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君特·格拉斯 页数:186 字数:98000 译者:蔡鸿君,石沿之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想将下面的话写给我的中篇小说《猫与鼠》的中国读者。 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 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反映出在集体的压力下一个孤独者的命运。我在撰写这部中篇小说时绝不可能料到,这个我自以为过于德国式的题材会在国外引起如此广泛的兴趣。早已改变了这种看法的我非常高兴,中国读者现在也有机会熟悉我的这个带来死神的猫与鼠的游戏。 君特·格拉斯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二部,出版时在德国引起争议,有人指责书中的“色情描写对青少年有毒害”,“应该被列入禁书名单”,但人多数意见认为,它“属于艺术作品,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艺术享受”。现被列入德国中学的选修课本。 中学生马尔克生理上有缺陷,不断遭到同学们的讥笑和嘲弄,这使他产生了自卑,町他又是一个好强的人,为了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他刻苦锻炼,在体操、游泳和潜水方面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这使他虚荣心膨胀起来,以致偷了叫校作报告的海军军官的勋章挂在身上,被学校开除。之后他去服役,在军队里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受到一位军官太太的赏识,并存这个女人的引诱下和她发生了关系,事情败露后遭到处分。不过他机灵过人,不久在一个水塘里发现了敌方一个地下仓库,因市功受到表彰;后又加入了坦克部队,在作战中击毁许多苏军坦克,获得了真正的勋章。为了,给自己恢复名誉,他要求回母校做“英雄事迹”报告,不料被校长拒绝。衣锦还乡的梦想破灭后,他便在人们的视线里永远消失了。
作者简介
君特·格拉斯,(1927.10.46-)是德国作家。他出生在但泽(今属波兰,名格但斯克)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44年应征入伍,次年受伤被俘,1946年获释,后当过矿工、爵士音乐师和石匠学徒等。1949至1953年,先后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和西柏林造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和绘画,1955年发表诗歌《睡醒的百合》,获南德电台诗歌比赛三等奖,1956年起成为职业作家。 格拉斯的主要成就是小说。长篇小说《铁皮鼓》(1959)使他一举成名,该小说以一个畸形儿(侏儒症)的眼光描绘了二次世界大战整个时期但泽地区的世界,作者通过独特的视野想大家展示了一个混乱的世界。因此被誉为50年代西德小说的高峰,战后德国小说复活的标志。它与格拉斯的另两部小说《猫与鼠》(1961)、《狗的岁月》(1963)合称“但泽三部曲”,但它们在情节上没有联系,只不过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在但泽。长篇童话体小说《比目鱼》(1977)对70年代欧洲“妇女解放”风潮作了反讽。小说情节离奇:埃德克是新石器时代的渔夫,与被他捕获的比目鱼订立条约,得以长生不老,摆脱妇女的统治过渡到父系社会,经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直至当今。正当埃德克向妻子讲述自己的这段历史时,比目鱼被三个妇女逮住,并把它告上法庭,要求记载妇女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写出男性统治下的两性关系中女人的历史。他的重要小说还有《局部麻醉》(1969)、《蜗牛日记》和《在特尔格特的聚会》等。长篇小说《母老鼠》(1986)讲述“我”与母老鼠的对话:母老鼠经历了地球的毁灭,预言人类没有希望,没有未来。近年来,还有长篇小说《铃蟾的叫声》(1992)、《广袤的土地》(1995)、《我的世纪》(1999)等。《广袤的土地》提醒人们注意德国统一的代价,警惕狭隘民族主义复活。《我的世纪》别具一格,写了1900年至1999年一百年间发生的一百个与德国有关的故事,起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终于对作者故乡但泽百年历史的回顾,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叙述者。 格拉斯喜欢用荒诞的笔触描绘历史与现实,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畸形人或者拟人化的动物。语言多采用第一主人公叙事性描写,1999年,格拉斯“以嬉戏的黑色寓言描绘了历史被遗忘的一面”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著名作品“但泽三部曲”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书籍目录
?
