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

出版时间:2005-0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君特・格拉斯  页数:633  字数:498000  译者:胡其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但泽三部曲》是格拉斯的惊世之作,本书是其中的第一部。1999年10月瑞士文学院在授予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时,称“《铁皮鼓》是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父亲或老师惹了他,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还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给纳粹分子集会造成麻烦。尽管他个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面对他的洞察力,母亲羞愧忧郁去世,父亲成了纳粹军官,表舅在战乱中毙命。邻居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两人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特。奥斯卡随侏儒杂技团赴前线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身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此消失……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获得了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作者简介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格拉斯的创作活动从诗歌开始,自1956年起发表3部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同时创作了荒诞剧《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等。其中反响较大的是关于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试验起义》(1966)。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此外还有《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亦译《狗年月》),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成为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长篇小说《鲽鱼》(1977)和《母鼠》(1986)都继续使用了怪诞讽刺的手法,将现实、幻想、童话、传说融为一体。《蜗牛日记》(1972)则为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语言之新颖,想象之丰富,手法之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1999年他成为成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书籍目录

译本序第一篇  肥大的裙子  木筏底下  飞蛾与灯泡  照相簿  玻璃,玻璃,小酒杯  课程表  拉斯普庭与字母  塔楼歌声的远程效果  演讲台  橱窗  没有出现奇迹  耶稣受难日的菜谱  棺材一头小  赫伯特·特鲁钦斯基的背脊  尼俄柏  有信有望有爱  第二篇  废铁  波兰邮局  空中楼阁  他躺在萨斯佩  玛丽亚  汽水粉  特别新闻  把昏厥带给格雷夫太太  七十五公斤  贝布拉的前线剧团  参观水泥——或神秘,野蛮,无聊  接替基督  撒灰者  耶稣诞生戏  蚂蚁大道  我该不该呢  消毒剂  在货运车皮里长个儿第三篇  打火石与墓碑  北方幸运女神  四九年圣母  刺猬  衣柜里  克勒普  在椰子纤维地毯上  在洋葱地窖里  在大西洋壁垒或地堡不能同水泥分家  无名指  末班有轨电车或朝拜密封大口玻璃瓶  三十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铁皮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铁皮鼓》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或自述体小说,格拉斯凭着他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小说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这个侏儒形象,小说即由主人公奥斯卡自述人生经历。《铁皮鼓》共三篇四十六章,时间跨度较大。第一篇的时间从一八九九年到一九三八年,地点是但泽,主要历史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但泽纳粹势力抬头,纳粹党徒对犹太人采取暴力行动的“水晶夜”。第二篇的时间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六年,地点是但泽、柏林、巴黎、诺曼底、但泽,主要历史背景是德国入侵波兰,但泽纳粹党徒围攻波兰邮局,纳粹党实施安乐死计划(消灭精神病患者、痴呆患者等病人),屠杀犹太人,一九四四年德国军官暗杀希特勒的七·二〇事件,二战结束后被割让领土上的德意志人被驱赶回德国。第三篇的时间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五年,地点是杜塞尔多夫,主要历史背景是战后西德的物质匮乏时期,黑市交易猖獗,西德实行货币改革,通过基本法、联邦德国成立和经济复苏。擅于运用匠心的、知识分子写作的君特·格拉斯,不动声色的向我们描绘历史。在这样的写作风格中,我们看不到血,听不到炮火,感知不到奥斯卡的身外在发生什么,只有那个声音——平静、冷酷、乖戾的,是奥斯卡也是格拉斯的声音,顺着一条平缓的甬道上升。这部作品中,战争不是主角,而是背景。真正的主题是人类灵魂的一次漫游。这部层次丰富的作品,离不开希腊和希伯来两大传统,有神话原型如弑父,也有上帝与撒旦。事实上,撒旦是奥斯卡的一部分,奥斯卡是撒旦的一部分。格拉斯帮助我们理解撒旦。在此意义上,这部作品比绝大多数战争写实小说来得伟大,它接近了战争的本质——恶。作家需要发现、探索、理解恶。恶应该是文学的重要主题,但长久以来它不是。恶是有罪的,不该的。所以被忽略,摒弃。只有正视恶,才能更好地理解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