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 卡夫卡  页数:365  字数:247000  译者:张荣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城堡(精)》是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始写于1922年,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交涉。城堡就位于眼前的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还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未能进入城堡。《城堡(精)》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德语文坛成就最高的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

书籍目录

译本序
一 到达
二 巴纳巴斯
三 弗丽达
四 第一次和老板娘谈话
五 在村长那儿
六 第二次和老板娘谈话
七 教师
八 等候克拉姆
九 反对讯问的斗争
十 在街上
十一 在学校里
十二 助手
十三 汉斯
十四 弗丽达的责备
十五 在阿玛莉娅那儿
十六
十七 阿玛莉娅的秘密
十八 阿玛莉娅受罚
十九 四处求情
二十 奥尔嘉的计划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附录
一 小说开头的异文
二 断片
三 作者删去的段落
四 《城堡》第一版后记(1926)
五 《城堡》第二版后记(1935)
六 《城堡》第三版后记(1946)
七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1940)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卡夫卡城堡
  •   装订不错啊
  •   卡夫卡 意识流
  •   盗版书,表示很无奈
  •   http://book.jd.com/11063815.html
  •     这只是个人梳理的读书笔记。依据三版的序言与加缪谈卡夫卡的文论整理。
      
      -----------------------------------------------
      
      
      
      非自然中的自然
      
      
      在加缪的理解中,“卡夫卡的自然意味着,人物的遭遇越是不同寻常,故事的自然就越明显。”
      
      也就是说人物对降临到自己身上的、对呈现在他眼前的这种“不同寻常”产生的“无可奈何的接受”、与紧随这种接受而来的“寻求”是正常且自然的。
      
      即加缪所说:人们可以在一个人生活的其特性和他的接受这种奇特性的单纯性之间的距离是成正比的。
      
      身处(或围困)在这种惊奇的境遇下的人们眼中偶然卷入者的惊奇、与这个人感受到的人们的惊奇的缺乏是成正比的,这种惊奇与惊奇的缺乏之间的距离,也与事件本身与自然的距离成正比。
      
      人物在这种反常中、在人们缺乏惊奇的目光中呈现出永远的反常:
      “他只能借助一种永久的反常做到这一点,这种反常赋与色彩以表达虚无的权力,赋与日常举动以表达永恒的野心的力量。
      那么K的野心,在此处正与那反常的缺乏惊奇相对:
      “他要求这个世界的事物交出它们最大的秘密,要求女人交出睡在她们身体中的上帝的标志。”
      
      被删除的段落里这样写道 “假如人们眼力好,可以不停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那些事物,那么人们就可能看见许多许多,但是人们一旦放松注意,合上了眼睛,眼前立刻变成漆黑一团。” 而K要做到的,便是努力,使眼睛远离这漆黑。
      
      
      
      
      严肃的摇摆
      
      
      在野心一步步趋动向前的过程中,由于一种对生活的“严格的态度”,正如布罗德在后记中所写“那种在有些地方也许一开始会令人感到奇怪的详尽的描述也全然是这种完美无缺性的表现,这一点只有那些还从来没有试图对生活中的随便哪一个事实及其在(这个人自己的,或者人类的)‘正确道路’上的作用做出判断的人才会觉得不可理解。”
      
      布罗德又进一步申明,对于那些“所有以严肃对待生活的人”,“那些信件所引起的思虑是无穷无尽的。”
      
      这是对这部小说“可理解性”所作出的要求,也正是对“严格的态度”注解。
      
      如何证实这种严肃性的必要呢?
      
