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德波顿  译者:资中筠  
Tag标签:无  

前言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当然,智慧与慰藉并非不能相容,总体眼光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心态的调整,在此意义上,则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最深刻的慰藉。    全书中,我读得最有兴味的是写塞内加的一章。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一章比较切题,斯多葛派哲学家本身就重视哲学的慰藉作用,塞内加自己就有以《慰藉》为题的著作。作为罗马宫廷的重臣,此人以弄权和奢华著称,颇招时人及后世訾议。不过,他到底是一个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不止于此,对于家庭、儿女、朋友乃至自己的身体都应作如是观。塞内加的看法是: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拽坏事变好事之类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塞内加是说到做到的。他官场一度失意,被流放到荒凉的科西嘉,始终泰然自若。最后,暴君尼禄上台,命他自杀,同伴们一片哭声,他从容问道:“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蒙田是我的老朋友了,现在从本书中重温他的一些言论,倍感亲切。作者引用了蒙田谈论性事的片断,评论道:“他把人们私下都经历过而极少听到的事勇敢地说出来……他的勇气基于他的信念: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说得好,有蒙田自己的话作证:“每一个人的形体都承载着全部人的状况。”然而,正因为此,这一章的标题“对缺陷的慰藉”就很不确切了。再看蒙田的警句:“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国王与哲学家皆拉屎,贵妇人亦然。”很显然,在蒙田眼里,性事、屁股、拉屎等等哪里是什么缺陷啊,恰好是最正常的人性现象,因此我们完全应该以最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    在当今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关于伊壁鸠鲁的一章也颇值得一读。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快乐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他的哲学因此被冠以享乐主义的名称,他本人则俨然成了一切酒色之徒的祖师爷,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其实,他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张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事实上,无论是伊壁鸠鲁,还是继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后世哲学家,比如英国功利主义者,全都主张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深奥,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精神快乐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    本书还有三章分别论述苏格拉底、叔本华、尼采,我觉得相比之下较为逊色,没有把他们的精华很好地呈现出来。部分的原因也许在于,这三人的哲学是更不能以慰藉论之的。尤其尼采,他的哲学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对形形色色的慰藉,直面人生的悲剧性质,以此证明人的高贵和伟大。一本好的通俗哲学读物的作用是让我们领略哲学的魅力,吸引我们走进哲学之门,本书无疑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至于在入门之后,怎样深入堂奥,与历史上这一个或那一个独特的灵魂深交,就要靠读者自己的修行了。    2008年12月11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为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徳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漂亮,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书籍目录

哲学不只是慰藉(推荐序)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第三章 对受挫折的慰藉
第四章 对缺陷的慰藉
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几年前,在纽约一个苦寒的冬日,我在赶赴伦敦的班机前还有一下午可以闲逛,信步走去,不觉来到了大都会美术博物馆楼上的画廊。那里灯火通明,一片寂静,只有地板下的暖气低吟,令人心神悠然。我在印象派的画廊里看画看腻了,正想寻找一间咖啡厅,喝一杯我当时特别喜爱的一种美式巧克力牛奶,蓦然间一幅画映入眼帘,从说明来看,这幅画是雅克一路易•大卫作于1786年秋,时年38岁。 画上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在悲痛欲绝的朋友围绕中正准备喝那杯毒药。公元前399年的春天,3名雅典公民对这位哲学家提起诉讼,告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法庭给他机会当众放弃他的哲学,但是他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根据柏拉图的叙述,他意气昂然对法官说: 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那是一位中年贵族同他的妻子弗朗索瓦丝、女儿莱奥诺以及仆从和牲畜(鸡、羊、犬、马)的住家。这所房产是米歇尔•德•蒙田的祖父用家族从事渔业的收入于1477年置下的,到父亲一辈又加盖了两翼,并扩大了耕地。蒙田本人从35岁起就接管了这片产业,不过他对理 家毫无兴趣,而且对农业一窍不通(“我连卷心菜和莴苣都分不清”)。 他宁愿在城堡一角那座塔楼的三层楼上圆形书斋中度光阴:“我一生中的多数日子,每一日的多数钟点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书房有三扇窗(按照蒙田的说法,毫无遮拦地把美景尽收眼底),桌一张、椅一把、书千卷——哲学、历史、诗歌和宗教——排放在半圆形的五层书架上。

媒体关注与评论

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使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资中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学的慰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7条)

 
 

