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与占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亨利-皮埃尔·罗什  页数:243  译者:夏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九零七年,巴黎,从中欧来的祖与法国人占开始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    他们的生活里有许多女人,所有的女人都很美丽,他们有时候自己发现,有时候互相赠与:因为他们两个除了使对方高兴以外并不想别的。    经过绿西、杰特薇德、欧娣、玛歌塔之后,出现了凯茨。她们之中最美丽的,也是最暴烈的。    凯茨先是爱祖,嫁给祖,又在爱上别的男人要与祖分手的时候,爱上了占,他们带着祖的祝福互订婚约。    他们经历种种幸福和怀疑、嫉妒和背叛、天堂和地狱。    但是,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

作者简介

亨利-皮埃尔·罗什(Henri-Pierre Roch,1879-1959),由于父亲过世的早,所以他是在母亲专制的热情下成长的。 
他读的是政治,却对绘画情有独钟,直到他自觉天分不够,才放弃绘画,改为收藏画作。他翻译了一些中国诗,终其一生都是文学、绘画、旅行的业余爱好者。其中,罗什常为人提及的事迹,是将毕加索介绍给美国人认识。
一九五三年,罗什以七十四岁的高龄发表了第一本小说《祖与占》,这在文学史上十分罕见。
法国导演特吕弗十分欣赏罗什精湛、简洁的文笔,两人约定共同完成《祖与占》的电影剧本。
一九六一年,在特吕弗完成《祖与占》的拍摄时,罗什已在一年前过世。

书籍目录

序祖与占凯茨直到尽头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第一行开始,我对亨利一皮埃尔罗什的文笔就一见倾心。  这是一个诗人用电报体写就的爱情小说,他努力忘掉自己的文化,像农夫插秧那样简洁而具体地排列他的字句和想法。  我所认识的最美丽的当代小说之一,是亨利-皮埃尔·罗什的《祖与占》。这小说叙述的是两个朋友与他们共同爱人之间的故事,幸亏有一种再三斟酌衡量过的、全新的美学式道德立场,他们终其一生,几乎没有矛盾地温柔地相爱。     ——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辑推荐

  《祖与占》:在爱情关系里,至少要有一个人是忠实的,而那绝不是自己。两男一女三人间纯粹的爱,法国新浪潮最动人的“三人行”电影原著弗朗索瓦·特吕弗深情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祖与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之间,真的会有纯粹的爱吗?
    ——这是我在阅读此书前的疑问。

    爱,一片片地撕烂后,还能一片片地补缀吗?
    ——这是我在阅读此书中的疑问。

    只有读过《祖与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High”!
    ——这是我在阅读此书后的不疑问。


    如果,人世间真的会有这样的一种爱,那么,这种爱就是奢侈。


    《祖与占》,是法国作家亨利—皮埃尔*罗什在74岁高龄时写就的小说处女作。就像这件神奇的事情一样,小说中的很多情节让人匪夷所思。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从来不需为金钱和女人发愁。总会有合适的女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合适地出现在祖与占的生活里,并会在合适的时机合适地去留。那些有悖人情世故和伦理纲常的情节,在亨利—皮埃尔*罗什的笔下,却呈现出了一种纯真的美,虽然有时带着“剧毒”。

    女主凯茨在亨利—皮埃尔*罗什的笔下,是纯真的,甚至带着一点邪恶和狠毒。凯茨裸着身子,灵巧地,极有效率低处理火灾的场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她既可爱又调皮,还有几分睿智和豁达。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女孩呢?连我自己也开始喜欢那个可望不可及的凯茨了。她疯狂地爱,疯狂地恨,疯狂地给予,疯狂地报复。那种剧烈的爱恨,在我看来真的是一种奢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并能够挥霍这份奢侈呢?只有凯茨,也只有在亨利—皮埃尔*罗什的笔下,凯茨开成了一朵美丽的罂粟花!

