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页数:264 译者:孟丽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作品在中国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首度中国之行。抵达北京时是2004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的几位中国编辑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随身带着我所有作品的中文版。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我的编辑向我解释,对于将我的作品引进中国市场她真是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心。她说。要想让中国读者接受一个全新的欧洲作家的作品真的很难,除非是那些教你如何取得商业成功或是如何操作电脑软件的书。不过,我的中国编辑也充满信心。因为中国读书界自有一群严肃的读者,他们渴望读到内容深刻、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结果,我的中国之行就演变成一连串的图书推广活动:接受采访、在媒体上露面以及在书店里朗读和签售。虽说大家事先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疑虑,不过好消息还是接踵而至:我的作品确实在中国卖出去了。《拥抱逝水年华》——一本描写以晦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竟然卖了两万册! 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的书而且认真读过。我属于后一个阵营,所以对于我的书竟然能在中国赢得这么多读者,我深怀感激。我有个网站(www.alaindebonon.com),我每天都能看到中国读者的留言,他们想跟我交流几句,想表达他们对我作品的喜爱。写作是桩难上加难的营生,可是拥有这么热心的中国读者,感觉确实容易了很多。 返观我已经出版的几本书,我有时仍不免有些犯嘀咕:我到底属于哪一类作家——究竟是什么将这些只言片语连缀到一起,成为一本完整的书。从一开始写作,我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讲不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术规范。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如果一位随笔作家来写一本有关爱的书。他也许会对爱的历史和心理稍作探究,不过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种朋友般的阅读感受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初习写作,我还认识到我喜欢写得尽可能简单朴素。这当然也挺冒险的,因为虽说你是刻意写得朴素,可难免也会冒乏味和幼稚之讥。不过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故作高深,让人弄不懂你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除了要写让人看得懂的书之外,我还立志要写在某些方面能对人有所助益的书。有一种观念认为好书就不该(没义务)对人有任何用处,为艺术而艺术嘛——并非为了实际的进步或是事业的成功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认同这种观念。为了完全改变自己而去啃那些严肃的书籍确实愚不可及,不过,我也认为,抱定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恋爱和阅读之间或许真有某种重要的关联。两者提供的乐趣差堪比拟,我们感到的某种关联感或许就是基于这个根源。有些书跟我们交流的方式与我们的爱人同等热烈,而且更加诚实可靠。这些书能有效地防止我们因自觉并不完全属于人类大家族而滋生的伤感情绪:我们觉得孑然孤立,谁都不理解我们。我们身上那些更加隐秘的侧面——诸如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愠怒、我们的罪恶感——有时竟然在某一书页上跟我们撞个正着,一种自我认同感于是油然而生。那位作者用确切的文字描述了一种我们原以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有所会心的情境,一时间,我们就像两个早早地去赴约吃饭的爱人.兴奋不已地发现两人间竟有这么多的共同点(陶醉之下,只能嚼几口眼前的开胃小食,哪有心思再去吃什么正餐),我们也会把书暂时放下,带点乖张地微笑着盯着书脊不放,仿佛在说,“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不过,书的价值还不止于描绘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习见的那些情感和人物.