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莱斯莉·A. 巴克斯特,唐·O. 布雷思韦特  页数:292  译者:殷晓蓉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传播学在中国得到介绍、普及、发展,转眼已届“而立”之年。在此三十年中,她历经曲折,逐步壮大起来,甚至成为了一门“显学”。同时,在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下,这一新兴学科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大约七年前,中国高校传播学界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为此举行了“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三十多位知名学者参与讨论(本书主要译者殷晓蓉教授也在其中),他们发表的真知灼见,不久以《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为题结集出版。我在该书序言中,将论坛大体形成的共识归纳为以下六点:一、面向世界;二、服务中国;三、完善方法;四、扩大领域;五、充实队伍;六、争创一流。其中,既包含了对问题的反思,又表达了对目标的前瞻。自那时以来,中国传播学界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本土化意识的加强,还是研究人员的增长、研究方法的改善以及研究视野的开拓,都可谓成绩显著,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若以一个成熟学科的要求来看待,则尚未达标,任重道远。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旨在向传播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介绍人际传播研究主要理论视角的书。所有的章节都由杰出的传播学研究者为第一作者,每一章都涵盖了人际传播的不同理论,因此保证了其学术色彩和权威性。    本书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其体的例子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了可读性和理解性。两位主要编(作)者对人际传播理论的内容做了综合分析,以1990—2005年的重要文献和学术成果为主,可以说是一次人际传播理论最新成果的全面展示。本书各部分之间有逻辑递进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关于当代人际传播理论的有机整体。它重点反映近15年来人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但无论是从编者的总结部分,还是各个专题名下的作者自身的论述背景,都能够清楚地看到人际传播理论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以及其间的演变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莱斯莉·A·巴克斯特(Leslie A.Baxter) (美国)唐·O·布雷思韦特(Dawn O.Braithwaite) 译者:殷晓蓉 赵高辉 刘蒙之莱斯莉·A·巴克斯特(Leslie A.Baxter),俄勒冈大学博士,现为衣阿华大学传播研究教授。唐·O·布雷思韦特(Dawn O.Braithwaite),明尼苏达大学博士,现为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人际传播研究的元理论和理论第一部分  以个体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  第二章  行为组合理论——创造的力量  第三章  归因理论——在理论探索中发现真正的原因  第四章  建构主义理论——解释传播技巧中的个体差异  第五章  信息生产的目标-计划-行动理论——制造有影响力的信息  第六章  想象互动理论——人际传播的精神表征  第七章  传播计划理论——通过传播行为达到目的  第八章  关系框架理论——来自人际互动的关系推断  第九章  不确定性管理理论——通往多方面进程的三条路径  第十章  不确定性减少理论——模糊状态下的传播第二部分  以话语/互动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  第十一章  关联行为的话语分析理论——理论性的传播实践  第十二章  传播顺应理论——“入乡随俗”,还是坚持自己  第十三章  谈话分析理论——关于人际传播的一种描述性方法  第十四章  期望破坏理论和互动调适理论——从期待到适应  第十五章  面子理论——戈夫曼的人际传播剧场方法  第十六章  信息操纵理论——解释欺骗是如何发生的  第十七章  人际欺骗理论——欺骗中有目的的、相互依赖的行为  第十八章  叙事理论——理解人际传播  第十九章  礼貌理论——我们如何用语言来保全面子  第二十章  言语规范理论——人际传播中的文化印记第三部分  以关系为中心的人际传播理论  第二十一章  爱心传播理论——爱心传播的生物进化论视角  第二十二章  依恋理论——一种传播的视角  第二十三章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第二十四章  批判的女性主义理论——让女性经历在人际传播中发出声音和具有可见性  第二十五章  关系传播理论——人际关系的一种系统-互动路径  第二十六章  关系辩证法理论——从对抗性话语中生成意义  第二十七章  关系发展的阶段理论——绘制人际传播的路线  第二十八章  社会交换理论——计算人际关系的回报和成本  第二十九章  社交信息处理理论——在线印象和关系的发展索引编者简介撰稿者简介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要想理解一个理论,最好的出发点就是找到该理论试图阐述或说明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理论家想要解释什么?行为组合理论(AAT)的侧重点是两大类现象。首先是人们的显性行为,尤其是行为中的那些使传播和社会互动的研究者感兴趣的方面。因此,行为组合理论适合于所有类型的日常行为,包括开车、打棒球、玩视频游戏。但是,该理论尤其关注当你与别人互动时,你为什么、如何产生互动,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也就是,你说了什么,你是如何说的,你的面部表情和姿势是什么样的,等等。AAT关注的第二个焦点直接与第一个焦点相随。基本观点是,如果你想理解人们“为什么”那样说和那样做,又“如何”那样说和那样做,你就需要考虑他们怎么想、想什么。因此,AAT探讨的第二类现象是思考过程,这种过程使我们有可能“说”和“行”。换句话说,这一理论关注的是:当我们形成和生成我们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时,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比如,你如何能够告诉室友你的度假情况?你如何能够向你的弟弟解释星星白天去了哪里?或者,你如何能够用合适的词语或行为向某人表达你爱她?AAT感兴趣的思想过程不仅限于正在进行的信息形成和产生的过程中,还包括诸如预先计划和预演那样的过程——它们可能出现在互动前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最后,值得一提的是,AAT关注的思想过程也包括那些与我们不说的东西相关联的过程,诸如“编辑行为”(即不打算说出我们正在想的事情)和“编码失败”(即无法将我们的想法付诸文字)等过程。

