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人(第一、二卷)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安德斯  页数:702  译者:范捷平  
Tag标签:无  

前言

《过时的人》第二卷跟第一卷同样讨论关于技术的哲学。准确地说:讨论技术官撩主义时代的哲学人类学。我所理解的“技术官僚主义”(Technokratie)并不是技术官僚的统治(不是指我们这个时代掌握政治权力的一群技术专家),而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指“技术”笼罩着我们世界这一事实。这样的一个世界已经不许我们再说什么,而我们必须说,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曾有过技术,而在这个用“技术”来称呼的世界境况下,历史已经黯然失色,科学技术已经成了历史的主体,而我们仅仅只是与历史同在而已①。这本书讨论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人和人类整体的身上,并将继续变化下去。这些变化同时也影响到我们的一切主动和被动行为,影响到我们的劳动和娱乐,也影响到我们主体间的交往,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先验范畴。如果有什么人今天还在大声呐喊“人的可塑性”(如布莱希特),那么他只会是一个属于昨天的人物,因为我们已经完成了被塑造。人的变化如此之根本,以至于今天谁还在说人的本质(如舍勒那样),那么他就是一个属于前天的人了。如果我在这里不顾上述事实,义无反顾地刻画我们今天人的画像,那么我其实是在提出一个观点,这幅画像不仅是对我们今天人的刻画,它同样也适合于明天的、后天的人,也就是说,我在某种程度上是刻画一幅“永恒的画像”。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世纪最为经典的哲学和社会批判著作之一。    作为20世纪著名的犹太哲学家,京特·安德斯与别的学院派哲学家不同,他把哲学的视角转入对社会现象的慎思和批判。他的主要思辨领域是“否定的人类学”、“批判技术哲学”和“媒体批判哲学”。其表述方式是从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主要技术现象出发来进行反思,如“电视”、“航天”、“化妆品”、“核武器”、“计算机”等等。哲学界也因此将他称为现代批判技术哲学和媒体批判哲学的奠基人。本书就是他的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    “否定的人类学”:主要讨论人的历史结构衍变,人和世界的本体论关系,“自由”阻止人的自我认同。提出人的自我认同是个动态变化过程,其前提是人无法摆脱对自由的追求,对创造世界、科学、艺术、技术和历史必然性的定式。    “批判技术哲学”:人的“普罗米修斯的羞愧”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它蕴涵了作为人的自我成为机器的羞愧。这种羞愧是技术发展和人的本质之间产生的落差所引起的。这种落差产生“过时的人”。人的存在、生活在技术革命中开始以一种过时的存在方式显现,人生产的产品逐步废除人的价值。问题的实质是技术如何替代人成为历史的主体。人类不再具备控制机器所内含的结构性权力,在失控的技术面前,人类在劳动方式上、精神上和心灵上都将失去其本质意义。人类由于个体性、生命性在机器面前显得无能,个体和生命无法与完美的机器相媲美。    “媒体批判哲学”:电视观众失去判断力,电视的力量在于使人获得主观的客观性,在非现场中经历现场,从部分中获得虚幻整体。影视本体论的双重性语义:图像和事件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产生幻象。电视的实质是:依赖性地消费已被他人决定了的判断。电视作为“大众隐居机”制造了这个时代人类的特征。    京特·安德斯还在《过时的人》中反思批判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学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信息革命”和“生物遗传”革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衍变,但其本质并没有产生变化,因此,京特·安德斯的现象学批判仍然有着它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简介

京特·安德斯(Gunther Anders,1902—1992),原名施泰恩,是德国犹太儿童心理学奠基人威廉·施泰恩之子。早年师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并于1923年在胡塞尔门下获得现象学博士学位,1930年与汉娜·阿伦特结婚,并从事哲学人类学和艺术哲学研究。1933年全家与表兄瓦尔特·本雅明一起流亡法国,并协助汉娜·阿伦特写作,批判和揭露法西斯意识形态及其本质。在巴黎期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一系列哲学论文,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产生过影响。1936年京特·安德斯与汉娜-阿伦特分手,但一同流亡美国,与马尔库塞等一起,开始德国哲学流亡,但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成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二战后回到欧洲,定居瑞士,拒绝柏林自由大学哲学教授和恩斯特·布洛赫推荐的哈勒大学哲学教授教席,坚定地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从事批判思辨和社会活动工作,其中主要是投入反核、反战以及绿色和平运动。 
京特·安德斯一生获奖无数,主要的有1936年的荷兰流亡文学奖、1962年的意大利反法西斯奖、1967年的德意志批判奖、1978年的巴伐利亚艺术学院奖、1979年奥地利国家文化出版奖、1980年瑞士图书出版奖、1983年阿多诺奖等。