      “他表面上无所事事,游来荡去,尽干些扰乱和平的事。实际上他却是非常忙碌,他在等待机会。”
      而K的这种努力,在布罗德看来是这样的:
      “ K到来——前进——人们看穿他的诡计——人们没有受迷惑”
      人们的反响证实了他到达了正确的地方。他的野心用对了地方。
      
      
      思虑存在于何处呢?在加缪看来,恰恰在最轻微的事物可能引起的震动中,人们动用思绪与情感,对世界(无论哪一个世界)进行的甄别与判定。这种震动的摇摆本身成全了象征及其美学体验。
      
      这样两个世界(任意的两个对立世界),他们都各有一个观念与感觉,并且互相迎合,各有自己的权利与塑造。各有自己的表面与含义。
      
      A. 一方面是日常(平和) 一方面是超自然的不安(对于平和的怀疑)
      B. “荒诞,是因为正是这肉体的灵魂如此过分地超越了这肉体。
       (疯子在澡盆里钓鱼的故事)”荒诞是多么与过分的逻辑联系在一起“
      
      
      K在他自己野心生出的严肃里,“自然和异常中,个体和万有,悲剧和日常,荒诞和逻辑之间的永久的摇摆,……既给了他反响,又给了他意义。”
      见于《变形记》,这种永久的摆动带来“轻微的烦恼”,而“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就在于这种细微的差别。”尼采所言“大问题就在街上”。这种轻微的区别,卡夫卡一经洞见,便开始用日常表达悲剧,用逻辑表达荒诞。
      在紧紧相连的关系中,卡夫卡抒写“一个寻求圣宠的灵魂的本质遭遇——把问题化为行动、使一般和特殊相重合。”
      
      
      
      逻辑画成荒诞
      
      
      在进一步讨论下,这种联系成为一种恐怖的平行关系。
      
      在《审判》、在《俄狄浦斯王》里面 ——
      “不落言筌的反抗(然而正是反抗在写),清醒的、沉默的绝望(然而正是绝望在创造),小说(或戏剧)人物一直到死都洋溢着那种惊人的行动的自由,什么都不缺。”
      
      这就是平行的一致性给予的巨大自由,但是,在书写的绝望最终被逻辑覆盖。不存在吞并,而是完全的覆盖。
      俄狄浦斯王中呈现的是这样的画面:
      
      
       预言 ——→ 定论 ———————↓
       ↓
       “这不可能“ ↓
       ↓↑
       现实发生 ↓
      ( ———————— ) → “这是可能的”
       日常生活、社会、 ←
       身体、感情
      
      (这个发布之后肯定会错位的.....)
      
      最后战胜的是预言,也正是日常生活步步紧跟的逻辑,这是预言产生的推导的胜利,也是逻辑行动的胜利,它与另一个世界感情并行又相悖,另一个“荒诞”世界长鸣的警钟最终成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被漆染上逻辑的真相的恐怖血红色。这大概就是加缪说的“恐怖的顶点”。
      正是逻辑使荒谬的质疑声消弭在声波完全息无的平直线上,消失在内心巨大宁静的爆炸过后引起的耳鸣里。这是彻底的失声,是逻辑审判下荒诞的终端,也是终极的荒诞。
      
      但《城堡》却显然不是如此封闭。
      
      
      
      沉溺失效
      
      
      加缪指出“他周围的人喜欢上了那种空虚和那种无名的痛苦,仿佛痛苦有了一种令人宠爱的面貌。”
      
      文中明显的几处是,奥尔加对家族受鄙弃的一种潜藏在沉溺
       阿玛丽娅对被遗弃姿态的彻底沉溺(唯一一个彻底没有反抗的人)
       老板娘的克拉姆情结
       佩碧关于弗丽达的种种猜测
       巴纳巴斯对于实务的倦怠
       施瓦尔策对女教师盲目的爱
      
      (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倾听与争辩。老板娘等人大段的观点立场,更像是一场苦难的诉说,经验的填鸭,但K的姿态则始终是正面的,这种正面见于他对于自己动机的隐藏、理智地捍卫。话语本身是一种反抗,而K在这种时刻,都将反抗隐匿在矜持中。【加缪有一段关于演员表演的阐述,十分精彩。】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他在荒诞赋予的行动的自由下,受到更高层次的限制,并且是自主的限制,使他由始至终保持严肃和节制。)
      
      
      而在布罗德指出,“K终究是一个充满善意的人,(S:终究这个词,几乎可以使我们确定他身上的种种不光明),他既不追求孤独,也不以此为荣。”
      