  •   作为阿兰·波德顿文集之一,《哲学的慰藉》寓哲学于文学创作,引领我们走向了哲学的领域。周国平先生说,“哲学不只是慰藉。”但我们却由此踏入哲学之门。风趣的语言不会让你陷入疲倦。最喜欢的是它的排版,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写笔记。
  •   阿兰·德波顿的文字给人很安静,很舒服的感觉,他的文集全部都收集齐了
  •   看了哲学的慰藉后,
    又买了机场里的小旅行,旅行的艺术,幸福的建筑,身份的焦虑等一系列书,都十分经典……
  •   轻巧地解读了哲学对人类社会的慰藉。
  •   一直都很喜欢阿兰的波顿的书,这才是真正的治愈系文字,读他的书,你会收获很多,哲理与情感的交融非常细腻,希望你们会喜欢
  •   让人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   还在念高中时就听说了这本书,曾到新华书店找过,但是没有找到。这是一本不一样的哲学书,通过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生活,其实可以更美好。这次终于在此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东东,很开心。购买时还送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电子券,划算!
  •   觉得德波顿的书还是那样的深入浅出,不错。
  •   一直很喜欢德波顿的书,这本书也很好看,很值得一读
  •   通过哲学的眼光发现世界的美好!
  •   这是我哲学的启蒙读物,虽然里面有些观点不正宗,但是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很值得一看了,很实际,很能开解人的心灵。
  •   淡淡地不经意地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应该知道的哲学
  •   这本书貌似也很不错,很喜欢阿兰德波顿观察世界的眼光,看了很有收获的书。打算把他的作品全都看一遍。
  •   文笔生动、活泼、优雅,让人既感受到哲学的美,又感受到哲学的真
  •   将深奥的哲学以平实的和贴近生活的语言,与大家交流,让人感到作者学识的广博和人性关怀
  •   因为这次买的书有好几本,这个暂时还没看,但是从书的包装和质量上看不错,而且哲学是个很深奥的东西,至少对于我来说,所以等我回去慢慢看,慢慢品。
  •   实用哲学,挺好
  •   看完这个,开始对哲学感兴趣了
  •   入手的阿兰德波顿的另一本书,包装简单,精致,文字的排版舒适,喜欢阿兰德波顿淡淡的文字所讲述的哲理。
  •   阿兰德波顿的书真的很好看哦!
  •   以目前当当网图书榜排名第一位的《正能量》这本书来说吧,
    1. 显示评价条数是21647条。
    2. 每页显示是5条,页数显示是1282页。理论上可见的评论是6410条。
    但我只能看到第1280页,而且这一页上只有两条。点第1281页,是空白。点第1282页,显示 “还有15244条评论为系统默认好评”。
    也就是说,实际上我只能看到6397条评论,其它的由于用户没有评论,所以都被系统默认为好评,默认好评占总评论量的70.4%。上面还有一个统计:推荐(5星、4星)是98.7%,一般(3星、2星)是1.2%,不推荐(1星)是0.1%。理论上,有效评论才6397条,占总量的29.6%,包括了灌水评论。
    注意到一点,评论的排列顺序,是从5星到1星的倒序,我从第1280页往回点,1星、2星的给的评论多一些,说名不符实、书不好、抱怨的多。然后再往后3星以上,评论就都很简短了,一般,还没看,不错,诸如此类的灌水就出现了。
    而在亚马逊上,《正能量》排名第十三,评论数是185条,而且评论的内容都是以长文为多,上边也有统计:5星107,4星44,3星16,2星8,1星10。它没有默认归为好评这种东西。至于销量就不清楚了。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这本书在当当网的销量非常高,为什么高?可能是人们都需要这种心灵的慰籍和指导,所以心灵鸡汤类的书比较受欢迎,质量怎么样,不知道,因为我对这类书比较不感冒。
    不过,说回来,如果是提到在网上买书的话,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当当,没其它原因,都买了八年了,习惯了,而且会员折扣也不错,虽然折中折的书不是那么多,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只有当买外文图书的时候才会想到去亚马逊。
  •   好书自然要大家共分享,超喜爱的外国文学之一,著作是一方面,好的翻译自然也少不了,希望有更多好的作品呈现给读者
  •   内容是好的,读起来很轻松,不过书中的插图很少注明出处和来源,会混淆
  •   我同事公司让她买,所以我替她买的,她说不错!
  •   5年前读了,几乎每年都还会翻看,渐渐知道明白了一些道理。所以推荐给朋友。
  •   书商是孤独者最好的归宿,有那么多书是由于作者找不到人倾诉而写的。
  •   这是买的第二本,送人。深入浅出,作者有平常心,读者才有受益。
  •   真是直逼人的心灵
  •   静下心来读读感觉很好~~
  •   书包装得挺好的 这本书的确有心理疗伤作用 挺好的
  •   为公司添置的新书,质量看着还可以。。。
  •   书很好,很有深度
  •   纸质很好,书的内容也很棒。快递也很快哦!赞
  •   同学介绍,应该好看的,很深刻
  •   孩子要的,不知道怎样
  •   包装不错,期待的一本书,封面设计很有质感,是喜欢的类型,还没来得及看,看了再写书评。
  •   在当当把该作者的书都买了
  •   当然与众不同
  •   书写得不错,值得拥有
  •   文笔优美,发人深思。
  •   店主发货速度很快,书本保护得与很好。
  •   对于生活挺好的指导
  •   读罢有种洞明感!
  •   很不错的书呢。值得一看~
  •   非常好的书!写的非常有深度!!!!!!!!!!!!!!1
  •   应该是值得一看的。先收藏@
  •   喜欢,还来买
  •   德波顿的其他作品我也看过两本,不错,至少是值得一看。
    译者资中筠是个很有学问和观点的老太太~
  •   德波顿的文章不错,正在看。
  •   买这本书主要是由于周国平老师的推荐,因为它不是属于那种哲学专著,而是属于哲学随笔之类,从这个角度应该和周先生写的文章有些类似,买来一读,看一看外国人是如何写这些东西的。
  •   深入浅出,作为哲学入门来说不错。
  •   没读过英文的原文,有点遗憾。中文读来有些生硬。但内容是很不错的!另外《旅行的艺术》之前也看过,很不错~!
  •   书回来了,同事们个个都说Good!
  •   送货很快,包装也好,刚拆开还没看,期待中!
  •   整体不错,比想象中的薄
  •   已经读过这本书挺好看的
  •   包装还行,内容还没看
  •   刚拿到书,很是喜欢,拆了外包装,书页干净,摸着特珍惜,特踏实!!!
  •   还没看呢,一朋友推介的
  •   好书一本,涉及人生,金钱,欲望等困惑,哲学出身的德波顿,给了一种不一样解释,推荐!
  •   哲学是疯子和天才的领域,我还停留在普通人的阶段,无法进入那扇大门
  •   读者青年文摘什么的适用
  •   大体翻看了一下,比较休闲的一本书。
  •   哲学并不是慰藉,就算是哲学的入门读本,但也把读者导向了“哲学=慰藉”。仅个人观点。
  •   从阿兰·德波顿的眼中读哲学大师们,从深奥概念中抽离,构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值得一看。唯一的缺点是作者力求客观,但主观味仍是浓了点。相比之下,更欣赏他的《旅行的艺术》。
  •   比较失望的书,全是些不知哲学为何物的人在推荐。比较浅薄的一本口水书,作者在重复一个个为人所熟知的旧案例,加点小插图就时尚了。如果你有点哲学阅读的基础,建议不买。
  •   作者以他独特的视角,用他对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感悟,为生活在这浮华有余而幸福不足的世界中的我们的冷漠麻木的心灵撒进一缕阳光。
  •   很不错的哲学启蒙书~强烈推荐的说~
  •   媒介的介绍中,是学者资中筠,是输入错误,写成贤中筠,资中筠是中国社科院的著名学者。
  •   是在网上推荐看到的这本书,买回来细细读了一遍,文字很优美,深入浅出,非常不错
  •   偶然买到此书,有种顿悟的快感!
  •   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但对于第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解读很是不着边际胡谈乱说,但后四章还算很让人欣慰。言谈中肯中意,总体上还是本可看的书
  •   有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不愧是才华横溢的英伦才子!值得品读,慢慢的,细味地读。。。
  •   同样是大学图书馆看的书,买来送人,朋友也很喜欢。简单的故事与道理,让人体味
  •   所选的哲学思想很有代表性,尤其后期的叔本华、尼采,奠定了现在哲学和心理学的正确基调,虽然是入门书,却起到较好的导引作用,是让哲学告别晦涩,走入人们心中的最好范例
  •   送个这人,到底值不值。。。
  •   哲学一门智慧的学问,哲学爱好者一群爱智慧的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哲学入门书,值得一看。
  •   朋友推荐的好书,很爱看。
  •   原以为是平装,发过来一看是精装,很有感觉,看了一部分,内容很好!
  •   去年在北京图书大厦买了这本书,这次送朋友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时候,总觉得少点什么,于是就把这本书一块买了。真的是超级喜欢这本书,读上去没有通常哲学书本的晦涩,很安静的感觉,而且读来常常会突然惊讶:这不就是我平常生活里的某些感想么?自己无法用语言来叙述清楚的智慧,在文中分析的如此透彻。配图也很多,当叙述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总会适时的补上一张古代画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 阅读更多
  •   能从那几个人里抽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组织也是比较新的。但同意前面某个同学的评价,有一定哲学基础的人来看,虽说不一定太轻,可没新东西啊。坐马桶上读一读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的。至今,只是觉得写建筑的那个不错。也许咱对这个确实外行了点。... 阅读更多
  •   资中筠女士翻译很漂亮!
  •     哲学是对人生困境的种种终极拷问与解脱求索。
      