    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打动了弗朗索瓦*特吕弗,一定要把这部作品搬上荧幕?他真情的长序里隐藏着答案:他用一种最不铺张的、最简单的字眼,组织成极其精短的句子,达成一种同等于诗之质地的散文风格。小说叙述的是两个朋友与他们共同爱人之间的故事,幸亏有一种再三斟酌衡量过的、全新的美学式道德立场,他们终其一生,几乎没有矛盾地温柔地相爱。

    合上书,我在想要什么样的作家才能写出《祖与占》呢?或许,只有亨利—皮埃尔*罗什,并且是74岁的亨利—皮埃尔*罗什。因为,他不仅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还拥有一颗孩童的心灵。

    P*S*朋友告诉我,这本书的封面就是同名电影中的场景。那个荧幕上的凯瑟琳会是怎样的一个凯茨呢?我已经心生向往了~

  •   我不知道如何来评论这么书,几次尝试着组织起语言,可发现那都是徒劳。
    我只能说,这是极致的爱情,但我无法评述究竟是极致的好还是极致的坏。

    对于书中的爱情,作为普通人我想大都是没法接受的吧,可是作为小说,它是那么美好,以至于忽略了现实的另一面。
    我没办法理解一个人在爱情里可以如此慷慨大方,可以跟另一个人去分享他的爱人,甚至把爱人送到另一个人的怀里。

    书的推荐上写着“两男一女三人间纯粹的爱”,可是我更觉得是“两个男人间纯碎的友谊”。
    书中最打动我的并非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那平和宁静的友情,两个男人间无私的情意。

    我很喜欢祖说的:“爱情是一种自己给自己的处罚。”
    最后他们三人,确实都以不同的方式受到了“处罚”。

    祖说:“在爱情关系里,至少要有一个人是忠实的,而那绝不是自己。”
    我喜欢祖的安静平和,你也可以说他软弱的,可他是真正忠实的那个人。

    他说:“如果我们爱一个人,我们就是爱他那个样子,我们不想影响他,因为一旦成功,他就不是原来的他了。宁愿放弃这个爱人,也不要改变他,不管那是一种善意还是一种控制。”
    所以他放弃了他的爱人,只是一直默默守在她身边,在她任何需要的时候出现给她安慰。所以她说:“祖的慷慨、单纯和脆弱迷惑了我,赢了我的芳心,他与其他男人是那么不一样。”

    这部小说语言十分精简,弗朗索瓦·特吕弗说:“这是一个诗人用电报体写就的爱情小说”。
    那么我想由本身就是诗人的夏宇来翻译这本小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一直喜欢她的文笔。

    看过书后,又看了弗朗索瓦·特吕弗1962年的同名电影,这部被誉为法国新浪潮最动人的“三人行”的电影,是特吕弗对作者亨利-皮埃尔·罗什的致敬。他说:“从第一行开始,我对罗什的文笔就一见倾心。”

    译文版本的这个封面就是来自这部同名电影,女主角女扮男装与两位男主角一起出行,在桥上比赛跑步的那一幕。
    我觉得这是电影里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女主角男装的样子十分好看,她偷步赢了他们,她昂着头大笑,她是他们的女王。

    关于爱情这件事,即使经历了再多,也很难释然吧。所以最后女主角会做的如此决绝。
    在一个爱她的人面前,带着她的爱一起走向毁灭。这是她爱的方式,一直都是那么激烈。

    “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
    可是我要说,这部小说和电影都是美丽的,因为故事的极致而美丽,也因为电影的黑白影像而美丽。
  •   善良博学的祖,
    多愁善感的占,
    勇敢果断的凯茨,

    还有温柔像修女般端庄的绿西……
    多个女人与多个男人围绕着这三个主人公展开一段灿烂丰盛的人生。

    三个人之间的爱,没有压抑,没有逼迫,全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与拥抱。
    有点太过完美,凯茨有点像现在好莱坞一线女星《纳尼亚传奇》里面的白女巫 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现实中她同时有两个情人,而情人间又可和睦相处,真是强大!

