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重人格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卡梅伦·韦斯特  页数:386  译者:李永平  
Tag标签:无  

前言

  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omeron 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人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同时也为本书的译者(台湾精神科医生李永平博士)的翻译技巧称好,一个精神科医生倘若没有扎实的双语文学技巧和专业心理学的知识是很难高质量地完成该书的翻译工作的。  众所周知,人在不同的社会场合应该以不同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出现,如在家中,可能是孩子的父母、配偶的伴侣;在单位工作,可能是领导或职员;在周末的外出购物或游玩中,可能是顾客或游客。就是说,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不同阶段或不同场合我们都会有一定的角色转换,但自我一般是相对恒定的。然而,多重人格者,他们则可能在同一场合或相对的一定时间范围内以不同的角色出现,甚至改变自我(本书中所描述的所谓分身),这是一种病理心理现象,往往会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因为是一种病理心理现象,并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常常会忽视,甚至会误诊,使得这类患者更加痛苦并遭受社会的歧视。本书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详细描述了多重人格患者的内心世界和其就医诊治经过,从患者角度揭示了他的临床表现和导致问题存在的可能原因——童年期的性创伤经历(乱伦或性虐待)。这是目前比较公认和接受的一种理论假设,即从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理论解释多重人格发生的机理。  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或精神动力学理论,在过去100多年里对人类了解心理现象和揭示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所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内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便有其著作的翻译介绍,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学术研究的发展,这类著作曾大量译成中文。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框架或结构是将人格分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人的意识领域分为意识(conscience)、前意识(prc-con-science)和潜意识(un-conscience);人的心理障碍或问题的产生是源于童年期的创伤经历或性力(Libido),其治疗的技术乃是应用躺椅、自由联想和释梦,向患者揭示其心理障碍的起因和联系,使其领悟从而达到人格的重建,克服其问题。本书所展示的便是一个非常详实的成功范例:患者成年期发病,通过长期虽断断续续(搬迁地方、更换治疗医师)但坚持不懈的治疗,逐步使其认识到问题产生的症结——在其成年自我(卡姆)的记忆中早已忘却的童年性虐待(与外婆、母亲的乱伦),通过释梦、解释和工作修通(interpretation)让其识别其不同分身的意义,以及与其童年期性虐待的关系,学会逐步面对和适应,同时鼓励和督促其成年自我不断努力与学习,最终学业有成(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家庭和睦与幸福(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儿子的健康成长)。  关于多重人格,国内临床研究不多,仅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有少量文献报道。一方面是其本身的复杂性和难辨别性,因为患者的表现常多变和“缺乏规律”(如果不长期随访和记录观察的话),很容易被临床精神科医师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另一方面,部分患者的异常行为常涉及违法或伦理道德,同时多重人格的诊断又缺乏客观的诊断依据,很难鉴别出是患病或逃避司法制裁,使得这类患者被漏诊。再者,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精神动力学理论与精神分析技术在国内的介绍和应用推广不够,甚少有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因此这类患者的诊断与研究甚少。值得庆幸的是,近10余年来,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的系列培训,已有部分国内同行涉足这一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本书的中译本出版发行无疑是雪中送炭,为精神分析的实践和大众的理解与接受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也会有中国的案例研究与报道,使得我们更多地了解人的复杂心理现象,总结经验和有效地帮助心理障碍的患者,减轻和缓解他们的心理痛苦,重塑人生的辉煌。  