      
      以思考人生为终生使命的人,其人生该多么艰辛不幸!这就是哲学家。
      
      
      哲学家因为认识了困境,所以当然地找到了相应的态度。
      
      
      所以,哲学无关乎现实生活一城一池的得失成败,是关于生命本身成败的一门学问。
  •     首先,不喜欢周国平。前面有一篇周国平的推荐序。“蒙田是我的老朋友了,现在从本书中重温他的一些言论,倍感亲切。”瞧瞧这口气,您老写过那么多二手哲学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神马的,只要您写过的就都是你老朋友了呗。这人槽点太多,还是不吐为好。
      
      其次,不喜欢资中筠。大名鼎鼎,体制内的健康力量云云,不过在我看来,贩卖虚假希望才是真的。这么老人,包括他们整整一代人,酱缸里泡久了,正常思维都没有了,资老这还算好的。资老资格老,学问水平自然没得说,不然怎么会在《译序》一开始就说“由于精力与时间有限,我一般不轻易接受翻译的约稿。”瞧人家老一辈这口气,我喜欢。不过,有个地方我看着别扭,虽然我的英文水平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是还是要说出来请教请教。
      P65,第二章,伊壁鸠鲁,(四),第一段中:
      他对一位朋友说:“送我一罐奶酪,好让我想要的时候饱餐一顿盛筵。”
      德波顿原文是:
      "Send me a pot of cheese, so that I may have a feast whenever I like."He asked a friend.
      希腊文原文不知道。
      epicurus.info上,这句话的英文是:
      Send me a pot of cheese, so that I may have a feast when I care to.
      (http://www.epicurus.info/etexts/fragments.html 第39段)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是这样引用这句话的:
      "Send me some preserved cheese," he writes, "that when I like, I may have a feast."
      何兆武的译文是:
      他写信给一个人说:“请您给我送一些干酪来吧,以便我在高兴的时候可以宴客。”
      是奶酪还是干酪无所谓,但是自己吃还是宴客,区别可就大了。何兆武对?还是资中筠对?
      
      再者,这本书根本上是一本鸡汤式的二手哲学书。德波顿似乎最喜欢蒙田。蒙田说“如果我有信心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就会不顾一切,彻底地自说自话”——也就是说,不需要引用128次柏拉图,149次卢克莱修,和130次塞内加,不再“需要以别人的盛名来掩护我的软弱”。
      但是,德波顿,你引用了多少?看到这里的读者,你们有没有想到应该扔掉手里这本二手哲学书,去读柏拉图的《斐多篇》《会饮篇》《苏格拉底之死》,伊壁鸠鲁的《自然与快乐》,塞内加的《论生命之短暂》,蒙田的《随笔集》,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论道德的谱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著者的名字实在很难被记住,见谅。
      
      《哲学的慰藉》,周国平先生给写序下马威似的给了一标题——“哲学不只是慰藉”,当然,书名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命题。阿兰·德波顿(是不是超级不顺口)借“慰藉”一词引本书的六个章节[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合的慰藉]、[伊壁鸠鲁——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塞内加——对受挫折的慰藉]、[蒙田——对缺陷的慰藉]、[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尼采——困难中的慰藉]。
      
      
      其实,与世不合、缺乏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有困难皆可归结为——痛苦。
      因被他人误解而被处死的苏格拉底则主张一切听从于内心与理性——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位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使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好像天才和圣人的命运就是先受误解然后被塑铜像的。我们也可能利用这一范例挑战理性,幼稚地相信,当别人指出我们错了时,我们最正确不过了。
      当然,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时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者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是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
      如果我们听从他的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就会得到最大的回报。
      
      
      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哲学家的任务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
      伊壁鸠鲁开出的快乐需求清单——1.友谊。2.自由。3.思想。
      著者德波顿的快乐需求清单——1.茅屋一间。 2.友谊。3.避免有上级、受恩赐、勾心斗角。4.思想。5.贝利尼的《圣母像》的转世肉身,忧伤的表情掩盖不住冷面幽默和自然流露的天性,身穿普通商店中模特身上的时装。
      你的呢?
      ——快乐可能来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对受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于世界和对他人持有过于乐观的观念,这种乐观达到危险的程度。
        当我们怀疑自己是伤害的恰当的目标时,那就很容易相信确实有人或有东西在设法伤害我们。
        
        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我们的生活部分是疯狂的,部分是智慧。但是凡描写生活的人总是恭敬地对其中一部分讳莫如深。
        
        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我们的思想是从属于肉体的,尽管我们高傲的持相反的观点……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健康的子女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划,而爱情却恶毒的是我们多年来相信两者是统一的。
        
        困难中的慰藉
        尼采:我们知道生活是由苦难构成的;我们越是努力去享受它,就越受它的奴役。
      试看那些优秀的,最完善的个人和民族的历史,请问有哪一棵大树长到这样骄人的高度没有经过风霜雪雨;请问,厄运和外界阻力,某种仇恨、妒忌、怀疑、顽强抵抗、坚硬反对、吝啬、暴力、难道不都是有利的条件,无此则任何伟大,即使是美德,也难以成长起来?
      
      著者似乎总在强调,古往今来哲学家们的思想千差万别,他们如果聚集在一场大型酒会上,不但互相话不投机,而且很可能几杯酒下肚就要拳脚相向,不过,还是能够在这些相隔十几世纪的人中找到一些共同点——忠于“哲学”一词希腊字根的原义——philo ; sophia。即“爱”与“智慧”。
      
      人以群分。著者德波顿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世纪的话。我愿从斯人游!
      
      对于人生所有困苦,以塞内加一句劝言为藉——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     哲学的慰藉在于由哲学家去遭受苦难折磨快乐坚强生死悲欢人与非人……然后当我们经理类似时间的时候,拍拍一宿,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文学家也做相同的事情。
      
      你的朋友也是。
      
      大家都在为彼此遭受劫数,从彼此处寻求慰藉,把眼前风雨变成他人镜头中风景,还说【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
  •     哲学何以予人慰藉?
      答曰:智慧
      
      智慧何求?
      
