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 海德格尔  页数:320  字数:210000  译者:王庆节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之一、其内容原为海德格尔的成名作《存在与时间》的写作计划之一部分  本书主要是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成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其目的在于将形而上学疑难作为一种基始存在论的疑难展现出来。基始存在论就是对有限的人的本质作存在论上的分析工作,是人的亲在的形而上学,它与所有的人类学,甚至与哲学的人类学都保持着根本性的区别,出于何种意图和以怎样的方式对一个基始存在论的观念做阐释工作,在什么范围之内以及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之下提出“什么是人?”这一具体问题,海德格尔在书中论述得非常清楚,为我们深刻领会《纯粹理性批判》提供了难得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重要代表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除了《存在与时间》具有完整的统一结构外,其他著作大多都是以论文集或讲演集的形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是什么?》、《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真理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第四版序言第一版序言第二版序言第三版前言导言:探究的主题及其篇章划分通过将《纯粹理性批判》阐释为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来展开一种基始存在论的理念第一章 形而上学奠基的开端 第1节 形而上学的传统概念 第2节 传统形而上学奠基的开端 第3节 形而上学奠基之为“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章 形而上学奠基的进程 A.标明形而上学奠基进程的回溯路向 Ⅰ.渊源域的本质特征 第4节 一般知识的本质 第5节 知识的有限性的本质 第6节 形而上学奠基的基源 Ⅱ.解蔽源头的方式 第7节 对存在论奠基阶段的标画 第8节 解蔽源头的方法 B.存在论的内_在可能性之筹划进程的诸阶段奠基的第一阶段:纯粹理性的本质要素 a)有限性认知中的纯粹直观 第9节 澄清作为纯粹直观的空间与时间 第10节 时间作为普遍纯粹的直观 b)有限认知的纯粹思维 第儿节 纯粹的理解概念(观念) 第12节 作为存在论谓词(范畴)的观念 奠基的第二阶段:纯粹知识的本质统一性 第13节 追问纯粹知识的本质统一性 第14节 存在论综合 第15节 范畴疑难与超越论逻辑的角色 奠基的第三阶段:存在论综合之本质统一性的内 在可能性 第16节 超越论演绎的基本意图在于揭露 有限理性的超越 第17节 超越论演绎的两条道路 1)第一条道路 2)第二条道路 第18节 超越论演绎的外在形式 奠基的第四阶段:存在论知识的内在可能性之根基 第19节 超越与感性化 第20节 图像与图式 第21节 图式与式一像 第22节 超越论的图式化 第23节 图式化与统摄奠基的第五阶段:存在论知识的完全的本质规定性 第24节 至上的综合原理作为超越之完全的本质规定性 第25节 超越与一般形而上学的奠基第三章 探入渊源的形而上学奠基 A.在奠基中奠定了的基础的鲜明特征 第26节 作为超越论想象力的存在论知识的形象中点 第27节 作为第三种基本能力的超越论想象力 B.作为双枝干之根的超越论想象力 第28节 超越论想象力与纯粹直观 第29节 超越论的想象力与理论理性 第30节 超越论想象力与实践理性 第31节 已奠立的基础之渊源与康德在超 越论想象力前的退缩 C.超越论想象力与人的纯粹理性之疑难 第32节 超越论想象力以及它与时间的关联 第33节 超越论想象力的内在时间特质 a)作为纯粹统握的纯粹综合 b)作为纯粹再生的纯粹综合 c)作为纯粹认定的纯粹综合 第34节 作为纯粹的自身感触的时间与自我的时间特质 第35节 已奠定基础的渊源与形而上学的疑难第四章 形而上学奠基的一次复返 A.在人类学中的形而上学奠基 第36节 康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已奠定的基础和成果 第37节 一种哲学人类学的理念 第38节 追问人的本质存在与康德奠基的真正成果 B.人的有限性之疑难和亲在的形而上学 第39节 对一种可能的关于人的有限性的规定性疑难 第40节 存在问题的源初凸显——作为通往人的有限性疑难之路 第41节 存在领悟和人之亲在 C.