书籍目录

第一卷 中译本序   献给父亲   第五版前言   前言   论普罗米修斯的羞愧   幻象与复制的世界——对广播电视的哲学观照        Ⅰ  送进家门的世界     Ⅱ  幻象     Ⅲ  新闻     Ⅳ  模板     Ⅴ  普遍现象  没有时间的存在——论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 论原子弹及人类“世界末日失明症”的根源      Ⅰ  第一个令人惊愕的事实     Ⅱ  原子弹的缺陷      Ⅲ  人比自己小     Ⅳ  伦理想像之形成与情感的物化    Ⅴ  世界末日失明症的历史根源      Ⅵ  湮灭与虚无     Ⅶ  结束语      Ⅷ  附录 第二卷 前言   三次工业革命导论 过时的:    外貌      唯物主义      产品      人的世界      大众      劳动     机器Ⅰ       机器Ⅱ      哲学人类学    个体     意识形态      随大流主义    国境线      隐私      死亡      真实      自由      历史Ⅰ       历史Ⅱ     历史Ⅲ    想象      正确性      空间和时间    严肃性     意义      应用      无能      恶    方法论反思  译后记

章节摘录

那么这种“预测理解”和“预测阐释”是怎么进行的呢?我的回答是:“我也十分想知道。”我们不仅不知道预测性的理解是如何发生的,而且也不知道理解本身机制是什么,这已经是个小小的安慰了。虽然没有人指责我的观点的明晰度、准确性或者方法上有什么纰漏,虽然我不必自责是否过于“直觉”,或者太相信“自明感觉”,我在这之前从来没有用过这两个令人尴尬的词,这说明胡塞尔的思想深深地进入了我的骨髓里,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回答:无论预测性的理解和阐释运作机制如何,它都必须成功。当然,假如没有得到询问他们最新成果的请求,谨慎的分科科学家们是不会当机立断地提供这些新发现的。我并不那么谨慎,我也不能允许自己那么谨慎。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存在着一种谨慎的态度,而分科科学家们却对此一无所知。我们未来学学者预测到的危险无比巨大,已经大得让我们无法开口描述,因为我们无法告知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个巨大危险的。谨慎的尺度在科学范畴之外。我们面临的危险的严肃性即是我们最后的认真,因此必须严肃对待,它证明了一点,我们在极不严肃的日子里,也就是在那个自以为永远不会到来的日子里所积累起来的“无所谓”。但是我也许可以通过一个假设来帮助人类。从预测学认知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与“表达式理解”同样的结果。因为“表达式理解”也不需要间接或者三段论的帮助,也就是说,它也是直接发生的。

后记

1987年我来到了被称为“资本主义橱窗”的西柏林留学,当时的联邦德国对于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现代科学技术神话的“安乐国”。飞驰的高速列车、璀璨的霓虹灯广告、8086型的个人电脑、自动售货机、威登堡广场上“KaDeWe”①里无所不有的高档消费品,在那些目不暇接的五光十色面前,我感叹自己的无奈,嗟悔自己的落伍。我几乎成了现代的刘姥姥②:看!就连扔在垃圾堆里的彩电也是二十五英寸的!不久,我在柏林工业大学和自由大学的教室里,特别是在柏林巴伐利亚广场边上的啤酒馆里认识了一群坚守着“西马”立场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谈论着“大众隐居机”(电视)和商品消费者的“物化和异化”(Verdinglichung und Entfremdung),谈论着“技术批判”与“绿色和平”,谈论着其他种种我先前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他们做着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些人当中有一个无比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德国大胡子,他叫布克哈德·特维斯~塔里比塔利(Burkhard。"lewes-Talebitari)。说来他还是我的师兄,当年我们同在H·D·齐默曼教授门下攻读文学理论博士学位,他研究语言哲学,我研究跨文化阐释学,因此常常在一起喝啤酒,学着像安德斯那样“打哲学零工”(Gelegenheitsphilosophie)。记得我们手中捧着硕大的啤酒杯交谈的第一个话题就是“海德格尔”和“电视”,以后才渐渐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编辑推荐

《过时的人(套装共2卷)》:大学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过时的人(第一、二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过时的人》〈第一卷、第二卷〉(德)京特.安德斯著,范捷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4月1版,定价75元,网价57.8元。
      作者曾是阿伦特的丈夫,也是一位二十世纪重要的流亡犹太思想家,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过影响,一生获奖无数,本书是他的代表性著作。
      这绝对是一部能够令人脱胎换骨的伟大著作——可能因我太蠢一时半会还不能,被称为20世纪最为经典的哲学和社会批判著作之一,重要概念“普罗米修斯的羞愧”阐述了现代工业人类在“自己制造的产品的质量面前感到一种自叹不如的羞愧”,从而对“进步的迷信”进行了深刻而理性的批判,但文字又富于感染力,可以说,如此庄肃的著作,并不是对第三者的说教,而是直接面向你我坦诚得让人充满激情的对话。
      我不知道人类无止境的物质进步是否代表了心灵的更幸福,或许应该大声说是,但我私下总不免嘀咕。
      