章节摘录
一: ……马尔克已经能够游泳了,有一次,我们躺在棒球场旁边的草坪上。本来我要去看牙科大夫,可是大伙儿不让我走,因为像我这样的投手别人很难代替得了。我的牙齿疼痛难忍。一只猫轻巧地斜穿过草坪。没有被球击中。我们有的嚼着草茎,有的拔着小草。这只黑猫是场地管理员养的。霍滕·索恩塔克正在用一只羊毛袜子擦球棒。我的牙齿仍然疼得厉害。比赛已经持续了两个钟头,我们这一方输得很惨,现在正等着在下一场里翻本儿。这是一只幼猫,但绝非小猫崽儿。运动场上有人在练习投球。我的牙疼丝毫未减。跑道上有几个百米运动员在练起跑,一个个显得焦虑不安。那只猫兜了一个圈子。一架三引擎的Ju-52型飞机①缓缓从空中飞过,巨大的轰鸣却压不住牙齿的抱怨。场地管理员的黑猫躲在草丛后面,嘴边有一圈白色的涎水。马尔克睡着了。这会儿刮着东风,联合公墓与技术大学之间的火葬场正在工作。参议教师②马伦勃兰特吹响了哨子:改练传球。那只猫跃跃欲试。马尔克仍在睡觉,或者看上去像在睡觉。我坐在他的旁边,牙疼得钻心。小猫一蹿一蹿地过来了。马尔克的喉结引人注目,因为它大得出奇,而且一直在动。喉结投下了一道阴影。黑猫在我和马尔克之间拉开架势,随时准备扑过来。我们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我的牙齿停止了抱怨,疼痛略有缓解,马尔克的喉结在猫的眼里变成了老鼠。猫是那样年幼,马尔克的喉结是那样灵活——总之,这只猫朝着马尔克的喉结扑了上去。或许是我们中间有人揪住这只猫,把它按到马尔克的脖子上的;或许是我抓住那只猫——要么是忍着牙痛,要么是忘了牙痛——让它瞧瞧马尔克的老鼠。约阿希姆·马尔克大叫一声,脖子上留下了几道并不明显的抓痕。 我现在必须把这一切写成文字,因为当初是我将你的老鼠暴露在一只猫和所有猫面前的。即使我们俩都是虚构杜撰的人物,我还是要写。虚构杜撰我们的那个人因职业的缘故三番五次地逼迫我对你的喉结负责,把它领到每一个曾经目睹它的胜利或者失败的地方。因此,我让这只老鼠在改锥的上方突突地跳动,让一群吃得饱饱的海鸥在马尔克头顶上空朝着东北方向疾飞,把时间安排在天朗气清的夏季,那艘沉船是当年的一艘“鸥”级扫雷艇,波罗的海的颜色如同厚厚的塞尔特斯矿泉水①的玻璃瓶。鉴于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但泽②新航道导航浮标的东南方向,只要马尔克的身上还挂着一串串水珠,我便让他生出一片麦糁儿大小的鸡皮疙瘩来——不是恐惧攫住了马尔克,而是游泳时间过久通常都会产生的颤栗使他的肌肤失去了表面的光滑。 我们这些胳膊细长、瘦骨嶙峋的伙伴叉开双腿躺在扫雷艇露出水面的残破的舰桥上。没有任何人要求马尔克再次潜入沉船的前舱和毗邻的轮机舱,用他的改锥撬下诸如小螺丝、小齿轮或者别的什么新鲜的小玩艺儿:一个上面密密麻麻地用波兰文和英文写着机器操作规则的黄铜标牌。我们当时都四仰八叉地躺在露出水面的舰桥上。这艘“鸥”级波兰扫雷艇③当年是在莫德林④下水,在格丁根⑤组装完毕的。一年以前①,它在导航浮标的东南触礁,恰好是在主航道外侧,对航行并无妨碍。 海鸥的粪便在锈迹斑斑的沉船上面风干。不管天气如何,肥壮的海鸥总是在空中翱翔,时而睁大玻璃珠似的眼睛冲向露出水面的罗经室,时而又扶摇直上,展翅高飞,它们的意图实在令人费解。海鸥一边飞翔,一边排出粘糊糊的粪便。它们从来不去碰柔和静谧的大海,却经常撞击锈迹斑驳的舰桥。