严格意义上讲,本书是一本纪实性的文学作品,通过详细记录主人公的内心心理活动变化和现实经历,将精神分析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机地融合于字里行间,使得读者不知不觉地深入到多重人格患者的心理世界,从中了解人的复杂内心世界,并学到有关的精神动力学理论与知识。因此,它又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理学知识科普读物,一反教科书的枯燥、乏味和深奥难懂,值得推荐。  当然,本书的学术观点仅是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来揭示多重人格现象的产生,并非代表全部心理学的解释,希望读者能用科学的观点看待本书。因为多重人格的产生不仅仅有其童年期的性创伤经历,往往还与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生物学遗传素质等多方面相关,即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发展,乃至预后转归是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维因素密切联系的,并非完全能用一家学说来概而广之。近30余年来,在医学领域所提倡的是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整体医学)来认识和了解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2001年的4月7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号召全球“消除偏见,勇于关爱”。由此可见,在21世纪的今天与将来,心理卫生与健康将构成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心理的认识和理解与社会进步和发展是同步的,衷心希望本书中译本的出版与发行能为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普及与推广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季建林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内容概要

我究竟怎么了?我仿佛被恶魔缠住了,在镜子面前我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的嘴巴里发出别人的声音。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卡梅伦·韦斯特30多岁,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这个“声音”是戴维发出来的,戴维是第一个出现在卡梅伦生命中的分身,是他的24个分身中的一个,他详细地描述了卡梅伦小时候的恐怖受虐经历;还有8岁的克莱,紧张兮兮,说话结结巴巴的;12岁的尘儿,温柔、能干,她对于自己生活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身体里,感到很失望;巴特,开朗幽默,以孩子们的保护者身份自居;利夫,浑身充满精力,干劲十足,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韦斯特。还有其他19个分身——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都各不相同。    在《24重人格》一书中,韦斯特将他自己的人格分裂的令人心碎的经历,以及他治疗满是创伤的心灵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尽力维持他与妻子、儿子的关系,渴望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而且它还是一个能令读者着迷的故事。韦斯特在本书里描述了多重人格患者的各个分身们和谐相处的珍贵的和前听未有的资料,心灵扭曲的痛苦、诡秘的气氛和最终的希望……《24重人格》是一本能够让你对心灵的自我保护力量产生敬畏的书,你也会为韦斯特勇于把握自己命运的精神而喝彩。

作者简介

卡梅伦·韦斯特博士,在塞布鲁克研究生院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是有关自己多重人格的亲身经历。目前与妻儿住在旧金山。

书籍目录

我的分身序曲第一部  伤心旅店第二部  绕过阴沟第三部  打破障碍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伤心旅店  我仰卧在我们家客厅那张白色的柏柏尔名牌地毯上,手里捧着一本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书《伦勃朗:人体造型与精神》,观赏这位荷兰画家的自画像。父亲生前,我和瑞琪曾送他几本珍贵的艺术书籍,这部伦勃朗画集就是其中之一。他老人家以59岁的盛年过世后,这些书籍的所有权又回归到我们手中。能继承到这笔遗产,我固然感到很高兴,但父亲的英年早逝却也在我心中留下无限哀思。  每回观看伦勃朗的自画像,我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哀伤和惆怅,就像观赏夜空下的一条空荡荡、冷清清的河流。我晓得我正在注视这个人的灵魂。不知怎的,每回翻看这一幅幅自画像,我就会觉得跟父亲更加亲近,尽管——我猜——伦勃朗可能比我更加了解我父亲。  10月中旬,傍晚时分。白昼越来越短了。这时在屋外走动,你可以看到从你鼻孔呼出的气息飘漫在空气中。我们这栋坐落在面积达4英亩的山丘顶端、用粗石砌成的小屋子周围,那一株株树木的叶子已经染红了,不久就会掉落下来。到时,我们再也无法像蚕儿那样,享受茧居的生活——当初我们搬到这个老社区,就是受到这儿清幽、隐密的环境吸引。