好书对我们各种感情的描绘远胜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虽确属我们所有,却又是我们根本无力予以明确表达的: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帮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我十五六岁时开始认真地读书,当时最喜欢读的就是爱情故事。我把书中的人物都想象成我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活人:我读得如饥似渴,又感同身受。这足可以解释文学何以能够为失恋的人儿带来舒解和慰藉。在文艺作品中认出我们自己,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达观的态度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因为我们可以学着站在普世的高度看问题,这正是作家们为了创作而采取的立场。 学着读书——写作又何尝不是——也就等于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个性并非如我们乐于想象的那般密不透风,我们自以为只归我们独有的很多东西其实根本没那么私密——当然并不是说它们就是客观超然的,像你在快餐店里招呼侍应生那么不带感情色彩,而是说它们其实都是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我们在发现自己并非如此孤立的同时也要付点代价:我们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 我自己在读书时总是很自私:我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我几乎从来都不为了“取乐”而读书。 我希望这能有助于解释我为什么写了这些书——写这些书是期望它们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的处境。中国竟然也有些读者愿意跟随我探索的旅程,幸何如哉! 2008年10月于伦敦 (冯涛译)
内容概要
《爱情笔记(中英双语珍藏本)》是一部充满趣味的长篇爱情小说。叙述了一对恋人从邂逅、恋爱到分手的充满戏剧色彩的爱情内容。但小说的精彩并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怎样机敏、智慧地用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阐述爱情这一古老话题,使读者阅读后有许多欣喜的发现。
作者简介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书籍目录
导读德波顿——一个好读好看的作家一 爱情宿命论二 理想化三 诱惑的潜台词四 真实五 灵与肉六 马克斯主义七 不和谐的音符八 爱情与自由九 美丽十 爱的表白十一 她有什么好?十二 怀疑与信念十三 亲密十四 “我”的确认十五 情感的周期波动十六 惧怕幸福十七 挛缩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十九 超越善与恶二十 心理宿命论二十一 自杀二十二 基督情结二十三 省略二十四 爱情的经验情爱如斯:译后记
章节摘录
二理想化 1.“洞析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艾利亚斯·卡内蒂④说,意指我们挑他人的过错再容易不过,但于己毫无意义。正是因为出于瞬间的念头,人们没有透视对方的心灵,甚至为此付出蒙蔽自己的代价才因此而相爱。如果玩世不恭和爱情位于对立的两端,那么有时候我们是用相爱来逃避自己耽于其中、从而遭其弱化的玩世不恭。每一例一见钟情中都有对爱人品质的故意夸张。这种夸张的赞美使我们只会把精力倾注在一张特定的脸上,这张脸承载着我们草率而神奇的信念,不致使理想破灭。 2.我和克洛艾在海关出口处的人群中走散了,后来又在行李提取处找到了她。她正使劲推着一辆总往右扭的手推车。但是从巴黎来的行李的传送带在大厅左边很远处。我的车灵活自如,所以我便推过去让给她用,但她拒绝了,说不管车多不听话,既然推到手上都应该对它忠实,还说飞行之后做点运动也有好处。我们推着这辆往右扭的车拐来拐去(经过卡拉奇航班的行李提取处),走到巴黎航班行李的传送带那儿。那儿已经挤满了人,自从在戴高乐机场登机后,这些面孑L不由得都有些眼熟了。第一批行李开始滚落到有联结缝的橡胶垫子上。~张张面孔焦急地注视着传送带,寻找自已的行李。 3.“你有没有被海关扣留过?”克洛艾问我。 “没有。你呢?” “也没有,不过我曾假供认过一次。一个纳粹似的关员问我有没有东西要申报,我说有,其实我没带任何违反规定的物品。” “那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知道,我当时有一种罪恶感。