      智慧不一定来自学问
      一个迂腐的教授不比一个达观的农夫更快活
      
      智慧不一定来自年龄
      一个失败的老人不比一个善思的青年更睿智
      
      智慧只来自于对学问赋予的知识和年龄带来的阅历的深刻体察
      以及
      不断地反求诸身
      
      
  •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其中一个说大了一个说小了。说大了的是”读书“二字,与其说读书,不如说是读”哲学“,但却是触类旁通的。说小了的是”笔记“二字,实际上,这明明就是一本书,一部作品,而绝不仅仅是笔记。但我相信这本书的造就,背后一定有”笔记“的影子,更别说精彩的笔记自然可以集结成册的吧。
      
      我觉得阿兰·德波顿的作品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记述他的思考、传递知识,在我看来,他完全在为当今的读者们提供一种读书思路。在现今的信息爆炸阶段,获取信息完全不成问题,而问题却在信息实在是太多。德波顿的作品恰巧给我们展示了一种读书方法,即分析信息,挖掘信息。我把它抽象成如何记读书笔记。
      
      那我们接下来看看”英伦才子“是怎么记”读书笔记“的吧。
      
      一、自身经历
      通过自身经历来引出论点是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在第一章起始,作者通过观赏画作,进而引出苏格拉底。通过一个平易近人的话题,引出高高在上的哲学,拉近了读者的心理距离,让论点自然的引出。我相信作者的经历与论点的联系绝不是突然想出来的,说不定作者当读到苏格拉底的死时,回想起当时观赏过的画作,进而将当时的感受记录成笔记,供随时回忆。
      
      二、记述背景
      研究一个人或一件事,背景很重要。得到一个结论并不完善,还要告诉读者们如何得出这种结论,其推导过程、因果关系有时往往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故读书时,对于研究对象,需要查阅记录其背景资料,以供分析使用。此书每一个章节的第一小节,都是某位哲学家的生活背景。
      
      三、夹叙夹议
      我们可以发现,整部书都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有的地方是作者总结归纳的结论,有的地方是原作者(哲学家们)的著作中的叙述。总结归纳需要思考,但对原著作的引用也非常重要。它不仅给读者们提供了你的结论的出处,也给了读者们机会去自己去判断和感受。我相信大家记笔记也都是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一边记录原文,一边对其议论总结。
      
      四、想象创作
      在第五章第二小节中,作者创作了一篇精彩的小说片段。在讲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作者在需要的地方穿插着对叔本华哲学理念的解读,这无不使晦涩的哲学理论更加立体形象。有趣的故事配合深邃的理论,读者读起来既有趣又有理。相信读者在读某个片段时,也会兴起产生某种想法或创意,记录下来,沉淀过后,等待生根发芽。
      
      五、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算是读书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我们要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想。即消化-吸收的过程。比如,这部作品引用了六位哲学家的理论,对应上六种心理状况。我相信,读过某位哲学家,从其理论中总结出来的方方面面可以包罗万象,但作者却可以拨开云雾,只找寻自己需要的部分,总结成对应的一种情况,这便是一种分析信息、挖掘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非常应该学习的地方。再比如,第二章第四小节谈到的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即是在繁杂的著作中,归纳出需要的三点——友谊、自由和思想。这便需要读者在读书过程时刻保持警惕,要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找到主线,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根据需要提取相应的部分。相信这要在读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
      
      六、学会跑题
      肯定会有人说,”学会跑题“是不是跑题了,我们学习这个根本没有意义啊?我们来看看本书中的例子,在第四章第三小节中,作者本来讲的是文化的缺陷,却在最后描述了蒙田遇到的一段”真挚的友谊“,这里的友谊与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在两者之间给出了一个很弱的联系,即朋友更理解我们(的文化区别)。无论跑题与否,作者都很看重这部分并蹩脚的引出它。其实,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也不要专注在自己的论点上,对于自己喜欢的其他部分,也要记录下来,甚至是生硬的联系起来。
      
      读德波顿的书有时是一种享受,因为他已经为我们读过了这些”难啃“的著作,并总结成生动的文字。但我却要说,读书就应该向德波顿学习,记录好自己的读书笔记,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能出一本这样的书。
      