再过一阵子,透过屋外那一片光秃秃、瘦嶙嶙的树木,我们就可以看到最近的邻居了。他们的房子坐落在对街山腰,离我们家约摸600英尺。秋天已经降临新英格兰。  这会儿,瑞琪待在客厅旁边那间灯光明亮的小厨房里。她正站在白色塑料贴面的操作台前,准备晚餐。操作台上堆满各式各样的比萨配料,令人一看忍不住食欲大振。(自制的比萨是我最爱吃的两种食物之一;另一种是配上香蒜沙司的意大利式小方饺。)生面团已经发酵,渐渐膨胀起来。瑞琪把它铺在穿孔的比萨锅上。香喷喷的酱料在火炉上熬煮,一大块白色的意大利干酪躺在操作台上,旁边放着一块用不锈钢打造的、装有黄色柄子的礤床。黑橄榄、蘑菇和红艳艳的甜辣椒全都已经切好了。这会儿,瑞琪手里握着一把8英寸长的“亨克尔斯牌”菜刀,在一块陈旧的、圆形的柚木砧板上——那可是我们12年前结婚时收到的礼物哦——熟练地切着一枚韦达利亚出产的洋葱。  我37岁生日那天——其实那天是我们俩的生日,因为我和瑞琪是在同一天出生的——瑞琪送给我的那双簇新的“比恩”牌仿麂皮鞋,这会儿正躺在我身旁的地板上。5岁大的凯尔趴在我身边,身上穿着红蓝相间的蜘蛛侠睡衣,外加一件同色的披肩。他把我那只仿麂皮鞋当作一座城堡,指挥他手下的一群玩偶大兵发动攻击,这会儿战斗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凯尔在旁提供对白和音响效果。这小家伙口沫横飞,表演得起劲时,竟然把一口口水喷吐进我耳朵里。  “凯尔,拜托!”我装出恶心的样子,耸起肩膀,擦掉耳朵上沾着的唾沫。  “爸,对不起哦。”凯尔细声细气地向我道歉。父子两个眼瞪眼对望了半晌,忍不住格格笑起来。我放下手里捧着的那本伦勃朗画集,翻个身子,侧躺着,用手肘支撑起上半身。  “哦,这不算什么,”我说,“你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概才3个月大吧,有一天我朝天躺在地板上,把你高高举在手中,表演‘超人’——”  在厨房干活的瑞琪举起手里握着的菜刀,指向我,点点头,又自顾自低头切起菜来。“对!这件事我倒还记得。”说着,她咧开嘴巴笑了笑。  “反正,”我继续说,“那天我朝天躺在地板上,把你这个小家伙高高举在手里,一面唱着‘超——人——来——也——’,一面把你兜来兜去,在空中飞荡不停。突然……你到底想不想听啊?你这小子二话不说,哗啦哗啦就在我面前呕吐起来,把刚吃进嘴巴的东西全都吐进我耳朵里!”凯尔一听,乐不可支,直笑得连鼻涕都流出来,挂在嘴唇上。  “赶快去妈妈那儿,擦一擦!”我大吼一声。凯尔吓得跳起来,冲进厨房,一面跑一面笑,小小的鼻子窸窣窸窣不停地吸着,试图把黏答答的鼻涕吸回鼻孔里。瑞琪放下菜刀,抓起一张纸巾,捂住凯尔的脸庞,帮他擤鼻涕。  “这个小家伙竟然在老爸耳朵里呕吐!”我忍不住格格笑将起来。  瑞琪把纸巾揉成一团,扔进操作台下的垃圾桶里,洗洗手,又拿起菜刀和另一颗洋葱。“凯尔,你以为那就很好笑啊,还有更好笑的呢!”她倾身向前,从操作台后面探过头来对我说,“你告诉他吧,卡姆。”  我点点头。听瑞琪这么一说,我就知道她指的是哪一件事。做了12年夫妻,当了5年父母,分享过无数共同经验,我和瑞琪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近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猛一摇头,我笑着对凯尔说:“小家伙,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件事,肯定会让你笑破肚皮。”  “爸,什么事呀?”凯尔蹑手蹑脚走回客厅里来,噗通,一屁股坐在地板上,自顾自又玩起麂皮鞋战争游戏。“什么事会让我笑破肚皮啊?”  “听着!”我说,“那时你年纪更小,比你在我耳朵里稀里哗啦呕吐时还要小呢——”  “稀里哗啦呕吐!”凯尔格格笑起来。“爸,你好夸张、好滑稽哦。”  “别乱讲哦!”我模仿名小丑格劳乔的招牌动作,手里装模作样夹着一支雪茄,挑起眉毛瞪了凯尔一眼,“谁说我滑稽,我就修理谁哦。”  现在轮到瑞琪格格笑了。话讲到一半,我停下来,好一会儿只管呆呆望着她。瑞琪一边抿着嘴噗哧噗哧笑个不停,一边挥舞菜刀,使劲剁着砧板上的洋葱。我喜欢看她眉开眼笑的模样儿。我喜欢听她的笑声。多爽朗的笑声啊!这个好女人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好朋友。瞧她那副身材,多迷人啊。老夫老妻了,我还是忍不住盯着她那副魔鬼身材多看几眼。37岁的女人,5英尺6英寸的身材,依旧保持得那么苗条。瞧那双修长的美腿,一头又长又直的金褐色发丝,披散在肩膀上,额前的一蓬刘海几乎遮盖住她那两只湛蓝的大眼睛。遇见过她的人,都爱死了那双眼睛。  凯尔伸出一根手指头狠狠戳了我一下,扯起嗓门号叫:“爸,说下去嘛。”  我从遐思幻想中惊醒过来。“好,刚才讲到哪里啦……哦,对了。那时你很小,出生才4个星期吧?”我抬起头来,带着询问的表情望了望厨房里的瑞琪。  “唔,”她说,“正好4个星期。”  “没错,”我继续说,“那时我们正在用我们家那台老爷录像机,拍摄家庭录影带……”我又抬起头来望了瑞琪一眼。“你还记得那台录像机吗?”  瑞琪点点头。  “老掉牙的机器,拍出来的画面全是绿色的!”我回头对凯尔说,“那天你妈拿着录像机,而我们父子两个就坐在客厅里——那时我们是住在纳什维尔哦。你坐在我的膝头上,浑身赤条条——也许身上穿着一件衬衫吧?我忘记了。”  “他身上穿着一件T恤。”瑞琪抬高嗓门说。  “那天,你为什么不给他包上尿布呢?”  “我也不晓得呀。”瑞琪耸耸肩膀。“也许是想要带他出去散散步吧。”  “反正,”我继续说下去,“那时你坐在我的膝头上,你妈手里拿着录像机,对准咱们父子两个。突然,二话不说,劈里啪啦一声,你就在我的大腿上拉将起来啦,臭死人了。”瑞琪一听,登时笑弯了腰。凯尔伸出双手捧着他那个小肚子,笑得直躺在地板上打滚。  “这一幕都记录在录影带上哦!”我摇摇头。“头一回,我儿子在我身上拉屎。”  “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哦。”瑞琪还在笑。她使劲抽着鼻子,眼眶泪汪汪的——这可不是因为听了我的故事,笑得掉出眼泪来,而是因为她正在切洋葱。