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

出版时间:2004-6-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页数:358  字数:259000  译者:林疑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美国青年费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在意大利北部战线驾驶救护车抢救伤员,并与英国籍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结识并相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凯瑟琳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

书籍目录

海明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代序)主要人物表 永别了,武器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  永别了,武器:  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是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在意大利战场上随同一个意大利流动医疗组工作。当时一次攻势发动在即;当亨利在休假之后回到前线时,他的朋友雷那蒂中尉告诉他说,在他离开的期间,来了一批英国护士准备成立一个英国医疗组。雷那蒂把亨利介绍给一位护士,她叫凯瑟琳·巴克利。  亨利经常要开救护车到前方疏散点去,从前方回来时他就去找巴克利小姐。他很喜欢这个坦率年轻的英国姑娘,但只是一般的喜欢,并没有堕入情网。当有一次他要上前线去为进攻作准备时,她送给他一枚圣·安东尼像章。  在前线,当亨利和几个意大利救护车驾驶员一起在地下掩蔽部吃饭的时候,一枚奥地利炮弹在他们上边爆炸。亨利腿部受重伤,被送进野战医院。后来他被转移到米兰的一所医院里。  米兰医院的护士在大夫诊治亨利之前,禁止他喝酒,但他贿赂了一个工友,买了一些酒,藏在床后。凯瑟琳·巴克利来到医院,亨利知道自己爱上了她。大夫跟亨利说他得在床上躺半年,然后他的膝盖才能开刀。亨利坚持要找另一个大夫,这位大夫说第二天就可以动手术。在这期间,凯瑟琳经常陪伴着亨利。  手术后,亨利在米兰休养,凯瑟琳·巴克利作他的护理员。他们一起到偏僻的饭馆里去吃饭,一起坐车出去郊游。夜间亨利心神不定,感到寂莫,凯瑟琳常到他的病房里来。  夏去秋来。亨利的伤口愈合了,预定十月间他可以享受一段康复假。他和凯瑟琳计划在一起度假,可是在他离开医院之前,他又得了黄疸病,躺倒了。护士长指责他故意用喝酒来招致黄疸病,为了逃避重上前线。在他出发去前线之前,他和凯瑟琳同住在一家旅馆房间里;她已经向他透露:她怀孕了。  亨利重返前线,奉命用他的三辆救护车装载医院设备,南下波河流域。当时士气低落。雷那蒂称赞亨利在战争失败时所做的工作。他还说亨利的举止行动象个已婚的人。厌战情绪笼罩一切。在前线,当意大利人得悉德军几个师增援奥军后,开始从卡波雷托狼狈溃退。亨利驾驶了一辆装载医疗供应品的救护车。在向南撤退的过程中他的救护车多次被绵延达几英里长的停住不动的货车、大炮和卡车所堵住。亨利让两名失散的意大利中士上了车。在晚上,撤退的人马在雨中被阻达几个小时。  清晨,亨利把他的车从长龙似的车队中撤出,越野行驶,企图抄小路赶往乌迪内。救护车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抛锚了。那两个中士决定离开,但亨利请他们帮忙把车从泥浆中解脱出来。他们不肯,撒腿就跑。亨利开枪,打伤了其中的一个,另一个落荒而逃。和亨利在一起的一个意大利看护兵向那个受伤的中士开枪,打穿了他的后脑勺。亨利和他的三个战友出发步行前往乌迪内。在一座桥上亨利看见一辆德国军车和一些德国自行车部队通过同一条河上的另一座桥梁。当他们已经看到乌迪内时,亨利的一个伙伴被一个意大利狙击手击毙。其他人躲进一个粮仓,以便等情况安定一点再绕开乌迪内,赶上向塔利亚门托河撤退的大队人马。  那时意大利军队简直就是一群狂乱的乌合之众。兵士们丢掉武器,军官们撕下袖章。在塔利亚门托河上一座木桥的一头,宪兵见军官便抓,对他们进行战地军法审判,就在河边处决。亨利被扣,但夜间乘黑溜走,跳进河里,抱住一根木头逃脱。他步行穿越威尼斯平原,跳上一列货车,到达米兰,跑到他曾经住过的那所医院里去。在那里他得知英国护士们都到斯特雷扎去了。  在从卡波雷托撤退的过程中,亨利向武器告了别。他向一位在米兰的美国朋友借了一身便服,坐火车去斯特雷扎,找到了正在那里休假的凯瑟琳。亨利所住旅馆的酒吧间服务员警告亨利说官方准备第二天一早以开小差的罪名逮捕亨利;他让亨利和凯瑟琳利用他的小船逃往瑞士。亨利划了整整一夜。等到第二天早晨他的双手痛得几乎连接触船桨都难以忍受。凯瑟琳不顾他的抗议,接过桨来。他们安全到达瑞士,接着被逮住了。亨利跟警方说他是一个运动员,爱好划船,他到瑞士是来进行冬季运动的。他们有效的护照和两人拥有的充足的金钱使他们与当局之间没有发生太多的麻烦。  在那个秋季的剩余的日子里和冬季,他俩住在蒙特勒郊外的一家小客栈里。他们讨论了结婚问题,但凯瑟琳不愿意在怀着孩子的时候结婚。他俩徒步旅行,读书,谈论他们战后将在一起干些什么。  凯瑟琳分娩的日子快到了,她和亨利为了靠近医院,于是搬到洛桑去。他们计划春天再回到蒙特勒。在医院里,凯瑟琳的阵痛促使大夫对她使用了麻醉剂。在几个小时的痛苦之后,她产出一个死婴。护士让亨利出去找点吃的东西。当他回医院时,听说凯瑟琳大出血。他跑进屋里,陪伴着她,直到她咽气。他无事可做,无人可谈,无处可去。凯瑟琳死了。他离开医院,在黑暗中走回旅馆。天下着雨。  老人与海: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象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①指墨西哥湾暖流,向东穿过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和古巴之间的佛罗里达海峡,沿着北  美东海岸向东北流动。这股暖流温度比两旁的海水高至度,最宽处达英里,呈深蓝色,非常  壮观,为鱼类群集的地方。本书主人公为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小海港的渔夫,经常驶进湾流  捕鱼。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孩子对他说。"我又能陪你出海了。  我家挣到了一点儿钱。”  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孩子爱他。  “不,”老人说。“你遇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跟他们待下去吧。”  “不过你该记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逮住  了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没把握才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听从他。”  “我明白,”老人说。“这是理该如此的。”  “他没多大的信心。”  “是啊,”老人说。“可是我们有。可不是吗?”  “对,"孩子说。"我请你到露台饭店去喝杯啤酒,然后一起把打鱼的家什带回去。”  “那敢情好,”老人说。“都是打鱼人嘛。”  他们坐在饭店的露台上,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另外一些上了些年纪  的渔夫望着他,感到难受。不过他们并不流露出来,只是斯文地谈起海流,谈起他们把钓索  送到海面下有多深,天气一贯多么好,谈起他们的见闻。当天打鱼得手的渔夫都已回来,把  大马林鱼剖开,整片儿排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端由两个人抬着,摇摇晃晃地送到收  鱼站,在那里等冷藏车来把它们运往哈瓦那的市场。逮到鲨鱼的人们已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  边的鲨鱼加工厂去,吊在复合滑车上,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  条,以备腌制。

编辑推荐

  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他的风格和文体独具一格,既在欧美风靡一时,影响巨大,也对中国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永别了,武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一点点把海明威的小说读下来,越来越折服于其驾驭语言的功力。藏在冰山后的深意,每次回味都能想到更深一层,这才是真正的“意蕴”。作者对主人公亨利,打击一而再再而三,放下武器告别战争是迟早的问题。
      
       只是感觉凯瑟琳的形象设置完美到近乎扁平——两人相恋的过程本就迅猛地显得突兀,铺垫不足的结果就是刚看到两人见面,下一场的交谈似乎就已熟稔到成了情人。之后凯瑟琳表现出的死心塌地更是令我感到费解。好像没有任何理由,她就是已经认准了那个一开始只想调情的男子,之后念念不忘、走到哪儿心里都是他,只要他出现、她就立刻上前雨水承欢。无论分别多久都笃定地会守候在那里,还心甘情愿为他生子,即使所有的养育过程可能都要独自承担,至死两人都没有走入婚姻;即使当初对方不辞而别、音讯全无,又是在战争时代,生死未卜——实在不够真实。她似乎是以“服侍”的心态、最大限度地满足着一个男性的欲望,从不对亨利做任何要求,也不曾从他那儿得到任何承诺、可她却时刻以妻子的要求约束自己,甚至在孕期主动提出让亨利离开找别人满足需要:难道那就是当时士兵阶层对完美妻子的渴望?
      