      “他因为在不停出现的希望与失望这细微的差别之间获得了忧郁的权利,但是,他并不享受。仿佛如今他的确比任何时候都更自由,可以在平时不准他来的地方等候,愿等多久就等多久,赢得了别人很少能赢得的这种自由,没有人可以动他一根毫毛或撵走他,甚至几乎也不可以同他攀谈,但是——这一信念至少同样强烈——也觉得仿佛同时也没有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候、这种不可侵犯更没有意义、更没有希望的了。”
      
      在这段出现在第八章《等候克拉姆》结尾的文字里,读者能看到K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彻底的孤独。这种巨大的自由正是由荒诞(的内心)赐予这具肉体的,但是,在荒诞的语境下,在他人的惊奇下,他却无法迈出一步。
      
      人的野心满足了荒诞的胃口,严肃却促使这种孤独转变成忧郁,并且是类似波德莱尔《无可救药》笔下的那种奇异的胆汁,冷却干燥犹如一块皂色坚冰。它的作用并不如题所示,恰恰是对沉溺的认清,是一种彻底的清醒。
      
      类似诗意的发现暗合了格勒图森在序言中提到的美学角度的认识——
      “醒着的睡眠者”。荣格在自传中提到他在晚年越发明晰的一个认知,即老子所表达的“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感受。人由于其野心接受到的过分的希望,最终能使人身处逻辑中,看到纷扰的荒诞。
      
      或者这也就是加缪要的那种真实——
      “如果说我也能欣赏他(指卡夫卡),那么我知道我并不寻求普遍的东西,我寻求真实的东西。两者不可重合。”
      
      艺术使(任意)两个世界得以链接甚至重合,并且“这种人和非人共存的精确地点(S:事物相连的最不可能处),纯洁的心灵是能够随处看到的。”
      
      洞见者卡夫卡的作品中具有的“普遍的象征”,但正如加缪要求的,人的任务不在于‘只关心希望’(S:如对于人来说,艺术何时能真正只是艺术),而是要“脱离诈术”,普遍的象征,并不能真正满足荒诞的人。
      
      
      
      跳跃与达成
      
      
      这种强大的内在,与几乎是万能的严肃,使他保持着一种谦卑。(实际,是一种强大的激情。)
      
      有如下这样一对序列。 (发布出来肯定又会移位..)
      
      虚荣 借助虚荣
      平和 无根
      沉溺 前进
      
       ← 想象 限制→
      道德 宗教
       ← 走动 限制→
      
      道德 把握机会
      屈服 寻求接纳
      
      
      在这一(不精确)序列中,可以确定的是人们所有多样却停滞的信仰、诉求、猜测都受制于城堡,即“完全听命于神的道德”。
      但K的宗教,K的日常生活的神性,正是卡夫卡所坚持的不通常意义上的那个上帝。
      
      在这一序列里面,很容易看出K是如何在完全服从城堡的指示与安排下,通过种种具有明确动机的、明显对城堡极不恭敬的行动来接近神的。对此加缪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道德的范畴和宗教的范畴想象成相互一致。”“希望”与“希望”不同,正如“道德”与“道德”不同。
      
      对于上面那个序列,还有一点需单独提出。
      在删节片段中,奥尔加意识到“但是谁也不应该把他当作带来好运者来欢迎,谁这样做就是迷乱了他的道路。”
      
      将这一句话与另一段删除段落中 车夫所说“人们不应该让这个人堕落”
      和奥尔加后来又说“不过,当我随后以为,我可以放下所有忧愁,因为你会为一切做解释,找到出路,这时你却突然说了一些话,一些完全令人痛心的、不正确的话。”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里呈现出两种态度——
      车夫肯定了他的动机,并运用他的动机,而奥尔加却仍然要求他作为一个牺牲者。诚然K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本地人抱有奉献的期待,但他的期待更为合理。或者说,他更明白这种动机。
      