  •   作者的观点十分的新颖,但是也发人深省,甚至震耳欲聋。如果说几十年前的人会觉得作者的观点可笑之极,那么现在来看,作者的作出的预测有不少都成真了。那么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远见卓识了!
    这书真不好看懂,翻译的水平很不错,至少作为门外汉也能从译文里或以不少!
    此书的顶顶大名早有听说,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读。这本书严格来说,并不完全属于某一类,主要来说,还是属于哲学评论的范畴的,但是,书里还有许多关于作者生活、工作、流亡等的描写,因此,也算是一部关于作者的小传记;同时,里面辛辣的批判和评论,又兼具了社会学的特征,又多少可以归为社会学评论的范畴。不得不说,因为里面涉及了大量的哲学术语和哲学现象(尤其是关于存在主义的),看起来十分的费解(当然,作为一本德语专著,译者的工作已经能够算得上是无可厚非),常有看完一页下来不知作者何所云的感觉,非要细细研究一番才能有所领会。因此,阅读这样一本书,是十分的耗费时间的。但是,不得不说,作者看似危言耸听的评论背后,却又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有所印证——关于人和机器的关系,关于电视媒体对于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等等,,这又让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远见,也正是因为此,我觉得像是非哲学从业者,可以抱着一个看预言小说的心态去品读这本大作,可以获得另一种不一样的对当今机械化、工业化、全球化,甚至原子核能等社会问题的新见解。 在今天这样一个强调技术的进步,强调经济的发展的今天,以作者的视角去看待技术进步可能会对人的“内质”和“外质”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但是我们就能完全置这样一位历经了沧桑的老学者的所有观点是为错误,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他的视角中,反思我们今天在高度物质化的后工业化的电子时代,是不是要开始返回到我们的先哲那里去,重新寻找关于人和物的定义,关于创造者与创造物的定义,也许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掉被过分的物化与过分的看中物质的病态思想。
  •   还没看完,是本哲学类的,但翻译得简单易读,很好。
  •   书当然是好书,是启发思想和开拓视野的很好的作品,只是封面有点脏,可能是压箱底的问题。
  •   启迪思想...
  •   此书的顶顶大名早有听说,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读。趁着活动的机会,把它收入囊中。这本书严格来说,并不完全属于某一类,主要来说,还是属于哲学评论的范畴的,但是,书里还有许多关于作者生活、工作、流亡等的描写,因此,也算是一部关于作者的小传记;同时,里面辛辣的批判和评论,又兼具了社会学的特征,又多少可以归为社会学评论的范畴。不得不说,因为里面涉及了大量的哲学术语和哲学现象(尤其是关于存在主义的),看起来十分的费解(当然,作为一本德语专著,译者的工作已经能够算得上是无可厚非),常有看完一页下来不知作者何所云的感觉,非要细细研究一番才能有所领会。因此,阅读这样一本书,是十分的耗费时间的。但是,不得不说,作者看似危言耸听的评论背后,却又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有所印证——关于人和机器的关系,关于电视媒体对于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等等,,这又让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远见,也正是因为此,我觉得像是非哲学从业者,可以抱着一个看预言小说的心态去品读这本大作,可以获得另一种不一样的对当今机械化、工业化、全球化,甚至原子核能等社会问题的新见解。 在今天这样一个强调技术的进步,强调经济的发展的今天,以作者的视角去看待技术进步可能会对人的“内质”和“外质”产生的诸多不利影响,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但是我们就能完全置这样一位历经了沧桑的老学者的所有观点是为错误,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他的视角中...,反思我们今天在高度物质化的后工业化的电子时代,是不是要开始返回到我们的先哲那里去,重新寻找关于人和物的定义,关于创造者与创造物的定义,也许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掉被过分的物化与过分的看中物质的病态思想。 阅读更多 ›
  •   虽然是很棒的讨论后工业化社会人们内心的一部著作,不过有些人看多了会厌世,谨慎阅读
  •   戳心,打开一看是盗版的,
  •   包装过大,书角落污损,书页翻开看时比较旧,不适合收藏总的来说内容很好。
  •   非常好的一本书,内容很深刻,值得一读。
  •   还是不错的,价格便宜,还会买。
  •   媒体批判哲学
  •   过时的人
  •   技术进步时代 “过时的人”
  •   过时的人,史话再说
  •   做活动买的,东西还不错
  •   获益匪浅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