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遗失了时间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理查德·贝尔  页数:371  译者:栖子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她仿佛中了魔咒,被时间的漩涡卷入截然不同的人生角色:卡伦会突然不认识丈夫,甚至记不起他们有过的性事;她知道自己有两个孩子,却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她常常遗失时间,有时只是几分钟几小时,有时却是好几天,甚至长达数月。听起来也许有些科幻的浪漫色彩,实际上她却苦不堪言。  贝尔医生一听便知道这是典型的多重人格案例,患者会突然丧失某段记忆,就像转换开关一样,常见的症状还包括虚弱、晕眩和困惑。然而贝尔医生怎么也想不到,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他会遇上卡伦的十七重人格一温柔可爱的克莱尔、爱画画的詹森、安排事情井井有条的凯瑟琳等,他们在她幼年时就与她相伴,性别、年龄、种族各异,甚至有不同的智商和性情。  卡伦的多重人格从何开始?为什么它们的存在非常必要?她缓慢又戏剧性的康复过程还有什么变数?贝尔医生要消除她哪些多余的人格,才是安全而正确的做法?《我遗失了时间》正是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心灵旅程。贝尔医生和卡伦多年来携手与难解的精神疾病搏斗,为生存的希望奋战,这些点点滴滴都一一在书中呈现。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卡伦转换角色时的其他人格寄给贝尔医生的信件和手绘图。

作者简介

  理查德·贝尔,拥有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精神病学医学博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写作硕士学位;既有精神病理学领域的权威知识,又经过写作的专业训练。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州心理学会的主席。现在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的医疗保险计划医疗部的负责人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                                                                 序言第一部 苟且偷生第1章 错误的开始第2章 云霄飞车第3章 遗失时间第4章 选择死亡第5章 父亲被捕第6章 母亲与父亲第7章 坚定承诺第8章 童年梦魇第二部 分身第9章 克莱尔的信第10章 自我介绍第11章 圣诞礼物第12章 重启连结第13章 家谱第14章 说故事时间第15章 分身相处第三部 人格融合第16章 霍尔顿的办法第17章 融合克莱尔第18章 桑迪与迈尔斯第19章 安与西德尼第20章 西娅与卡伦博第21章 卡尔第22章 爱丽丝与卡伦1第23章 凯瑟琳第24章 朱莉安与卡伦3第25章 卡伦2与詹森第26章 霍尔顿尾声卡伦的话作者的话

