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页数:422  字数:265000  译者:廖七一,李小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美国(苏珊·桑塔格文集)(精)》为美国全国图书奖、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以历史传记的形式重新演绎了波兰“舞台皇后”莫德耶斯卡移居美国后完成自我变革与精神复苏的历程。
《在美国(苏珊·桑塔格文集)(精)》主人公玛琳娜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与家人及一群追随者远涉重洋,栖居于美国西部蛮荒乡间,企图在傅立叶式的乌托邦社区中追求新生、重获救赎。
但田园牧歌式的生括维系不久即告夭折。为渡过难关,玛琳娜克服语言障碍,开启了她红极一时的美国舞台生涯。作品展现了一幅绚烂的历史画卷,逼真描绘了十九世纪
到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历史环境、人物事件、社会风貌,以及波兰理想主义者所代表的欧洲悠久文明与粗野而又朝气蓬勃的美国这片新大陆文明之间的对撞,是历史细节与现代意识的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美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桑塔格的小说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
  •   非常喜欢桑塔格的著作。
  •   苏珊的才情尽在其中。
  •   挺早买的还没有看完,年龄越大小说情节越没有吸引力,我是没有八卦心了么这是?
  •   一直在向她致敬 非常了不起的学者
  •   这是苏珊桑塔格的一本传记小说,也许放在当年那个冷战前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读,感触会更深。
  •     这部书有点史诗般的感觉。追寻美国梦的异乡人,尝试建立乌托邦式的生活,歌剧流行界的巨大成功,在美国什么都可以发生。
      只是边看故事边会崇拜苏珊.桑塔格。要研读多少书籍才能知道当时的情景,细节上的描写非常真实,丝毫不像是凭空捏造出来的。真的很佩服!
  •     2003年,桑塔格在为自己1963年出版的的处女作《恩主》(The benefactor)写中文版序时说:
        
      “《恩主》讲述了一个旅行的故事。这是一次生命之旅、精神之旅。这一旅行以达到平和或曰宁静而结束。当然,我不会提倡这样的宁静,这也并非是我为自己觅得的宁静。我在自己的生命之旅中,远远超越了《恩主》里的幻想的技巧和包裹着反讽的反刍。……如今,我已不需要以自嘲为掩饰,但是,我的风格当时就确定了,旅行也就此开始。”
        
      这几句话都可以在她的《在美国》一书中找到答案。
        
      在《恩主》中,桑塔格说,“我并不默认自己的焦虑,而是经过几番斗争、危机以及多年的反思,我从焦虑中悟出了某种意义。”
      这种焦虑一直延续了桑塔格的一生,在她晚年写出的《在美国》中也相当明显,
      然而那种“几番斗争、危机以及多年的反思”,在《恩主》的时候还只是想像,而在《在美国》的时候已经是经验。
        
      《恩主》那种喋喋不休的追问与倾诉,还时不时地会透出年青的破绽,即便书中的“我”是一个老头子,也掩饰不了作者想要找点答案的企图,还有那无处不在的亟待疏解的焦虑,实在是把真实身份暴露得可以。
        
      这让我想到朱天文讲张爱玲,张的精髓,都是在20多岁写出来的,朱天文50多岁再返回头来读张爱玲的那些小说时,她说她能看出好些破绽,然而面对经验的桎梏,张爱玲总能用强大的记忆和惊人的想像,作出一个完美的跳跃,看出这些破绽与跳跃,于读的人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读《恩主》会有用同样的感觉。然而,到桑塔格写《在美国》的时候,所有曾经外露的东西都内化了,她不再追寻答案,不再妄图疏解焦虑,她有了强大的自处之道,感情和思索来得更为深沉和厚重,四十年的人生思考,让她更知道自己和身处的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原本就是一个无终的故事,原本这就是人生。只是当年,她写作,更多地是为自己,而多年后,她继续写,是为更多的人。
        
      《在美国》是一个漂亮的拼贴文本,在那些字里行间,旁观者、被观者和桑塔格三位一体,水乳交融,整个故事如洪流般前进,把自我和他人、过去与现在、理想和现实、文学与社会、戏剧与真实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你会自深深处羡慕这样一个人,在这四十年中,她经历了何等壮观华丽的冒险,在生活中,在思想中。
      
      由此,又成了一份令人着迷的文本。
      
      P.s.1. 先闲说这些,来日有机会再写详细的。
      
      p.s.2.这本书的设计看起来简直是隐姓埋名得可以,我实在不理解将这本书拉进“凤凰文库”的原因,好在,形式再差,也掩盖不住内容。
      
  •     
      稍有读书癖的人都知道苏珊.桑塔格,她的名气可是大的吓人,她的《反对阐释〉经常被人们误读,如果她真的是绝对地反对阐释,她的这本书就不会诞生。随着她于2004年的去世,她的名气变得更大,目前她的作品大多数已经被译成中文,包括她的两篇小说《恩主》、《在美国》。她的那些火药味十足的文章很容易让人把她想象成一个强悍的女人(事实上,她也确实是的),她的文章记让那些政客们头疼,让小老百姓觉得痛快,于是,我们也会把她想象成只会做些“铁肩担道义,辣手写文章”的批评家而或略了她细腻的一面,她的小说则给我们展示了她的另一面,她三十岁时(1963年)的作品《恩主》已经让我们见识了她写小说的才能(塑造了一个在虚无中挣扎的男人)。《在美国》是她晚年时(2000年)的作品,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连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这被广泛认为是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国际文学奖项,曾经获得此奖的还有昆德拉和博尔赫斯等;2003年她又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一年一度颁发的德国书业和平奖。桑塔格声称自己是“一个好战的唯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道德家”。
      
