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471 字数:456000 译者:岳麟
Tag标签:无
前言
偶尔看到一篇带有宗教色彩的凄美感人的神话故事,上帝和天使对人间苦难的冷漠使主人公感到莫名的恐怖,当大地还充满“赎罪”的人类的哀号、呻吟和垂死的叹息的时候,他拒绝进人上帝的天国: 某天,一位天使或六翼天使把我放在他的翅膀上,要带我进入福音书中的天国,去见“创世主”,我觉得自己正在大地的上空飞翔,我越飞越高,我听见从大地上向我飘来悠长而悲哀的声音,仿佛山间溪流单调的吟唱响彻寂静的群峰,不过这时我听出了人类的声音:那是夹杂着求告声的哀号,间以赞美声的呻吟,那是绝望的祈祷、与赞美一起从垂死的胸膛发出的叹息;这一切汇成一片洪亮的音响,一曲那样撕心裂肺的交响乐,使我心里充满7怜悯之情。我觉得天暗了下来,我已经看不见太阳,看不见宇宙的欢乐。我转头望着与我同行的天使。我对他说:“难遭你没有听见吗?”天使平静开朗的脸看了我一眼。他说:“这是从大地上向上帝飘来的人们的祈祷。”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洁白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我觉得那翅膀是黑色的,而且充满恐怖。“如果我是那个上帝,我会哭干了眼泪,”我叫道,真的觉得我正像孩子一样在哭泣。我松开天使的手,掉在了地上,我觉得我还有太多的仁慈,无法在天国里生活。①
内容概要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夜》(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长篇小说《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但一些用以攻击革命者的“虚无主义者”形象,削弱了小说的揭露力量。
在《鬼》(1871~1872)中已没有被伤害与被侮辱者的形象,而只有对革命者的攻击了。
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等说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一 七月初一个酷热异常的傍晚,有个青年从自己的斗室里走出来,这间斗室是他在S胡同里向二房东租来的。他走到街上,便慢悠悠地、仿佛踌躇不决地向K桥走去。 他在楼梯上顺顺当当地躲开了女房东。他的斗室是一幢很高的五层楼房的一间顶楼,与其说像个住人的地方,倒不如说像口橱柜。他的女房东住在下面一层的一套独立的房间里,他向她租赁这间斗室是包括午膳和女佣在内的。他每次外出,得经过女房东的厨房,厨房的那扇通楼梯的门差不多经常开得很大。这个青年每次经过,总觉得又痛苦又胆怯,因而感到腼腆,拧紧了眉头。他应付给女房东的钱都没有付,因此怕见她的面。 他不是胆小怕事,他压根儿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从某个时候开始,他动不动就发火,情绪紧张,仿佛犯了忧郁症。他常常深思得出神,爱孤独,甚至怕见任何人,不仅仅怕见女房东。贫困逼得他透不过气来;可是近来连这种贫困的境况他也不觉得苦恼了。他再也不做自己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事务,他没有心思做了。 “我不知道是谁寄来的。我给了送信人三个戈比,你还给我吗?” “那么去把倌拿来吧,看在上帝的分上,拿来吧!”拉斯柯尔尼科夫着急地叫喊起来“天哪!” 一会儿后,信拿来了。果然是母亲从R省寄来的,他拿到这封信,脸甚至失色了,他已经好久没有接到信。可是现在又有别的什么心事突然把他的心揪紧了。 “娜斯塔西雅,你出去吧,看在上帝的分上,这三个戈比我还给你,不过,看在上帝的分上,你快些出去!” 信在他手里抖动起来。他不愿意当着她的面拆倌;他要等到屋子里没有别的人才看这封信。娜斯塔西雅出去了,他马上就把信按在嘴上吻了一下,过后他又久久地端详着信封上的字迹,端详着他熟悉的、曾经救过他读书写字的母亲那可爱的细小的斜体字,他慢慢地,甚至害怕什么似的把信拆开,他终于把倌拆开了,一封很长的信。信纸很厚实,有两洛特①重,两大张信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细小的字。 母亲写道;“我亲爱的罗佳,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跟你通信了,我因此很痛苦,有时夜里想得睡也睡不着,但是你一定不会责怪我这种不得已的缄默的。你知道,我是多么疼你啊,你是我们的,是我的,也是杜尼雅的唯一的亲人,你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的指靠。当我知道你因为没有钱维持生活,已经有几个月不能上大学去念书,你的教书工作和其他收入也都失掉了的时候,我难过得简直心如刀割!靠每年一百二十卢布养老金,我能帮助你什么呢?四个月前,我寄给你的十五卢布,你也知道,还是我以这笔养老金作抵押,向我们这儿的一个商人阿法那西,伊凡诺维奇,瓦赫鲁欣借来的,他是个好人,跟你父亲还是朋友呢,但是我已经把领养老金的权利转让给他了,我应当等待债务还清,而这笔债务现在刚偿还,所以我一直没有能够寄钱给你,可是现在,谢天谢地,看来我又能寄些钱给你了,而且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夸口说,我们的运气好转了,所以我急于要把情况告诉你,第一,你可想得到,亲爱的罗佳,你妹妹跟我住在一起已经有一个半月了,而且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分离。感谢上帝,她的苦头算吃完了,让我一桩桩地讲给你听。
编辑推荐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最深刻最富于现实意义的作品。他以犀利的笔触无情地剖析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现实,深入地触及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令人窒息地感到,走投无路就是小说的主旋律。种种社会原因把穷苦无告的人们逼到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困境。 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贫富不均、社会贫困且动荡不安的俄国城市中。拉斯柯尼科夫,一个怀抱着理想的法律系大学生,被贫困的生活逼的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停止在校的课业。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英文原版《罪与罚》请见:Crime and Punishment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