海鸥的排泄物表面没有光泽,呈灰白色,落下来后很快变硬,一小团挨着一小团,密密麻麻,有些还上下重叠,形成一堆一堆。每次我们上了扫雷艇,总是要用手指甲和脚趾甲弄开这些粪团。我们的指甲都是这样裂开的,其实,除了席林有咬指甲的习惯,手上有许多倒刺之外,别人都不咬指甲。马尔克是我们这一伙人里唯一留着长指甲的。由于多次潜水,他的指甲略微有些发黄。为了保持它的长度,马尔克不仅不咬指甲,而且也从不用它抠海鸥屎。此外,在我们中间,也惟独他没有尝过海鸥屎的滋味。其余的人都自愿咬过这种灰白色的、像贝壳碎屑似的小粪团,将它嚼成泡沫状的粘液,吐在甲板上面。这玩艺儿嚼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或者像石膏,或者像鱼粉,或者像其它随时可以想象出来的东西,譬如:幸福、姑娘、亲爱的上帝。唱歌唱得很好的温特尔说:“你们知道吗?那些男高音歌唱家每天都要吃这种海鸥屎。”海鸥常常在半空中用嘴接住我们吐出来的灰白色的唾液,它们大概丝毫也没有察觉出这是什么东西。 战争爆发①之后不久,约阿希姆·马尔克满14岁。当时,他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一点儿都不显得出众,后来招来猫眯的那个喉结也尚未出现。他体弱多病,并且有医生的书面证明,所以一直免上体操课和游泳课。马尔克学骑自行车的样子十分滑稽,神情呆板,姿势僵硬,两只招风耳涨得通红,膝盖向两侧撇开,双腿不停地一上一下。在学会骑车之前的那个冬天,他在下施塔特区室内游泳池报名学习游泳。最初,他只被批准同8至10岁的儿童一起在陆地上练习游泳动作。第二年夏天,起初他仍然未能下水。布吕森②海滨浴场的管理员先让马尔克在沙滩上进行动作训练,然后才允许他使用水中游泳学习器。那个管理员有着一副典型的浴场工作人员的身材,肚子像浮标,两条腿又细又长,上面没有一根汗毛,他看上去活像一个围着布料的航标。一连许多个下午,我们都撇下马尔克游走了。我们讲述的关于那艘触礁的扫雷艇的奇闻,给了他巨大鼓舞。两个星期之后,他终于获得 霍滕·索恩塔克——或许是我?——冲着马尔克吼道:“你这家 伙,可别再下去摸啦!我们还得回家呢。”改锥开始变得安稳些了。 我们从防波堤游到沉船要用25分钟,从浴场游过去要用35分钟,回程则需要整整三刻钟。马尔克一定累得够呛,每次他总要比我们早一分钟爬上防波堤。他仍然保持着第一天的优势。每次我们游到沉船——我们都这样叫那艘扫雷艇——马尔克已经潜下去过一次了。我们刚用洗衣妇似的手够到锈迹斑斑、鸟粪点点的舰桥或露出水面的旋转机枪①,他就赶紧一声不响地向我们展示诸如铰链等容易卸下来的小玩艺儿。马尔克冷得瑟瑟发抖,尽管他从第二次或第三次钻出水面后就往身上涂了厚厚的一层防冷霜——马尔克有的是零用钱。 马尔克是他们家的独子。 马尔克可以算是半个孤儿。 马尔克的父亲早已去世。 无论春夏秋冬,马尔克总是穿着老式的高腰皮鞋,这大概是他父亲留下来的。 马尔克用黑色高腰皮鞋的一根鞋带系着改锥,把它挂在脖子上。 现在我才想起,除了那把改锥以外,马尔克出于若干原因还在脖子上挂了其它一些东西,只不过改锥更加惹人注意罢了。 他在脖子上有时还戴着一根银项链,项链上挂着一个天主教的银质垂饰:圣母马利亚的肖像。他也许一直就戴着它,而我们却从未注意;至少从他开始在海滨浴场沙滩上练习游泳姿势,用手和脚蹬出各种图案的那天起就开始戴了。 马尔克从未将这个垂饰从脖子上取下来过,即使是上体操课的时候。