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罗杰·伊伯特 页数:534 字数:362000 译者:黄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罗杰·伊伯特将他惊人的能量、敏锐的判断、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眼光和尖锐的幽默感,都融入了他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中,它们是我们时代最具洞察力的影评文字。
伊伯特已经成为了权威。作为得过普利策奖的新闻工作者(他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影评人),他已成为杂志和报纸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主持的电视节目为同类电视影评节目开创先河,至今已持续播出长达三十年;他的著作——不光是影评集,也包括那些论述更大电影议题的文章——如潺潺流水绵延不绝。
本书收入的那些散文充分说明,伊伯特是如今为普罗大众写作的影评人中最有思想的、从历史角度来说也最见多识广的一位。电影之所以吸引我们,不仅是因为它的故事,其纹理结构也同样重要,伊伯特毫不张扬的文笔正好符合这个道理。
所以,光是冲着伊伯特那些影评文章的力量,这本集子就值得一看,更何况它还有附加的价值:《在黑暗中醒来》记录了美国的电影历史和电影文化在多个层面上的各种变化。或许伊伯特自己都没能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上,他按时间顺序记录下的确实是电影制作、电影欣赏、电影评论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发展变化。于是,伊伯特的这些大作便成为了一份引人入胜的历史记录,记录下极具智慧的他如何面对当代电影的巨大变化。
《在黑暗中醒来》记录了一位重要影评人的感性时刻,也是对过去四十年中我们电影文化发展历史的宝贵记录。它一定会被放在你的书架上,和艾基、法伯以及极少数与他们旗鼓相当的名字一起。
作者简介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美国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在美国影视业和新闻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语
引子 梦想殿堂之消失
第一部分 访谈与人物
第二部分 最佳影片
第三部分 外国电影
第四部分 纪录片
第五部分 被忽视的和被低估的
第六部分 散文与杂感
第七部分 关于电影评论
后记 电影百年之思
跋 关于生命和电影的意义
附录 年度十佳榜单
章节摘录
那些年也是我作为影评人在交学费的一个过程。1970年,当我自己也在芝加哥大学附校开了电影课程时,是约翰•韦斯特建议我使用那种可暂停的十六毫米放映机,对影片做逐一镜头的分析。我会在课上针对几十部影片就这么停停、放放、讨论讨论。等有了激光光盘和DVD之后,这变得更加方便,我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上都采用过。这是一种讨论电影风格时直观、实用的方法,并非以理论为出发点,而是以一片黑暗的观众席中某人大喊一声“停”开始,随后画面停止下来,我们针对镜头、构图、机位、剪辑、对白、表演、服装、打光技巧或是银幕上某些特别的东西展开讨论。我不知道在关于电影的大道理上,我们的讨论是否产生过什么重大意义,但有时候我们确实会感到,仿佛和导演一起深入了电影的内部;我记得在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有一处枪击刹那发出的闪光,我们仔细观看影片,终于发现其中有一格被特意留了出来,于是放映机发出的光线打在银幕上,反射回来,形成开枪的效果。在这些课程中,我们用的是路易斯•贾内梯教授的《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Movies),他在书中提出了不少构图思路上的实用观点。之后几年,我们还用到了大卫•波德维尔和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inThompson)两位教授的几本专著,他们在关于电影风格的问题上有着最深入的看法与见识,而且对自己的学识很有信心,文风清新优雅,绝非那种用学究气来掩盖心中没底的行文方式。罗伯特•宗卡当初编辑某篇云山雾绕的文章时,曾引用过别人的一句话:“如果你写的东西,不能让随便哪位买了报纸的人都读得懂的话,那只能说明,其实连你自己都没弄明白。”这是条真理,波德维尔和汤普森的那些书就是明证。我去了不少电影节。1967年我在纽约电影节上遇到了宝琳•凯尔和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Herzog),还有其他许多人,但与他们二位的相遇,对我来说具有铭记终生的重要性。我和凯尔渐渐成了好友,她打来的电话经常会如此开始:“罗杰甜心,不,不,不。”然后再向我解释,我的观点为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至于赫尔佐格,他为我树立了一个电影艺术家的典范:无畏、心里只有拍摄对象、对商业考量无动于衷、相信观众始终能跟得上他。自从我看第一部赫尔佐格作品以来,三十八年过去了,他贡献出总共约五十部剧情片与纪录片,没有任何一部是妥协的、可鄙的、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而拍摄的、或是让人毫无兴趣的。即便是他那些失败之作,影片本身也都蔚为壮观。差不多一年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马丁•斯科塞斯本人;我们俩和宝琳•凯尔挤在一间旅馆房间里侃侃而谈,斯科塞斯谈到了他的剧本《女巫季节》(SeasonoftheWitch),它后来被拍成了《穷街陋巷》(MeanStreets)。