我一直有这种可怕的倾向,想承认一些自己没做的事。我总有些怪念头,总想向警察坦白一些自己根本没有犯过的罪行。” 4.“顺便提一句,不要根据我的行李箱来判断我这个人。”我们在张望着等行李的时候,克洛艾对我说。其他的人已经幸运地拿到了。“我是上飞机前的最后一刻在雷恩街的一家破店里买的。丑得很。” “待会看过我的你再说吧,我可连个借口都没有。这包我用了五年多了。” “帮个忙好吗?我去一趟盥洗室,帮忙留意一下我的手推车,我一会儿就回来。哦,如果你看到一个粉红色的手提箱,有鲜绿色手柄,那就是我的。” 5.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克洛艾穿过大厅,朝我走回来。她脸上现出难受的表情,略有些焦虑不安。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她的常态。她的脸上看去永远凄楚欲泪,眼神中有一种担忧,似乎有人要告诉她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这种气质令人忍不住想要抚慰她,给她安全感(或只是伸手让她握住)。 “行李还没过来?”她问道。 “没有,我的也没有,不过还有很多人在等呢。至少还要五分钟,不要那么急嘛。” “还真难等,”克洛艾露出微笑,低下头看着脚。 6.我骤然觉察到爱的降临,就在她开始讲起一个她自认为会是漫长而乏味的故事(间接因为雅典航班的行李传送带就在我们旁边)后降临了。故事说的是她和她哥哥夏天在罗得岛度假的事。克洛艾讲述时,我看着她的手摆弄着米色羊毛外套的腰带(食指上有些斑点),意识到(好像这是最不证自明的事实)自己爱上她了。我情不自禁地认为,无论她如何拙于言辞、语句不全,或者总有些焦虑不安,对于耳环的品味可能也不够高,她都是那样的令人倾慕。这是完全理想化的一刻,产生于一种无可理喻的幼稚的感情,就如同产生于她外套的优雅、我的飞行时差综合征、我早餐所吃的东西,以及在第四航站楼行李区与她彻底展露的美丽截然不同的压抑气氛一样。 7.岛上挤满了游客,但我们租了摩托车和……克洛艾的假日故事沉闷无趣,但沉闷无趣不再是一个评判标准。我不再依据日常谈话约定俗成的逻辑看待它;我也不再从话语中找出智性的感悟或诗化的真谛。她说了什么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她正在说——我想从中发现她所说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缺。我乐意倾听她说的每一个趣闻(有一个卖鲜橄榄的店子……);喜爱她讲的每一个笑话,即使讲丢了其中的妙语;欣赏她发表的每一点见解,即使头绪纷乱。因为这彻底的寄情克洛艾,我乐意不再自我专注,而是用心体会她的每一点脾性,分享她的每一段记忆,探索她童年时代的生活历程,了解她喜欢的所有事物,知晓她害怕和痛恨的东西——所有这些也许早已存在于她身心之中。却在瞬息之间变得那么神奇迷人。 8.行李终于来了,在我的行李后面只隔着几个箱子.就是她的。我们把行李搬上手推车,从绿色通道走出去。P12-15
后记
情爱如斯 ——译后记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对情人、在一家中国餐馆里庆祝生日、西方社会的一个夜晚、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第十章) 人类爱情的历史是那样悠远丰富,当现代人想要作爱的表白时,如本书中处于上述文化背景之中的主人公那样,“Love”或“爱”这些因为过度使用而沉闷无味的词还能精确地表达我们的情感状态吗?继续使用这些词语就好比睡在别人肮脏的床单里,难道我们不应该找到与所爱之人的独一无二相称的表白? 这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发出的疑问。也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因为你我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故事与心理体验,这是人生成长必然经历的岁月,真正爱过,谁没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呢? 对于德波顿来说,爱情也许还有另外一些内容,于是就有了《爱情笔记》,就有了关于爱情的诸多思想片段整合而成的一个好读的故事;思想的小说式图解也得以在这关于爱情的文本中熠熠生辉。 小说当然得有小说的情节。《爱情笔记》的情节也许很简单,讲述的不过是一个现代爱情故事:一对英国青年结识于巴黎至伦敦的客机上,随后交往,同居,分手。结构很完整,开头是邂逅,至十六章到达爱的顶峰,十七章到最后一章讲述了爱情的迅速逝去,结尾拉开了另一次爱情的幕布..读者对于这类情节也许并不陌生,毕竟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已经有太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但是《爱情笔记》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故事本身并不是作者浓墨重彩想要描绘的,情节已经让位于灵巧的哲思,作品充满了思考性段落,而在这关于爱情的诸多思考中,有一种智慧而清晰的辩证联结。