      
      “虽然我写了两部以往昔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但我并不把它们称为历史小说。即是说,我不认为自己是在某个特定的类型内写作,像犯罪小说、科幻小说或哥特式(恐怖)小说。我要扩大我作为一位叙事虚构作家的资源,而我发现把背景设置在过去,写起来无拘无束。这些小说只能写于二十世纪末,而不是其他时代。它们夹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并混合其他的声音。我不觉得可以纳入任何重返常规或具象绘画的流派。也许,应把这些小说视为有关旅行的书、有关人在异乡的书:《火山情人》写的是在意大利的英国人;《在美国》写的是移民到美国的波兰人;我目前正着手的小说,写的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些在法国的日本人。不过,我并不是试图发展一套公式,而是试图拓展自己。......我觉得写作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
      
      
      《在美国》忠实地体现了桑塔格本人的写作理念,她的《恩主》可以算得上一本沉溺之作,更多的是一个沉溺自我的人的一种情绪发泄,而《在美国》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了桑塔格作为一个学者的功力,也可能看到她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才华。在小说里,你可以看到作为历史学、作为莎士比亚专家以及戏剧史专家的桑塔格的影子。
      
      小说以波兰女演员海伦娜.莫德耶斯卡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名为玛琳娜的文学形象,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玛琳娜在波兰、玛琳娜在乌托帮、玛琳娜在美国。小说在玛琳娜在美国的大红大紫中结束,伴随着一个和她搭档的男演员的醉后呓语。玛琳娜出场时正在向中年迈进,作为一个演员在她的祖国波兰已经如日中天,有过成功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在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之后,紧接着就是极度的空虚感和迷茫感(类似于男人射精后的空虚感和迷茫感),而在此时,她的祖国也正在遭受着列强的欺凌于瓜分,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正在欧美盛行,她和她的丈夫以及几个无力改变周围现状也无法突破内心迷茫的朋友,一起奔赴美国,想在大洋彼岸偏僻一隅建立他们的世外桃园,但他们似乎不知道鲁迅说过的那句话“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不用说,他们的社会主义试验以失败而告终,玛琳娜重返舞台,并且大红大紫,终点仿佛回到了起点。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琳娜为当时名燥一时的演员,离过婚,出过轨(在激情之夜,她甚至引导那个追求她多年的作家里夏德缓缓进入自己的身体),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如果一个历史人物不够惊世骇俗,以他(她)为原型来创作一部小说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尽管玛琳娜算一个成功人士,但你知道在美国成功人士可谓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把它写成一本励志类小说,但因为桑塔格的深入,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是一个女人,而任何时候,将一个女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不缺少故事的。在这部小说里,拥有多重身份的桑塔格各种才能可以说都派上了用场。作为一个历史说家,她准确地描述了十九世纪末,波兰以及美国的风貌(波兰被瓜分的不幸命运、波兰知识分子的夸夸其谈、费城百年博览会、刚刚诞生的电话机),作为一个戏剧史家,她准确地描述了玛琳娜饰演莎剧女演员以及其他戏剧的各种心里感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这一个小说家,马上丢掉了自己好战的本性,只变成了一个唯美主义者,她走入小说人物的内心,变成了一个只与小说中人物对话的作家,而不是与世隔绝的道德家。她说:“最伟大的艺术家能达到一种崇高的中立。”
      
      整部小说的风格总的来说,象十九世纪的小说那样精细,但她显然对当代小说也并不陌生,要知道桑塔格有在巴黎求学的经历,彼时,正是法国的新小说大行其道的时候。小说开篇二十多页不分段的开场白,我想,她既是想吓退那引起没有耐心的读者,又是试图用一种崭新的写法让小说里的主人公若隐若现地出现。如果让莎士比亚来写可能几十个字的人物表就足够了,但桑塔格偏不这样写。好象是为了小说的开篇遥想呼应,小说也以呓语式的酒后独白结束,当然小说的中间也不乏一些现代小说的小伎俩。
      
      “如果幸福是可能的话,常人能够指望的莫过于英难般的生活。幸福有多种形式,但能献身艺术是一种特权,是上帝的恩赐,而女人又懂得如何放弃男欢女爱......”熟悉桑塔格经历的人都会感觉到,这简直是她本人的内心独白。桑格塔和小说中的主人公玛琳娜生活的年代差不多关了一百年,作为小说家,桑塔格当然明白只要人类还存在,有些东西就会是永恒的。
      
      
      
      
      
      
  •   真喜欢她写的小说,第一次都不会让我失望,包括死亡匣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