      
      加缪意识到,“使我们爱上压垮我们的东西,并使希望产生于一个没有出路的世界之中这服精妙的药使一切都为之改观的这种突然的跳跃,是存在革命和《城堡》本身的秘密。”
      
      关于这种跳跃,暂且归类为3次。
      
      A 借助弗丽达接近城堡
      (在这过程中,他因绝望生出的疯狂的希望,使他抛弃了道德、逻辑和精神真理。但在结尾,他却通过弗丽达的离开,意识到了超越他自身的东西。“他意识到那种东西使她永远与城堡不相称。)
      B 从弗丽达→ 巴纳贝姐妹
      未必是从信任的爱到荒诞
      更可能是 从借助虚荣 到 借助更孤独的虚荣(阿玛丽娅的遭遇所致)
      在这一过程中,它实际更为荒诞,却离荒漠更为接近了
      C 通过最后他几乎完全不眨的眼睛见证了上帝,他通过行动与所见来否定上帝,进而重新发现上帝。
      
      这三次跳跃告诉他,“不能把不属于上帝的东西给上帝”,即“万物皆备于上帝。”
      
      
      
      走出荒漠
      
      现在,需要回到那个最初的问题,他究竟要通过上帝达到什么。
      在他通过“冷漠、不义和仇恨的各种空虚而丑恶的面貌后面”看见的荒诞却仁慈的上帝,究竟能给他什么。
      
      那就是 —— 人的荒诞会被承认,被接受。
      依据布罗德提供的,卡夫卡曾经提及的福楼拜对于日常家庭美好的向往。可以断定的是,K所要求的是一种平和,是一种荒诞在内心的平息。一种存在,这几乎就是他的全部希望。
      
      为什么希望和希望不同? 因为K并非完全“听命”于城堡,他按照指示要求一种肯定与接纳。因为“存在思想充满着一种过分的希望,而在这种成为一切的思想的特点的跳跃中,在这种固执中,在这种无平面的神性的测量中,怎能看不到一种舍弃一切的清醒的标记呢?”
      
      因此K是清醒的沉睡者,因此他疯狂地排除一切,疯狂的睡着。
      
      加缪看到,“卡夫卡不承认他的上帝具有道德的崇高,明显性、善良和一致性,但是为了更好的投入他的怀抱,为了荒诞被承认,被接受,人顺从他,而从那时起,我们知道就不再有荒诞了。”
      
      这也就是说,踏进荒漠,恰恰是为了结束荒漠。
      
      事实上,K一步步踏进城堡的过程,这种对城堡“真相”的坚持,对“众人口中的”城堡的不尊敬,展示了“人的理性与上天仁慈之间的距离“。对于上帝的那间小小房间的描写,对于人们口中不同言说的呈现,使得天意与人的距离看似缩短了。 “天意在人的理智的注目(S:或甄别)下,时而显的崇高(克拉姆),时而又受到批评(讥讽的、明智的、愚蠢的。)” 而K似乎是唯一一个,在不断地希望与失望中,在逻辑与荒诞的微摆中仍缓慢向前的。或许,这也正是取得“圣宠”所需具备的最根本条件。
      
      而加缪对于这种“荒漠的结束”有着更直接,更果断的理解。他认为,“把《城堡》的隐秘含义和它展开在其中进行的日常背景联系起来,把K的热情而骄傲的寻求和它在进行的日常背景联系起来,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最伟大所在。”
      
      依据布罗德的回忆,卡夫卡原本为K设想的结局至少将得到部分满足:K奔波一生,临终之际,从未放松斗争的他被村民们围绕在当中,这时村长宣布了消息,虽然他仍然未能获得合法权利,但城堡准许他,作为一个人在村里居住和工作。
      
      “如果说怀念是人类的标记,那么可能谁也不曾赋予这些遗憾的幽灵们这样的血肉和凹凸。”
      
      加缪所说的这种怀念是什么呢?
      文论的最后一句便是最好解答——
      “最后,卡夫卡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判词宣布这个连鼹鼠都参与了希望的丑恶、令人震惊的世界无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