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陈丹燕 页数:183
Tag标签:无
前言
旅行 在我开始去旅行的时候,绝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为我这十六年里断断续续的旅行写书。一个人,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背上照相机和晕动药,远走他乡,没有旅伴,没有导游,有时甚至连自助旅行的书都没有,凭着一张地图,或住朋友家,或住鸡毛小店,直到将可以用的版税用光,然后回家,再开始新一年像江南的水牛那样辛苦地工作。实在是因为沉迷,如同独自一路沉到深深海底的那种孤独,紧张,窒息,恍惚和极端的自在。 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包,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全凭命运的指引,去看到那些静静注视的眼睛,是的,我还带着它们在我脸上和身上留下的重量;那些充满往事痕迹的博物馆,那些充满未知阴影的教堂,是的,它们的确总让我想到子宫温暖的内部,但这个感受的确是来自于别人的暗示。那些阳光遍地的,有时回荡着钟声又有时回荡着歌声的广场。那些懒洋洋,无须整个吃饭的过程都挺直后背的小饭馆。那些咖啡馆靠窗的桌子,是的,我还记得那些桌子上别人撒下的窸窣作响的砂糖,那是种无意的甜蜜,尽可以想象那是茨威格留下的,或者弗洛伊德的病人,或者刚从东柏林成功逃亡的诗人,或者将被生活碾成碎末的画家。咖啡馆桌子上的砂糖末,可以是一部完整的欧洲心得。还有充满了孜然香的阿拉伯碎肉饼摊子,十八世纪伦敦老房子里充满耗子尿气味的旧书店。 无数的旅行片段,并不只为将来的回忆,它们更像圣诞节美国小城里各家在门口点燃的烛光之路,一点一滴地引导我走向前方。就像夜晚晴空的星星,在那样晴朗的星空下,找到了北斗,就想要找到大熊星座,然后又想找到射手座一一它那样热爱自由,受不得约束,又执着于自己,不肯迁就——那是我的星座。从长崎,到了慕尼黑,然后是柏林、罗马和巴黎,还有萨拉曼卡以及波尔图、圣彼得堡和克拉科夫,当然还有维也纳和托斯卡纳。它们是我自己天空上的星星,我的一小段生命在那里闪烁着自己的光芒。 那是属于我自己的。有时我要长风万里,有时我要归于内心,有时我要抹去自己身上所有身份的痕迹,就渴望当一个透明的人,有时万里、十万里之外,竟然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看到那里这些年来,从美国中部柔软的平原,渐渐成为马来西亚缤纷的热带雨林。有一天,在美国的东海岸,路过康州的纽黑文,看到一片大海,开车的人说:“那是大西洋呢。”这时候突然想起来,有一年的一个黄昏在葡萄牙的海边,冰凉的暮色里看到太阳从正中落到大海里,那是因为我处在正西方的缘故。我惊醒,原来这样一年不知下一年的旅行,慢慢地,从大西洋这一头的大陆走到了那一一头的大陆。又有一天,再路过康州的纽黑文,再看到一片大海,我指着那里对人说:“看那是大西洋呢,记不记得我们曾经在波尔图的海边看到过?”那人说,“是的,在一九九三年的夏天。”那却已是二00四年的秋天了。 虽然算命的人说过我有十一年的驿马运,若不在驿马上,便不得安宁。可它如今已经十六年了,还没停止。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走得这么远,也没有想到过,可以用这么多的时间。每一次,都以为这是最后一次,最后一个城市。漫长的旅行,那些萍水相逢的人和事,在那一年大西洋灰色的波涛中一一涌现出来。我也从没有想到过,竟然有那么多留在我的心里,几乎伸手可及,但却早已永别。而以为一定是永别,却总有机会再次造访。我第一次到维也纳的哈维卡咖啡馆,是一九九二年的舂天,第六次去那里,是二00五年的夏天。哈维卡夫人在那年春天安详善终,我却仍在那里喝了从前的米朗其咖啡,并怀疑如今这杯咖啡是否地道。那一年,我已经多少知道了一点我自己,作为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驿马便是宿命。
内容概要
我看到这扇为我而开的、别人家的门,在楼梯灯下温暖地黄着。这时候我明白,原来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我幸运不是因为看到欧洲最美的教堂和广场,城堡和宫殿,可以在喷泉边吃冰激淋,在城堡的大门前照相,在胜利女神像前转了一圈又一圈,而是因为我得到了这样一扇打开的门,让我能一点一滴,慢慢地摸到欧洲真实的体温。对我这样一个曾从小说和画册上向往欧洲、在欧洲曾被打碎了许多关于欧洲的幻想的人来说,年复一年的旅行中,在一条条寂静的街道上,一扇扇为我而开的大门,大概是最珍贵的礼物了。 萍水相逢的晚上,陌生的小床,那些床前地板上如霜的月光:今晚你想去哪里?今晚你若想沉迷,今晚你可以跟着陈丹燕走—— 今晚你可以没有思想。也不再了解思想的疼痛,今晚你可以伤心也可以不伤心,浮沉在层层叠叠的人与事里……本书是陈丹燕十多年旅行集萃中的一本,从慕尼黑,龙路十一号到圣彼得堡,列宁街八号,从柏林,飞机场路四号到波恩,贝多芬广场七号……本书里,品味着的不仅是旅行的心情,更多啜饮着的是异域的文化和风情,作者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用细腻深透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异域世界和作者独自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心情。
作者简介