       她对他,爱得多太多。
  •      这是一部描写战争与爱情的小说,小说有很大的自传的成分,因为海明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负过重伤,有过令人心痛的感情经历。
       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战争,一条是爱情。作为一名军医,小说主人公与英国护士无法克制的相爱了,然而战争却让他们几度分离,差一点就永别。然而在小说的最后,他们还是永别了。小说的语言并不华美,非常的平凡,但是给人的风格感很强。描写战争用这样的灰色文字再合适不过了,作者笔下美丽的乡野风光与残酷的战争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是一种残酷美。
       小说有几个兴奋点,一是主人公刚上战场就负了伤。二是重返战场,撤退时由于身份原因,差点被枪决,但他却机智逃生,对爱人的渴望让他活了下来。最后是凯瑟琳生孩子的时候,那种悲痛真架不住一遍一遍往上翻,让人心酸,让人心碎。最后孩子死了,凯瑟琳也死了。但主人公的表现却极其平淡,这一点让人震撼,相信男人的悲伤都在心底。
       与其说永别了,武器。不如说,永别了。爱情。人生就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      文by樊梦洁 在蒋乾麟将军给我们做的一次讲座中,他提到自己对一位即将退休的上将的访谈。访谈中,那位上将无不遗憾的对他说,当了一辈子的兵,获得无数的勋章,却唯独没有一枚战功勋章。蒋乾麟将军回答说:“和平就是对军人最高的奖赏,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才为我们国家带来了和平安稳的生活。” (一) 凯瑟琳死了,她没有死在鲜血充斥的战场上,死在了分娩的手术台上,上帝带走了她的纯洁的孩子,还带走了她奄奄一息的生命。她带弗雷德·亨利逃离了战争,却终归没有避免死亡的命运,正如海明威所言,“它们迟早会杀死你”,没有人能够逃脱,死神终会驾临。 亨利是幸运的,在这场战争中仅仅被炸伤了腿,而他的那些反对战争热爱生活的工程师战友们却在这场战争中丧命,每天有数不清的伤员从前线送下来,他们拖着残缺的躯体咒骂着、叫嚣着、哭泣着,每天又有无数的青年在子弹与法律的逼迫下重新走上战场,他们在早上喝着伏特加,下午却横尸沙场,成为认不清脸庞不知身份的无名的牺牲者。光荣与胜利与他们无关。 事实上,光荣仅仅属于战胜者,而胜利却从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二) 我无意复述书里的情节内容,它仅仅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弗雷德·亨利作为军医在意大利参军,在对奥地利作战中认识了一位美丽的英国姑娘并相亲相爱的故事。 但是读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我想起了《寄居者》里描述的那些不远万里来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他们佝偻着干瘪的身体,穿着缝缝补补勉强体面的西装,在旧上海臭气熏天的弄堂里挣扎着生活着,法西斯的屠刀随时向他们砍来,而世界之大,无他们的容身之处。这群智慧卓越的民族在战争的轰炸下,成为了没有国土的寄居者。 我想起了阿富汗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孤儿,原本健康快乐的他们被不知何处来的炮火炸为残疾,他们失去了父母来到孤儿院,过起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他们中间有的人在沉默恐惧中饿死,有的在愤怒挣扎中成为恐怖分子将炮火延续到其他人的身上。无一例外他们的心中充满疑惑,充满仇恨。他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祖国做错了什么,也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祖国是怎么一回事,但他们清楚的意识到主抛弃了他们,要他们留在人间地狱中饱受折磨。 我想起以前看的纪录片,发生在刚果,无数的少女被强暴被阉割,被赤裸裸的抛弃在那片荒芜干裂的土地上,她们才十四五岁而已,消瘦饥荒少年的躯体躺在被坦克碾过的印迹中,尸体无人认领,死亡无人怜悯,因为这在那时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还想起早些年看的《南京大屠杀》,那是我上初中才十二岁而已。难忘的是那些喷溅到镜头上的鲜血,女人们凄惨的嚎叫声,被关在地底的牢笼里被射杀人群惊恐的眼神。而让我印象最深刻和心寒的是班里同学那一双双哭红的双眼和一句句愤怒的国骂,那咬牙切齿的声音带着极端的民族仇恨,刻骨铭心。 看吧,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除了死亡、鲜血,还有一代一代传承的仇恨。 屠刀所到之处,高唱着杀戮的凯歌。 仇恨的鲜血洒满了残躯遍布的大地,我们都是战争的奴隶,在它那高举的枪口下无助的哭泣,向着和平的天使虔诚的祈祷。 (三) 战争是如此的残酷,而我们都知道它从未停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涉及的国家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死亡的人数也是庞大到难以统计。即使在二战之后的这数十年之间,全世界范围内有的国家依然炮火纷飞。 战争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有多少孩子在炮弹的轰炸中失去了庇护他们的双亲,有多少父母在奔波流亡中遗失了他们尚在襁褓中的子女,又有多少人,任奔腾的泪水流淌,任嘶哑的嗓音呼唤,也寻不回他们已死去的爱人。 我们明知炮火绝情,枪刀无眼,却依旧躲不过。 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民族和国家永远不能理解这种刻骨的伤痛,这种痛所延续时间之久让人难以想象。 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史,被英美法列强和日本法西斯无情的践踏,我们的同胞不被当人看,我们的土地是他们屠刀肆虐的乐园,几乎所有的家庭在前几辈都可以找到战争中无辜牺牲的姓名,所以我们恨,恨日本,恨美国,甚至恨我们自己先辈的懦弱。 所有人都会理解我们这种情绪,但我们必须化解这种恨。 我们需要牢记民族屈辱,但并不是为了报复。 所有的迫害都是自卑的表现。 只有自卑者才会把别人国家的人当粪土,践踏烂了,他们才会肆无忌惮的大笑,而这笑声中隐藏的懦弱,他没办法比你高,所以用残酷血腥的方式迫使你低。 我们并不需要。 (四) 现在在网上似乎很流行一种言论,说我们国家花了大量的军费养了一支无用的部队,不打仗养着军队什么用。这些在坐在网吧、办公室、甚至窝在床上的网民似乎极力的需要战争,来证明部队的存在感,以军人血的牺牲来回报自己作为纳税人的那点钱。我也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谈论着战争,渴望着战争,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一解心中的怨恨。 军人就应该有铁血精神,绝不应回避和惧怕战争,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我们是为什么而战? 我们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同胞并不指望有一天能够在其他的国家身上寻回来,并不是希望在某年某月的时候,像曾经的日本法西斯一样践踏在别人的国土上,为杀着别人的兄弟姐妹而哈哈大笑。我们都有着伤疤,我们也同样能理解那些战争中受难的人们,他们哭泣,我们会被触动而同样哭泣,只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情绪,所以对此有着宽容怜悯的心。 那是为了什么? 为了我们的家园不被铁骑践踏,为了我们的父母不被残杀,为了我们的姐妹不被奸淫。为了一切的和平与安康而战。而绝非为了利益、金钱、权力、政治、报复。 军人的最高荣耀不是来自于战场的功勋,而是和平。 我们绝非惧怕打仗,只是我们更加的热爱和平,有尊严的和平。
  •      以前看过《老人与海》,那时候就觉得不怎么喜欢海明威的作品,感觉很平淡:情节平淡,语言平淡,朴素得有点令人生疑。而这本《永别了,武器》也与其如出一辙。
       书中有不少关于战争的细节描写,如地理位置、景物、行军路线、战士装束等,但是恕我愚钝,总觉得没有画面感,并且往往需要很仔细地读上好几遍才能get到主线剧情。或者说,作者总是把主线藏在很多不经意的文字中,而不似其他小说,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取胜。
       本书似乎也不是以人物刻画取胜。书中除了亨利对凯瑟琳的感情流露属于心理活动,其他的人物情绪表达都通过对话来阐述。这就给理解造成了又一个不小的障碍:有的对话是主角在和战友们插科打诨,有的是在表露心迹,我怎么区分得清楚哪些真心哪些闹着玩?(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区分,但至少有一部分是有些模糊的。)主角以及战友们的人格也实在难以和“光辉”、“永垂不朽”沾边:多是意气用事或是半强迫的入了伍,对于战争的本质也看的很清楚:是愚蠢的统治阶级疯了才会发动起来的。这些人不过是在大战争背景下的普通小人物,反映的是特殊场景下普通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
       战争往往会将人异化。本来饱读诗书的儒雅之士,上了战场也会红了眼,将多年的教养抛之脑后;甚至有人会将杀戮慢慢地转变成一种刺激的泄愤方式,而不再是为了起初的保家卫国之类的大道义。而书中的这些人并没有丧失基本的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对于战争的厌恶与想尽办法的逃离正是出于人性的、对于和平的向往与追求。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亨利在行军路上遇见了一个得了疝气的士兵,士兵正在想办法逃离战场前线,于是亨利建议他“想法子在头上撞出一个疙瘩”。没有大义凛然的举报,亨利竟然教给了他这样一个淘气的办法,显然亨利已经对战争充满了厌倦,也对自己的身不由己感到深深的无奈。不过,士兵最后还是被抓回了前线。这也许也暗示了下文中亨利的逃离:离开战场前线要用更加决绝的方式——直接跑路。
       之前在别处看到评论说,本书表现的就是“反战”的主题,亨利甚至因为战争失去了恋人与孩子,可见战争对于人的摧毁与打击之大。可是,我似乎觉得凯瑟琳的难产以及孩子的死亡与战争没什么直接联系,并不能说是战争造成的(别告诉我是因为战争才使得亨利与凯瑟琳聚少离多导致凯瑟琳积郁成疾影响了身体素质……)。这样一来,关于凯瑟琳之死的情节设置放在书中就有些……不恰当,感觉游离在了主线之外。
       海明威的书一定要很慢、很仔细地读,花很多心思去揣摩人物在一定情景下的处境,这样才能品味出作者寄予其中的深意吧。如同茶一般,牛饮会成为焚琴煮鹤的勾当。
      