章节摘录

  第一部 苟且偷生                                                         第1章 错误的开始  1989年1月11日,我穿过窄窄的走道,经过另外两位医生的办公室,进入候诊室与卡伦见面。她坐在角落,垂着头,烦躁地把玩皮包背带。29岁的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老,体型过胖,圆脸,蓬乱的棕色短发,发梢微卷,褐眼,戴金边眼镜,额头正中央有道半圆形的锯齿状疤痕。她衣着整洁,但黑色棉长裤与棕色上衣似乎暗示她不想引人注目。她没化妆,除了结婚戒指,身上也未佩戴任何珠宝首饰。我走近,她正好抬头,眼神仿佛在说,“嗨,抱歉,我放弃自己了。”  “快进来,”我说。她缓慢、过度谦逊、愧疚又无助地走到我面前。她的身体和情绪都很沉重,仿佛上了年纪,僵硬而迟钝。  我是个年轻的精神科医生。在我们这一行,37岁算年轻了。我身高六英尺多一点,原本深棕色的头发夹杂几许灰白;以前有位同性恋病人说,我有张男孩般的漂亮脸蛋。我执业七年,部分时间待在芝加哥南边以工人阶级为主的郊区工作。这里的病人多是沮丧或焦虑的家庭主妇,也有不少中年躁狂抑郁症患者和几位受更年期忧郁症之苦的老人家(老年人是这种问题的好发群体),另外还有高功能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两位修道者。这儿是行医的好地方,有各式各样的精神疾病供我观察(而且几乎每个病人都有基本的医疗保险)。除了郊区,我多半待在芝加哥闹市区的办公室,从事病人的精神分析之类的工作。  冈萨雷斯医生和我轮流使用这间办公室。这是栋30层砖造大楼,位于沿公路的商业区内,附近有汽车特许经销店和快餐厅。办公室设备简单,没什么装潢:一张大橡木桌、两张面向书桌的椅子、一张小墙角桌——桌上摆着一盆中规中矩的人造丝花,是我妻子送的礼物。横跨整片墙的窗户面向第95街,街上的车水马龙一览无遗。墙壁是灰白色的,地毯及家具则是深浅不一的褐色;除了那扇窗,屋里的陈设不易令人分心。  卡伦在面向书桌的椅子上坐下来,叹了口气。  “找我有事吗?”我问道。这是我的标准开场白,因为这句话能让人在不过度防卫的状态下吐露心声;其他诸如你想怎么办?你怎么了?我了解你很沮丧等措辞都容易引人不快。  卡伦不自在地动一动,试着找到最舒服的坐姿。椅子对她来说太小了,但她退缩并微微倾向一侧的姿势却令她看起来稍小一些。  “过去三年半以来……我一直觉得……很沮丧,”她说。开口之前,她短促地吸了口气,给人一种犹豫不决的印象。她似乎费了很大劲儿才能开口,感觉很勉强。她没再说话。  “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形吗?”我问。  她耸耸肩,但摇了摇头。  “除了沮丧,还有什么其他问题?”  再次摇头。  “嗯……我是生了第二胎——我女儿一以后才这样的。剖腹产。”她简单描述住院经过,“但我还是会痛,”卡伦再度叹气,然后振作精神继续说。  “后来医生切开我的背,取出一部分肺。”她划了一道从右胸延伸到脊椎的长弧线。“我病了很久,没办法马上陪宝宝,”卡伦眼眶微湿,“没办法喂母奶。等我好不容易回到家,2岁半的儿子竟然排斥我。”  她说医生开给她抗抑郁药和止痛药,但止痛药反倒让她更沮丧。长期受疼痛之苦的病人常有情绪沮丧的问题,我想她这辈子大概也无法摆脱这种折磨了。  “现在家里状况怎么样?”我问。她再次耸肩,愧疚又无助。她说话时,似乎必须用力挤出每个字,好像有某种内在力量阻止她把问题告诉我。她说得很慢,等得我差点走神。  “宝宝出生后,我的婚姻彻底完蛋了。我没办法好好跟我先生相处。”卡伦停下来,很丢脸的样子。“生完宝宝,我大概胖了一百磅。大家都轻蔑地对待我,我无法拒绝别人。”她停顿了一下,看看我,仿佛在寻求响应;但我了解得不够多,不足以评论,于是只好等她吐露更多。卡伦再次挪动身体,继续说下去。  “我哭个不停,而疼痛也让我没法儿出去工作。我在家常常痛到受不了;但只要一出门,状况就好多了。”她移开视线,然后再转回来看着我。“生病让我觉得很有罪恶感。家人这么帮我,我觉得我亏欠他们。”  “你亏欠他们?”  “因为他们必须帮助我……”她再次扭过头去,逃避我的视线。  她继续说下去。她说她晚上醒来后就无法再入睡,但她已不在乎了;她没有精神,爱掉眼泪,没办法专心,她把药停了,她……  聆听过程中,我看见了一个无法帮助自己的女人。她将自己描述成受害者,几近坚持地扮演这个角色,我感到有些不耐烦。我知道她很沮丧,她的症状也都能用药物协助控制,然而,我觉得她似乎压抑住某些导致她抑郁的人格倾向,使得治疗工作益发困难。  听完她的故事,我开始问一些例行问题,评估其精神状况。她确实呈现相当程度的沮丧与抑郁,但她否认曾经萌生自杀念头。我决定开药治疗她的沮丧症状,暂时不处理人格倾向的部分。我请她下周复诊。她顺从地接过处方笺,离开办公室。看见她离开,我的精神稍微振作了些。  直到卡伦复诊我才想起她这个人。她说她感觉好多了,也睡得比较好,但她仍觉得悲伤。  “我吃这个药偶尔会头昏眼花,”她说,扯拉长裤上的线头,“我不知道,我不太确定我想不想继续吃药。”  “我想,吃药能帮助你,”我说,“我建议继续服药。”  “好吧,”她轻声回答。  “这几天觉得怎么样?”  “我还是会痛。从脖子开始,沿着背绕过胸部底下,这里,”她指指自己的胸部。卡伦再次提起上回见面时的怨言:我无法拒绝别人。我觉得很愧疚,因为我妈在我生病的时候帮我,现在我欠她人情。