    书籍装帧很简约,尺寸小小的手感很好,方便放在包里随身带着在地铁上活在咖啡厅消磨时间。
    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   凯茨跳水那一段真是精彩绝伦。
  •   电报体小说,读来却丝毫不乏味。这就是法国烂漫魔力吧
  •   理想中的爱情
  •   同名经典电影取材此书中后半部分。
  •   特呂弗寫的序非常的精彩 內容更讓人愛不釋手 想一口氣讀完值得好好的看羅什的書都值得讀一讀
  •   读完第一遍就知道我一定会重读的
  •   这本书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一级一路成长的时光。
    感叹,因为都无法重来。让我们深深铭记那些属于我们的过去。
  •   很不错,一口气读完的
  •   读了一大半,停了,太浓的香水。不是不好,是很好,但是要冲淡一下,哈哈
  •   应该不错,等我看完再来更新
  •   经典的···
  •   朋友推荐的,应该是本好书。
  •   还好。外表很好,正在阅读中
  •   很喜欢作者的风格,简明流畅。
  •   我喜欢这本书。。。
    质量也很好。
  •   《祖与占》,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妄图讲穿所有的爱情,并径直绕过了所有爱而不得的外在牵绊,比如金钱,门第,种族,轻描淡写的掠过战争,直达爱情问题的核心:自由与公平。
      
      这本书,文字简洁,文风迅疾,开篇一小段就把主人公祖与占的友爱交代完毕,时间:1907年左右,地点:巴黎,个子小而壮的外国人祖与瘦而高的占相遇。没什么原因,在一个化妆舞会上,友爱产生了,接着他们长谈,翻译,在无数爱情中漫游,没完没了,直到尽头。
      
      二人对待爱情的态度都是极为自由的,他们身边总是掠过很多美丽的女子,可以随意选择,绿西,杰特薇德,黎那,玛歌塔,欧娣。或者纷至沓来,或者作为共同的朋友团聚在周围。就像每章的小标题,时而是一个人的名字,时而是二个人的任意组合,祖和绿西,绿西和占。不同的是,祖的爱是绝对的,他深爱绿西,但当绿西爱上占后,祖深深祝福他们,没有嫉妒,没有痛苦,目的是不要绿西走出他生命,他深爱他俩,这是一种梦想的爱,自由的爱。
      
      最终,越过玛歌塔、欧娣,真正的女主角翩然登场,这个祖和占深深迷恋的有着希腊雕像女人的微笑的女子叫凯茨。不久,她和祖结了婚,战争让祖和占分开了五年,和平了,他们在祖的国家再次相见,凯茨,更加美丽,并且已经是两个小女孩的母亲,但是她和祖之间的爱情之花已经枯萎。就像她以前为了反抗祖的冷落而纵身跳入塞纳河一样,她现在的反抗方式,是跳入不同的男人怀里。但是不可思议的,她和占相爱了,祖又一次的,完全赞同,这样,三个人之间,开始重新制定规则,冒险,付代价。占分享凯茨的信仰与规则,祖旁观。这个规则是什么呢?它的名字叫公平。占和凯茨旅行,工作,快乐,并打算生个孩子。期间爆发的是凯茨无数次的嫉妒,战斗,觉得被忽视时,她的唯一方式就是报复,去找备用的情人,面对凯茨的背叛,占无数次地把他们的爱一片片地撕碎,但是凯茨再次回来时,总是又能快乐地把这爱一片片修补起来,因为鉴于凯茨的公平原则,报复之后,一切扯平了,爱又能重新开始,占无疑,接受了这种公平,一次又一次。
      
      最为不可思量的情况出现在关于腹中孩子的通信中,二人的绝交信与和好信交替往返,阴差阳错地不同时,最终导致“那个小小的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三个月时,就因为疲倦与天堂和地狱轮番的剧烈变换而夭折了。”但是他们的父母却没有疲倦,不久之后,故伎重演,再次使用公平伎俩之后,他们又和好了,一切还能说什么呢,“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但只要疑念顿生,一切沉入虚无。”
      