“这个故事肯定会流传下去,成为一则经典故事。”她举起衣袖,擦了擦眼泪。今天晚上瑞琪身上穿着一件针织紧身衣。  凯尔拿起他的大兵玩偶,放在我头上,把大兵的屁股对准我的脑门。然后他伸出舌头,发出劈里啪啦的声音,假装在拉屎。拉完,捧腹大笑。“喂,老爸,咱们来玩‘太空中的醉鬼’游戏吧。”  玩这种游戏时,我朝天躺在地板上,耸起膝盖,脚底平贴着地板。凯尔跨坐在我肚皮上,就像骑马那样。我伸出双手,托住凯尔的屁股,把他的整个身子举起来。这时,凯尔就会扯起他那细嫩的小嗓门,向大伙儿宣布——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小朋友,现在又到了‘太空中——的——醉鬼’演出的时间啦!!”宣布完毕,我就开始摇晃他的小身子,把他整个人举起来,嘴巴发出火箭发射的声音,轰隆轰隆。我伸直两只胳臂,把凯尔高高举在空中,大叫一声,“按钮,准备进入‘超空间’!”凯尔就会伸出一根手指头,假装按了按左边膝盖上的一个电钮,而我就会把他的身子摇晃得更剧烈、举得更高,嘴里轰隆轰隆呼啸不停。过了一会,我就会让凯尔一头栽下来,而我会不停地咳嗽、喷气,噗噗噗就像一辆老爷车。“天哪,我们要坠落到地面上来了!”我一面叫嚷,一面举起凯尔的身子猛摇。“瞧,就要撞击到地面啦!”凯尔乐不可支,伸出双手使劲攀住我的手腕,嘴里吃吃笑个不停。我把他的身子翻转过来,轻轻放落到地面。然后,父子两个就会依偎着躺在地板上,笑得好不开心。休息了一会,凯尔就会跳起身来,央求我,“爸,我们再玩一次好不好?”于是我们父子俩又会再让火箭发射升空。  我很久没跟凯尔玩“太空中的醉鬼”游戏了——至少在我的记忆中,好长一阵子没再玩过。凯尔渐渐长大了,如今我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仰卧在地板上,双手举起他那现在已经重达40磅的身体。想到这点,不免会让人感到黯然神伤。  我告诉凯尔,今天晚上我感到有点疲倦,咱俩改天再玩吧。他耸耸肩膀,自顾自玩他的战争游戏去了。我又翻开那本伦勃朗画集。没多久,瑞琪就宣布开饭。  饭后,我又得马上躺下来。一如往常,我觉得身体很不舒服。我犯有鼻窦炎,每次吃完饭就会发作起来。我赶不及收拾桌上的杯盘碗碟,就离开餐桌,踉踉跄跄走进客厅中,一头栽倒在那张长沙发上。  瑞琪把凯尔带上楼去洗澡。我独个儿躺在客厅,愣愣望着天花板,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心情坏透了。忽然,我看到墙边那一排橡木书架角落里结着一张蜘蛛网。一只苍蝇被困在网里,早已经死了。身上的汁液全都被吸干了,只剩下一具干巴巴的尸体。我也要死了。猛一摇头,我试图把这个念头驱赶出我的脑子。妈的,临死前也得洗个澡啊!  “喂,等等我啊!”我朝向楼上喊叫。“我马上就上来。”我挣扎着从沙发上撑起身来。  瑞琪站在楼梯口向下望。“你真要上来吗?”  “当然要!”我没好气地回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撑起身子站起来。可怜这会儿我连弯腰的力气都没有,只好伸出胳臂,往地板上的那双麂皮鞋抓过去,却够不到。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再试一次,这回总算给我抓到了。鞋子里头装着凯尔的那群玩具士兵;我把他们全抖了出来,然后摔掉脚上穿着的拖鞋,把脚伸进麂皮鞋里,蹒蹒跚跚,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那座L字型的楼梯口,抓住楼梯旁的铁栏杆,一步挨着一步拾级而上。  瑞琪和凯尔母子俩果然在浴室里。水龙头哗啦哗啦响个不停。瑞琪悄悄伸出手来,捏了捏我的胳臂,瞅着我,一脸忧虑。我亲了亲她的腮帮,回头望着凯尔。“小家伙,你想不想玩游戏啊?”我故作兴奋地说。  “爸,玩什么游戏呀?”  “你想不想用刮胡膏洗澡啊?”我拿起一罐刮胡膏,摇了两三下。  凯尔抬起他那两只小拳头,往空中挥舞起来。“想啊!我们把刮胡膏当作手枪来玩,好不好?”  “好啊。”我抬起眼睛看了看瑞琪。  瑞琪扬起眉梢,瞅了我一眼,回头对凯尔说:“可别把刮胡膏射到浴缸外头哦!听到没,小宝贝?”  “妈,别担心。”凯尔笑嘻嘻地回答。  瑞琪把手指头伸进浴缸,试了试水温,然后把水龙头关掉。“蜘蛛侠,请你脱掉衣服跳进浴缸吧。”她对凯尔说。“我去帮你把你手下那群武士带来吧。”  我跨进浴缸,坐下来,准备观赏凯尔表演刮胡膏枪战。他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刮胡膏罐子,瞄准浴缸旁那只瓷砖砌成的肥皂盒子,猛一按,发射出第一波刮胡膏。“酷毙了!”瞧这小家伙那股兴奋劲儿,我忍不住笑起来。我承认,让一个小男孩拿着刮胡膏罐子四处乱射,确实是件很酷的事。我把身子往后一靠,静静地望着凯尔。  约摸过了1分钟,瑞琪捧着一只装满玩偶的塑料盆,走进浴室来。凯尔伸出左手,郑重其事地挑选出三四位武士,右手则紧紧握住刮胡膏罐子,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这可是他新近才获得的独门武器喔!他举起那个名叫施雷德尔的武士——这家伙戴着一顶头盔,上头插着好几把银齿状的刀子,乍看起来活像古罗马竞技场的斗士——把刮胡膏罐子对准他的心窝,砰砰砰,一连开了好几枪。可怜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士,身上沾满刮胡膏泡沫,足够刮20次脸了。凯尔乐不可支,格格笑个不停。  瑞琪站在我身旁,伸出右手,温柔地摩搓着我的背。整个浴室弥漫着刮胡膏气味。那种合成的酸橙果香,从男人脸上散发出来,据说最能够挑撩起女人的情欲。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家周遭的树林里,鸟兽们在黑夜的掩护下窸窸窣窣不知在忙着干什么。我猜,附近人家中,有个人正把一截木头扔进壁炉里。我把视线从凯尔身上挪开来,回头望了望对面墙上的大镜子,蓦然看到了瑞琪的倒影。她站我身旁,显得容光焕发,脸庞上洋溢着无限柔情。  