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山东教育 作者:周谷平//戴嘉敏|主编:戴嘉敏//周谷平//吴长平//徐小洲 页数:214 字数:233000
前言
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正逐渐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存量不足及配置不均的矛盾日渐凸显,成为我国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的一个瓶颈,直接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对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追求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论是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澳大利亚以“均衡化”为目标的基础教育改革、日本的“规范化学校建设”,还是芬兰对“优质均衡”的推进、南非的“全纳教育”,都体现了全球范围内朝着这一理想的逼近及共同的努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浙江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在充分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全民优质均衡教育的区域探索》为主题,系统梳理、总结江东区历年来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尝试和理论探索,以期寻求一条新形势下迈向优质教育均衡、全民教育普及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研究立足江东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将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置于整个时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探索江东区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和互动。从区域教育整体设计的角度,以一个区为个案,系统构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体系。
内容概要
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直接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探索:基于宁波市江东区的实践》以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探索为主题,在系统梳理分析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历程,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同时,尤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个案,从区域教育整体设计、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提炼总结了近些年该区在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理论探究、制度与政策创新,及其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全国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一个借鉴的案例。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第一章 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概况 一、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历程 (一)孕育中的教育均衡(—) (二)畸形发展的教育均衡( ) (三)重生中的教育均衡(—) (四)引领主流的教育均衡(至今) 二、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一)各地经济文化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区域教育不均衡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衍生出的城乡教育不均衡 (三)重点校政策导致的校际教育不均衡 (四)教育投资政策偏向引发的类别教育不均衡 (五)各种综合因素引发的群体教育不均衡 三、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探索实践案例 (一)薄弱校改造:安徽铜陵推进教育均衡的抓手 (二)名校集团化办学:浙江杭州教育均衡改革的轴心 (三)综合实验区:辽宁沈阳教育均衡探索的基点 (四)城乡一体化:成都青羊教育均衡推进之路径 (五)学区化管理:北京东城教育均衡难题的破解之策 (六)若干启示 第二章 国外教育均衡发展概览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美国教育 (一)政策引导 (二)财政支持 (三)实施途径多样化 二、以“均衡化”为目标的澳大利亚基础教育 (一)对教育公平的长期关注 (二)确立“均衡化”发展目标 三、以“优质均衡”著称的芬兰教育 (一)关注公平的各类教育政策 (二)体现均衡的教育财政体制 四、以均衡发展为导向的南非全纳教育 (一)南非全纳教育改革历程 (二)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面向全体的教学体系 (四)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和扶持 五、以“规范化学校建设”推动教育均衡的日本教育 (一)健全法律制度建设,保障教育公平 (二)完善教育财政制度,合理分配教育资金 (三)统一配置资源,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 (四)实施“定期流动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第三章 江东区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探索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全民教育 (二)优质教育 (三)教育均衡 (四)区域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念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理念 (二)基本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探索 (二)江东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研究 (三)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与测评研究 (四)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办学研究 (五)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与应用研究 (六)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质教育均衡设计 第四章 江东全民教育体系的构建:人人有书读 一、全民教育发展总况 (一)背景分析 (二)现实举措 (三)基本成N: (四)思考 二、多元化学前教育办学模式 (一)多元办学模式的背景 (二)几种主要的办学模式 (三)基本成效 (四)下一步举措 三、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载体 (一)社区教育的开放性 (二)几种主要的社区教育载体 (三)问题与对策 四、规范、有序发展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一)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要就读公办学校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特点分析 (三)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发展的举措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展望 第五章 江东优质义务教育的追求:人人读好书 一、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总况 (一)背景分析 (二)现实举措 (三)基本成效 (四)思考 二、五星教学课例研究 (一)五星教学课例研究的意义 (二)五星教学模式是什么 (三)五星教学课例研究的具体做法与启示 (四)五星教学课例研究的展望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实验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策略 (三)单元整组教学实验的成效分析 四、网络教研的实践 (一)网络教研的定位 (二)主题型网络教研的基本模式 (三)网络教研的特点 (四)教研员面临的转变 五、星级教师管理制度 (一)教师发展的制度困境[ (二)星级教师管理制度的试用 (三)试用的反馈 (四)星级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 (五)星级教师管理制度的初步成效 (六)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第六章 江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探索:和而不同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况。 (一)背景分析 (二)现实举措 (三)基本成效 (四)思考 二、特色学校建设 (一)特色学校建设概况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 (三)特色学校建设的典型个案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成效 (五)思考 三、学校自主发展督导评价 (一)学校督导评价面临的转变 (二)学校自主发展督导评价的操作模式 (三)学校自主发展督导评价的基本成效 (四)学校自主发展督导评价的反思 四、共同发展学区建设 (一)学校合作模式的转换 (二)共同发展学区的组织体系 (三)共同发展学区的五项制度 (四)共同发展学区建设的初步成效 (五)共同发展学区的“民间”与“行政”双重特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4.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 芬兰对于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也十分关注,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和政策措施保证他们接受公平的教育: 首先,女性教育公平问题。芬兰高度重视女性人力资源,专门出台了保护妇女权益的平等法案。加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福利的有力保障,使得芬兰女性能够有机会公平地参与各阶段的教育。欧洲统计局统计数字表明,在欧洲国家中,芬兰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最高。在芬兰25~64岁的妇女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6%,远远高于欧盟其他国家平均21%的水平。 其次,移民人口的教育公平问题。移民在芬兰人口中的比例不大,但是在数量上却呈上升趋势。芬兰对于移民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芬兰移民教育的主要政策是双语教育,这一政策既能使移民尽快融人芬兰,学习芬兰的文化,认识芬兰的民族传统与价值观,又使他们不放弃原有的文化与价值观,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进入综合教育阶段的移民学生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公平的基础教育,同时中央政府又拨专款给各地方政府用于移民学生的额外教育。芬兰还在移民中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开设各种语言教育项目,包括芬兰社会与文化的课程和广泛的职业教育课程,以及融人了语言与风俗教育的职业培训。 最后,农村教育问题。芬兰南部的城市教育与北部的农村区域的教育差距是芬兰教育不平等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不断从农村迁出,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进而导致许多农村学校关闭或合并。由于学校数量的减少,许多学生不得不到距离遥远的学校就读,交通问题凸显,而且学校数量的减少也剥夺了许多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尤其是到中等后教育阶段,该问题更加明显。为此,芬兰政府建立了50多个区域性职业院校,每个院校都在各个镇设置附属学院和分支院校。尽管如此,为摆脱贫困,仍有大批偏远地区的学生远离家乡到大城市的各类多科技术学院和大学就学。结果偏远地区的一些职业学校等便出现了无法招到优秀合格教师和生源的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