我尽力让大家满意。生病之后,我的婚姻一直没有起色……  从她描述的内容来判断,我认为我能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她不曾暗示自己去做任何努力,去解决问题一她只是一再受苦。我一边听她说,内心再度涌上恼怒的念头。身为心理咨询师,察觉自己对病患的反应并从中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在卡伦的生活中,也有其他人感受到相同的恼怒吗?我纳闷。我建议卡伦,如果她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她一定办得到,而她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感觉如此无助。我用她提过的几个情境,举例给她听,建议她怎么做才能更果断决定,改变长期以来总是唯唯诺诺、自怜自艾的模式。但她提出不少借口,告诉我她为何不能这么做,于是我明白我在对牛弹琴。我开给她双份剂量,嘱她两周后再来复诊。卡伦再次就诊时,双手不停颤抖。她的穿着一如往常;尽管换了衣服,但整洁、单调的印象依旧。她的前额多了几道深纹,直下眉心。她看着我,别扭地变换坐姿,眼神哀伤。  “我……我晚上睡不着,”她先是试探性地轻声说话,旋即展开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冗长抱怨。  “你有过伤害自己的念头吗?”我问道。任何一个如此沮丧、无助的人几乎都有过这种想法。卡伦开始轻声啜泣。  “我想过自杀,”她说,但旋即补上一句,“但我想我应该办不到。”  听她絮絮叨叨诉说压在肩上的、却不曾试图摆脱的重担,我感觉我对她的不满又增多了些。她说话时语气勉强、单调,却不容我打断;我提出建议,她义务陛地点点头,却自顾自往下说,完全不把我的话当一回事。我感觉她似乎以被动的方式忽略我的存在,仿佛她已下定决心在自怜的情绪中来回打滚。我在心里尝试将她沮丧的症状和被动、自怜的倾向分开。我想把目标放在治疗沮丧,这应该是短期可完成的目标。我不想涉及人格分析的部分,因为那得花上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吃药改善了她的症状,但她态度保留。我把她的药量提高至原来的三倍,请她一个月之后再来就诊。  那天,卡伦是我的最后一名病人。我迫不及待想回家。家里有妻子、4岁大的儿子和8个月大的小女娃儿在等着我。听了一整天别人的问题,我知道,家人绝对能重振我的精神。  四星期后,我走进候诊室找卡伦,但她不在那里,于是我回到办公室翻阅前几次的病程记录。这是我的习惯。病人复诊前,我都会看看之前的笔记,提醒自己回忆病人的思绪状态与情绪轨迹。他们通常会从上次结束的地方继续往下说;也许陈述的内容并非问题症结所在,但概念大多一脉相承。当然,病人也可能改变话题,不过情绪几乎是连贯的,说不定(老天保佑)还有些进展。  起初,我坐在办公室等待卡伦赴约。我开始思索她迟到的可能原因:难不成是我触及某个敏感话题,或是她不愿表露的人格特质?莫非她害怕亲近我,以致宁可晚来,减少相处时间,好削弱会面治疗的效果?十分钟后,我再次走出去找她,她还是没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顿时理解她并非迟到——她根本不打算来了。卡伦一直是个很难帮助的对象,因此我再次翻阅笔记,试图找出她不复诊的任何可能线索。看完她曾告诉我的一切,再回想我对她的印象,我一下子就看穿自己根本不曾了解她,也从未站在她立场上思考。有时,我会迷失在病人的生活细节与自己对他们的感觉之中,以致无法综观全局。现在我看出来了:她服药是为了讨好我,但她并不认为吃药有效。我气她“没有变好”,也气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显然,气恼导致我不曾好好听她说话,也因为如此,她认定我终究还是帮不了她。  想到我犯的错误,我也开始思考“抑郁症患者常令精神科医生焦虑”这个问题。每一位精神科医生恼怒的原因都是焦虑。但焦虑什么呢?焦虑“沮丧会传染”,确实如此。跟沮丧的人相处时,你会觉得自己是某种食物,而他们正一点一滴地吸出你的生命;这种状况同样会令人意志消沉。这正是我和卡伦的问题,也是我难以接纳卡伦的原因。多年来,我治疗过许许多多抑郁症患者,但他们没有一个像卡伦这般深深影响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它是一本如此重要的书,它拥有一种对人的内心洞察人微的力量,尤其是对多重人格患者的心灵世界。    ——卡梅伦·韦斯特,畅销书《24重人格》作者  你简直是被它给迷住了,在读它的时候,心里很是恐惧、不安,不敢读下去,可你又忍不住你的好奇心。    ——ELLE杂志  本书从一位心理治疗师的视角描写了一名多重人格患者的诊治过程,文字精练、通俗易懂,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不失为一本了解人的心理世界的普及读物;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而言,本书不可不读,它会让人们认识到如何真正关爱孩子……   ——季建林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编辑推荐