接着,我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浑身刺眼的灯光洒照在我身上,使我看起来更加憔悴、苍老。再过两天,他又会拿刀子割伤我的身体。但他不会得逞的。我现在已经死了。  在浴缸里泡了一个钟头,蜘蛛侠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我们把浴室墙壁上沾着的刮胡膏全都清洗掉。瑞琪把餐桌收拾干净,把碗洗好,关上屋子里所有的门窗,调低恒温器,然后爬到床上来躺在我的身边。  她身上只穿着一件宽松的白色T恤。这件衣衫的前襟,用丝网印刷术印着披头士的专辑唱片《随它去吧》的封面图样。我和瑞琪依偎着,面对面躺在床上,手牵手。她的肌肤触摸起来,感觉上暖暖的、柔柔的,浑身散发出一阵阵清香,闻起来就像一盆新鲜的水果——我猜,今晚洗澡,她肯定是用我买给她的生日礼物“加斯韦尔马西”牌子的香皂洗身子。  我伸出鼻子,凑到她身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唔——”我幽幽叹息一声。“是草莓吧?”  “唔,唔。石榴。”  接下来的两三分钟,我们俩只是默默相对,谁也没吭声。瑞琪先开腔。“再过两天你就要动手术了!我知道你心里感到害怕。”她伸出手来捏了捏我的手。“卡姆,别担心,不会有问题的。我会陪伴你熬过这一关。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她所说的这一关是“上颚窦与筛窦切除术”。这是我生平第四次鼻窦手术,也是最近4年来的第三次。再过两天,我就要躺在手术台上了。我凝视着瑞琪的眼睛,深情地看了她一眼,但没说什么。  “你病得太久了!你会好起来的。”她伸出一只手来摸了摸我的头发,在我嘴唇上亲了一下。“你会撑过去的。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倒下去,绝对不会。”  “宝贝,这种手术是不管用的。它的效果维持不了多久。”我瞅着瑞琪,柔声说道。“我不晓得这究竟是什么缘故。感觉上,我早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默瑟医生救不了我,他只懂得开刀。”我摇摇头。“我的病根是在内心深处。那儿有某种东西不太对劲——一直不太对劲。”

编辑推荐

  《24重人格》是一本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又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24重人格》是一本能够让你敬畏心灵的自我保护力量的书,它也能使你为韦斯特勇于把握自己命运的精神而喝彩。《24重人格》由著名作家、心理学毕淑敏倾力推荐。  掩卷之后,我们发现了人人都可能有一座心理地库。打开门,挖下去,拂去尘封的蛛网,让阳光照进暗室,从此让那里宽敞明亮,是你的责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4重人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9条)

 
 

  •   孩时的经历对一个人是如此重要,敬佩韦斯特在那么多重分裂的人格下还能努力地生活学习,庆幸他有一个好妻子,也提醒自己要好好保护好我的宝宝
  •   用压岁钱买了很多书,堆满了那个小箱子。其实直到最近才开始一本一本的看。好像写读后感会写成流水帐,没关系啦,坐在电脑前就会不自觉的写成流水帐了。
    我忘记我为什么会买这本书了,可能是出版社的原因吧,那天等火车一夜没睡,本来说是在网吧通宵的,后来发现自己既然老了,还是不要做年轻人做的事情,在候车室里用一夜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很喜欢,是最近读的当中喜欢的一本,如果我买十本书,肯定有一本是自己喜欢的吧,呵呵,走题了。
    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存在了24个人是什么情形,明明是个中年男子,可是好像有一群个性各异的人放在那个脑子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很可怜,有时候我们想扮演一下不同的灵魂,可是呢,那是我们的臆想,是自愿的,卡姆好可怜他一个人要和一群人相处,而且没有选择。什么是最真实的自己呢,他一直用一把耙子刮着那个小小的自己,否认掉所有的不堪,童年的痛苦,自己的病痛······他一直在逃离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哦,他离诚实越来越远了,怀疑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呢,他也找不到了,恐惧,无助,如果很诚实的面对自己,那么自己的不堪就会被看见,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很难的,不过卡姆最后还是面对了,于是他的病就好了很多。
    高中时老师放美丽心灵给我们看,是个心理老师,他对我们说。Nash确实得了人格分裂,然后镜头放到他的治疗过程,老师还很残忍的告诉我们,这个病就是这么治疗的。干嘛这么残忍。
    虽然讲的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不过我还是可以感觉到作者想要摆脱那种情绪,尽量用那种淡淡的笔触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有很多很多的很生活化的比方,我很喜欢,不过因为文化差异我看不懂。作者说每个人的心就是一只炖锅,不停地接受许多厨师放进的原料,而这些厨师包括我们的父母亲、兄弟姐妹、亲戚、邻居、老师、同学、陌生人、熟人、收音机、电视、电影、书籍。学习和记忆掺混在一起,煮成一道菜肴。我们手里拿着一只汤匙搅拌它,而这只汤匙会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改变形状。汤匙在我们手里,想要变成什么,是不是就是我们可是掌握的呢?