后记

我对《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的关注始于2006年。当时,塞奇出版社已将此书列入出版计划,而编撰者们正在做着最后的补充修改。为了我主持的一个关于“当代美国人际传播学现状与趋势”的调查访谈,巴克斯特教授和布雷思韦特教授慷慨地将业已定型的著作框架、绪论和有关内容提供给调查者,也激发了我们意图同步跟踪,并以最快的时间出版此书中文版的愿望。2008年,《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英文版如约面世。而上海译文出版社也鼎力相助,将出版中文译著的时间定在了2010年。12年前,正是这一出版社引入当代著名学者E·罗洛夫的《人际传播》,率先将国外人际传播学的前沿成果介绍给中国传播学领域。老同学忻剑飞博士以扎实的人文功底、娴熟准确的英文表达,不仅帮助我完成了“当代美国人际传播学现状与趋势”的调查访谈,而且在此书中文版的付梓过程中做了关键性的联系和推进工作。我的两个博士生——赵高辉和刘蒙之——在学业繁忙的情况下,与我一起走进当代最新的人际传播研究,不同程度地做了基础性工作。我本人借2008年赴美国学术交流之机,以及2009年的上半年,倾注精力、研磨于这一著作的翻译、修改、通稿和校对。

编辑推荐

《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际传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这是一本旨在向传播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介绍人际传播研究主要理论视角的书。本书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其体的例子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了可读性和理解性.
  •   虽然学了不少年的传播学,但无论是学校教学的方向,还是我们能够找到的各种传播学著作,特别是引进的,大多是关于“大众”传播学,而这个方向,决定了所能见识到的都是宏观的理论,特别是以大众媒介作为中心,大众媒介的受众,大众媒介的传播者,大众媒介本身……
    但是,传播并非脱离了大众媒介就消失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和另一个人,或者少数的几个人在交流的时候,对于这种传播过程的研究,大概很少人去留意,也很少人愿意去了解。毕竟,这些对于我们都太熟悉了,仿佛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不过,熟悉,不一定代表着熟练。当你不再去关心世界,转而向内,认真的思索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我所参与的传播过程是顺畅的?无碍的?明确的?有效的?甚至当你和自己交流时,你是不是对这个过程的发生机制了如指掌?
    恐怕绝大部分人都要摇头。
    事实上,越是微观,我们越不了解,但又没有动力去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填补了很多空白,条理清晰的将人际传播的各种理论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不要认为这是市面上常见的哗众取宠的畅销书,这是本严谨的学术著作。
    当然,传播学在通俗化的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尽管它研究的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东西,也是最渴望改善东西。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这本书与小约翰的传播理论做一对照,其中交叉到的理论非常多,不过,比小约翰的要清晰易懂一些。
  •   一个订单被拆成两个,另一个订单缺货也不通知,直接发过来少了一本,再发个短信告诉你,服务越来越。。。。
  •   这本书提供了多元视角
  •   这本书有点专业,还可以
  •   书不错,挺好的,喜欢
  •   纸质、内容都不错。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
  •   内容介绍很翔实,值得一看。
  •   理论很丰富。提出了很多人际传播的理论和理论视角。
  •   還可以,不過有的表示不太明白~