  畅销心理小说《24重人格》作者卡梅伦·韦斯特倾力推荐  她仿佛中了魔咒,被时间的漩涡卷入截然不同的人生角色,她常常会遗失自己的时间,有时只是几分钟几小时,有时却是好几天……  第一次见面,他即明白她的心灵濒临崩溃的边缘,他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得以与她的十七重分身相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遗失了时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读了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说自己是双重性格的人,也就是轻微的性格分裂吧。夜里不能入睡,好几个声音再告诉自己今天我这是怎么了,明天我应该怎样,也是好几个自己在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吧,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各个人格能够和平相处。我们经历不正常的经历不多,所以各个人格很接近,可以和平共处,但书中的主人公经历和太多畸形经历,使得他身体里的人格差异性太大,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样,他们不能和睦相处了,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之间相互不认识呢,或只是有部分人认识。人格分裂也可以看成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吧。
      太可怕了,幸好我们都很幸运,祝福患者早日做回正常吧。
  •     序言中说《我遗失了时间》是惊心动魄的旅程。它向普通读者介绍了病理心理学中令人费解的复杂心理现象——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分身,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多种人格。
      
      本书详细记述了一个人格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到痊愈的过程,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十八年之久,前几年卡伦(患者)与贝尔医生之间并未形成信任的关系,治疗仅在抑郁层面进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卡伦对医生产生了信赖感,一封来自克莱尔的信打破了治疗的停滞状态。贝尔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这个案例并没有那么简单,卡伦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克莱尔正是她分裂出的人格中的一个。随着治疗的进行,贝尔发现卡伦有十七个分身,他们中有男人、女人、孩子,拥有不同的性格,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卡伦的分裂始于出生后不久,她的额头上长了一个瘤,她的父亲母亲都不喜欢她,她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创造出了霍尔顿这个人格,随即出现的还有凯瑟琳。这两个人格是日后统筹她其他人格的中心人物。卡伦其他的人格的出现分别是为了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虐待或者应付日常事务。这些人格在卡伦的小屋里,他们在各自的房间里,轮换着出现处理各种事务。卡伦并不知道这一点,只是觉得自己总在遗失时间,其实这遗失时间就是她的其他人格出现。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令卡伦无法承受,她无法入睡,甚至常常伤害自己有自杀的念头。贝尔医生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用催眠技术与每一个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帮助卡伦来缓解内压。当这样的交流无法再起作用,最后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格重新融合。霍尔顿为贝尔医生提供建议,贝尔医生经过再三考虑,开始实施这一计划。一个一个的融合,卡伦找回了自己一点一点的记忆,这记忆中有她儿时被虐待的部分,也有她快乐的时光,随着记忆的找回,她的感官也变得逐渐完整。融合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卡伦慢慢找回了自我,可这也令她不安和惶恐,因为她发现曾经的自己简直就是行尸走肉,她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人了。贝尔医生不断地鼓励她,帮助她去面对。
      