      
      
      一些比较有感触的原文:
       夜间醉了酒躺在床上,体会到人生的一切都是这样,醒来时有一种奇异的兴奋,不晓得究竟是跟谁在睡觉,在黑暗中,世界显得都是不实在的,而且这样令人兴奋,所以你不得不又装的假痴假呆、糊里糊涂,认为这就是一切,一切的一切,天不管,地不管。有时候,你会突然间又非常警惕起来,怀着这样的心情从睡梦中醒来,早晨一到,一切消逝,触目都是尖锐的、苛刻的、清楚的现实。
       现在我才明白,有我没我并没有多大关系。
       “我也不知道,”我说。“并不是每件事都有解释的。”
       干救护车这种工作是不会死的。不,那也说不定。英国救护车的驾驶员有时也有阵亡的。哼,我知道我是不会死的。不会死于这次战争中。因为它与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照我看来,这次战争对我的危险性,就好比是电影中的战争。
       人家一觉悟到它的恶劣,也没法停止战争,因为觉悟的人发疯了。有些人从来不会发觉战争的坏处。有些人怕军官。战争就是由这种人造成的。/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他们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 有一种人企图制造战争。在这个国度里,这种人有的是。还有一种人可不愿制造战争。但是第一种人强迫他们作战。
       我发现凡是医道不高明的医师,总是喜欢找些人来会诊。一个开阑尾也不会开的医师,必定会给你推荐另外一位医生,而他所推荐的那位一定是割扁桃腺也不会割的。
       “哪里还有什么我。我就是你。别再分出一个独立的我。”
       “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好孤单寂寞。”
       他对世界的悲观和他个人的乐观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照。
       “我只在想,以前有些困难,当时看来很大很大,但回想起来,只是一些小阻碍罢了。”
       我躺在床上想凯瑟琳,等着雷纳蒂回来。我本想,除了夜里临睡前,再也不去想她。无奈我现在很累,没事可做,只好躺着想想她。
       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旧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看到什么神圣的事情,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还有些数字和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等等——放在一起,就简直令人厌恶。
       你的身体经过医生的手术后,就再也不是你自己的了。
       我可以回忆凯瑟琳,但是我也知道,我这样想她会想得发疯的,因为我还没有再见到她的把握,所以我不敢想她,只是略微想想,只是当列车慢慢地咔哒咔哒地行驶时,稍微想想她。
       “不,这是个大谬论;说什么老人富有智慧。人老并不增加智慧。只是越来越小心罢了。”/“这也许就是智慧。”/“这是一种很不讨人喜欢的智慧。”
       “我一点也不害怕。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     很久很久没有看某部小说看到恸哭的地步了。还好<永别了,武器>值得。
      
      战争毁灭了一个人对广渺世界和荣誉理想的向往,摧残了他的肉体,他转身投往爱情"这一宗教"的怀抱;可幸他得到了一位无双的爱人,他们在战线后方度过一个夏季,他们为战事而分别,他们颠沛辗转于战败撤退时重逢,他们因拒捕而在暴风雨夜偷渡逃亡。他们隐居,只关心彼此,也只拥有彼此,直到最后死亡带走了他的爱人,他的未出世的孩子。
      
      全书到此骤然收尾,只留下茫然失措的读者与主人公一起面对这深刻的绝望。这本书里有我见过最好的爱情,最美的乡村景色,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超越这些,那就是对这些毫不留情的毁灭,毁灭即是一种悲剧的美。
      
      我看过描写战争主题的小说不少,能使触动心灵的以飘和此书为上。飘里亚特兰大陷落出逃回塔拉庄园的章节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如同电影一般清晰,她怎样抠开干涸的泥土觅食,怎样开枪打死企图夺取她们食物的敌人,一切一切丝毫不忘。
      而此书站在一个直面战场的军人的角度,却不带着飘里那样浓厚的情绪,下笔冷静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写来。哭与嚎那么简单,海明威偏写的洗练又淡然。心理描写极少,读者体会的空间巨大,然而少数心理描写段段都是直击要害。
      
      我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残酷的人。他对情绪把握太准,也舍得以笔为刀的解剖开看。我真不知道是喜欢还是讨厌得好。但我会记住这本书,为它落泪是值得的。
  •     海明威在小说的第一段,就充分展示了他的风格,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战争与死亡的世界:
      
      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深处一泓蔚蓝。部队打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洒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土飞扬,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荡荡,只剩下一片落叶。
      
      海明威属于已渐渐被我们遗忘的一代作家,他或许也从来不属于伟大作家的行列。但是,在这本书里,战争的喧嚣,死亡的宁静和那个阴雨绵绵季节里的爱情故事,却常常让我们无法释怀——尤其是当爱情以战争与死亡为背景时,忧伤的心灵总能够在不经意间,一次次遭遇刻骨铭心的瞬间。
      
      海明威无心或者无力给这个世界一个理由,他只是在努力释放内心的悲伤——让世界上有同样伤口的人,彼此在语言的世界里相互安慰。世界的安慰在哪里?海明威没有给出答案——我怀疑他没有答案……生命不能没有安慰,即使虚伪如海明威,他也知道,心灵需要释放与慰籍——他用文字来实现自己的拯救。
      