作为基始存在论的亲在的形而上学 第42节 一种基始存在论的理念 第43节 基始存在论的开始与进程 第44节 基始存在论的目标 第45节 基始存在论的理念与《纯粹理性批判》附录Ⅰ 《康德书》札记附录Ⅱ 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第2部分:“神话思维”(柏林,1925年)附录Ⅲ 达沃斯讲座: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形而上学的一个奠基的任务附录Ⅳ 达沃斯辩论:在恩斯特·卡西尔与马丁·海德格尔之间附录Ⅴ 关于奥德布雷希茨和卡西尔对《康德书》的批判附录Ⅵ 自1866年以来的<马堡>哲学讲座教席的历史说明德文《全集》版编者后记德-汉、拉丁-汉主要译名、人名、地名对照表希-汉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向范畴的超越论演绎的过渡”中,康德提示说,我们的表像活动,而且更确切地说,纯认知的表像活动,具有显而易见的有限性质。康德给出这一提示决不是偶然的,“因为这里说的决不是那种由意志而来的因果性”。问题毋宁在于:白为的表像活动与存在物有关联,在关联中影响作用于存在物,但是,什么东西使得白为的表像活动能够这样呢?康德说,“自在的表像”“并不依据定在产生出它的对象”。我们的认知不具备存在物层面上的创生力,不可能将存在物从自身中产生出来并放到自己面前。在对超越论演绎的讨论中,康德强调说:“在我们的知识之外,完全没有任何东西,我们能够将之与这种知识相应地对置起来。”这样说来,如果我们的认知作为有限的认知必须是某种领受着的直观,那么,仅仅确保这一点还不够,现在,疑难才刚刚出现:究竟什么东西必然属于存在物的这种绝非自明的领受活动的可能性?十分明显,存在物能够从自身出发来相遇,亦即说,存在物能够显现自身为站到对面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还没有掌握存在物的现成存在的话,那么,对这一现成存在的领受活动的依存就会要求,将对象化的可能性,事先和时时刻刻地赋予这一存在物。

编辑推荐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存在与时间》出版不久,海德格尔就发现,人们对这本书的兴趣和对它误解同样广泛。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自己思想的基本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定位”到哲学史的坐标上去,他选择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为《纯批》)作为对话的对象,并以很快的速度出版了一部题为《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的书,被他本人称为《康德书》,发表于1929年。本书主要是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成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其目的在于将形而上学疑难作为一种基始存在论的疑难?现出来
  •   一直以来都是在资料和引用中看到这本书的一鳞半爪,在《海德格尔选辑》当中也仅只有邓晓芒老师的部分翻译。这本书是海德格尔对康德认识论的存在论改造,一方面更加深入带我们理解《存在与时间》里面对此在和时间关系的探讨,一方面是让我们了解《纯粹理性批判》当中除了认识论意外更为深刻的一直以来未被注意的存在论的可能内容。对于研究早期海德格尔思想,这本书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海德格尔的康德阐释一直以来被新康德主义诟病,但是这却是对康德放弃的“先验想象力”的又一次唤醒。这本书虽然和《存在与时间》一道可以算作近代主体主义的极致,但是动人的思在被扬弃之余仍然焕发着璀璨的光彩
  •   康德和海德格尔对于好多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望而生畏的大家,而本书是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当的艰深的,但是硬着头皮,不畏艰险地攀沿总有收获的,书绝对是好书,也不贵。
  •   海德格尔的著作在国内翻译是不够的。这部著作是其重要的一部。
  •   作者海德格尔是大家,该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哲学史上的经典。正研读中。
  •   海德格尔的原著见到都是必收的。
  •   正品!实惠方便!
  •   很深奥的东西
  •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   康德这坐大山必须好好爬一次
  •   同学买的,应该不错
  •   海德格尔对于康德的评价,值得收藏。
  •   还没看完,感觉很好,康德总是让人如醉如痴
  •   王庆节老师好歹也是熊伟老先生的弟子,陈嘉映老师的师弟翻译的真的很不错,这本书本来也是很难读的。
  •   KM is the best propaedeutic to Sein und Zeit.