      治疗完成了,两个人成了朋友……
      
      不同于那些枯燥的学术性文章,《我遗失了时间》用小说的形式为我们展开了治疗的过程。在本书中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患者与医生的合作,一个人格分裂患者的治愈,更应该看到卡伦在儿时所处的环境。一个柔弱的女孩儿,不得不接受禽兽的虐待,她无力反抗,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主人公的经历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我不太会说什么 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 我是看了就不想丢下这本书了 因为看到书后说明这是一个案例才更觉得有趣 始终觉得人的精神世界相当深奥 十七重人格集聚在一个躯壳里 并且在不同的场景会非常顺利的过度而最后还能相互融合 有时候真想让自己也能体验下这种感觉 真的是非常神奇 最近还在看弗洛伊德的书 也许再看的深入一点可以理解得更加透彻些
  •     谢谢你,用文字把我缝合,
      谢谢你,用耐心把我缝合。
      谢谢你,用时间把我缝合,
      谢谢你,用爱和信任把我缝合。
      谢谢你,让我终究还是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
      
      以上的话,是我代表Karen说的。
      如果说父母给了她生命的最初,
      那么是你,给了她健全精神和体魄,
      继而延续,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请原谅,一直以来,我并不能够从一名心理学同好的角度来看待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它太奇妙、神幻,让人不得不怀疑它的杜撰程度。要说轻易的接受,这不讶异于让我相信圣诞老公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理性的人,但在这方面面,显然我很坚持。
        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说,我很难接受Karen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她的亲人——母亲、父亲、祖父、丈夫。母亲的贪得无厌和喋喋不休的侮辱,父亲和祖父的禽兽不如行为和诱拐后的高压迫,丈夫无理的家暴和变幻无常的性格。很难相信,有谁能够在诸多亲人的施暴下存活。这其中除了丈夫,似乎其它的我们都无从选择,懦弱如Karen于是也只好接受。只能说,上天对Karen的安排,明显太过残忍。她的遭遇与我东方父慈子孝的观点何止是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当人遭遇到重大挫折后,有可能会选择性的遗忘伤害来保护自己。但,很难接受一个2岁的孩童亦有如此的防护意识,与其说是对这种防护意识感到惊讶,不如说难以想象2岁孩童的接受能力和敏感能力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于是,Karen开始分裂,最开始是3个人,然后8个人,11个人,最终Karen分裂出了17个不同的人格来保护自己,来代替自己面对不同的状况。就像大树的枝桠一样,越来越茂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谱系。原来一个人的大脑,竟然能够组织化到如此程度。
        第三个,则是我对于催眠的误读。原先所理解的催眠,无非是借助怀表,或者音乐等工具使病人进入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然后再借助心理医生的语言暗示舒缓情绪调节心理状况的一种办法。或许,催眠能够使病人有所坦白,心情得到恢复但其重心还是在于病人对自己的自我暗示。诚然,没有病人的配合,任谁也无法真正的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但我没想到的是,催眠还真正能够使潜在于Karen内心中的17个人竟真正懂得分享交流沟通了起来。甚至,类似于灵魂附身的形式讲他们融合成一个人。这真是催眠所能做到的,太不可思议。心理学果然是一门高深莫测的东西,我们这些门外汉果然只是门外汉而已。
        Bear医生用了5年的时间,才真正的与这17个人格在信件、电话和催眠过程中相见,从陌生到建立信任,5年不算长,但绝非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坚持的人能做得到的。最终,贝尔以催眠的形式将17个人格全部融合,Karen真正的具体了。一个完美的病例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总之,不管我是以着多么惊愕的表情读完了这部作品,无法否认他完整的血肉和躯干,以及带给我的影响。感谢PYL同学的对我爱好心理学的支持,将我QQ上的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记下来,并将这本书赠予我,我会在你的信任和支持下,继续朝着我感兴趣的方向前进~!
      