  •      无意间在马桶文摘里了解到这一本书存放在李银河的书架上,而且她很喜欢这样的一本书,说读起来很有意思。前男友是一个很喜欢哲学的人,一直都很想好好地品读哲学著作。很好,这一本书变成了我的哲学入门读本。
       译者资中筠道破了这本书的风格:“简洁而优雅,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一整本书都散发着英国古典散文的气息,比起晦涩难懂的哲学原著,这本书不失哲学原味,着实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入门书。
       哲学的慰藉,从一个慰藉的角度来阐释哲学对生命的影响,角度新鲜的同时也有难以避免的牵强附会之嫌,但是总体上这本书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要更好地了解哲学的话,个人还是推荐阅读原著的。
       哲学的慰藉:1.与世不合的慰藉
       当我们因为生活上微小的因为与他人的摩擦而不悦时,请想想苏格拉底。这一位一生为了真理,不畏强权,不畏孤独的哲人,听从理性的律令,攀升逻辑的链条。通往真理的道路是那么的孤独,而苏格拉底从未畏惧从未退缩,他的力量来源于内心对真理的深信不疑,这一份勇气让他在毒酒面前依旧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这一份慰藉与其说来自苏格拉底,不如说是来自哲学,来自真理。哲学家是真理的宠儿,因此他们无所畏惧。
       2.对缺乏快乐的慰藉
       伊壁鸠鲁享乐主义,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都理解成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纵欢享乐。直到翻阅此书的时候才颠覆了此前的错误认识。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享乐是生活的意义。但是这样的快乐并非一味依附于物质,只要物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清茶淡饭与丰盛筵席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快乐的清单是朋友自由以及思想。这样的远离商业主义的快乐着实是尘世间极好的慰藉。
       3.对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的一生坎坷得让人有些心酸,但是这位哲学家在挫折面前的泰然自若,处变不惊。“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即使在她似乎愿意和平相处只是也没有。我把她所赐予了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的身上强行剥走”这样的一份坦然深深感动了我。
       4.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或许是我了解的最本真,最淳朴的一位作家了。他勇敢地批判他人的作品,批判传统的教育,批判偏见的狭隘文化观,批判不敢直面缺陷的懦弱,坚信人的情感依附于肉体。这样的一位本真的哲人,那么纯粹真切。
       5.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或许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吧,他的悲观主义恰是哲人对生命本质的洞见。叔本华对于爱情的解析解开了我失恋的悲痛情结。生命意志高于理性存在,意识服从于潜意识存在,我们相信爱情只不是生命意志的暂时遮蔽,当生命意志被唤醒的时候我们便会如被赶出天堂的亚当和夏娃一样痛苦不堪。我们一生都在接受生命意志的指令,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有利于我们下一代的适合人选,而不考虑今生的幸福快乐,生命的空虚,无价值竟至于此。
       6.对困难的慰藉
       尼采这一篇对我也是一种惊喜来着,因为最近的我恰巧喜欢上了爬山。爬山是生命本质的缩影,不断地挑战困难,克服困难,最终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只有经历了过程的困难,挫折,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完成。我们必须 积极地去迎接生命中的挫折,克服困难,对基督的艰难困苦做出明智的对应而不是像基督教般没有勇气,而创造了一种伪善的信仰。尼采始终相信一个高贵的人最重要的特质便是不弃绝,无论这一决定会为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折磨与痛苦。细想一下前几部分的哲学家,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塞内加,没有一个不是如此。
  •      起初,我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慰藉,或许只是在打开书的那一刻,被他们的灵魂触动所产生的那种激情 ,然后一味地抄下那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然而,当合上书的一瞬间,突然间大脑变得一下空白了,也许只有当我们在某些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拥有理智,诸如在读这本书的期间,而不是我们一离开它,就开始变得对生活麻木不仁了。就像塞内加说的:“何必为部分人生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我们只是对这本书中的一部分有所触动,而对于整本书却难得有那么客观独到的见解。起码感觉自己还没达到那么深的感悟。
       只是猛然翻开书,突然看到这句“但求室内安然无忧,任凭室外疯狂世界。”想起了高中所钟爱的语文老师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语,我不敢保证老师没看过这本书,但我想在我们的生存之外总有一种超越的世界存在,哪里没有种族,没有任何差异,甚至部分你我,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人们是平等的,也是高贵的。我想哲学家无疑是属于这类存在的,不管是苏格拉底面对与世不合、伊壁鸠鲁面对缺少钱财、塞内加对挫折、蒙田面对挫折、叔本华面对伤心、尼采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无疑是他们直面人生的态度使然,才得以让人铭记于心。在无论是悲观厌世者,还是超然物外者,抑或正视人生者,他们都是可爱,是让我艳羡的,因为他们过着那种不再弃绝的人生。
       我反问自己,难道我们一直不是活在一种充满期望却又必须忍耐的生活中吗?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存在,但有人忘记痛苦只是无所谓地活着,也有人能够在不停地思索痛苦中度过。毕竟,每个人眼里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或许我能看到自己的缺陷,我能看到自己并不是人们眼里的好学生,也想很多人一样感觉现在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但我丝毫不会去寻求一种自我安慰,我仿佛不想祈求从外界去获取什么了。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降临只是从我们某一刻觉得自己才真正活着的那一刻开始的。我愿意去活得深刻,而不是习惯性地去迎合世俗的眼光,就好比读一本好书一样,我不会只是想从前那样只是想满足自己的私心一样,而时能够彻底地懂得它的与生命有关的意义。
       记得有人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我想一个是内心的,一个是外在的,我想痛苦的产生就源于我们不能够达到二者的统一吧。但幸福也是诞生于此的,就像在自我之外找到一个心意相通的知己或爱人也不外如此了。但我们也不必悲观,天地间总有一种诗意的存在:
       但求室内安然无忧,任凭室外疯狂世界.
      
  •     每每读阿兰德波顿的书,就好像踏上了旅途,无论是乘上列车的《旅行的艺术》,静憩机场的《机场里的小旅行》,还是这越过时间的《哲学的慰藉》。由他做导游,总不会让我对此番游历失望。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大概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后来人提供了启发,却也给后来人套上了无形的笼子。就算哲学巨著卷帙浩繁,也是人们点点滴滴从生活中拾捡起来的。阖上这本书,也只是对有限的几位哲学家略有涉猎,要说慰藉,大概还需要更多地去找寻。
       苏格拉底之死,最让人动容的要数“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反观我们自己,抱有太多歇斯底里的自信。苏格拉底的理性来自于他的思辨:“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寻找不对的情景,如果存在,则原论断错或者不准确,然后再考虑到例外并且精确细腻地表达新论断。”所以,常识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常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诚实的批评者与出于愤世和妒忌的反对意见相提并论。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于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说理。”这才是我们对待大众舆论的正确方式,舆论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听的,是那些有着正当说理的人的批评,因为“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具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
       这几个哲学家里,我最喜欢的要算伊壁鸠鲁了。他强调感官的快乐,却有别于纵欲。简言之,是个吃货却不求山珍海味。他的快乐清单如下:友谊、自由、思想和必要的衣食住行条件。在他眼里,“快乐依赖于一些复杂的、与心理有关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东西的依赖相对少一些”,像极了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那些朴素的乐趣,例如同孩子玩,与朋友聊天,下午晒晒太阳。想起来就阳光明媚。
       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人的多数暴力,而塞内加之死则源于他的暴君学生。面对死亡,他生命里最大的挫折,他如苏格拉底般镇定自若。因为他对挫折有这样的理解:“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而“我们能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在挫折中,”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很显然,塞内加早已思考过死亡。而我们,别人葬礼从我们门前经过,但我们从不认真思考死亡。也许常人看来大都觉得晦气,而避得开思考,终是避不开迎面而来的挫折。面对这些,他说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蒙田提醒了我,思想家也是有血有肉的。“我在饭后与饭前判若两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肉体对我们的制约。我们得接受自己的生理结构和一切想法,要坦诚。不仅肉体,文化也制约我们,我们学的知识,遵守的准则,道听途说的轶闻,也许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正确。
       还特别喜欢他的一句话。“当别的作者以我们达不到的明晰和心理准确性表达了深得我心的思想时,我自然会情不自禁地直接引用他们。他们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我们尚欲言又止,说不清楚的想法,他们已说的那么清晰,遣词那么优美。”
       而关于尼采,那句“我们生来就是心智的隐者,只有偶逢知己能谈一谈”一下就击中了我。
       这几个人中,苏格拉底和塞内加去做圣人,伊壁鸠鲁和蒙田太适合做朋友了。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http://jessfree.diandian.com/post/2013-09-16/40053622343
  •     這是在萬有引力無意看到的,當時是被書名吸引了,一看譯者是資中筠先生,就從書架上抽了下來。看了看書封上的簡介,上邊說資先生也甚為欣賞此書,我就買了下來。
      回來先是看周國平先生的推薦序,覺得很好,如其題:“哲學不單只是慰藉”。這便是此書的最大破綻,書裏頭介紹的幾個哲學家中我瞭解比較多的是叔本華,可是我覺得叔本華的學說不能給我什麼慰藉,在看其書的那段時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灰暗的,找不到一點亮色。當然,現在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難道告訴我一切都是命定,一切都是我們不能決定,這是給我的慰藉嗎?
      至於其文筆,資先生說深得英國散文真傳,可能是我不會欣賞,也可能不是讀的英文原本的緣故,我實在沒能讀出什麼味道來,我覺得英國散文味兒大概是梁實秋和董橋那樣的味兒吧。
  •     哲学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慰藉的,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惑、焦虑、困难,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一个人运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出路。哲学即是爱和智慧,了解哲学可以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哲学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以轻松优雅的笔调,讲诉某个哲学大师是如何面对某个困惑和不安的哲学问题的,以此带领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等大师的精神世界,进行一次充满智慧的哲学之旅。
      