  •      亨利是受过苦的。他的腿被炸伤过,生生看到自己的同伴被炮火炸了死在自己身边,忍受过冰冷的河水,顶着伤口的疼痛挨着饿……总之这些他都经历过,他表现得很好,像一个硬汉本该表现出来的那样,全都挺过来了。对于这场战争,我没有感受到他的恐惧,如果说有的话,那样不是战争本身或者死亡,而是恐惧战争夺去他与爱人再次相逢的机会。
       对于这样一个人,如果他在上帝面前许愿说希望下半辈子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几乎是连奢望都沾不到边的吧。大多数情况下,结局会是这个,虽然那个家庭将来的快乐幸福与否又是另一回事。可是,海明威给了故事另一个结局:他让凯瑟琳难产死掉了,孩子也未能幸免。可怜的小亨利,连呼吸都没来得及就被匆匆夺去生命。(也许他根本不算活过)
       这个硬汉,这个时候内心里才是真正的狂风暴雨战火连绵。作者用了大片大片心理描写叙述亨利真正经历战火的内心,却比血淋淋的战争场面更震撼人心。
      我们对于这样的安排根本提不出任何非议,命运无常充满多种多样的变化,而人生又是有着多样的可能性。好的作家总是极力将这样的可能性呈现出来,然而并不做价值判断。他并没有为亨利哀伤甚至没有给予怜悯或是同情,只是将这样的结局展示出来。就如同毛姆所说:“作家更关心的事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我们无法说哪一种结局优于另一种,凯瑟琳没死一家三口在瑞士某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一直生活下去这是一种结局,作家呈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结局。昨天一位前辈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结局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我没能回答上来。我想,对于那些你经历的事情,给它们做一个价值判断划分为两类好与不好这样的做法是否有意义有待商榷。划分完了又怎样呢?你能对着那包“不好”嚷嚷:噢,走开,你真讨厌,我不需要你!然后它就很知趣的自己走掉了吗?
       我只是觉得,命运有着神秘莫测的本质,很多东西无法说清,无奈却又令人着迷。大概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窥探到它的一角吧。
  •     突然发现,如果只是简单地满足于读过,那么留下的只有这个硬汉描写的平淡安静的爱情。
      "I like it. "
      "wouldn't you like it short?"
      "I might. I like it the way it is. "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是因为它在平淡无奇中还蕴藏着深刻。
      这里面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这里面有爱情对"我"的重塑。从玩世不恭,到倾心于心爱的姑娘。
      等等,最后的这句话好像是大家都这么说的,但是我根本就没读出来么,这货跟女主角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强烈的感情流露,没有丝毫的付出么。
      好吧,此书战争场面不宏大,描写不细致。爱情不曲折,感情不深刻。倒是海哥的词汇量和写作手法很让我惊诧。
      反正这本书我不喜欢。谁说名著必须人人爱的...
      
  •     整本书都在咒骂这场愚蠢的战争,中尉亨利以一种事不关己不会死在战争中就好的态度做了一名军人,负责运输伤员。以美国人的身份加入意大利军,没有正面接触过战争,从来没有当做是自己的战争。看着自己的同伴在一次又一次战争中死去,终于感到麻痹和厌倦。"战争使人疯狂,也使这个世界变得扭曲了,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不过我好像并无责任和义务了,一旦脱离军队,就和这些再无瓜葛。“所有人都在询问战事如何,都在预测今年的仗就到此为止了,敌军接下来会进攻哪些地方。就像我们上课总是不停地看时间还有多久下课,老师接下来讲的是不是重点一样,担忧着祈祷早点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这个世界上除了战争、丑恶、虚伪之外,还充盈着一些人性的光辉,比如善良、勇敢、冷静、明智,这些闪光点虽很微弱,但也会照亮一些人的前行之路。
      酒,食物,女人,关于战争的看法一直不停地出现。这场无聊的战争。
      被当做开玩笑对象的善良腼腆的教士,活泼的室友雷那蒂,和我一起运送伤员的司机们,医院的护士和医生、门房,酒店的酒保都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战火无情,有的人年轻的生命不得不丧命于此。路上的一名战士以头撞树使自己病得更重些逃避上战场。
      一场战火中的爱情,好像和战争没有多大的关系,和任何时候被歌颂的爱情没有什么不同。
      亨利与凯瑟琳相识,亨利腿部受伤疗养,接受任务运送伤员路上遇险做了逃兵,与凯瑟琳连夜划船逃往瑞士,凯瑟琳难产,母子俱亡。
      也许海明威对战争深恶痛绝,想让人人都感受到那种痛苦与无助,在终于逃亡成功而要过得幸福的时候让女主角死去以唤起悲伤的共鸣。
  •     “一个美国人,莫名其妙加入了意大利军队,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最终以一个逃兵的身份,逃离了战争”---战争,一个可怕的足以摧毁一切的工具,掠夺资源,排除异己,践踏文明。大部分发起战争的名义都显得那么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可是背后总藏着贪婪、自私、野心…
      处于战争中的所有人,无论攻方还是守方,无论参与还是没有参与,都陷入了极度焦虑和恐惧之中,那种内心的煎熬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战争,只有胜利者,没有赢家。
  •     描写景物非常的细致,如身临其境一般,对话非常的长,你一句我一句,看看看着就不知道是谁说的了。
      
      书里的内容非常实际,写到自己的受伤,司机的死,等等,我们看到了战争比较实际的一面。
      
      对瑞士的描写非常的美,贝加尔湖,洛桑...
  •      一战,帝国主义为了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战斗。主人公亨利是美国的青年,美国作为参战国在一战后期参战。他作为救护人员参加战争。亲自经历和见证了战争的可怕。
       战争让人感到可怕,同时战争使人的心理扭曲、变态也可怕。整本书离不开酒,似乎所有的欧美人都喜欢喝酒。但是从小说中,我感受到酒似乎是这些参加战争的士兵和饱受战争折磨的人们唯一的安慰。他们喝酒,排解抑郁的情绪。所有人无时不刻思量着战争是否会结束,什么时候结束。
       雷纳提,主人公的同事、战友。喝酒、玩妓女、调侃教士。嘴巴十分坏。然而,可以感受到他的心理十分恐惧、压抑,同时期待战争的结束。爱多亚,是主人公在战争中遇到的一位参战士兵,它受过三次伤。在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到作者讽刺的意味。爱多亚受过伤,袖管上有三道杠杠,还获得了勋章,他感到光荣。然而,他受的伤使得他的至今还在发臭。当得知美国军队的俸禄高达两百五十元的时候,他希望自己能转入美国军队。爱多亚这样的人,现实、虚荣,但这样的形象却让人感到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和心理。
       在军队撤退中,主人公被当做逃兵差点被枪毙。这是战争中的无情。逃亡过程中,受到了朋友赛蒙斯帮,以及瑞士酒保夜里为他和他的妻子准备逃往瑞士的小船,他们成功地逃到瑞士。这是战争中的温暖。主人公逃离战争,就像逃学的学生一般。逃离的经过十分惊险、刺激,作者描写地十分出彩。
       瑞士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没有战乱,有优美的风景。然而那里的人同样十分现实,得知自己身上带的钱很多,那里的军官立马对他们改变了态度。
       在瑞士,主人公亨利和他的妻子凯瑟琳过着十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十分满足。但是凯瑟琳却在生产时难产,孩子出生后没有呼吸死去,凯瑟琳也因失血过多离开了他。他什么也没得,落寞、绝望。凯瑟琳临死前对他说了一句话:“我一点也不怕,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其实我并不明白,作者为何要将结局如此设置,如此悲凉的结局,让人十分惋惜。也许海明威说过的这句话可以解释吧:“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死亡是最佳的结局。”
       战争,总是让普通的百姓受害。饱受战争的人们期待和平,期待正常的生活。战争,不过是统治者的利益游戏,然而这些游戏付出了多少人们死伤的代价。有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会愤怒地说应该进军开打哪个国家,战争对于人民来说不是游戏,战争是可怕的噩梦。政府当然也绝不应该运用任何手段煽动人们支持战争的情绪。战争最终的受害者是人民自己。
      