      
  •     很有质感、很上眼的封面。花了零零散散的时间拜读完,到结局才从那个深深的漩涡逃脱出来。本想来个洋洋洒洒的书评,未遂。     一位男性心理医生,一位女病患,18年的时间,融合17个内在人格,整理翻江倒海的童年性虐待记忆,斗争成年婚暴,在不断地记忆遗失当中寻找生活,情感的支撑点,处理繁杂的社会关系。佩服之余开始艳羡这个职业。当然,这个需要有无穷的耐性和智慧。     已经无法分清到底是纪实还是小说。     象形的图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卡伦的分身,来时悄无声息,最后选择依依不舍地将自身逐渐建起的小屋围墙逐个拆掉、融合,人的内心是无与伦比的奇妙。也许是同理心在作怪,总是喜欢发挥想象力,也把这种内心活动比拟出来。有这样一出能量交换的场景,远处朝阳缓缓升起,在山顶的的一颗大树下,主人公与大树窃窃私语,接着,树梢和头顶逐渐架起一座彩虹桥,大树将具有无限生机的能量逐渐注入人体,一股神清气爽的感觉,如沐春风。     都说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真的吗?人的内心,大自然,人类本身,都是如此地奇妙。     情愿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不该错过的美好。
  •     有时我怀疑我是或者会成为一个人格分裂者。
      
      因为在某些我认为难以忍受的情况下,我会快速转换自己的情绪状态,这种转换太过于快速,以至于我会怀疑自己其实是换了一个人。
      
      读书的时候,有些片段,与我部分情绪很类似,比如卡伦内心的桑迪,不喜欢争执,别人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倾听来自所有人的辱骂,但是又假装没事,常感到沮丧,吃东西可以让她心情很好。
      
      我对这种情绪太熟悉了。不与人争辩,尽量满足别人的要求,完全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侮辱,瞬间麻木,仿佛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切都很正常,用食物消除痛苦。就像是我妈骂我时我会瞬间进入茫然的自我保护状态,老师教训我时我表现得若无其事,别人羞辱我时我假装宽容。
      
      但是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也知道,不,我并不是人格分裂者。我只是想要伪装自己的情绪,可以自我控制,当我独处时,还是会因为这些事而大哭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发生的事情我都知道,所有的经历,说出的话,做过的事,正面和负面的情绪以及感受,并没有遗失了时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这个认识自己的人是谁。都没有。
      所以,我一直是一个人。必须面对所有的恐惧。
      
      同时,我也想起了其他的与我的自我认知有关的事情,比如我一直在极度认同我妈和强烈反抗她之间徘徊;比如我一直很反感别人的拖拉,没有原则等特征其实可能是一种自我厌恶;比如我无论如何引导别人接受我的观点,我发现最后总是会落到我的主要价值观上,而这种价值观多数形成于家庭的影响。
      
      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且迷人的。要读懂自己就要花上一生的时间。由此可以知道,要读懂另一个人更是费力气。因此,别再抱怨你的爱人不懂你了,你也不是那么懂他的,更何况,你也不是那么懂你自己。
      
      最后卡伦还是把17种人格都融合在了一起。她完整了,有一个人的样子,自信,有能力,懂得许多事情,却也对未来产生恐惧:因为只有她一个人了。没有其他人替她承受痛苦和羞辱了。
      