      一、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我们不该那么在意群众如何谈论我们,应该在意的是专家在正义和非正义的事情上说些什么。──苏格拉底
      
      第一个出来的大师是现代哲学鼻祖--苏格拉底,他所遇的问题是与世不合。苏格拉底以谈话的方式与雅典各个阶层的人民谈论哲学问题,在长时间的谈论之后,苏格拉底发现许多人都过于无知而且自大,他们面对一个问题往往是取其片面人云亦云的答案,而非经过一个人仔细思考后得出的理性答案。苏格拉底总是以理性的思维,思辨的分析让与他争论的人心悦诚服。苏格拉底询问著名的拉斐尔神谕:谁是最聪明的人。神谕指示:就是你呀。这使他惊讶万分。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书中以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苏格拉底之死》油画开始叙述,苏格拉底的言论和行为触犯了雅典统治阶层的权威,他们指责他不敬城邦之神,腐蚀了雅典的社会构成,唆使年轻人反对他们的父辈。雅典当局经过审判,判处他死刑,当局说如果苏格拉底承认错误并从此不再进行哲学活动,那就可免除死刑,但是他拒绝了,还说出以下慷慨激昂的话语:
      
      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画中的苏格拉底在好友的簇拥中,高谈阔论,伸手要接那杯将终结他性命的毒酒,好像一点都不在乎,仿佛那是一杯美酒,他只是在家中与好友谈论问题而已。
      
      伟大的人格,总是与当世不合的。苏格拉底没有为了活命而出卖自己的人格,他教导人们,以理性指导自己,不放弃智慧的探索。苏格拉底以死殉节,他以一个伟大的人格,捍卫了追求哲学追求智慧的权利和尊严。
      
      二、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宴提供同样的愉悦。──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以享乐主义而闻名于世,他不认为人生追求享乐、愉悦有何不妥,他觉得应该在有限的人生尽情的享乐。他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他认为快乐的清单是:友谊、自由、思想。他认为财富并不是我们获得快乐的决定因素,财富可以致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幸福,但是这个幸福的程度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拥有友谊、自由和思想,那么就算我们缺少财富,我们还是会感到快乐的。
      
      追求物质的愉悦,是不会比追求精神的愉悦长久的。物质的愉悦因其易替换可更改,而精神追求要困难得多,要形而上一些,因此精神更加长久,精神财富是无价的,而物质财富是有价的。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
      
      我们无力改变事物的秩序,我们的灵魂必须将自己安适于自然的法则中,这是他们应该追随,服从的……你无法改善,最好是忍受。──塞内加
      
      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在他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塞内加一生命途多舛,他是尼禄皇帝的老师,却在期间被流放至科西嘉岛,而后又因政治牵连,被尼禄赐死。塞内加以不抵抗的形式对抗挫折,而只是消极对待挫折并不正确。他认为对于那些我们无力抗争的挫折和灾难,我们才会听之任之,而非全部挫折都置之不理。塞内加的“消极”抵抗,是基于整个人类的命运的不可抗力而发的,他从悲剧出发,以此减轻我们面对挫折时所受的伤害。他说: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四、对缺陷的慰藉
      
      自知说了或做了蠢事,那不算什么,我们必须吸取的更加充分而重要的教训是:我们都是大笨蛋。──蒙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我们只是女娲随手捏出或者甩出的泥人,是亚当和夏娃一生带着原罪的后代。人们总为自己的缺陷而羞愧万分,呀,为什么做爱不成功?呀,我怎么那么丑?呀,我怎么比谁都笨?而这些想法,都源于我们高估了自己,或者说我们都认为我们该是完美的。
      
      蒙田坐在他的画栋雕梁下勾画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承认我们离古代大多数思想家以为的那种理性的、宁静的生物有多远。我们的心灵多半是歇斯底里、胡言乱语、粗鲁而躁动,相比之下,动物在许多方面显得是健康和美德的模范──对这一不幸的现实,哲学家是有责任反思的,而他们很少这样做。
      
      面对我们的缺陷,不该是讳莫如深,而是该坦诚的面对缺陷。德波顿说有天和女友出行游玩,在旅馆时发现自己不举了,所幸他刚好度过蒙田关于性缺陷的描述,而坦诚的与女友交流,而后发现这只是旅途的劳累所致。男人都会在意自己的性能力,海明威一生都在担心他会不会阳痿。而暂时性阳痿对于男人来说是很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只是劳累所致,可能是心理焦虑。如果一个出现阳痿的人,对于自己的女伴只是讳莫如深,不远谈论这件事,并以此为耻。那么有可能这会给他造成长久的阴影,从此不举。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弱点,不再以自己并不掌握的本事自诩,那么──根据蒙田慷慨的、赎救哲学──我们以自己特有的半是聪明、半是笨蛋的方式,终究还能达到差强人意的程度。
      
      五、对伤心的慰藉
      
      我们在婚姻中寻找的不是知性娱乐,而是生儿育女……(爱情的缺乏)意谓者可能生出怪异、不快乐、渴望着自身和谐的人。──叔本华
      
      人们总会为爱情而伤心,失恋、求爱失败、劳燕分飞,爱情的伤痛为人类抹上太多悲情,这也铸就了无法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作品,爱情是人类艺术创作的超级题材。叔本华一生孤寂,万年更是与狗相伴,那只狗被人们戏谑为“小叔本华”。他认为爱情是虚妄的,其本质是我们“生命意志”在作祟,两个人相爱其潜意识目的是为了生出更好的后代,即使他们表面没有承认,但是潜意识的选择,却说明并非只是崇高的爱情使他们结合。
      
      他认为我们在艺术和哲学作品中找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奋斗的客观表述,通过声音、语言和形象予以诠释和再现。所以在追求艺术和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淡化“生命意志”对我们的掌控。我们日常生存需要在生命意志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当我们思考艺术思考哲学时,我们得以接近生命的本质,因而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顿时的明悟。用叔本华的话来说,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六、对困难的慰藉
      
