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山东文艺 作者:谢颐丰 页数:393
前言
一九三八年深冬的一天,小白庄经历了几十年不遇的奇寒。这天,大地突然被凝固,坚硬得如铁块一般,寒风如刺,可以穿透一切物件,把世间万物吹得瑟瑟发抖。后河变成了一条冰河,不时发出阵阵炸冰的声音。 酒三和众乡亲站在刺骨的寒风中,望着眼前的废墟欲哭无泪,被烧黑的房架仍然冒着烟儿,散发出呛鼻的焦煳味。 村街十字路口那棵高大的皂角树下,横陈着十几具尸体,上面盖着破席。其中一位老人,是白大海的父亲。 仅仅因为小白庄出了一个白大海,鬼子在前一天晚上血洗了小白庄。 也就是在这天,人们默默地去后河边上刨坑,稿尖砸在冻土上,砸出星星火花。寒冬腊月,壮汉们发了狠,脱光了衣服,赤胸裸背地刨了三天,刨出了十几个墓坑,安葬了死去的人们。 也就是在这一天,二葫芦的肚皮上被鬼子划了一刀,血汩汩地流出来。 这一刀,划出了小白庄第一个伪保长。 此后,这一带成了鬼子的天下。
内容概要
《将进酒》是我国第一部以民间智慧抗战的传奇之书,是中华民族千年酒文化的另类呈现。幽默背后透着庄严,奇诡中不失真实。战争不仅是勇气的搏击,更是智慧的搏击,战争不仅是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较量,也是民族文化根底的较量。在《将进酒》起伏跌宕的情节中,在残酷战争的境况下,作家以独特的视觉,深刻揭示了抗战胜利背后的文化根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章节摘录
酒三在院子里套好了毛驴车,让儿子酒根去屋里把烟袋拿出来,别在腰间。初春的早晨,柳树虽抽出了芽苞,但还是有些冷飕飕的。媳妇张二芹把一件肥大的夹袄给他披上,又伸手正了一下包在他头上的棋子布头巾,这才对他说:“他爹,早去早回,瓮里的酒也该下窖了。” 酒三答应着,最后检查了一遍洋铁桶上的盖子盖得是否严实,摸了摸栲栳里那十多个坛子,坛子上贴着纸条,上面写着购酒人的名字。最显眼的还是那个大肚子花坛,颈口处系了一条红绫,坛肚肚上雕着“龙凤呈祥”几个大字,配着龙凤呈祥的画很好看。这是准备送给伪军司令丁大麻子的,他的宝贝女儿要订婚,前两天派了勤务兵专门订购的。临走时,那个勤务兵给酒三扔了五个大洋,还递给他一张大红请帖。勤务兵说:“我们司令要你今天务必送去,千万别装错了酒。记住,要的是‘女儿春’!” 酒三把褡裢搭在肩上,确认车上的东西捆绑牢靠了,这才笑了笑,拿起手中的鞭子冲驴摇了摇,吆喝了两声出了大门。 走到街上,他看见伪保长二葫芦急匆匆地向他迎面走来,隔着很远的距离摇动着毡帽头喊他。 他喝住驴,冲二葫芦大声说:“你鸟日的一大早亮嗓子呢,叫魂也得等到晚上呀!” 二葫芦走到跟前喘着粗气说:“一大早去哪儿啊?”边问边用袖子抹了一下脸上的汗珠。 酒三从前辕上下来,眼睛盯着他胖脸上的一片潮红说:“进城!你有啥事?快说,我还得赶路呢!” “不好了,周庄据点的小鬼子龟田一大早让联络员周三保给我传信说,让咱小白庄给他的据点准备五个‘花姑娘’送去。” “什么?花姑娘?他奶奶的,小鬼子是不是发癔症啦!他们把咱中国女人当啥啦,是当马啊还是当牛啊,说骑一回就骑一回。不送,看他狗日的小鬼子能咋地!” 二葫芦说:“咱们不送也得有个法子扛住啊,硬扛谁也扛不住!你忘了,去年秋后他们刚建完据点就一个村一个村地要‘花姑娘’,哪个村不送就烧哪个村的房子,烧多少家了!” “日他奶奶,这不没完没了吗,小鬼子要是十年八年不走,咱这里的女人不都让他们糟蹋了吗?”酒三问:“什么时间?” “中午前。”二葫芦说。 “你看这事弄的,我还急着进城给丁大麻子送酒呢,今天必须送到,耽误事也不好办啊!” “这……”二葫芦急得搓起手来,显得六神无主。忽然,他眼睛一亮说: “要不让酒根进一趟城?” “亏你想得出,他小孩伢子才十四五岁,能办啥事?城里除了鬼子就是汉奸,孩子要是出事,你负责?再说了,要‘花姑娘’也是冲你保长要,不是冲我要,你找我有啥用?你看你那个熊样,脑袋长得像个葫芦似的,咋恁空呢!我走了,我可耽误不起,不跟你磨牙啦!”说着,扬起鞭子要走。 二葫芦一手拽住鞭子,一手牵住驴,挡住车道哀求道:“哥哎,你说,我也不愿长这葫芦脑袋,我爹他就是个葫芦脑袋,他能弄出像你这样的脑袋吗?葫芦种,打不出精瓜蛋,你快帮着想个主意吧!你说,乡里乡亲的,送谁家的闺女小媳妇能行?这都打断胳膊连着筋的,一笔写不出俩‘自’字,你爷爷那辈不也姓白?” 酒三略微沉思了一下,用手摸了摸脸上核桃纹似的褶子,细长的眼缝里突然冒出两道亮光来。他说:“这样办——中午,你先准备一顿饭,杀只鸡,鼓捣几个菜在家等着,不要去据点。 ……
编辑推荐
《将进酒》一书讲的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老百姓“智慧抗战”的故事。全书贯穿着智慧与谋略的博弈,幽默机智,但不失庄严,奇诡之中不失真实。作品虽有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场景,但这些场景不过是智慧抗战的铺衬。作品完全摆脱了以往抗战小说的模式,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