      公平的爱就是一种相对的爱,你如何对我,我也如何对你,投桃报李。可是,真的有这种公平吗,最终,占对于凯茨的战斗,不想奉陪了,他告诉她,他要和别人生个孩子。凯茨没有给占自由,她低低地反抗:“那我呢,占,我呢?那些我可能会生的小孩呢?你不想要吗?占?” “那我呢”,诉诸的还是公平,凯茨是这个规则的制定者,可是这是什么样的公平呢,它根本不曾存在过,最初三人认识,一起赛跑时,凯茨就为自己的公平制定了调子,她总是能跑赢,“因为她在起跑口哨前就开始跑。”直到尽头,凯茨还是跑赢了,永远的赢,她开车载着占,直冲下塞纳河,粉身碎骨。
      
      而祖呢,他是否想过公平,在他的爱里,只有自由,精神分析学家会说他是受虐狂,也许也有人说他像上帝,他的自由里面也有公平,那是一种自我感觉,自己觉得公平就是公平。他说“如果我们爱一个人,我们就是爱他那个样子,我们不想影响他,因为一旦成功,他就不是原来的他了。宁愿放弃这个爱人,也不要改变他,不管那是一种善意还是一种控制。”
      
      作者写下这个奇妙的故事时76岁,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也已将其改编成电影,可是,故事本身,仿佛笼罩着法国浪漫氛围的童话,总是处于信与不信之间,对于现实中的普通人,爱里自由的剂量不多,责任依在,公平的报复?一次背叛足以令人伤心一世,但是这样的小说独特不可重复,魔幻笔法,把种种在今人看来不那么可能的爱写的绚烂多姿,爱情的无限可能性,人性的无限可能性,欲望的无限可能性自然流泻。为此,对书中人物做道德判断,也是不可能的,读者并不比他们高级,很大程度上,不如他们的爱自由,也不理解他们所谓的公平,现实羁绊,还在爱的外围打转。
      
      
  •   很好,很给力。无论是装帧还是译者的翻译功力都吸引着爱《祖与占》得人把它抱回家
  •   爱情、友情的记录
  •   书封面是硬皮的,感觉很棒的样子,装在包里,没事拿出来翻一翻很不错的,大小也刚刚合适~
  •   浏览后,似乎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   文字优美,情节一般
  •   实在看不下去

    因为书放在床边

    但是睡觉都太晚

    所以都没翻 直接就睡着了 唉
  •   不知是我的水平太低还是怎么,或者和翻译之后的失真有关,之前印象中同名电影是很经典的,不过原著看起来言语干涉,就像作者的年龄,有一种失水的枯瘦,勉强看完,实在不能感动。
  •   就是用爱情的名义发泄欲望
  •   看了电影后决定买的书
  •      这是一本异常简洁、但情感太过于细腻的小说。
      
       作者非常惜字,但是表达却又非常到位,这在我读过的小说里是非常罕见的。
      
       祖的祝福,让凯茨与占的爱情看起来那么戏剧性,但却直直地深入人的内心,或丑陋,或美好,或张扬,或默然。
      
       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
  •     《祖与占》是我近年看到的西方小说中最美妙的一部,仅大略读了5分钟后,我就迫不及待买下了它,当时并不知道它早在1962年就在弗朗索瓦·特吕弗手中,变成了经典电影。几乎毫不知名的作者,在70岁左右时将自传隐藏于它,文字简捷到干净,又复杂到像诗,爱情只有在这里,才奉献出美丽。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夏宇就是一位极可赞叹的诗人,她将原著简净字句中排列成堆的意象,还原得非常得体而禁得住回味——她怎么就遇到了它,它这般地契入着她,天造地设的一对。而弗朗索瓦·特吕弗为《祖与占》写的序言,也极令人感动。
      