  •   在看本书的日子里,我正好要准备考试,我一度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让考试专用人格出来战斗”。当然,这是一个玩笑,我并没有考试专用人格,我的人格是完整的,所以我不得不亲自承担复习的艰辛和考试的痛苦。当然,无论如何,这种艰辛和痛苦远远小于一个身体里住着24个人的痛苦。与《我遗失了时间》不同,这是从患者的角度来写的一本书,我想最后卡梅伦也算是“病好了”,虽然他的人格在本书结束时还是没有统一,但是他们起码能够和平共处了。这也算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症患者康复的另一种形式吧。保护儿童不受伤害,就是让成年人更健康。
  •   这是一本可深可浅的书,如果当做小说消遣一下,这是开阔人们的另外一个视野,有的时候甚至有点需要多换几个思考世界的角度;而如果当做是心理学著作,对于多重人格症的研究辅助读物,这本书是一本很耐看和耐研究的书,虽然刚开始看,不过这本书对于内心中多个自我的描述——分身清单,还是很到位的,看这本书前先看这个清单,然后逐一对照,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自己身上也有很多分身,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给这么高的评价,本来我对这本书报了很大的期望,但是读完却发现是浪费时间.书里尽是些罗里啰嗦的描写,避重就轻的凑字数,小说的痕迹太重了,连她老婆跟人约会的细节都能描写,我真服了,他在场吗???
    而且从书中看到,他其实并没有治好,只是博士学位必须要有论文,才写了这么一个书,他的心理看来还不够健康-不肯对自己童年的虐待和其他伤害做过多描述(24个人格,起码有24种伤害),而且,身为心理学博士,也没有对人格分裂的形成进行解释,怎么看都不专业啊.
    哎,失望!
  •   心理学读物看过不少。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界内研究也好,还是普通人学习探索也好都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
    我想,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些分裂,只是那种创伤不明显分裂也不明显。如同我们时常的矛盾,时常的改变,时常也会做一些自己也理解不了的行为举止。
    作者对那种分裂的痛苦,以及分裂的交换细节描述是那样的详细,详细到可以感觉是读者自己在经历。
    评论很少写这么多,但是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作品。对心理学和人格分裂感兴趣的朋友真的要好好拜读。这会让我们理解国内较多精神病患者,或许他们也是这样,但因误诊而延误了病情。同时也希望我们能给这类人群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这本书很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的写下来,使长久以来被精神科医生忽视的分离性身份障碍即人格分裂得到重视,是人们更加了解这种精神疾患。
  •   很好的一本书
    对心理的诠释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二重人格”
    但这种多重人格的特例
    以及心理的成长非常引人入胜
    心理学总是给人很深奥很神秘的感觉
    作者却用亲身经历是读者更接近心理学
  •   很多时候听说精神分裂者,知道有这样的人群,却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知道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人格,却不知道那些人格是怎么产生,又是彼此之间怎样相处的。
    总觉得一个人忽然之间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很可怕,突然可能会豹变很可怕。
    可是对他们而言,不管任何一种人格都是他们本身的一体,而任何一个人格都有自己的感情与想法。
    一旦人格形成了,对他们一味的否定和扼杀,等同于残害一个有心有感情的人类。
    各种各样的人格,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不同的性格,他们也渴望到外面的世界来看一看,拥有这个身体。
    而各人格之间究竟是竞争还是共存,是相互残杀还是约定共享,这不仅仅取决于患者本身,也要靠患者身边家人朋友的帮助与理解。
    这是一本接触精神分裂者并让人理解他们的好书。
    虽然不是一口气看完的,但是印象深刻。
  •   是本不错的书,对咨询师了解多重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毕竟生活中象书中这种具有24重人格的人真是太少了。
  •   看的第一本关于人格分裂的书还是十几年前高中的时候,是日本的《第十三种人格的恐怖》,当时真的被吓得够呛。现在再来看《24重人格》更多的是理性,时时提醒自己对于自己不懂得的,害怕的,迷茫的。。。。。。。。在弄明白为什么之前,一定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否定。
  •   非常喜欢这类对性格描述的书...一个普通人一般至少都会有好几面,在外人前,在家人前,在爱人前,在朋友前.这种描述人格分裂的书非常吸引人
  •   很好的书,只是现在心理学已经可以很好整合这些人格了,书里的人还在分裂状态
  •   这书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因本身就对人格这东西有兴趣,才买此书来研究。个人觉得作者在人事物上的描写还是不错的,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我不能体会人格分裂的感觉,所以偶尔看着那些人格会觉得晕乎。个人觉得此书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看,因涉及人格这些看似玄乎的东西,气氛若不明朗,看着看着自己也会有点被带进去的感觉。小心自己也跟着人格分裂
  •   作者的亲身经历让叙述显得详实可信,也让我们了解多重人格患者的痛苦。可以当作一次科普吧,不用要有慈悲和理解。
  •   书页质量不错,内容有悬念很刺激,描述很清楚,可作为本不错的心理学“小说”。
    前言毕淑敏的推荐也很有意思。
    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至少有两种人格。
  •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是拥有数个人格吧?至于我本身,我觉得性情,情绪,总会变化莫测,有时是个开朗快活的人,有时却要将自身困在孤独的空间里,这不就是因有多重人格所至?