      从生命中获得极致的圆满和喜悦之秘密就是──生活在险境之中!把你的城市建立在维苏威火山的山坡上。
      ──尼采
      
      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按照传统的看法,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譬如之前提到的叔本华,叔本华任何人生即是苦难,我们所有的生活都是由苦难组成的。我们只能逃避苦难,减少生命意志的控制,即寡情薄意,类似佛教出世思想。
      
      而尼采鄙视这样的懦弱,他认为苦难对于我们获得幸福生活来说是必须的,只有经历不幸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没有苦痛的人生,只是乏味无趣的人生。他说: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德波顿以爬山为例,我们攀爬一座高山,开始我们踌躇满志,爬到中途倍感艰辛而想放弃(许多人在这里退却而返回),最终的强者克服困难爬到山顶,他看到最美的风景,是山脚山腰上的人无法想象的美景。一个人所得成就,是与他所面对的困难成正比的,如果一件事很容易就可以办到,大部分人都能完成这件事情,那么完成这件事或者说这件事情就不会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事情。只有需要历经艰难困苦、克服无尽磨难才能完成的事情,才会使人称颂为伟大。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是历经磨难的,任何一棵参天大树都是饱受风霜的,耳边再一次响起海明威那无畏无惧的话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一本好书,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当然,一群读者暂时的
       不理解从长远上说不会对一本书的名声造成影响。但循着作者留下的
      蛛丝马迹,能够在思维的路上走得尽量远,无疑是读者能够从心仪的
      书中获得的最大乐趣,那时她会情不自禁地赞一声,“好书!”
      
       就内容深刻,发人深省同时又自然地亲近读者来说,《哲学的慰
      藉》将两者结合得相当好。
      
       这是我读过最浅近的哲学书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作者“完
      全是在用说明书或菜谱的语言恰当地表达”。且本书图文并茂,(茂字
      不虚,全书大约有107幅图画,用于介绍、对比、形象说理或纯粹是欣
      赏)只要一想到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它有多么有趣和不严肃、不古板
      了。当然有些图片比较鸡肋,也让我阴险地怀疑丫不会是靠这个来凑
      字数吧。
      
       因此,作者带给我的感受是耐心和不厌其烦。正如他自己所
      说,“……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
      跟朋友娓娓谈心。这种朋友般的阅读感受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
      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当然本说明书要说明的对象特别,服务的主题是:关于如何使用哲
      学来让自己快乐,或者说让自己不焦虑,不沮丧。就慰藉来说,这是
      一本很实用的书。
      
       每一章开始都会介绍一下哲学家的生平,也就是资中筠所谓的“科
      普大众”吧。我比较喜欢伊壁鸠鲁和塞内加部分,分别是对缺少钱财慰
      藉和对挫折的慰藉,因为我好像,确实……得到了慰藉。从我个人的
      眼光来看,第一章的苏格拉底写得……,得亏有个推荐序,不然我很
      有可能因为第一章就把这本书放弃了。至于后面的叔本华和尼采部分,收获不是很多。它们非常像我读过的高分议论文,在阅卷老师看
      来,阅读如登山,小作者一定非常聪明,在我看来,好像很高深,其
      实什么也没有。
      
       其实尼采是对试图寻找慰藉的做法大唱反调的,直面苦难,这是与
      前文不同的另一种心态了。(人生有许多时候往往身不由己,最愚蠢
      的念头是以为凭自己的小聪明可以逃避痛苦。)尼采的哲学是否是对
      塞内加“对挫折做好心理准备”的反复呢?
      
       第六章与前面五章的不和谐,或许从章回名便可看出了。“困
      难”与“与世不和”、“缺少钱财”、“缺陷”、“挫折”、“伤心”,不像是并列
      关系,倒勉强算是包含与被包含。可关键是,它们的方法论不一致!
      
       哲学不仅仅是慰藉,但确实,哲学是可以给人以慰藉的。
      
       资中筠的翻译流畅,不时有古雅异趣,仿佛与作者文思能融为一体。
      
  •     直逼近傍晚五点我才终于又混混噩噩眯了一会儿,困得漫山遍野烽烟四起,就像一条雷雨前闷气中呼吸不畅的鱼,频频探头探脑,不清不楚地悒郁,再打个比方,恰便似被人坐皱狼藉斑斑的床单。蚊群仗势欺人,三更半夜章法严密对我发起猛烈进攻。一大早被爸爸叫醒参加劳改,忙碌大半天,双腿战栗空虚。好容易瞅机会歪到床边,又被莫名其妙的话务广告闹醒。夏日昼长人静,支离破碎,心力憔悴,仿佛地老天荒。仓促潦草的梦,陌生的中年男子神色吊诡地传授厨艺。我惟有怅然若失地睁了眼,兀自惨然回味着一幕幕琳琅满目的食材。
        
        
      尽管如此我依然尽职尽责坚持看书,诗,科普文,小说,零星散乱,甚至包括一本哲学随笔。书里为六位哲学家树碑立传,以告慰六种人世的苦恼: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以及困难。起初还被起义的大旗蛊惑过,指明星和灯塔般熊熊烧灼,待我闲闲地拖够六天看完,波澜褪尽,合了书便睡去了。六位大名鼎鼎承前启后的哲学家,有的从容就义(苏格拉底、塞内加),有的以苦为乐(伊壁鸠鲁),有绝圣弃智的(比如蒙田),冷眼旁观(叔本华),还有在寂寥中爆发和沉默的尼采。
        
        
      我以前总觉得人,尤其女人,多少得读点哲学,杀杀优柔任性之气,也好歹增厚积淀。当然我们不必,大概也不想终生致力于哲学,哲学家普遍下场惨淡。此外的讽刺是,仅这六位,千人千面,分歧自然在所难免,但有趣的是,就同一问题有时他们的看法竟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更有趣的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征发,这六位最终竟都完成了各自的自我救赎或自我宽慰。
        
        
      有人目睹了整个人生的荒凉: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有人在崇山峻岭间慷慨高歌:身临寒冰,孤寂难耐,但是万物在光明笼罩下多么宁静!有人不惜戳穿生活的不甚光彩:主管我们排泄的括约肌有自己收放的规律,完全独立于我们的意志,甚至违反我们的意志。有人信仰真理的终极胜利: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对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有人追求至乐——“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却以苦行僧般的清心寡欲为途经。有人并非丝毫不憧憬爱情——“她住在我的住处整天工作。我午餐后回到家里,我们一起用咖啡,一起坐在沙发上,我感觉好像结婚了一样”——可偏又提出了捉襟见肘的爱情悖论,于是他叹息,“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原来哲学无非是对各自人生存在的解释,哲学家最杰出的本领不过是肯定被否定的,质疑被规定的,正常不正常的,走通走不通的。他们感到苦恼,最终千方百计织出一张包罗万象的大网遮掩了它。——其实谁不都能为自己哪怕荒诞不经的举止整理或继承一套言之凿凿的说辞么。我所以不大跟人计较,凡遇到我或对方不耐烦,便打哈哈一笑了之。路随人茫茫。
        
