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简·奥斯丁 页数:346 字数:203000 译者:武崇汉
Tag标签:无
前言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诞生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繁荣而稳定的乡间长大,十二三岁就开始写作。她早期的习作都是中短篇,光是十五六岁时写的,后人就编成了两部集子。一七九七年,简二十二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面印象》,接着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这两本都是书信体小说,十多年后,分别改写成用第三人称叙述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后者于一八一一年出版,等到前者于两年后问世时,后者于同年再版。所以,尽管《傲慢与偏见》的原始本子写作在前,她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却是本书。和《傲慢与偏见》一样,《理智与情感》也是以英国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为题材的。事实上,奥斯丁所有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都没有跳出这个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一往往是体面人家的没有丰裕陪嫁的淑女一的婚事。不错,这是个相当狭小的天地,但是,因为这正是奥斯丁终身逗留其间的天地,她对之了解得最为透彻,因而有条件创作出公认的第一批英国现代小说。奥斯丁对当时的妇女问题进行了高度现实主义的探讨。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来考察。在那个社会中,人的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她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从属于男人。因此,奥斯丁笔下一再出现下列这些类型的人物:“独断独行的父亲;念念不忘社会身分、千方百计想把闺女嫁出去的母亲;条件齐备的青年男子,他们玩世不恭,正反映出他们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待嫁的女儿,从优雅的没头脑的姑娘到好事多磨的富有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处身在这样一个严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带有敌意的世界上,女主人公该怎样通过婚姻来获得个人幸福呢?
内容概要
美国文学评论巨匠爱德蒙·威尔逊说:“在英国文学近一又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惟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
本书是奥斯丁处女作,与《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
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在情感上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姐姐忍辱负重,始终与人为善;妹妹心高气傲,几近崩溃……与主人公命运情牵相关的闲得发慌的乡绅太太,势利无情的兄嫂一家,市侩虚伪的远房姐妹,以及少女心中那三位或道德败坏或正直优柔的恋人悉数登场。全书以喜剧开头,悲剧发展,终以喜剧收场,是一则以细腻笔触和生动对白见长、讲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婚恋的经典故事。
40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简·奥斯丁(Jan Austen) 译者:武崇汉
章节摘录
插图:达什伍德这族人家是苏塞克斯郡的老住户。他们家产大,府邸在诺兰庄园,四周都是自家产业;他们好几代住在这里,过着很体面的日子,博得左邻右合的一致称道。当时的庄主是位单身汉,活到很大年纪,许多年都由他姐姐陪伴,由她管家。但是姐姐比他早死十年,姐姐一死,家里就大大变了样。他为了弥补姐姐的空缺,把他侄子亨利-达什伍德一家接过来,侄子是诺兰庄园家产的合法继承人,他也打算把产业传给他。有了侄子、侄媳和他们的孩子们同住,老先生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他对他们的依恋日益加深了。亨利·达什伍德夫妇经常关心他,让他称心如意,这不仅是出于利害关系,也是因为他们心地好,所以他享受到了这般年岁的人应有的一切生活安适;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增添了生活乐趣。亨利·达什伍德先生的前妻生有一子,现在的这位夫人生了三个女儿。儿子是位稳重可敬的年轻人,他的生母产业大,使他从小生活优裕,而且一俟成年就可以继承他生母的一半遗产。他成年后不久就结了婚,这门亲事也增加了他的财富。所以对他来说,继承诺兰庄园的家产,实际上并不像对他妹妹们那么重要,因为妹妹们的财产,如果不靠父亲继承那份产业使之有所增益的话,是少得可怜的。她们的母亲一无所有,父亲自己手里只有七千镑;因为他前妻遗产的另一半也是法定给她儿子的,他只有终身享用权②。老庄主死了,他的遗嘱宣读了:几乎像一切遗嘱一样,他的遗嘱引起的失望也跟欢乐一样多。倒不是他不公道,无隋义,不把产业传给侄子;他传是传了,可是附加的种种条件使这份遗产损失了一半价值。
编辑推荐
《理智与情感》:译文名著精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