那年冬天,当他刚刚开始在下施塔特区室内游泳池学习陆地上的游泳动作和借助水中游泳学习器练习时,也已经出现在我们的健身房里。他不再出示家庭医生开具的疾病证明。那个圣母马利亚的银质肖像不是躲在白色紧身体操服领口的后面,就是正好垂在体操服胸口的红色条纹上方。 马尔克连练双杠的时候也从不冒汗。跳长木马是只有学校甲级体操队的三四名最优秀的选手才能做的动作,可他也不甘示弱。他从跳板上腾空跃起,弯腰曲背,四肢伸开,越过长长的皮面木马,歪歪斜斜地摔倒在软垫上,扬起一阵灰尘,脖子上还戴着那根细细的项链,圣母肖像歪在一边。他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动作,虽然姿势不怎么优美,但却总要比我们班上最好的体操选手霍滕·索恩塔克多做两个。倘若马尔克做37个大回环动作,那个银质垂饰总要从体操服里甩出来,围着嘎吱作响的横杠转上37圈。银像在浅栗色的头发前面荡来荡去,却从未脱离他的脖子,获得自由。除了可以起阻挡作用的喉结之外,马尔克还有一个凸出的后脑勺,脑后的发际和明显的凸起足以阻止项链从脖子上面滑落。 改锥挂在圣母肖像上面,鞋带遮住了一段项链。尽管如此,这件工具也绝不会排挤圣母肖像,因为这个木柄的玩艺儿不得带入健身房。我们的体操教师是参议教师马伦勃兰特,他曾写过一本棒球比赛标准规则,因而在体育界颇有名气。他禁止马尔克上体操课时在脖子上套着这把鞋带系着的改锥。但是,马伦勃兰特却从未对马尔克脖子上的那个护身符表示过任何不满。除了体操课之外,他当时还兼上地理课和宗教课。另外,直到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他还一直带领一个天主教工人体育协会剩余下来的会员练习单杠和双杠。 银光闪闪、略有磨损的圣母马利亚被允许戴在马尔克的脖子上,为他的惊险动作提供保障,而那把改锥则不得不和衬衣一起挂在更衣室的衣架上等候它的主人。 这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改锥,结实耐用,价格便宜。为了撬下一块很窄的小牌子,马尔克常常得潜下去五六次,尤其是当这块小牌子固定在金属上面,而且两颗螺丝都已锈死的时候。这些小牌子并不比那些用两颗螺丝固定在住宅大门旁边的姓名牌大多少。有的时候,他潜下去两次就能够撬下来一块较大的、有许多文字的牌子,因为他把改锥当作撬棒使用,将牌子连同螺丝一起从腐烂的镶板上撬了下来。他在舰桥上向我们展示这些战利品。他漫不经心地把这些小牌子集中在一起,大部分送给了温特尔和于尔根·库普卡,他们俩不加选择地搜集各种各样的牌子,包括街名牌和公共厕所的小招牌。马尔克只把一些与他现有的收藏相配的东西带回家去。 马尔克并不轻松:当我们在沉船上打盹时,他在水下工作。我们抠着鸟粪,皮肤被晒成像雪茄一样的深褐色,金黄色的头发变成了淡黄色。而马尔克的皮肤上顶多增加了一块新的晒斑。当我们眺望着航标以北来往如梭的船只时,他却始终注视着下面,眼睛微微发红,有些炎症,睫毛不多,瞳仁是浅蓝色的。我想,这双眼睛只有到了水下才会变得好奇。有许多次,马尔克没有带上来小牌子,没有任何战利品,而只是握着那把弯得不成样子的改锥。他把弄弯了的改锥拿给大伙儿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末了,他扬手将这玩艺儿从肩膀上面扔到海里,把一群海鸥弄得惊慌失措。他的举动既不是由于泄气,也绝非因为无名之火。