  •     
       很多名著的翻译总是喜欢舞文弄墨一番,觉得那样才更符合大师的文笔
      
       其实读着很不舒服的啊,所以换个版本可能更好看
      
      
       战争是男人的浪漫
      
       据说这本书类似自传,没去了解海明威的战争经历,不知真假
      
       不过许多关于战争的自传大多都会吹嘘自己在战场多牛B
      
       就算是对战争残酷场面描写得十分详尽也只是想证明自己多牛X多不容易
      
       而且这只会增加想成为英雄的热血青年对战争的向往
      
       这本书平平淡淡地描写了一个中尉的战争经历 没有刻意宣扬反战
      
       但看到最后却能使人对战争产生反感 写得挺好
      
  •     不得不承认,海明威的小说以及同时代的美国作家的作品我读的很少。这其中没有什么原因可辩解,仅仅是没有读罢了。海明威的小说之前一本也没读过,倒是读了他的随笔集《流动的盛宴》,这本书很有趣,让我目睹了当时的作家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尤其喜欢里面描写海明威个人与菲茨杰拉德夫妇交往的片段,满足了我对作家生活的窥探欲。
      虽然海明威的作品我读的不多,但他的名气却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了。谈起他,我们就会说他是一个硬汉,从照片上看,他的模样挺符合硬汉的形象的。两只眼睛瞪着前方如同狮子一样,满嘴的胡须更增加了男人的气概,宽阔的肩膀,以及硕大有力的双手,感觉他一拳打下去可以打折一棵树。
      就是这样一个魁梧有力的男人写出了一部部惊世之作。今天我看完了他的《永别了武器》,对他的崇拜之情更加的深厚了。本书描写的是战争中的“我”与英国籍护士的爱情,当然爱情仅仅是佐料,是一段插曲,全书的重点还是放在我个人的战争生活上。战争带给人的只是死亡,不管是失败还是胜利,都无法驱散人们心头上那种命运的阴霾。海明威在本书里细腻的描写了两个恋人之间的那种甜腻的气氛,最后也因为女方难产而死告终。里面出现做多的描写就是雨,几乎这部小说的场景都是发生在雨水中的。雨的景象带给人一种凄惨和孤独,这正是象征了战争的黑暗面。同时,雨景也起到了一个渲染的作用,让读者置身于战争的恐怖阴沉的环境中,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物的内心,也更加犀利的批判了战争的罪恶。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在文体上的创新影响了后来的很多作家。海明威力图抛却个人情感,用最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把各种现象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反应出了一个时代的内在精神。他的文字表面下面有深深的暗流,这也正是他的小说有趣的地方。他竭力避免使用形容词,克制动词的使用,把一切描述做到最简。我在读的过程中尤其享受他的对话的描写,那种带有节奏的语感好像在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
      海明威同时也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泰因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后来海明威把这句话写在了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里面,因此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就形成了。
      迷惘的一代代表着当时整个社会人们惨淡的心绪。战争结束,被其摧毁了一切,包括人的精神层面,他们忧伤,他们空虚,看不到未来。他们的理想破灭,这一切都是被战争时期宣扬的“民主”、“光荣”、“牺牲”所背叛。海明威的小说中也流露出这样的一种感情。他描写酗酒,钓鱼、恋爱,斗牛,赛马,打猎,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无聊的消遣,他们只能依靠外在生活的附属品来得到暂时的解脱。
  •      我想,作者是否也在有意无意地描写了自己。
       有那么一些年代,总是发生着我们所不愿意他发生的所有事情,最最叫人无奈和痛苦的,莫过战争。两群甚至更多的野心的体现,连累进去了许多的百姓,他们不知道战争是什么,他们厌恶他却服从他,他们都默认了要在战争之后好好地活,但是他们也大都默认了战争将要夺取自己的生命。也就在这样只存在服从于杀戮的环境下,他们艰苦地进行了战争。
       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得一部电影--《兵临城下》。开始的镜头是苏联征用了许多百姓来参加战争,将这些年轻的小伙子用成批的卡车运到前线,每两个人为一组分别持有枪支和子弹,旨意是当持枪的人牺牲后将由拿子弹的人拾起枪支再次冲锋。而在以为了国家的荣誉的口号,或者说是借口的鼓励下,迷茫的年轻人么就这么冲向敌人。
       德国军队那边的武器火力巨大,这些战士简直成了无力还击的靶子,于是有理智大胆的人提出撤退,但最具讽刺的是我方前线却以逃叛者的名义将他们射杀---于是便成了这么一副景象,无辜的百姓么在敌人和自己军队的射杀中一个一个倒下。
       战争是荒谬的,战争里面所体现的人性有最最美丽但更多却是最最丑陋了。无论在前线,后方,步兵,医疗,护士,炊事军,或是其他任何角色,都无法不对战争进行诅咒。
       英雄将会获得荣誉,有时候是名号,有时候是勋章或者金钱,凡人们获得友谊,背叛,有时候是爱情。说到爱情,我觉得战争之中的爱情真是造孽啊。忍受着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奈,还要一边思念着爱人,为其担忧。不过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一份对爱的执着,一些时候能够成为生的渴望。
       在回到一些幸运的例子。假设,一些战士没有被射杀而是晕倒了,醒来之后发现身边躺满了尸体,硝烟弥漫,何去何从?或许这是唯一的幸运吧,接着“死亡”,好歹可以回家了。但是在路途上,无论是敌方还是我方,在见到有莫名其妙的活体移动时,他们的选择要更倾向于开枪---时的,他们向一切动的物体开枪,杀死一个敌人和损失一个战友,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这是摆在以自己的安全前提之下的。
       终于让人松口气的是,战争总有一天要结束,不是他们坚持不下去了,就是我们坚持不下去了,总有结束的一天。到了那天,最叫人激动人心的,便是可以回家。或者到一个安宁的国度,去享受向往已久的爱情,亲情,友情,等等等等。
       最后一个情节,作者深深诅咒了战争,深深讽刺了他。在战争之中,一个人所渴望的,不管你向上帝如何大声呼喊,他也将会从你身上无情地剥夺掉,你的孩子,你所渴望的生命,拿走,当然不会忘记你的爱人,你所渴望的爱情,也拿走。但他不会拿走你的生命,因为他已抽取了你的灵魂,已叫你的精神死亡了。
       上帝叫你明白,战争,比死神更让人绝望。
  •     1918年,19岁的海明威加入美国红十字战地服务队,被授予中尉军衔,在意大利受到重伤,住院期间,他爱上了比他大十岁的美国护士艾格尼丝。1919年,浑身伤痕的海明威从欧洲回国,战争给他的肉体和精神都造成巨大的创伤。
      
      艾格尼丝与海明威之间的恋情无疾而终,多年后这个女子的形象频频出现在海明威的小说里。《永别了,武器》里战争的影子无处不在,但它最让人动情,让人叹息,让人凝视虚空而出神之处,却是战争之下人如风中浮萍身不由己的命运。
      
      海明威的文字风格,剔透简洁,晶莹如钻。书中第一章就彰显无疑,山河景色,寥寥数笔,就勾画出独有的意境。他不直接写炮火,他会写“夜里我们能看见山上战炮的闪光”,他不写白雪,他写“路上除落叶外,白白漫漫,空空荡荡”。
      
      凯瑟琳来自英国,是个身材高挑,容貌俏丽,性情冷漠的冰山女郎。亨利原本并不爱凯瑟琳,就连凯莉第一次约会时也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总算尽力演了,你犯不着假装爱我,晚上的这场戏已经演完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战争让人孤独,战争让人冷漠,战争让人更加渴望精神的依赖和支柱,两人最终真正堕入爱河,每一天都思念着对方,恨不得能时时陪伴。海明威笔下的爱情,一点也不轰轰烈烈,一点也不缠绵悱恻,他描写得最多的就是两人之间如孩子般俏皮的对话,平平淡淡,却又爱意盈盈,两人起床时的对话,女子梳头时与爱人的对话,这些普通的话语就这么存在着,看到最后却让人忍不住心酸难过。
      
      而最让我诧异的是,这一个一生经历残酷的战争、失败的爱情、淋漓的烈酒的男人,可以写出如此细腻动人,柔若无骨的情话。
      
       “我知道。你瞧现在在下雪了。”
          “我宁愿看你。亲爱的,你为什么不把头发留起来?”
          “怎么个留法?”
          “留得稍为长一些。”
          “现在已经够长了。”
          “不,还要长一些,这样我可以把我的剪短,你我就一式一样了,只是一个黄头发一个黑头发。”
          “我不让你剪短。”
          “这一定有趣。长头发我已经厌烦了。夜里在床上时非常讨厌。”“我喜欢你的长头发。”
          “短的你就不喜欢吗?”
          “也许也喜欢。你现在这样子正好。”
          “剪短也许很好。这样你我就一式一样了。哦,亲爱的,我这样的需要你,希望自己也就是你。”
      “你就是我。我们是一个人。”
          “我知道。夜里我们是的。”
          “夜里真好。”
          “我要我们的一切都混合为一体。我不要你走。我只是说说罢了。你要去,就去好了。不过要赶快回来。嘿,亲爱的,我一不和你在一起,就活得没有劲。”
          “我永远不会走开的,”我说。“你不在的时候我就不行啦。我再也没有任何生活了。”
          “我要你有生活。我要你有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要一同过这生活,不是吗?”
      