  •     文/来颖燕
      《祖与占》是法国新浪潮最动人的“三人行”电影原著小说,赫赫有名。读着《祖与占》,感觉像是堕入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一切原先似乎有着对错是非之分的立场和原则都开始慢慢陷落。
      一九零七年,在巴黎,从中欧来的祖与法国人占开始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他们一同追求人生、追求女人,直到遇上凯茨——他们所见的女人之中最美丽的,也最暴烈的。那张充满魅力却冷峻的脸以及率性到放纵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祖与占。而凯茨先是爱祖,嫁给祖,又在爱上别的男人要与祖分手的时候,爱上了占,他们带着祖的祝福互订婚约,之后绵延半世的三人共处的格局就这样展开。
      两男一女的爱情模式似乎是匪夷所思的。就像改编这本小说的著名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特吕弗所说的:“在读《祖与占》时,我有个感觉是,我正置身于一个电影上史无前例的例子里:表达两个男人对同一个女人的爱,并让‘观众’在这些角色之间无法做出情感上的选择,他们让这三人带领着,平等地去爱他们。这种反对选择在这个故事里是这么地触动我,书店的编辑介绍它时下的评语是:‘三人间纯粹的爱’。”
      “反对选择”,因为“无法选择”。感情或许本来就经不得道德律令的限定。《祖与占》里的灵魂人物凯茨面对感情的放纵和率性,让人觉得有种快意而哀伤的感觉。精神的自由自主令肉体的重重限制更显沉重,注定与世相违,所以唯有在消耗式爱情之中实验自我。这种消耗让人感觉到一种无奈,但又透出一种慈悲,慈悲地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幸运与不幸。而让人动容的是,小说中的三人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这一切——幸福与怀疑,嫉妒与背叛,天堂和地狱。纠结于心,但是没有郁结,足够坦荡,这段世人看来几近荒谬的爱情故事,弥漫着一种穿透俗世的阴郁,但一切又浸透在琐事中。
      据说《祖与占》是作者亨利-皮埃尔•罗什以七十四岁高龄发表的第一本小说。或许正是因为阅尽了世间种种,才能看透最激情也最真切的人生。罗什的《祖与占》看似在描绘爱情,实则在描绘人生。爱情在这里与生命最纯粹的本质合而为一。有评论称:这是“洗净荷尔蒙后写出来的处女作,是见山又是山的咏叹。”确然。
      于是,也就可以想见,为什么这样一种“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模式会成为日后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母题——不仅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三人行”的典型,后来的《戏梦巴黎》,甚至中国观众熟悉的《纵横四海》都深受其影响。
      情事即人生。我们太多时候被要求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然而生活最本质的愉悦在于听从内心的召唤去感知和享受。“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可叹的是,宿命的规约终究会如影相随。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当青春渐远的时候,凯茨会觉得无法面对人生的真面目而选择毁灭自己。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无奈的重夺生命主权的方式。
      这些对于人生碎片式的体悟,那样深沉而内敛,散布在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的字里行间。故事入微而轻灵,讲故事的笔触深情而通透。在“农夫插秧”般的电报体的文字中,罗什仿佛在努力忘掉自己的文化,去触摸人性中最本初和原始的诗意。
      但无论是情节还是笔触,《祖与占》都显露出一种诚实而洒脱的人生观。如导演吕特弗所说的,这是他所认识的最美丽的当代小说之一。也许每个阅读此书的人都会凛然于罗什的温柔,陶醉于这三人终其一生,几乎没有矛盾的爱情之中。而这种“全新的美学式道德立场”,无关是非和选择,却拭去世俗的尘埃,展露给我们看似荒谬却真实通透的生活。
      
  •     吸引我去看这本小说的,只是封底介绍上的一句话“她是她们当中最美丽的,也是最暴烈的。”美丽与暴烈,多好的词汇,更何况加以“最”进行修饰。然而这句话其实是错的,作者并没有将美丽分出高下,也没有将暴烈与他人对比,他也许不愿意,他也许不屑。
      
      
      
      这并不是一本聪明的小说,对生活以及对他们自己没有任何了解,更遑论洞悉。他们像几只随着浮木顺流而下的小昆虫,悠然地结着自己网,搭着自己的窝,以为自己一直呆在原地。以一个现实而世故的人的眼睛看过去,书中的主角们,他们除了美丽与相爱之外,一无是处。
      