  •     得知此书源于某日下课前,Braithwaite教授(也就是本书的第二作者)很兴奋地拿着一本中文书给我们几个中国学生看,说她那本人际传播的书在中国发表了。草草拿了书翻了几页,觉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翻译水平果然还不算太遭。Communication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用很复杂又全面的词概括人类行为的一门学科,而各种Communicationist又喜欢自己发明词语。初学传播,我几乎是要捧着本字典一边查一边看。其中很多的意思,用中文表达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此先对译者做出的努力赞扬一下。
      
      Braithwaite是一名很有见解的教授,同时她的课堂也非常有趣,可以说是让我提起了对传播学的兴趣(我本身是学市场传播,只是学院要求选修传播的课)。她自己本人和我们谈过中国传播学的现状:几乎没有学校有专门的传播学系,大多数传播学的课程都是放在传媒学院下,而不是人文学院下的。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传播学是一个“没事到蛋疼才去学”的专业,但实际上这门看起来全是废话的学科却在研究人类最频繁的行为——“交流” 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许多章节从不同人际传播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人和人之间如何进行人际沟通,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沟通行为,以及最重要的——人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人的沟通的。我自己最有兴趣的章节莫过于Face Theory(类似于国内我们所说的面子),这也是我在这门课最后选择的研究课题。撰写这章的2位教授可以说都是Face Theory领域主要的研究泰斗。有趣的是William Cupach专注研究的是情侣之间的沟通,对实践也是有很强大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的英文版用词不算简单,但逻辑相当清晰,而且基本包括了人际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事实上,很多理论并不是仅仅为研究传播学理论而产生的,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学或心理学领域的理论,被应用到人际传播的研究。我比较欣赏的就是他每一章都有关于“这个理论是如何和传播学联系起来的”(conceptu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theory),算是提供了很好的理解支持。
      
      这本书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各个人际传播理论,其理论高度对于传播学的初学者可能略有晦涩,但相较于国内大多的理论书籍可以是大大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如序言里提到的,我觉得这本书可以为说是为研究人际传播的人提供一个多元、全面、辩证的视角(Dr. Braithwaite本身也很喜欢辩证地思考问题)。不像我们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中,大多数时候只是告诉你一个理论,让你记录下来,这本书算是博采了每个理论中各家的思绪,甚至也有一些争论和矛盾,这也是我偏爱美国教科书的一大原因了。同时人际传播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赋予了这本书一些实践意义:在了解那些支持我们在交流中的各种行为理论后,这些理论是否能给我们的行为一些启发呢:)
      
      P.S. 还有一本书叫做Close Encounter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s by Laura Guerrero, Peter Anderson, and Walid Afifi (第三位教授的研究也很有趣),它用更简单的语句和更多的案例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简单的人际传播理论,也描述了国外一些很有趣的研究,比如研究情侣之间是怎么分手的,离婚的孩子如何和家里沟通 等等。
      
      
      
  •   完全看不懂18章 叙事理论啊
  •   disclosure? normative? 我手上没有书~英文名字是什么?
  •   Engaging Theori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