      不过我们都是这样。只有一个人,要面对恐惧。
      那么,就面对吧。
      
  •     如果是在书店偶见一次,也许你就错过它了。长达18年的心理分析记录,并且号称是医生的第一手治疗笔记,这些枯燥却关键的构成词足够让大多数读者头皮隐隐发麻。至少我是胆战心惊地翻开书,以接受学术洗礼的态度开始阅读的——就这一点来说,最终未遂。
      
      当然,我不是指责其内容的不严谨,而是惊讶于作者能够将高度抽象的理论溶解在长达26章的篇幅里,读来却相当流畅。与数年前引起轰动的《24重人格》不同,这本书更为理性,可以说从医生角度将病患的整个病情发展与整疗过程抽丝剥茧,但又不是冷冰冰的概念堆砌(这和作者的写作硕士学位有很大关系)。
      
      在29岁的卡伦首次走进贝尔的办公室时,她的表现仅是抑郁和自我封闭,疏于深究的贝尔错误地为她开具抗抑郁药物,并长久耗力于阻止她不断冒出的自杀念头。在卡伦写给贝尔的断续日记里,她描述了关于自己经常“丢失时间”的毛病。从未在临床上第一手介入此类病例的贝尔意识到,他所面对的绝非是简单的抑郁症患者。
      
      可以说,贝尔对于整个事件的进展并不是毫无私心的,这在他的记录中也没有回避。身为一名心理医生,能够第一手接诊多重人格障碍的病患是极其少有的经历,贝尔深知与卡伦的诊疗过程不仅是救治病人,也是他一生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设置治疗计划时,贝尔的谨慎与耐心逐渐打消了卡伦的多疑,她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贝尔身上。
      
      与卡伦同龄的霍尔顿和凯瑟琳照顾所有人格,13岁的朱莉身负病痛与沮丧,5岁的西德尼在受迫害时会粗暴地回击,7岁的克莱尔封闭住童年极端痛苦的受虐记忆,8岁的迈克斯有自残倾向……在逐渐深入卡伦的内心后,贝尔震惊于他的发现,卡伦的多重人格也开始逐渐信任贝尔,通过占用卡伦身体来写信的方式与他沟通。字体各异、讲述各自性格与经历的信件雪片般飞往贝尔的办公室。
      
      在每个人格的片段叙述中,卡伦自小受到变态虐待的痛苦过往逐渐浮出水面。每当她无法承载的事件发生时,卡伦便会分裂出相对应的人格替代自己去应对,并减轻痛苦,使她不至于崩溃。在卡伦的思想里,甚至有一个完整的家谱,每个人格都有自己所依赖的其他人格,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区域。傍晚时分,大伙儿会来到“会议室”讨论前一天和隔天的行程,决定大家各自应该承担的任务。
      
      “她去参加婚礼,只认识几个人,但她发现好多人都认识她,而且还叫她不同的名字。于是她只好不停地遗失时间,好正确应对每个人。……”你很难想象卡伦是如何让这么庞大的系统保持运作,并维持相对稳固。而在就医之前,她根本不了解自己为何会不停地“遗失”时间。或许有人会轻飘飘地羡慕她能用不同人格阻断不愉快的经历,但这也注定她没法完整得过本属于自己的生活,她的记忆永远是残缺不全,她无法应对社会交往,与家人的关系也支离破碎。
      
      作为心理治疗,将不同人格相融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关口。在长达数年的融合过程中,贝尔与卡伦的17重人格一一作别,这对已和他们建立起稳固友谊的贝尔来说是不舍却必须的抉择,要使卡伦获得新生,别无他法。克莱尔要求一个拥抱,霍尔顿写下了细致的融合方针,迈克斯大方地与他握手道别……结局可以说是圆满的,卡伦不再自我分裂以回避现实,而是勇敢地去迎接生活。
      
      其实读至最后,我仍对众多情节将信将疑,尽管贝尔以人格担保“皆无加油添醋或篡改之情节”,但打心底我不敢相信爱与信任能在如此严重的伤害后重生。另一方面,我又渴望它的完全真实,它唤起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让我坚信一切痛苦都能被救赎,一切宽爱皆有可能。
      