还有一次,他带我去了间工作室,那里正在剪辑《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当时他还在替自己后来的御用剪辑师塞尔玛•舒恩梅克(ThelmaSchoonmaker)工作。另一次,我们在圣雅纳略日去了小意大利区,在一家他从小就光顾的意大利餐馆里,他为我讲述了自己的电影里会有哪些类型的人物出现;《盗亦有道》(GoodFellas)开场的那段旁白,其实就是那顿晚餐时他追忆童年往事的另一个版本。我还去了戛纳,当时只有五六名美国记者去报道戛纳电影节。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雷克斯•里德(RexReed),当时他正处于事业巅峰。我记得,对于我这个默默无闻的芝加哥人,他表现得十分友好、慷慨,毫无架子。安德鲁•萨里斯和莫莉•哈斯科尔(MollyHaskell)也在那儿,还有《时代》的理查德•柯利斯(RichardCorliss)和玛丽•柯利斯(MaryCorliss),《洛杉矶时报》的查尔斯•查普林(CharlesChaplin)、《纽约每日新闻报》的凯瑟琳•卡洛尔(KathleenCarroll)、多伦多来的乔治•安东尼(GeorgeAnthony)和来自伦敦的传奇人物亚历山大•沃克(AlexanderWalker)。我还记得1979年的某个夜晚,善耍诡计的法国电影人、电影企宣皮埃尔•里希昂(PierreRissient)用摩托艇把我们全都载去了科波拉的游艇,科波拉在那里发表了那通命运攸关的声明,说他自己都不清楚《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最后那部分究竟好不好。他并没有讲清楚“最后那部分”到底是指什么,于是关于这部杰作的第一批影评中,有半数都受到了他的误导。影评人听了他的那句话,急于提出自己对影片结尾的看法,但事实上,科波拉当时说的“最后那部分”其实指的只是片尾字幕做得“好不好”。他还说,他想在戛纳“两个版本”都放映,因为他觉得戛纳就像是一次“城外试演”,这一说法起源于舞台剧领域,话剧或音乐剧在登陆百老汇舞台前,都会先在其他城市进行试演,以观效果。——译者安德鲁•萨里斯问他:“那么城里又是在哪儿?”我去过很多拍摄现场探班,想当初,根本不存在电影公司是否会花钱铺路的道德问题。我飞去瑞典观摩了伯格曼和博•维德伯格(BoWiderberg)工作,去罗马看了费里尼和弗兰柯•泽菲莱利(FrancoZeffirelli),去英国看了约翰•伯尔曼(JohnBoorman)和卡洛尔•里德(CarolReed)爵士,去好莱坞看了比利•怀德、亨利•哈萨威(HenryHathaway)、奥托•普莱明格(OttoPreminger)、诺曼•乔伊森(NormanJewison)、约翰•休斯顿(JohnHuston)等人,族繁不及备载,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罗伯特•奥特曼,这个事业与人生完全保持一致的男人触动了我。那时候,还不会有企宣人员紧紧用锁链拴住顾客的做法,也不会有被压缩到仅剩五分钟的所谓“访谈”。我和泽菲莱利、尼诺•罗塔(NinoRota)一起在朱丽叶阳台底下的那个花园里穿行,作曲家尼诺•罗塔向导演哼唱着影片的主题曲。此指1968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受《老爷》杂志邀稿,我与李•马文(LeeMarvin)在他位于马里布海滨的别墅共渡了一天,此外还有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Marx)、柯克•道格拉斯(KirkDouglas)、罗伯特•米切姆。马文的那篇访谈书中也收入了,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篇。看的时候请留意,他本人也很喜欢这篇。00大约在1968年,《华尔街日报》写了篇关于鲁斯•迈耶(RussMeyer)的文章,我给他们写了封信,指出迈耶其实是位值得称颂的电影作者。他给我写了信,我们见了面,他邀请我为《飞越美人谷》(BeyondtheValleyoftheDolls)写剧本,我由此开始了一段新的冒险历程和一段漫长的友谊。当时,二十世纪福克斯境况不佳,资深的企宣人员杰特•福尔(JetFore)跑来我们办公室,抱怨说如今只有我们的电影才能挽救福克斯了。“城里每一位制片人都把侄子派去沙漠了,给了他们一辆摩托、一台机器,希望能再拍出部《逍遥骑士》来。”他说,“可我们呢,我们手里有什么?我们全都陷在那两部战争片和那部西部片里头了。”两部正在拍摄的战争片是《陆军野战医院》(M*A*S*H)和《巴顿将军》(Patton),那部西部片是《虎豹小霸王》(ButchCassidyandtheSundanceKid)。所以说,公司的情况其实比他想象得要好,只是有那么一段时间里,病人们自己管起了精神病院。鲁斯和我花六周时间凑合出了一个剧本,最终得到的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电影;柯利斯把它选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佳影片之一,“性手枪”乐队和他们的经纪人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McLaren)在伦敦看过影片后,决定请我俩为他们拍部电影,我给电影起名为《谁杀了班比?》(WhoKilledBambi?)。这部电影最终并未完成,因为麦克拉伦没钱了,但能在伦敦的故事讨论会上遇见乔尼•罗顿(JohnnyRotten)和希德•维歇斯(SidVicious)的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编辑推荐
《在黑暗中醒来》编辑推荐:美国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集,美国电影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