马尔克绝对没有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或者真的无所谓地将断了的改锥扔在自己的背后,即使是把改锥扔掉也还是有它的含义:现在我马上就要从另外一个方面向你们显示一下。 ……有一次,一艘运送伤兵的双囱轮船驶入了港湾。经过一番争论,我们认定这船是东普鲁士远洋公司的“国王”号客轮①。约阿希姆·马尔克潜入沉船的前舱。他没有带改锥,钻进了沉船前部被撬开的舱口,深绿色的浑浊的海水刚好漫过了舱口。他用两个指头捏住鼻子,先把脑袋浸入水中——他的头发由于游泳和潜水的缘故从正中分开,平展地趴在头上——再跟上背部和臀部,然后他又从左边抬起头,换了一口气,接着两只脚掌蹬着舱口的边缘,向下斜着身体钻入了那座昏暗而凉爽的水族馆。光线从开着的舷窗射进舱里,这里有许多神经过敏的丝鱼,有一群静止不动的七鳃鳗,水手舱里的吊床用绳子系着,摇来晃去,四周爬满了乱蓬蓬的海草,鲱鱼在海草里面建立了它们的育儿室,偶然也会冒出一条离群的大西洋鳕鱼,关于鳗鱼的传闻纯属虚构,比目鱼从不光顾此地。 我们抱紧微微发抖的双膝,用嘴将鸟粪嚼成粘液。大家带着几分好奇,又疲惫又紧张地数着正在编队行驶的海军单桅练习船。浓烟从军医船的两个烟囱喷吐出来,垂直升向天空。马尔克已在水下呆了很久。环顾四周:海鸥在盘旋,海浪拍击船首,摔碎在船头已拆除火炮的支架上。舰桥的后面发出哗哗的水声,海水在通风管道之间形成倒流,反复冲刷那里的铆钉。我们的指甲缝里净是灰白色的鸟粪,皮肤干燥得发痒。水面波光闪闪。海风送来了马达的突突声。用力挤压几个部位。生殖器挺了起来。在布吕森和格莱特考①之间有十七棵白杨树。突然,马尔克从水下冒了上来。下巴四周呈青紫色,颧骨上方微微发黄,头发从正中间向两边分开。他从舱口钻出来,溅起了一片水花,然后蹬着没膝的海水,踉踉跄跄地穿过船头甲板。他伸手抓住露出水面的炮架,顺势跪了下来,两眼无神地望着我们。我们只好伸手将他拽上了舰桥。他不顾鼻孔和嘴角还淌着海水,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了战利品:一把不锈钢的改锥。这是英国造的,头和手柄由一整块钢材铸成,上面有冲压出来的“设菲尔德②制造”的字样。这把改锥没有一点儿锈迹和疤痕,上面涂着一层润滑油,海水聚成小水珠,从改锥上滚落下来。 约阿希姆。马尔克将这把沉重的、可以说永远都不会折断的改锥戴在脖子上大约有一年之久。即使我们后来很少甚至不再游到沉船那里,他也仍然整天用鞋带系着它,挂在脖子上。他虽然信奉天主教,却又过分地崇拜这把改锥,或许这正是由于他信奉天主教的缘故。每次上体操课之前,他总要把改锥交给参议教师马伦勃兰特代为保管,因为他怕被人偷了去。甚至去圣母院,他也带着这玩艺儿。他在礼拜天和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去新苏格兰区海军路上的圣母院做晨祷。
编辑推荐
《猫与鼠》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二部,出版时在德国引起争议,有人指责书中的“色情描写对青少年有毒害”,“应该被列入禁书名单”,但大多数意见认为,它“属于艺术作品,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艺术享受”。现被列入德国中学的选修课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