      小说的中期,亨利逃脱了泥沼般的战争,带着怀孕的妻儿,划船前往瑞士,正以为他们要欢欢喜喜平安渡过之后的人生,婴儿被脐带勒死,而凯瑟琳死于难产大出血。可以说,凯瑟琳并不是因战争而死,但凯瑟琳的死却与战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正是战争,让凯瑟琳成为亨利在人世间唯一在乎之事。
      
      文中有一段对话,战争期间,凯瑟琳对亨利说,你不应该和我在一起的,在你那里你应有尽有。亨利却对凯瑟琳说,不,我除了你一无所有。
      
      从现代社会的眼光看,一个人寻死,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就具备了社会属性,有家庭父母,朋友眷侣。但人看似生活在群体之中,却何尝不是孑然一身呢?孤独是每个生命个体必须体验的宿命,而追寻心的融合,打破孤独的硬壳,成为我们心灵毕生永恒的追求。
      
      我们如何走投无路,怎样在走投无路中虚掷年华,怎样再不可能衷心爱上一个人,怎样失去心灵的震颤成为行尸走肉的躯壳,怎样为为自己有关的事情竭尽全力而无济于事,怎样僵化而惶惶不安,怎样糊里糊涂地活下去。心灵硬壳的打破,就好比一道光,投射在黑暗中我们的脸上。而其他的一切,都将成为无关紧要的附属,其他眼光都不值一提。
      
      那道光,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项事业,可以是一个符号,甚至可以,只是一个微笑。
      
      当这道光彻底熄灭之际,犹如整个世界崩塌,失去在世界上存在的唯一依恋,真正能走下去的人,凤毛麟角,而走下去也并无所谓成功不成功,因为世界已改变,世界看似没有改变,但的的确确,最吸引你活下去的业已消失殆尽。
      
      在平淡的叙事中,最终喷涌出海明威的内心独白,凯瑟琳死去那一夜,海明威用了整整一段自言自语式的独白,将亨利内心的无助和哀嚎,对命运的苦苦哀求写出来。
      
      “我不去思想,我不能想。我知道她快死了,我祈祷她别死。哦,上帝啊,求求你,别让她死,只要让她不死,我什么都答应。亲爱的上帝,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别让她死。亲爱的上帝,别让她死。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别让她死。上帝啊,求你叫她别死,只要你不让她死,你说什么我都做。孩子你已经拿走了,可别让她死。孩子没了没关系,可别让她死。求求你,求求你,亲爱的上帝,别让她死。”
      
      这个在战争面前毫无畏惧的男人,此刻跪在上帝面前,万念俱灰。
      
      1919年,收到艾格尼丝绝交信的海明威悲痛欲绝,在密执安北部租了间房子,写了十几篇小说,全部被退回来,之后只能以记者职业为生,1924年辞去工作,在巴黎租了间小阁楼潜心写作,作品依然没有影响力。而这一年的海明威,已经25岁。他迷茫地游荡在巴黎。
      
      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写了出让世界瞩目的小说。
      
      1961年,不堪病痛折磨的老人,开枪自杀。
  •     (摘自《云港网》) 作者:少 尉
      
       “作家的任务是不会改变的。作家本身可以发生变化,但他的任务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写得真实,并在理解真理何在的前提下把真理表现出来,并且使之作为他自身经验的一部分深入读者的意识。”这是海明威在第二次美国作家大会上的著名发言。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富有传奇性的经历称著于世,于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所塑造的“海明威风格”和“迷惘的一代”,对世界文坛产生了历久不衰的重要影响。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小说的主人公弗利德里克•亨利中尉志愿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同也是志愿参战的英国女护士凯瑟琳•柏克莱发生了深沉的爱恋。在卡波莱托的撤退中亨利被误认为德国间谍,只得和凯瑟琳一起逃亡瑞士,在渡过了短暂宁静的生活之后,凯瑟琳因难产同新生的孩子一起死去。小说通过美国青年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思想变化,以男女主角的恋爱悲剧为主线,鲜明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在纷飞的战火下到处是阴暗、冷落、破败、毁灭和死亡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从而对战争给予了强烈的谴责。
      
      
      一、战争的性质
      
      
        自人类历史开始以来,战争的历史也随之开始,从远古的部落争端到现今的巴以冲突,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战争史。虽然现今世界上大规模战争未爆发,但小范围内的武装冲突接连不断。将古往今来的历次战争进行归类,就其性质来说,无非两类:正义或不义的。不义之战是对他国的侵略,十字军东征、一战中的交战国双方、二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帝国,这些战争都是当权者为了一已私欲,对权力和欲望的不足而引发的。正义之战是为了保卫国土,保卫家园,保卫自由,保护自己的和平生活不被夺走,这样的还击是被逼的、无奈的,逼不得已而为之。
        追其爆发原因,也可划分两类:土地和财富。几乎所有战争的主因都为这二者,说穿了,不过是人类欲望的实现,对金钱、权势无休止追求的激化。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帝国主义时期,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殖民主义,可是此时世界已基本被列强们瓜分完,为了使本国的资本主义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只有抢夺更多、更好的殖民地,而抢夺的手段必然只有战争。《永别了,武器》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参战的两个集团,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只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有一种人从来不会发觉战争的坏处,战争就是为了这种人而造成的。”一种人制造战争,一种人被迫战争,喜欢战争、制造战争的都是当权者,他们把战争作为实现私欲的手段,厌恶战争、不制造战争的平民就成为必须的战争工具。“民可使之不可知之”,中国的先哲早就为统治者谋划了一套愚民之道,只有欺骗、愚昧才能使治于人的平民更好统治。为了让平民心甘情愿的充当炮灰,当权者采取各种手段欺骗和强逼平民参战,让平民以为是为了自由、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战,投入的是一场神圣伟大的事业。亨利和凯瑟琳这—代人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他们相信了帝国主义战争机器那套“光荣、神圣、爱国”之类的宣传,“志愿”参战,他们热烈盼望战争的胜利,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亲人免遭蹂躏,能够捍卫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参战的实际经历却深刻地改变了他们对战争和人生的看法。他们逐渐地认识到战争不过是一个骗局,是毫无意义的,是愚蠢的。那些在战前灌输进他们头脑的诸如尊严、荣誉、牺牲之类的抽象的价值观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扫而光,他们“看不到任何神圣的东西”。所谓国家的利益只是当权者的私欲,光荣的战斗只是为当权者增添更多利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累累白骨永远填不满贪欲的深渊。当参战者发现自己被欺骗时,必然愤慨,可惜作为别人手中的棋子,对此却无能为力,只有逃避,逃避不成最终竟成了麻木和冷漠。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虽然痛恨战争、批判战争,却未能分清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没有找出制造战争的罪魁祸首,他只知道战争是邪恶、残忍的,却不知道一战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利益所发动的不义战争,让所有人厌恶的并不止是战争的可怕,实际上厌恶的是战争本身的不义性。海明威把战争作为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加以反对,势必走向盲目和悲观。在他看来,人类正像处在一根燃烧着的木头上四处奔逃、最终难免葬身火海的蚂蚁。这种悲观情绪正是《永别了,武器》的局限性。随着海明威的另一部代表作《丧钟为谁鸣》的诞生,标志海明威对战争性质进一步的认识,虽然书中对战争总体还是批判的,但分清了义和不义,小说结尾罗伯特•乔丹的牺牲同《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死各有不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在不义之战中的死不值,为了正义而献身值得。
      