陈丹燕,中国作协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92年兼任上海东方电视台青春节目主持人。上海作协理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少女们》(获文化部新时期十年儿童文学二等奖)、《女中学生三部曲》(获全国妇女儿童题材作品奖)。80年代后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绯闻》、《一个女孩》、《慢船走中国》和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散文集《写给女孩的私人往事》、《唯美主义者的舞蹈》、《长裙上的花朵》等。《一个女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宽容”文学金奖。
书籍目录
旅行在欧洲加上一张小床慕尼黑,龙路十一号:行李像一些古怪的影子慕尼黑的蓝天广场喷泉吉瑟拉家的早餐慕尼黑,雪堡:跟着小溪走上了一阵子雪堡的蔷薇开了花圣彼得堡,列宁街八号:罗宋面包迷离黄昏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一扇开着的门八年前的厨房斯蒂亚:帕皮亚诺村柏林,飞机场路四号:因为这样的爱情纽伦堡,维尔芬街二十六号:以为自己是去找理想波恩,贝多芬广场七号:裘在多纳肉饼店楼上维也纳,路德维希街十七号:他的脸一心想要恭维维也纳,圣修女院路三十四号:很小的镜子卢布林,罗夫斯基街一号:颓败但直指人心的美恍然巴黎,浴场街五十号:门铃在我的头上叮地一响翡冷翠,民族大街二十六号:要是住在小旅店里重归翡冷翠威尼斯,白狮卡里一号:裕子和十九世纪的烫脚盆西班牙佚名营地:一粒飘浮的尘土来世我愿意做托斯卡纳的一棵树跋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今晚去哪里》 无法预期的迷航 当然,我这个人还在地上。在生活,在工作,在扮演角色——在绝大部分时间里。 梦想,想要飞翔的梦想只在某些时刻出现,出现在一个独处的时刻,或者,是别的文字中。唤醒,唤醒,那时刻,那人的故事常常唤醒我自己的梦想。 比如眼前这本书,陈丹燕的《今晚去哪里》。 那些华丽的名字,柏林、彼得堡、慕尼黑、翡冷翠、卢布林、托斯卡纳……不消说照旧撩动我心。十几年来我一直保持阅读《世界博览》的习惯,我总这样安慰自己:即使不能亲自到那异乡的土地上走一走,也可以在阅读中神往,而且不断地把神往具体化,让那些异地不再只是书本上的一个名词。 在别人的游历中,我有种愿望被满足的感觉,尽管那么虚幻。这样的阅读持续了很多年,神往也依然在继续。 羡慕那些把自己的足迹印在家园以外的人,羡慕陈丹燕先努力工作而后用积蓄四处优游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受了三毛太多的影响,对于漫游般的流浪充满浪漫的向往。如果,我可以是那个四处冶游的人,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与繁冗告别,和琐碎再见? 生活在别处,生活永远在别处啊。 只是,这一本书,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生活属于另一个地方的启迪,“别处”所指的方向,原来跨越时空。 生活,常常在另一段时间里。 有时它被叫作“过去”,有时被称为“未来”,但很少有人用“现在”来为它命名。 陈丹燕因为少时读过《卢布林的魔术师》而执意要去并非他人眼中旅游景点的卢布林。辛格的童年因为与大时代相遇而充满了回头望时的满纸意义,陈丹燕何尝不是?她说,那是“因为摔烂而芬芳之至的果子”,有种“颓败但直指人心的美”,看得我满心湿答答地回忆。比如陈丹燕在雪堡读那些库存的儿童书,怎么可能不对自己的童年往事一想再想呢?那再去时死去的天鹅,那再去时绽放的蔷薇,怎么可能不让她睁大了眼睛牢牢地看住,睁出清晰的泪呢? 看到很多在行走中,在异国的足迹里的恍惚。陈丹燕在行走中恍惚着,我在阅读中恍惚着,除了关乎童年的,还有永不能忘的青春时光:无论在德国、意大利或者哪国的街头,那些弹唱西蒙与加芬克尔老歌的青年,无论是《罗宾逊太太》还是其他哪一首,当发感慨那是地道的校园味道,是“类似乡音的亲切”时,我的思绪飘得更远,飘到由这些歌引发的另一些歌,而后是铺天盖地的层层回忆,一个个叠加的镜头…… 陈丹燕说,所有这些在异国街道被唤醒的感觉,都是“漫长的日子里藏着的好”。 那些漫长的日子属于现在吗?属于过去吗?要过去多久才可以有那种“因为摔烂而芬芳”的回味? 那些好日子怎么一下子在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溜走了?那些好日子怎么会在陌生的街市陌生的人群中一点点重现? 旅行,漫游,究竟是要获得那未知的,还是为了唤醒那既有的?梦想,连着的是过去和将来这两头,惟独没有现在? 我有一连串的感慨,全部带着问号。习惯性的怀旧在这样一本谈游历心情的书中画出来一个个的问号。那些美丽而有异国情调的图片不是合用的橡皮,无法把那些感慨擦去。 我本想在那神往已久的陌生土地上虚拟飞翔,却一回回在熟悉而又远去的时光中失却原来的心情。 青春做伴好还乡,只是,回到哪里,又怎么回去呢?
编辑推荐
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这就是咖啡,这就是人生,《今晚去哪里》是作家陈丹燕欧洲文化旅行随笔中的一册,是她从11年旅欧生活中过滤出来的文字,介绍了作者游览世界各地的旅行感受。图文并茂,赏心悦目。闲暇时读一册如斯美文,如同捧着一杯“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咖啡,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