        
        
      
      2013年6月7日
      
  •     开始读这本书,多少带点功利目的-寻求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阅读的过程是富丽的又是辨证的,富丽的是人名:苏格拉斯,叔本华,拉斐尔,尼采,我们太熟悉他们的名字,但除了几句名言名句之外,不见得有多少人熟悉他们的哲学观念。这本书有一些哲学普及教科书的味道,更有价值的是介绍了一些有意思但我并不熟悉的蒙田、伊壁鸠鲁、塞内加;辨证的是阅读过程,有些部分让你产生了疑问,作者紧接着就会来解答,有时候你十分认同的一个观点,作者又会给出一个理据充分的但是。一直很喜欢阿兰德波顿的文字,像是一场面对面的对话,甚至有时候可以想象已经秃了头发的他和自己对话的样子,那张封页上的照片不知道是哪个久远的年代拍的。此外,书的配图有很有意思,有些配图是一个章节的切入点,比如对与世不合的慰藉中对苏格拉低的叙述就是从一张画作开始;有些配图直接的带着点趣味性,比如提到超人,旁边就有超人的经典图片;最多的是带着信息性的配图。书中提到的蒙田的《随笔录》,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很想列入下期的书单中。
  •     是的,是这段话和这几年四川面临的苦难吸引了我:“我们从不在恶事真正出现之前就已预料……多少葬礼从我们门前经过,但我们从不认真思考死亡。多少夭折发生过,但我们仍为自己的婴儿作长远打算:他们如何穿上托加(古罗马儿童至14岁时穿的成人服装),如何在军队服役,然后继承父亲的财产。”
      结论是:把对未来的期望建立在或然率(概率)的基础上是危险的天真。我们渴望平静,但生活不允许我们平静,于是让凡人承受太多的苦难。
      19岁的青春,我们一群人选择到高原,有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理想已破碎;有想逃避,但却从未逃远;有听任命运的安排,但命运往往开着不可思意的玩笑。
      是的,结局就是: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我们没办法选择过去,选择我们的家庭和出身,但我们可选择有质量的活着。既然选择对固守土地的抗拒,那我们就选择离乡。
      窗外是机械拆房发出的噪音,而对我而言,但求室内安排无扰,允许阅读自己喜爱的书,这一切都是可以忍受的。
      有质量的学习,是自己人生的最好的伴侣:只有能使我们感觉更好的东西才值得学习。我们不能只是为填满记忆而用功,却给理解力和是非观留下一片空白。
      这些话语,既是阿兰.德波顿语言与引述的哲学家的语汇集合,也是人生的最佳感味。
  •       提到哲学,大家可能很容易把它与严肃枯燥这类字眼联系起来。然而这本书却并非如此。阿兰·德波顿并不刻意故作高深,而是尽力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讨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主题: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并且立志对人有所助益。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其中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而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缺陷,哲学帮助我们提供另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与接收,为时常处于迷途的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作者选择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这六位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哲学家的事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哲学的慰藉作用,文章分为“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这六章。
      
        精神的需求在这个可怜到被遗忘的地步,然而,这并不代表人们足够强大足够快乐,相反,虽然物质水平相比以前提高很多,但人们的幸福感并不高。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此,而是更加沉沦于对财富的追求中,导致压力、抑郁、抱怨等成了人们的常态,街上人来人往,多是行色匆匆疲惫不堪。人们既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挫折苦难以及自己固有的缺陷,进而陷入苦闷。人生苦短,时光易逝,试问,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答案固然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和主角,何必把它导演地太过悲情?想要过得知足幸福,就需要换一种达观的态度来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而与古代哲人“对话”便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困难、缺陷、伤心”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有名词,从古自今其实都上演着同样的故事,例如作者提到的这六位哲学家,哪一个受的苦难会亚于我们呢?坚持自己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的苏格拉底最终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伊壁鸠鲁在他所处的时代被当为异类,塞内加也是一系列挫折的代名词,他遭受了肺结核、精神抑郁、被贬黜、被下令在妻子和全家面前自杀这一系列挫折……然而,他们的智慧使得他们能泰然地回应和面对这些灾难,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兹选取书中一些经典话语,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书中的智慧不限于此,它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吸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了解生命的真谛: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转向解释其所以然。
        
        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真正的朋友不宜世俗的标准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和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于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
        
        对受挫折的慰藉
        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
        塞内加: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塞内加担保,一旦我们理性地看待事与愿违的情况,我们一定会发现它实际包含的问题比所引起的焦虑要轻得多)
        塞内加: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万物皆备于他一身。
         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而失去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一目或双目,他会满足于剩给他的那些。
        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只有能使我们感觉更好的东西才值得学习。
        
        对伤心的慰藉
        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
        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困难中的慰藉
        正面的事物可能是负面事物培植成功的结果。如果把所有负面的根砍掉,也就等于扼杀了可能在枝头结出的正面的花果的元素。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司汤达: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啊,你们真不知人类幸福为何物,因为幸福与不幸是两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
        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不一定对我们不好。
  •      我自己还是很尊敬资中筠老师本人的,她的《自选集》五本挺值得一读的,然后对这本书,因为看了她的序,夸了原书和原书作者一番,挺期待的,结果发现没期待的那么好,可能是因为期望值太高了。
      
       原书作者提出了哲学的作用之一就是慰藉世人的心灵,关于人的需要慰藉,我还是很认同的,这也是艺术、宗教的功能之一。
      
       然后作者比较巧妙地把哲学对世人的慰藉分成了几种,如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贫穷的慰藉、困难挫折和缺陷的慰藉等等,并每种慰藉各列举出了一个哲学家做代表。
      
       读完后启发最多的还是第一章关于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这里面的要点之一是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个话题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
      
       后面还提到了不同的哲学家的不同特点,由于我之前对这些并不了解,对于开拓视野和扩大知识面还是有启蒙入门作用的,比如蒙田的把人的正常生理本能如吃喝和性提出来的坦然和开阔,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生命意志”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有些相近,不知道谁在前和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尼采的对挫折的正面承认和认为挫折是人提高自己必经的过程等等。
      
       德波顿是个英国才子,除开这本书还是《旅行的意义》和《写给无神论者:宗教对世俗生活的意义》等都是好书,总是要读读的。
  •      读此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人生如此精彩!
       拂去种种浮华,
       尽显智慧与理性之光。
       而它的魅力将我深深地拽住,
       弥足深陷,
       愿人生能永远沐浴!
       求推荐:初入哲学殿堂的经典著作,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