      
      二、战争让爱情走开
      
      
        小说中亨利与凯瑟琳的恋爱作为一条主线始终与亨利的战争经历交织在一起。爱情是美好的,而战争是可怕的,在那个漫天烽火的年代谈情说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逃避,把对战争的痛恨、厌恶,埋藏在爱情的藉慰中。爱情是虚幻的,现实的战争却无可逃避,纵使亨利和凯瑟琳逃到世外桃源的瑞士,暂时躲开了战争笼罩的阴影,也还是逃不离宿命的悲剧,在那个悲哀的年代,个人也许能暂时享受片刻的欢娱,但终究无法脱离时代的大背景,战争不会为爱情让步,在他稍有空隙的时候,一定会来扼杀她。因此,作者最后安排了凯瑟琳的死,凯瑟琳代表了爱情,战争象征死亡,当爱情遭遇战争,就只有死亡,战争中一切美好事物最终都会被毁灭。
        《永别了,武器》初问世时,曾有人将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提并论,两个爱情故事都是悲剧,男女主角都是别人的牺牲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两个家族而殉情,他们的死唤醒了两个家族的良知,积怨久深的世仇最终冰释前嫌。亨利和凯瑟琳是战争的祭品,是千千万万帝国主义战争的牺牲品之一,他们的悲剧虽是微不足道的,但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作者希图以此唤醒人们为战争而麻木的良知,强烈鞭挞了万恶的战争对美好生活的摧残。
        海明威把战争的残忍与个人的幸福对照起来描写,他以冷静、客观、简练的笔触,描写亨利与凯瑟琳如何从开始邂逅相遇时的玩世不恭逐渐发展为—种心心相印的纯洁、真诚的关系,以及这种美好的爱情又如何一步步被战争毁灭。海明威从事件、人物甚至气氛上为这一悲剧的进程做了层层铺垫与渲染,如伴随着主人公的那种阴冷、凄凉的氛围,淅沥不断的雨,亨利阴郁的心情.凯瑟琳不祥的预兆等等,在为他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的同时又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海明威愈是强调个人幸福的美好和值得追求,那么从这种个人幸福的被毁灭,就愈见战争的可怕与罪恶。这里个人的幸福正象征着整个美好、和谐的人生,无数个人幸福的集合便是人生的目标。这样,海明成就把战争作为整个人类悲剧的制造者来加以谴责,从而获得了更深的意义。
      
      
      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在战争中,军人都是杀人的武器,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打胜战,只有不断杀死敌人,杀死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战争使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丧失理智,丧失了人性的纯良,生命在战场上失去应有的价值。在一战中,飞机、坦克、毒气第一次投入到战争中,战争从传统的冷兵器时代完全进入现代武器时代,二战中法西斯德国的集中营、毒气室,日本的生化武器、731,杀人的方式更为快捷,杀人的速度愈见效率,人命如草芥,大批大批的人类被屠杀。
        脱下军装的亨利可以是平民,可以谈情说爱,但穿上军装的他,一样是杀人机器。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虽然他是厌战的,但战争泯灭了他的良知,在战争的洪流中,只能随波逐流,要么杀人,要么被杀,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只要对己有威胁的都该杀,当两个意军军曹不听亨利指挥时,他毫不犹豫地杀死他们,他对生死已很冷漠,生命在战场上是无任何意义的,只是用来杀人或被杀。意军的宪兵操有生死大权,作为战地警察,他们比德国人更可怕。亨利逃过敌军封锁线,却落入宪兵手中,宪兵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人一律当逃兵处决,宁错杀,不放过。当亨利逃跑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永别了,武器”这个主题,但最后的结局仍然说明,“永别了,武器”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有人类,战争就会继续下去,而且还会有更尖端的武器诞生,人类还是会被自己创造的武器屠杀,战争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人类自己,武器永远存在人类心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残酷惨烈,伤亡人数总计七十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人的生命不再被重视,同猪狗一样,人类被放入战场这个“绞肉机”中粉碎。战争把世界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战场就像是“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它的屠宰物不是拿去出售,而是埋在地下罢了。人们反战的情绪既是强烈的,又是普遍的。亨利、凯瑟琳和他们的朋友既是战争的受害者,又是战争的反对者,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护人员,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恨战争,诅咒战争。这种从一代人角度发出的大声疾呼在客观上表达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冰山原则”创作的较为典型的作品。尤其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作者在描写亨利向凯瑟琳遗体告别时,似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却使人感到有一股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潜流,催人泪下。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潜在的,感情也是潜在的,它们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作品的故事情结在在主人公冒雨走回旅馆之处嘎然而止,作者赋予作品的潜在感情达到了最高潮。
        最后亨利走向雨夜的结局跟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同样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只是娜拉的出走是积极的,娜拉敢于挑战整个社会,反抗资本主义的伦理道德,要求妇女解放。而亨利的走是消极的,凯瑟琳的死没有让他流一滴眼泪。战争总要死亡,凯瑟琳的死也是必然的,虽然没有死在战场上,但也还是这场战争害死了她,亨利也死了,哀莫大于心死,他的心已死,他的情不再,他已经完全麻木。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感情。海明威暗示读者,在细雨蒙蒙的黑里,亨利迷失了方向,他是帝国主义大战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他和同时代的许多人成为了“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战争的产物,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受到战争的摧残,让他们麻木、迷惘,战争杀害人,伤残人,更严重的是损伤了一代人的心灵。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涉及世界上六大洲33个国家,被战争的波及的人口有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参战人员7000多万,死伤3000多万,由于战争的影响而死于饥饿和灾害1000多万人,最终导致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2700亿美元。战争对物质的破坏是巨大的,但物质可以重建,被战争伤害的心灵却永远无法治愈,一战、二战、越战虽然都结束了,战争的阴影却永远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永别了,武器》把季节气候的交换和战事的胜败,主人公的心情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叙述的技巧上采用短小、精干的句子,以凝炼的文笔勾勒人物,传达思想,体现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有着较高的艺术性。
        在众多描写战争的小说中,没有那一部比海明威对战争的了解更为深刻,这是与作者本身传奇般的经历密不可分的,海明威一生经历丰富多采,在北非的丛林里围过猎,也在古巴的海上捕过鱼;他既是斗牛迷,还是拳击迷。体育运动赋予他健壮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支持了他紧张繁忙的文学活动。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酷考验,一战时参加红十字会车队,在意大利前线驾驶救护车。1937年他以记者身份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二站期间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他还驾驶自己的渔船“皮拉尔号”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在战场上,在去非洲的旅途中,他曾十几次受伤,充分体验过出生入死的滋味。一战时在意大利前线执行任务时受伤,昏死过去,仅从左腿下就取出237块弹片,这段经历在《永别了,武器》中成为一个重要题材;二战时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头部受伤,共缝57针;去非洲围猎,两次飞机失事,以致头部、肝区、腰部和下脊椎均受损伤。这样,战争和体育就成为他创作题材的主要来源。他以参加两次大战的亲身体验为素材来写战争,因而他的描述就不是停留在浅薄的表面,而是深入到战争的内部与核心,具有更大的真实性。海明威的几部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鸣》等就是由作者在战争中的见闻经历为背景所深化的,《永别了,武器》就是作者本人一战时在意大利战场亲身经历的再现,小说中的女主角凯瑟琳的原型也是海明威当时曾深深爱恋过的一名护士,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都是真实的,海明威用自身的经历发展成一部经典名著,最终以此来控诉了战争的残酷。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他从来不是生活的局外人,而是一个勤于思考和富于正义感的作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探索,其中既有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强烈的爱憎,力和勇的闪光,又有思想上的迷惘和对抽象的人的力量的盲目歌颂,就像他所说的:“作家的任务就是要真实的表现真理”。在这一点上,他成功了,引用司汤达的话:“爱过、活过、写过”。
      
      
      
      
      
  •     初看完《永别了,武器》觉得意犹未尽,有一种再看一遍的想法。等到自己回想起才发现这本书场景和人物竟然只有这么几个。
      
      我读过很多场面大气、人物众多的战争小说,有些小说对战斗的描写细致入微,战斗一场接着一场。后来深受影响觉得战争小说就是要靠大气的场面 、众多的战斗场面,看了海老爷子的《永别了,武器》才发现有些悲惨只需要几个人几个地方就可以了。
      
      这让我想起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真正的高手已经超脱正常规范。需要表现什么只是信手拈来,想到就写到就表达到,无需庞大的世界、纷繁的人物。
      
      在学校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某些手法可以表达什么感情,每种感情都对应的一些手法。那时自己从来不考虑自己想法就是用规定好的手法对应填写就可以了。以前觉得就像开锁某种钥匙开某种锁。但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真正的大师已经可以用一把钥匙开任何锁了而且比我们开的更好更舒服。这也许就是境界,之前的自己想写什么东西总是用定好的手法来写,虽然很简单就写出来了但总是不怎么满意。或许这就是境界,这本书表达的已经也许不是最深刻的,但是看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老人信手拈来的大气,这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     看完已经很久了,才发现没把这部震撼我的书好好的写下感受,平时一般都是在记录书的时候随手写几句话这样的。 这次竟然没写。好吧,只能写到书评上了。
      