  •   24重人格的纠结在此展现,写的非常精彩!
  •   重读这本书,发现那些曾经隐藏的自己,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回想起早被遗忘的那些事实,身体竟然如此忠实的记录,大脑自动的分离每一个人格,让我们可以安全的生存下去,人,实在是奇妙的生物……
  •   作者以自身的經歷分享了身為人格分裂症患者的痛苦跟經歷可以深刻感受到身為人格分裂患者的痛苦很棒的一本書
  •   因为要写关于人格分裂方面的东西,特意买了这本书,因为作者本人就是人格分裂症患者,所以可信度更高。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   看了简介就想看了,非常好奇。内容很吸引我。原本对心理学就非常喜欢。原本只有在电视剧里面了解些人格分裂,现在更深入的了解了。而且书本非常新。挺好的。
  •   他是心理学的专业书,但不像别的书那么枯燥无味,内容很精彩,帮助人了解人格障碍
  •   我曾买过老的版本,封面更喜欢。那本被朋友借走后,就不好意思讨要,过了许久又看到新版本,就又买了。
    多重人格的不可多得的著作
  •   很好看的书 深入浅出 了解了多重人格
  •   24重人格,让我理解了很多从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原来人体如此神秘,不错不错。
    适合安静的时候细细品味。
  •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原来是朋友推荐的,后来想买来收藏,故事很精彩,导致我现在对人格分裂的电影都很感兴趣。
  •   想象一下,他们都是“我”,却又似乎不是我。一个人的身体里面却住着那么多个不同的人,尽管作者本人被折磨得苦不堪言,但他真的让我觉得,人很神奇。
    那些人格在他的人生中被定格在了某个时期,他走了,他们却留在了那里。
    其实,每个人身体里面是不是都住着这些小人,不经意的一瞬间,被落下了的那个“我”,是否也是在等待被发现。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可以很好的感受人格分裂者的思想和身体状态
  •   很推荐的一本书,内容十分震撼真实,不管是想学习还是了解人格分裂的同学,都值得一看。
  •   一直听说人格分裂,而如此真实的感受他们的生活还是如此的震撼!介意以感悟的心态来阅读此书,而不是像看科幻小说般一心期待神奇的事情!这样的话一定能从总体会新的感觉!
  •   对了解多重人格障碍很有帮助!
  •   最近看了几部悬疑片,对人格分裂有了兴趣,期待这本书能满足我。。
  •   写的很精彩,一口气就读完了,对多重人格有清晰的认识了
  •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很适合心理学研究人员或者心理学、精神病学爱好者阅读,从作者的精神世界领悟人格心理学的内涵,很好!
  •   关于分裂人格的教本,我喜欢。
  •   原来人格分裂是这样的。。。
  •   一晚上就看完了,情节很棒,让人了解人格分裂的人的内心世界~~~
  •   很不错的一本书。我很喜欢。推荐大家都看。如果您喜欢人格心理学的话
  •   


    很喜欢、对多重人格有了很深的了解
  •   直到最后合上此书,我仍然觉得像电影,不知道作者是怎么过来的,现在和其他的人格又是怎么相处的,期望能看到下回分解
  •   说实话,我找这本书很久了,终于在这里找到这本书,很开心!这本书越读越让人感觉沉重,因为作者的命运实在令人感叹,但他却很真实而勇敢地将自己的经历与我们分享,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书的内容既有心理学理论,但又如小说般流畅而跌宕。很好看的一本书!
  •   这书看起来有点费神,由于各种的人格,且之间相差太大,看着容易迷糊。

    ps:最好先记清楚作者提供的人物单,这样对阅读有帮助,要不会失去耐性的
  •   是一位心理学毕业的同事推荐的,称赞是一本值得去仔细阅读的书,买后认真阅读了一番,果然如同事所说,很令人启发,真的是越看越想看,建议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看一下这本书,很赞哦!
  •   是一本小说,但是这个人物的24种人格有的不是很显著,只是有大约10种人格比较饱满
  •   主要分析别人的人格!
  •   这毫无疑问是一本实用的小说,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浅显地说明了"身份识别障碍".