  •   翻译看起来不习惯,还是看英文或德文原作好些
  •     Kant’s philosophy was also the topic of a deconstructive appropriation. The major proof of this is offered by Heidegger’s book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2.3, 2.47]. The book i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t least in its first edition, somehow anticipates the project of fundamental ontology in its reply to the question ‘How are synthetic judgments possible?’ Heidegger insists that according to Kant the question makes sense only if it stems from a knowing being which is essentially finite. Kant finds the sign of that finitude in the fundamental receptivity of sensibility. Sensible receptivity means that we, human beings, can know only beings that we do not create. However the ontic knowledge of those beings, which for Kant takes place in the experience of natural entities, requires an a priori synthesis which has, Heidegger claims, the nature of an ontological knowledge, i.e., of an a priori comprehension of the Being of those beings. In Kant, that a priori synthesis is the union of pure intuition (the a priori forms of space and time) with the pure categories of the understanding, a union carried out by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transcendental schemata characterized as transcendental determinations of time. By recognizing the decisive role of time—more precisely of a temporalizing process performed in the depths of the knowing subject, at the core of a synthetic or ontological knowledge enabling ontic access to beings as objects—Kant would have anticipated Heidegger’s own attempt to show that our openness to beings presupposes a comprehension of their Being, i.e., a transcendence happening in the horizon of temporality. However, in its deconstructive aspect, this reappropriation of Kant also emphasizes the limitations of his endeavour: (1) a framework which is the legacy of Christian metaphysics with its distinction between metaphysica generalis and metaphysica specialis (psychology, cosmology, theology); (2) a one-sided concept of Being as presence-at-hand, therefore a one-sided concept of time, as a sequence of present moments, although Kant’s notion of self-affection partially overcomes this one-sidedness; and (3) also the fact that Kant himself, as evinced by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seems to have withdrawn from his own discovery of finite transcendence in the operation of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     1.海德格尔进行康德诠释的主旨是克服新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把康德的整个系统建立于康德对于知识的批判之上。康德的学说对于海德格尔而言不是“经验的原理“,而是”本体论“。
      2.海德格尔把所有知识的能力与先验想象力联系起来,卡西尔认为康德并不代表这种一元论,而是坚持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两分。康德问题不是”存在“(Sein)与“时间”(Zeit)的问题,而是“存
      在”与“应当”(Sollen)“经验”(Erfahrung)和“观念”(Idee)的问题。
      3.形而上学基础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是人的本质,即人的有限性问题。卡西尔认为是人类知识的第一原则。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的基本任务,不是对存在进行描述,而是指出存在和人的有限性的本质联系。
      4..海德格尔认为,所有知识都是直观,只有接受性。卡西尔认为海德格尔忽略了知性的自发性,而康德在范畴的演绎中对自发性进行了重点阐发。
      5.海德格尔认为感性和知性的源头都在于先验想象力,卡西尔认为这种提法是心理主义的观念论,康德对第二版的修正,是要让自己的先验观念论和心理主义区别开来。
      6关于自由的看法,卡西尔认为海德格尔把齐克果的观点和康德混淆,人类的自由依然是对理念的分有(Teilhabe)。
  •     
        原载《文景》杂志2010年11月号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之一,其内容原为海德格尔的成名作《存在与时间》的写作计划之一部分。1929年春天,在瑞士的达沃斯高等学校,海德格尔应邀就康德哲学作了三场讲座并和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晚期代表人物E. Cassirer(恩·卡西尔)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辩论。随后,海德格尔写成《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本书1929年出版第一版,后被海德格尔称为《康德书》。中译本根据德国法兰克福的维托里奥·克劳斯特曼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的《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单行本第六版译出,而这一版,与1991年由同一出版社出版的《海德格尔全集》德文版第三卷,即单行本第五版扩充版,在文字和页码上完全相同。
        迄今为止,《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在德国一共出版了六版。除去1929年的第一版外,第二版(1951年),第三版(1965年),第四版(1973年)均于海德格尔生前再版,海德格尔为之分别撰有序言或前言。这里值得提出的是1973年出版的第四版扩大版。在这一版中,海德格尔新加了一个附录部分,其中含有关于他1929年在达沃斯高等学校的讲座以及与卡西尔辩论的两篇文献。海德格尔去世之后,《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三卷在1991年出版,由海德格尔的最后助手,弗莱堡大学的哲学教授F.W.v.Herrmann (弗·威·冯·赫尔曼)编辑,这也是本书的第五版扩充版。全集版在附录部分中,除了第四版已有的两篇文献外,新加了四篇文献。而且,海德格尔在自己所存的《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第一版样书上的大量页边评注也作为脚注在全集版中收入。 1998年出版的第六版单行本完全照搬1991年的全集版,未作任何更动和补充。关于《康德书》的版本以及出版方面的详情,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收在本书结尾的赫尔曼教授的编者后记。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的中文翻译,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牟宗三先生在1971年出版的《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一书中,从当时的英文译本转译了《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的第十六节、第二十五节以及第四、第五节的个别段落。后来,邓晓芒先生又从德文版翻译了第一章和第四章共十三节,译文在孙周兴先生编辑的《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中出版。附录IV《达沃斯辩论:在恩斯特·卡西尔与马丁·海德格尔之间》也曾在近几年中由辛启悟先生和赵卫国先生两次译出发表。虽然出于统一全书译名与风格的考虑,我对这些章节都进行了重译,但这些先前的译文,无疑为全书的翻译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海德格尔在书中还多处引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翻译这些引文的过程中,我参照了李秋零先生和邓晓芒先生的两个中文译本。此外,Richard Taft(理查·塔夫特)1997年修订出版的英译本也是我时常参照的译本。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文,我还选用了英译本的少量注释。
        和我同时代的许多朋友相似,我的哲学学习和思考生涯,严格说来,也是从西方哲学原著的阅读和翻译开始的。二十多年前,我曾有幸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与《形而上学导论》的翻译工作。所不同的地方大概在于,前两次是由熊伟先生和陈嘉映先生担任主译,我更多做的是辅助性的或者是部分性的工作,而这次从头至尾,基本由我一人担纲。熊伟老师和嘉映师兄对哲学翻译和思考的热忱、认真和谨严,一直是我为学和译述的标杆与楷模。二十多年前曾经有过的对哲学经典的翻译经验,让我深知在汉语世界中译事的重要、艰辛与前人工作的不易。也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现代思想和学术的发展,肇始于西学经典的汉语翻译,而且许久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高度和限度,也都和西学经典在汉语中的翻译水平息息相关。这一情形和格局,应当说至今未有大的改变。因此,我们每一位有志于西学思想经典的译者,在面对原典时,需要保持一种“虔敬”的态度,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海德格尔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比喻,说如果一个医生在治疗病人时张冠李戴,那么我们马上就知道这很危险,因为人命关天。但我们往往不太在意诗文经典的阐释,因为这好像无关紧要,反正“诗无达沽”,出不了什么大事。但海德格尔接着说,这只是似乎看起来无关紧要而已, “有朝一日——或许五十年,或许一百年——就会有某种事情发生”。虽然海德格尔这里在讲诗文经典的阐释,但我想思想经典的阐释和翻译也是如此。五十到一百年后,也许就会有某种事情发生,好事乎?坏事耶?只是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而已,故不得不慎!
