汇报展中展出。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大庆邓小平巨幅像绘制。1999-2001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1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2006年赴巴黎画室进修。
重要参展: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1997年“走向21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1999年“研究生毕业作品汇报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00年“世界奥林匹克青年美术作品展”(洛桑/悉尼),2002年“具象的空间——九人作品邀请展”(上海半岛美术中心),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2004年“有话好说——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十人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展厅),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中国美术馆),2005年“同事同道——基础部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获奖:1997年获台湾山艺术基金会罗中立油画艺术奖,1999年获首届中央美术学院王嘉廉油画奖学金一等奖,2004年作品《早春》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奖。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艺术与哲学 一 人是通过精通一门来认识客观世界的。 1 亨利·摩尔说过,现在不是色盲多,而是形盲多。 2 绘画的本质就是眼睛、手和你的思维,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 3 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说研究得细就叫研究,而是规律的东西在你的研究过程中为你掌握。 (1)明暗交界线是欧洲绘画的灵魂。 (2)边缘线是油画艺术最精深的领域。 (3)画面的空间不是物理现象的空间,而是画面产生视觉深度的空间。 (4)色彩和素描本来就是一体的。 二 艺术创作就在于创作过程中最灵动鲜活的东西,由什么来决定?由眼睛和意识的同步来调整。 1 要有作品意识,一出手就应该是张作品。 2 骨法用笔对一个画家的风格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3 要像狮子追捕着别的动物那个劲头,那些动物跑得快,狮子跑得还快,要有这种心态,你才能真正画好一幅画。 4 好的画家都是追求单纯的。 三 教学规范与创造个性的矛盾。 四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第二章 艺术与人生 附:境由心造——画《大漠》、《长河》的启示 附:解题四则 作品的评述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