  •     受这本书的评论吸引在当当网上买回来看,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害怕,感觉人格分裂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当看到各个人格开始出现,便渐渐被它的情节吸引,开始喜欢上所有17个人格,不禁感叹人类脑体系的精密,对于人格分裂有了总体认识。里面每个人格都很有特点和魅力,有各自的优点和擅长之处,詹森具有艺术鉴赏力,擅长写剧本和画画,擅长观察事务细节,为主人公卡伦的生活增添色彩,我甚至觉得他的作品可以和凡高的相颦美,他让人惊叹的独特的理解力及每幅画背后隐藏的涵义...;安优雅、从容,具有女性魅力;男性霍尔顿负责保护卡伦,和凯瑟琳一起协调所有人格,是他引导、帮助贝尔律师进行人格融合,在最后一个融入卡伦后,仍可以控制自己的记忆何时传入卡伦......
        霍尔顿给每个人格造了间小屋,并且加了锁,各个人格可以互相不受干扰,当卡伦遇到处理不了的事情时,其中一个人格就会出来。霍还创造了会议室,每个晚上,想要加入的人格都可以加入,讨论第二天的事宜,以免第二天卡伦醒来时不知道前天发生的事,每天会有七到十个人格出现...
      “她造了一幢心灵之屋(以童年的老家为基本构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傍晚时分,大伙儿都会来到“会议室”,围着椭圆形的桌子坐下来,但卡伦不曾出席会议。会议由霍尔顿主持,讨论前一天和隔天的行程......”。
      这是卡伦的一天:
      “今天,凯瑟琳7:15起床。她叫醒詹姆斯和莎拉,叫他们准备上学,然后替他们做早餐,做午餐,送他们去学校。忙完孩子,凯瑟琳去休息,换桑迪出门跟朋友佩格吃早餐,时间是上午8:30。10:30左右,桑迪累了,换卡伦2接着采购东西,卡伦2拿不动,她退出换霍尔顿把东西拎进屋里去。凯瑟琳现身将物品归位,整理完再度休息,这时终于换卡伦出来(约下午2点)。但卡伦睡了一整个下午,直到她必须带莎拉去上溜冰课(下午5:20至6:06)。 接莎拉回家后,安出来继续进行教会的工作。安之后换霍尔顿接手,他和卡伦载莎拉去上另一堂溜冰课(7:15至8:00)。课程结束后,克莱尔想喝巧克力奶昔,于是霍尔顿开车带大家去“珍妮冰淇淋店”买奶昔,顺便买了一份圣代给莎拉。后来换卡伦出面载我们回家,安顿孩子们上床睡觉”。
      这算是比较简单的一天。
       房间里的布置也不可思议,蓝天、院子里的小树;詹森屋里的石头、小书桌、光线、蜡烛及他在小屋里作画....
       我甚至觉得人格分裂未曾不是件好事,它赋予卡伦许多能力,贝尔医生的催眠术和人格融合过程都很吸引人,尽管我甚至贝尔医生自己还不大明白人格分裂如何产生及许多深奥及细微之处,但是总得来说这本书很精彩。
  •   看来我也有点分裂了……
  •   你应该更自信一些些的?
  •   因为《24重人格》而对DID这个病症感兴趣。但因为是先看的24重人格,所以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觉得前者的文笔更好一些。而且前者是站在一个DID患者的角度,所以文笔更加令人深刻。
    心理学家也是个残酷的职业,同情归同情,还是要狠着心要钱,无钱停止治疗也很常见。
  •   推荐《人格裂变的姑娘》
  •   这让我想起一部香港电影<神探>
  •   只是随便说一句,人格分裂毕竟也不是件好事吧,想想卡伦为什么才会分裂出一个又一个人格,真的希望每个儿童都能拥有美好的童年,得到真心的关爱
  •   恩你说的没错,平安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我也希望每个儿童都能快乐健康成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