      书的全部内容都在那里了,当他们看到一座古希腊雕像的微笑,震惊而且沉默,心里想:如果在生活里遇到了这样的微笑那该怎么办,毫无疑问,他们会追随它。后来他们遇到了,于是他们追随它,直到死去。
      
      因此这是一本殊为懦弱的小说,书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尤其懦弱的人,他们需要一位强大的人逼迫他们顺从,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促使他们皈依。当真实所见的一切都不可能如此完美的时候,他们把理想抽象成为一个点——一个希腊式的微笑——在一个日耳曼人的唇边。
      
      在某一个瞬间,占想他要为凯茨而死,任何苟活都是一种侮辱。后来凯茨带他去死了,没有征求他的同意。不过在书中他是同意的,因为在死之前的刹那,他想:看来她是真的爱他。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祖与占与凯茨都得享天年,可见死只是一种理想,小说都是骗人的。
      
      
      
      小说中常常会看到人死,一种是庄严的古典式死法,为着某个崇高的道德或理想而做出的牺牲,生命仿佛是摆在正义天平上的砝码。另一种死只是自然而然地遂了作者与主角的心愿,让纠缠的生活与纠缠的故事得以结束,例如阿涅丝与占的死。区别是阿涅丝为了逃离,而占是因为舍不得。可见昆德拉比本书的作者更聪明。不过套用一个句型:离弃的与沉溺的,你们都是有福的。“有福的”原文是什么?如果是be blessed,那么真是很适合。
      
      然而我更喜欢一些日本小说里人的死法,轻飘飘的故事嘎然而止。像是风停的时候,一片树叶却轻轻落下来,没有原因,没有征兆,没有任何渲染,没有重量。
      
      
      
      凯茨带着占死了,作者用占的语气说:他再也不用害怕了。从他遇到凯茨的第一天起,他第一怕她欺骗他,第二怕她会死。现在她已经死了。其实正是这种害怕让他们爱她。这个小小的叛逆者,这个无往不胜的亚历山大凯茨,她的武器那么贫乏,她宣战的理由那么荒谬。然而他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一点。背叛无疑是迷人的,死亡也是迷人的,更迷人的是逼近背叛与死亡的边界时那种张力。凯茨以趋向背叛和死亡的姿态跳舞,于是令他们崇拜,她是他们的理想的化身,他们迷上了这样的意向,尽管明知背叛之后与死亡之后,一无所有。
      
      他们还是不聪明,他们不知道平常与安全的生活为何如此令人厌倦,不知道泯于众人这种状态为何如此可怖,以至于如此渴望摆脱,以至于爱上凯茨。我也不聪明,我也不知道。
      
      
  •     这本书是在杂志上看到推荐后买的,当时想到的是林徽因、梁思成以及金岳霖三人的爱情,感觉这种不能割舍不能选择的情感在某些人心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男生更加大度,只能这么说~
      生活,无法选择,也许无法选择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不选择呢?这样我们至少能拥有彼此。
      
  •     断断续续,迷迷糊糊,隐隐约约中读完。但气氛和质感又那么清清楚楚。这法国人天生如此复杂而自然的情愫。
      罗什七十四岁时发表此书,他的描述如此纤细温柔,如果他是占的话,他对凯茨和祖确实很有爱。谢谢杜鲁福的电影版。谢谢夏宇的诗人版翻译。幸亏有她,才能如此亲密无间地体会法国。
      “幸亏一种一再斟酌衡量过的、全新的美学式的道德立场,他們终其一生几乎沒有矛盾地温柔地相爱。”三个人长时间地陪伴,直至凯茨醒觉到占想与另一个女人生小孩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以开车投河自尽宣告她与占才是最后的归宿。
      小说版的结局是破碎的美,但现实中他们都活得很长很长,但却是各自分开而过的。
      
  •   小说没读过,电影也是很喜欢的,真觉得是法国人才有的那种细腻啊。
  •   看回来,只有短短几段话,我为什么把它当评论发出来?
    无论电影或书,都想再看一次的
  •   因为是写给自己看
  •   是,这很重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