  •   看完《致命ID》后找到这本说,很精彩,让我对精神分裂有了更多的了解,说是小说,确实作者真正的真实感受,写实的内容让人能够体会作者内心的苦楚。
  •   客观上讲,书的质量纸质什么的不错
    主观上讲,我是因为先看了《致命ID》,然后对多重性格有了兴趣,才买的这本书
    一口气读完了它(当时正值期末考试的高峰),一个字“赞”,英文叫“amazing”~~~~
  •   是在看过几个精神分裂的电影之后看的。貌似是《致命ID》讨论组推荐这本书的,(*^__^*) 嘻嘻……
  •   虽是纪实书,可是却采用了写小说的手法,所以看起来并不会感到枯燥。而且不会写很多很高深的专业术语,而是从自己的经历入手,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无助。总之,不管是专家,还是平常的老百姓都很适合看的一本书。
  •   之前在学校图书馆借阅过老版的,这次买书顺便买来收藏,这是一本心理学专业或非专业都看的懂的书,主要是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例子,因为真实才更值得吧,个人觉得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看,好好看,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   最初是因为怀疑自己有人格分裂才买的(汗!)用小说的方式向普通没有心理学常识的大众上了一堂扫盲课。上完课我轻松了,确诊了我没有分裂,同时也对这种病症的人不再歧视。

    小说读来很沉重,主角内心面临崩溃的边缘甚至感同身受。
  •   很通俗的一本心理书籍,但又不失文学价值,值得了解,读后至少对人又有了一层心得认识,似乎也慢慢找到了现代小说形式的技巧,所以总体说来对于一个热烈关心人学和文学的人来说,这本小说/心理书至少可以给人带来两个收获——认识人类/理解写作。
  •   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精神病,人们总是避而远之。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问题,更何况现代生活压力这么大,即使是家庭主妇也有压力。了解问题的根源,采取适当的调整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   办公室老师已经看完,说不错。我看的是另外一本《错把妻子当帽子》,也很有意思。属于心理
    、精神一类。国外对这类情况的研究确实深入。我也深感兴趣。
  •   很爱这种探索人类心理的小说,这本书是个经典。真人真事个案,是每个读心理学都不会错过的故事。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怎么忍得住?
  •   作者以亲身经验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奇妙的但是从未体验过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   有意思的小说,都市人其实都很分裂的,好吧,我是听了潘玮柏的《24个比利》才来买的
  •   卡姆的心理历程,可能有些极端,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心理的一段灰暗期,看着别人与病魔的抗争史,对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有很大帮助,真是一本好书!
  •   本身不是学心理学的,但是看过之后并没有感到难以理解,不错
  •   很好看的书.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同学很值得一看~
  •   是本具有心理学知识的小说,有点儿惊悚,但很好看
  •   质量ok,很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我朋友也说喜欢这本书。
  •   作者能把这段经历写出来着实不易,要脑力体力还要有心力。由衷佩服
  •   一直很喜欢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和电影 这本书光看包装很不错 希望有惊喜吧,,,
  •   虽然还没看 订到书的那一刻 已感幸福
  •   书很好,价格也还可以,值
    书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   书很好。。质量也可以。 很喜欢。一直就想买本这样的有关心理的书
  •   一口气看完,感触颇深!值得读的一本心理书!
  •   书还不错,日前没发现什么问题。
  •   很震撼,作者的毅力和坚持,还有他的妻子,那么坚强,一口气看不完,因为里面的很多描写看了以后让人很难过但是又忍不住往下看,
  •   还没开始看,包装还不错。希望内容不会让人失望!期待期待。。。
  •   适合心理学的爱好者看 纸张很好
  •   罕见的优秀心理学小说,非常有趣,也非常震撼
  •   还没开始看。不过知道这本书书评不错。拿到书很开心。
  •   不错 ,书好,送货速度快
  •   暂时还没有阅读,刚刚看到书。塑封的。拆开以后,里面质量不错,纸质很好。
  •   这书一直久仰大名,今天算见着了
  •   很喜欢,很棒的书。
  •   包装很好,书很有质感。一股书香
    内容很好 但24个人格实在有点多,再加上外国人名字
    很容易记混了
    开头的人物名称表真的很有用~
  •   书质量不错,还没开始看
  •   书质量不错,纸质不错,好看
  •   是一本读了以后感觉很震撼的书。心情沉重...
  •   很不错的书,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看。很佩服作者的勇气,值得一看。
  •   书的质量很好,我很喜欢而且派送员的服务态度实在是太好了和当当的合作真是愉快了
  •   书很好就是到的有点慢
  •   这本书是我看的最深的一本,真的好着迷的!我喜欢的很。我觉得大家都可以看看
  •   是一本很学术的好书 很好看 值得推荐
  •   想买很久了,评价挺高的。前一阵看到的时候还是18.2元 但是当时没有货 过了几天再看就有货了 但是变成19.8元了
  •   每个人心里都有多面性
  •   真实版的《致命ID》,有精神问题的可以看看提前预防
  •   印刷质量很好,里面的字迹清楚,包装也蛮不错的。一直对这种心理方面的书籍很感兴趣。原来有一本是 24个比利, 网上有pdf的下载,但是没有读完,因为。。。繁体字读不懂啊。正在阅读,根据昨天看的第一章来看,还不错。翻译做的也很好,英文的痕迹很少。
  •   对这本书很干兴趣。。但是 新版已上架旧版就下架了 = = 不至于的吧。。。。旧版比新版便宜好多。。。
  •   看到介绍感觉很不错,期待能够尽快读完,
  •   耐心看下去应该不错 可惜还没开始
  •   同学买的她说不错
  •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很好看,到现在还没有借给我看!
  •   包装很精美,文笔真实感 人。真到读到最后一页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一部小说,而是血淋淋的真实的故事,我都震惊了。
  •   内容描写很细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