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资料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者:雷达  页数:4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汇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旨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本书为该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数十篇关于中国戏剧研究的最新评论,同时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

书籍目录

关于话剧民族化的一点思考             新时期话剧哲理渗透的轨迹和走向         建构思想的雕像——论新时期话剧主题的嬗变          新时期的话剧探索与探索话剧           新时期话剧的结构探索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现实主义:新时期戏剧探索的归宿地         小剧场戏剧的兴起                漫议“新史剧”                  八十年代以来的香港话剧概观        新时期话剧得失谈                中国话剧二十年变化的价值分析          新时期戏剧人物创造论             九十年代话剧的发展概貌及其趋势      先锋戏剧:对谁说话           戏剧观念问题               话剧要发展,必须现代化          谈戏剧观的突破                 中国话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重庆雾季艺术节上的讲话         现代戏剧的内涵与外观            戏剧应具有对当代生活的参与意识        也谈对“戏剧本质”的再认识         谈谈当代题材的创作视角         香港话剧的本土文化特征——论“港派”与“京派”       实验戏剧和我们的选择            我国军队话剧的战斗传统——纪念中国话剧九十年          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关于中国话剧的前瞻与思考       试论台湾与大陆小剧场运动之同与异       意义流失与话语再生——论中国前卫话剧的误读形态       新时期戏剧艺术论导论              华文戏剧交流的近况与展望         从生活出发——评话剧《丹心谱》         一声惊雷——赞话剧《于无声处》       《报春花》是一个突破            活在舞台上的陈毅市长             把文艺的灯火燃得更亮些——评话剧《谁是强者》         《茶馆》续篇《小井胡同》的出现         他们追求更美好的人生——《街上流行红裙子》观后         深层的开掘,诗化的追求——评话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生机在于创新——《魔方》的联想          他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评杨利民的《黑色的石头》       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话剧《桑树坪纪事》实验报告     狗儿爷——一个内涵丰富的农民形象        味无穷而炙愈出——话剧《天下第一楼》观后       《古塔街》的艺术世界              永不熄灭的火——评话剧《天边有一簇圣火》       若即若离——沙龙话剧《留守女士》的美学价值   荒诞与悖反:关于《鸟人》的另一种判断     轻松的喜剧形式 深刻的社会内涵——话剧《OK,股票》观后          真实 自然 质朴平淡——观话剧《同船过渡》          历史剧《商鞅》向艺术本体回归         关于《假如我是真的》的争论            关于《明月初照人》的争论           关于戏剧观念的讨论               关于《马克思流亡伦敦》和《马克思秘史》的争论   关于《小井胡同》的争论            魏明伦现象                   搭错车现象                    桑树坪现象                  日本戏剧印象一斑                佐临访德归来一夕谈

章节摘录

书摘政治所包含的内容并不神秘。神秘是我们把阶级斗争摆到非常的位置,结果形成了围绕这种斗争的无穷的狂热。无可否认,有什么样的政治体系,便会出现什么样的艺术品。中国千年来封建政治体系所造就的文化观,要求的是“文以载道”,认为艺术是政治的附属品。及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艺更成为阶段斗争的工具。政治主题在文革中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新时期文化大潮的发端,则是以对政治的批判汇入历史洪流的。这是政治使然,也是政治必然。其汹涌气势,表达出人民对畸形政治的深恶痛绝。小说《班主任》一开政治文化批判之滥觞,对“四人帮”在文化领域的倒行逆施实行清算。政治文化的反拨形成一股潮流。剧坛的反响格外敏捷而强烈。剧作家们选择了政治批判的主题。这个主题的选择是与话剧一贯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分不开的。    《于无声处》的出现,标志着左倾政治威信扫地。“揭批”是重写历史的开始。    在当代科学、民主与革命的世界潮流下,重写历史并非偶然的现象。尤其是我们从十年动乱中清醒过来,历史的画卷显得非常清晰,作家们表现历史的愿望也来得特别迫切,所以艺术家们自觉地服从了“揭批四人帮”的号召。    直到一九七八年秋,发生于一九七六年的“四·五天安门事件”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用戏剧形式表现这一斗争的是一个小人物——宗福先,他是上海某工厂的一位普通工人。政治热情成为他戏剧创作起步的动力。一九七八年冬,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首演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震动了全国。此时正值中共中央为“四.五事件”平反的决定刚刚通告。这部剧作通过描写天安门事件的英雄欧阳平躲藏到何是非家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表现了他们在政治与情感的漩涡中的态度,从而歌颁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揭穿了何是非之流卖身求荣的画皮。《于无声处》的戏剧情境给予人的震撼是政治情绪的激奋。正如著名戏剧家金山所写:“与其说我们是在排戏,不如说我们正重温着两年多前我国人民为了悼念周总理,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而掀起的一场向四人帮进行生死搏斗的经历。”正由于艺术家和观念的情绪更多地倾向政治性内容,因此《于无声处》的主题侧重揭示的是政治品格的美丑比较。除去革命的言词与行为,使欧阳平和他的母亲梅林的形象生动和贴切一些的,恰是一曲《红梅赞》。何芸弹奏的这支曲子,不只是对她与欧阳平青梅竹马少年时代的回忆,而且还隐喻着许多的内容。只是作者忽视了或者没有很好的运用这种隐喻,而使得直白性的语言发展到最后一幕成为活报剧样式:霹雳骤起,何是非惊恐万状。一道红光照在他那只血淋淋的手上……恐怕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罢,历史从来不是这样简单的。    尽管话剧找到了人民与政治蒙昧大决裂的楔人点,但它一开始就过多地把自己纳入了政治宣传的框架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使戏剧主题负载着直露的政治意识而失去了艺术的光彩。                    P022-P023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新时期话剧哲理渗透的轨迹和走向是怎样的?新时期话剧的结构探索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又存在什么关系?我国军队话剧的战斗传统是如何保持的?《天下第一楼》为何有如此高的赞誉? 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新时期话剧哲理渗透的轨迹和走向是怎样的?新时期话剧的结构探索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又存在什么关系?我国军队话剧的战斗传统是如何保持的?《天下第一楼》为何有如此高的赞誉?  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资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戏剧研究资料的系列,做参考资料很好。图书馆收藏了。
  •   学戏剧的应读之书!
  •   有价值的一本资料书!里面收录了不少人的学术论文,算是一本有启发的书籍!
  •   还不错的一本书,收录了当时的一些资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