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者:郭瑞 著 页数:269
内容概要
《问道课堂2:解读现代课堂常识与行动》是我们推出的第二本课堂“新”书。之所以说它“新”,是因为它承载着我们对教育的主张和解读、期望和梦想。两年来《现代课堂周刊》作为《中国教师报》的一张名片,它在广大读者中享有美誉,被称为“课改说明书”,很多学校每周的教科研活动,都是围绕着《现代课堂周刊》“学、研、用、评”展开的,说它在很大程度上“领导”着当下某些地区、学校的课改,并不为过,也颇让我们欣幸。
作者简介
郭瑞,天津市人资深媒体人,现任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现代课堂周刊》主编,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师编著有《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念与方法的26个追问》。 梁恕俭,山东临沂人1991年站讲台,曾任中学语文教帅现任《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编辑著有《每课一诗》、和《角色教育》。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捍卫学生的课堂权益你的课堂“还权”了吗你的课堂“安全”吗课堂拿什么让学生快乐民主课堂有哪些特点你的课堂“民主”吗第二章 提供符合人性的教学服务你的学生展示了吗你的学生质疑了吗(一)你的学生质疑了吗(二)你的学生提问了吗第三章 学生实现自主、主动的途径学生自主力学生合作力(一)学生合作力(二)学生合作力(三)学生探究力(一)学生探究力(二)学生探究力(三)第四章 重构新课堂生态集体备课备什么“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流程与文化“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评价语“新课堂”如何导入“新课堂”如何收尾第五章 教学与管理创意盘点中小学教学管理如何质变教学与管理的44个小创意为什么要开发学具五类创意学具盘点三件高效学习伴侣附录问道课改课改十年回望与反思课改之问2012课改“预言”
章节摘录
“五环节”理想课堂模式:目标认定-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作业)反馈。 综观这些课堂模式,不难看出:课堂流程各有不同,思维主线却惊人一致:动态学习-情境交流-自由表达-智慧引领。课堂追求也殊途同归: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然课堂文化追求亦不约而同:呵护生命,关照成长,缔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因此,自由多元灵动的课堂流程是实现生命化课堂文化的最佳平台。 当然,理想的课堂流程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具体地说,老师备课时对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多媒体的运用作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后,在穷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而做出应对措施后,就要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观察他们讨论的状况,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然后该激励的激励,该点拨的点拨,该示范的示范,该调整的调整……做到灵活应变,因势利导。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我们的课堂文化才是最真实的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是儿童灵性和生命活力的最大张扬。 原林生:课堂文化需要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去承载,我们是以“三段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课堂文化的。“三段”:课前、课中、课后。“五环节”即预习质疑、认定目标、交流探究、梳理小结、达标课前为探究文化。教师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以学生自主、主动、高效预习为出发点,依据学生、学情和学法,经学科组集体研究,对教材进行“翻译”和“二度创作”,编写出高质量的“学案”;学生则利用“学案”进行高效、自主地预习,完成50%的学习目标。 课中为展示文化。按“五环节”教学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帮助学生认定目标,学习过程中进行三查,及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关系,适时点拨追问,进行达标检测。学生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质疑、对抗,建构知识体系,完成学习目标。课后为反思文化。教师做好课后反思,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并详细标记在学案中;学生则通过达标情况,查缺补漏,落实全部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预习下节课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探究、展示和反思三个文化板块来实现我们的课堂文化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教育发现书系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服务于新教师新课堂新教育,我们愿与您一起实现“课堂因我们而改变,教育因我们而改变”。 ——教育发现书系总策划 刘文 如果我们能够有一双慧眼,应该看到课堂的两大支撑:一、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具体呈现;二、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知。因而,不同形态和内容的课堂,凸显出来的是教师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在改革者看来,“学本”课堂的支撑是“人本”的教育思想。因而,课堂与其说是在调整结构、改进方式方法,不如说是为了让教育回到“人学”上,从儿童出发,遵从儿童的学习天性、情感特点和认知规律,放手发动自学,让课堂呈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课堂之道在“学”,那么,如何围绕着这个核心价值来建构、组织、评价新课堂呢?相信这本书就有了它的价值。 ——李炳亭
编辑推荐
批判课堂之弊,捍卫课堂常识,引领课堂新象,重塑课堂文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