        中译本的注释共有四种。海德格尔的原注,页边评注,选用的英译注和中译注。中译注除了标明文中一些相关概念之间的字词和字义联系外,还着重说明了译者对有关核心概念的中文译名选用的考虑以及与一些现行中文译名间的异同,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掺杂进译者本人对海德格尔和康德哲学乃至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理解和思考。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我将四种注释分别标明并统一编号,作为脚注列出。德文原文的页码也在相应译文的页边标明。正文中的( )和[ ]符号,均为海德格尔原来使用。译者使用〈 〉符号,用于标明:a)有必要列出的德文原文;b)原书中拉丁文、希腊文以及其它文字的中译;c)少量增添的文字以补足文句或语气。另外,原文中有些海德格尔生造的词或词组,例如“让对象化”(Gegenstehenlassen),“转过来面向……”(Zuwendung zu)等,我除了在译文中标明德文原文外,常常也加双引号,使之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或词组在中文中被辨别出来。
        本书的中文翻译工作开始于2005年,2006年底译出初稿。初稿译出后,我有意将之闲置了一段时间。2008年开始修改,2009年春完成定稿。其间,曾以译稿为基础,2007年秋季学期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开设“海德格尔与康德”的研究生课程;2009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际前沿教师研习讲座,系列讲授“海德格尔《康德书》研究”。在研讨讲座过程中,译文的部分章节,曾作为讲义发给学生。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和提问,尤其是对我的译文的一些意见让我受益匪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仲辉,硕士生林尚德分别帮助校读了译文全文或部分章节,均提出过一些建议,并在文字和文本编辑方面,给予帮助,在此表示感谢。需要感谢的还有陈嘉映、孙周兴、李秋零、倪梁康、张继武、李永平、赵卫国、关子尹、刘创馥、刘玮等诸位好友,我曾就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的译名,和他们分别交换过意见。刘创馥和刘玮还对书中的拉丁文、希腊文译名和段落的翻译提出过很好的建议和协助。还有,远在巴黎的陶云飞小姐为书中出现的法文文献的查证,也提供过帮助。最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方红玫女士(现任职于同济大学出版社)是帮助联系出版此书的最初联系人,戴虹女士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没有她们的努力、耐心、包容和尽职、专业的编辑工作,这本译著的出版是不可能的。本书的翻译工作还曾得到香港中文大学的“直接研究基金”的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在德国哲学和思想的历史上,康德与海德格尔的哲学都以思想内容艰深与行文晦涩著称。而在这一点上, 海德格尔的《康德书》可谓集两者之大全。尽管在翻译过程中,我力求使用日常、平实和尽可能简单的中文语句来进行理解和翻译,但我深知,译文在很多地方难免仍旧诘屈聱牙,甚至译错译漏。为此,我真心地希望专家学者和细心的读者,如发现译文中有任何不对、不妥、不好的地方,一定不吝赐教,以便来日再版时订正和修正。
         
        2009年6月于香港中文大学
      
      
  •   我这日思夜想的,怎么没见出版啊!晚上找不到啊,
  •   哪儿有卖的啊?另外海德格尔的《哲学献文》为什么还没有人翻译啊!那么重要的著作,
  •   等到中文版出来的时候,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就太低了。看英文版吧,到处都是。 《哲学论稿》孙周兴老师正在翻译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