作者自始至终是从主观的、内省的角度来表达、来探索爱情的意义和本质,从整个爱情故事中凝结出比生命更为持久的爱情哲理,充满了西方审美智慧与哲学情怀。 翻开这部自传体式的小说,我们首先领略到的就是一种精妙的手法,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作者以数字来标示每一个段落,而每一章节又是一个哲思单元,有对邂逅的神奇遐思,有吸引对方的惶惑失态,有爱和自由的平衡,有情爱创造的私密空间,有熟悉后的倦意与重新发现,有对幸福的恐惧,有奇妙的爱情恐怖主义,有心理宿命论,有自设的基督情结……凡此种种都是爱情可能经历的段落,在作家的笔下都成了有趣的话题。德波顿以戏而不谑的方式生发出充满机锋的笑话与漂亮有趣的细节。 作者知识丰富,以西方悠久的文化、历史为底蕴,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霍布斯到尼采,从司汤达到普鲁斯特,从乔瓦尼到科比西埃,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学、宗教、美术、建筑,旁征博引,生发新意。而这一切都是用现代人的目光采撷精华,归于解析,探索一个中心:人类的爱情。其中蕴藏的诗意、幽默、哲思、智慧,如行在山阴道中,令人目不暇接。道出了爱情生活中人人俱有的微妙感受。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心灵之语。 也许我们该说,德波顿确实是一位深刻的思考者,不论是在激情的巅峰还是在失恋的低谷,他始终能够让书中的“我”把握对人物心理的细致观察,捕捉意识流中一刹那间的情绪波动与思想转折,将之如实地记录下来,从而把恋爱中的人们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心理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我”不管是被哪种多么感性的情绪或氛围包围着,都始终保持一份冷静,用理性和逻辑,从中寻找规律和秩序。德波顿将掩身在男女情爱之中的五彩斑斓的感受化为流动的文字,营造出一份似乎能够加以触摸的妩媚多姿的总体情绪,让爱情澄清洞明,无处遁形,昭然于众,同时全文的整体氛围又是睿智、幽默的。 毕、Ik于剑桥的德波顿除了英语,还精通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他是西班牙后裔)。虽然年仅i十余岁,但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爱情笔记》于1993年出版,是他的第一部小说,甫一发表就引起轰动,德波顿因此也被誉为“英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他的第二部小说《爱上浪漫》于隔年出版,曾人围法国费米那文学奖,而第三部以传记艺术为题的《亲吻与述说》在一九九五年出版后同样大受瞩目。非小说佳作《拥抱逝水年华》是他的第四部作品.以作家作品解读的方式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种种参考.一九九七年出版后立刻成为畅销名作。德波顿认为“哲学不应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游戏,而要成为帮助人们解决心灵伤痛的良药”,于是就有了他的新作《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更能证明他的多才多艺和不凡的创作潜力,怪不得英国评论家菲利普·格雷兹布鲁克说他是“一位恐怕连扫帚的传记都可以写得活灵活现的作家”。 德波顿的一系列作品都从西方的哲学、心理学和文学经典中汲取资源,讨论现代人的生活,为生活中令人困惑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以思辨见长.《时代周刊》称他为“英国的笛卡尔”。正因为此.他的小说读来给人一种思想的饕餮,智慧的点染,趣味的愉悦。思想容量大的作品翻译起来当然甚为费力,故译者时时惴惴不安,尤恐错误地领会作者的意图,违背了作者的佳思妙构。有幸的是,虽然未能亲炙其面,有些行文奥妙之处还是通过电子邮件得到了阿兰·德波顿先生的亲自解说和指点.使译者受益匪浅,同时也倍受鼓舞。在此谨致谢忱。 译 者 2001年5月
编辑推荐
阿兰·德波顿所著的《爱情笔记(中英双语珍藏本)(精)》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记录。本书为双语精装收藏版。小说的精彩并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而在于作者怎样机敏、智慧地用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阐述爱情这一古老话题,使读者阅读后有许多欣喜的发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