      看到最后 我哭的不行了。 哭凯瑟琳的身死,哭亨利的心死。哀莫大于心死。“石像”这样的用词什么的更让人难过了。
      
      战争好可怕,里面的人都被战争整的人不人鬼不鬼,看完以后谁跟我说开战我跟谁急,papa的目的达到了。
      
      泰坦尼克什么的是经典了吧,其实与papa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灾难中美好而又悲惨的爱情故事,令人震撼和惋惜。 所以papa果然伟大。
      
      恩,就先这些吧。 以后有机会还要再看一遍。
  •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 the author of A Farewell to Arms, was born in Oak Park, a Chicago suburb. He had joined the Kansas City Star as a cub reporter in 1917, and after two years of volunteering as an ambulance driver on the Italian front where he was badly wounded but twice decorated for his services, he returned to America. In 1924, he resigned from journalism to devote himself to fiction.
      Hemingway was passionately involved with bullfighting, big-game hunting and deep-sea fishing, and his writing reflected this. Recognition of his 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ame in 1954 when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n 1959, he moved from Cuba to Ketchum, Idaho, where he committed suicide in the summer of 1961.
      This book is a fiction which recreates the fear, the comradeship, the courage of the author’s young American volunteers and the people he encounters along the way with conviction and brutal honesty. It is also a love story of immense drama and uncompromising passion. This book is the best American novel to emerge from World War I, and it is a unforgettable story of an American ambulance driver on the Italian front and his passion for a beautiful English nurse. Hemingway well describes the change or maybe the development of love between the two----Lieutenant Henry and Catherine Barkley. The love is not true to Henry before he was wounded in accident, but it is really a tragedy because when Henry finally falls in love with Catherine, she dies full of pity.
      From this book, we can see the author tried his best to express the confused feeling of Henry. He was an American who worked as an ambulance driver on the Italian front, which was a little weird to him. Moreover, before he was wounded, his friend Rinaldi introduced him a beautiful nurse named Catherine. He was to just play with her and lied to her so that he could sleep with her during the disgusting war, which he didn’t like as the priest didn’t, either. During his treatment, Catherine was pregnant. After his treatment, he found that he hated the war so badly and he missed Catherine so deeply. He saw comrades’ death and he finally decided to run away from the mess. He succeeded, and with Catherine. They love each other more and more, until Catherine’s death of difficult delivery. At this time, when he sat in the corridor of the hospital, he finally realize that he really love her. Unfortunately, it was no use.
      The author hated the war deeply from his heart. So did Henry and the priest. They thought war was not the only way to solve problems and there must be some other better ways. Although people hated wars, they made wars. It is a permanent conflict more than a problem.
      Maybe they shouted deeply in their hearts every second and every day.
      Farewell, arms!
      Go to hell, wars!
      
  •      “这是场糟糕的战争!”
        
         “战争本就是糟糕的……”
        
        
        
         ……
        
        
        
         就算我已经把书读完,但脑海中还是不停的回荡着这贯穿全书的对话。
        
         战争,这是一个令人熟悉的词汇,令人痛恨且畏惧的词汇。
        
         多少年来,不知道多少人为战争而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可人们还是一次有一次的去战斗。
        
         为什么?
        
         难道真的是如国内电视剧里面那样,男儿都想上战场杀敌立功?这或许是个理由,但不能成为战争的开始必要条件。
        
         我想了很久也得不到答案,直到我看了书中的一段对话:
        
       ……
        
         “我也知道战争的坏处,不过总是要使它打完的。”
        
         “打不完的。战争没有打完的。”
        
         “有打完的。”帕西尼摇摇头。
        
         “战争不是靠打胜仗取胜的。就算我们占领了圣迦伯烈山,那又怎么样?我们就是打下了卡索高原、蒙法尔科内和的里雅斯德,又怎么样?你今天没看见那些遥远的山峰吗?你想我们能够把那些山都抢过来吗?这得奥军停战才行。有一方面必须先停战。我们为什么不先停呢?敌军倘若开进意大利来,他们一呆腻就会走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土地。现在彼此都不让步,于是战争就发生了。”
        
         “你倒是位演说家。”
        
         “我们思想。我们看书读报。我们不是庄稼人。我们是机械师。但是即使是庄稼人,也不见得会相信战争的。人人都憎恨这战争。”
        
         “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他们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而且他们还借此发财哩。”
        
      ……
       
        是的,战争不过是一部分人的野心嫉妒扩大化!
        
         他们愚蠢,什么都不懂!
        
         我们为何要为这样一帮人而战?为何要为一群傻子流血?
        
         我们要战斗的目标,只有一个,保护自己身边的人。除此之外,什么民族大义,领土主权问题都是一帮傻子在那里煽动的。
        
         在这里,我十分赞同我国的和平政策,尽管这一政策让很多人感到愤懑不满,可以这一政策让更多的人免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里,借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我很欣赏的一句话:
        
         ‘每一次反对的,是一方的屠杀。每一次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
        
        
        
         ……
        
        
        
         是的,战争的残酷的,但如果只有残酷的战争,那么本书将不再经典。
        
         爱情,这是本书的另外一条主线。在烽火狼烟中,主人翁弗雷德里克·亨利与女主人翁凯瑟琳的爱情是那么的美好。
        
         他们的每一次相遇,每一句对白,都扣动着心弦。
        
         但是悲剧的战争依然困扰着他们。
        
         他们的相遇始于战争,结束亦终于战争。
        
         或许比起庞大的战争规模,这份爱不能算什么。但是比起残忍的战争屠杀,这份爱那么可贵与美好。
        
         这份爱是悲剧的,我本以为它应该很美好,但最后我明白了,在残忍的屠杀游戏面前,一切美好都将被感染。
        
         一切感人,哪怕渺小,结局注定了的就是——
        
         悲剧。
      
      
      
  •     这本我看了两遍。每次读都很累,但也是因为读了这本,似乎更能了解为啥海明威最终会选择自杀。一个孤身男人,已经无法从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找到继续下去的意义,有这深爱的女人还有一个待出生的孩子,期待着一段重生的新生活,当突破重重困境终于要抵达幸福的彼岸时,一切都没了。如果一个人突然发现没有活下去的目标时,自我终结也许反而是一种解脱吧。
  •     和老人与海的海明威是那么的不同,识破骗局是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识破的那一刻也许就是走向死亡的那一刻,我们不骗自己,一刻也活不下去(摘),费雷德里克,在识破骗局的时候勇敢可爱,不畏惧死亡,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把毕生的挚爱奉献给一个也爱她得女孩,他爱她么?可能觉得弗雷德里克只是看破了战争的骗局,命运的骗局才选择爱凯瑟琳还让自己还能继续生活,但我觉得这是爱,爱总需要经历一些幻灭,才能永恒,那些幻灭经不起现实的理智推敲,任何推敲都是对这份爱的亵渎,别觉得别人对你的爱幼稚可笑现实,不管怎么说那都是爱,爱的生长是在发芽之后。到底,还是被骗了,到底,还是痛苦到没有任何感觉,行尸走肉一般,到底还是孤独的一个人,那些爱过的人都生在永存里。这本书读起来不华丽,不引人,平平白白,就像你现在经历的这一场骗局。
  •     世界打垮了每一个人。世界对打不垮了的人就加以杀害。
      
      真实的只有爱和孤独。
      
      只有爱和孤独是真实的。
      
      我失去了爱,我只有告别,那告别是僵硬的形式。
      
      于是我只有孤独。
      
      
      
      ——————————————————————————————————————————
      
      
      
      
      
      “雨下得很大。”
      
      “还有你是不是永远爱我?”
      
      “是的。”
      
      “就是下了雨也没有差别吗?”
      
      “没有。”
      
      “这很好。因为我怕雨。”
      
      “为什么呢,”我昏昏欲睡。外边雨潺潺下个不停。
      
      “我不知道,亲爱的。我一向是怕雨的。”
      
      “我喜欢雨。”
      
      “我喜欢在雨中散步。但是雨对于恋爱总是很不利的。”
      
      “我永远爱你。”
      
      
      
      
      
      那天整天暴风雨。风刮着雨,到处积水,到处泥泞。
      
      
      
      
      
      我可以回忆凯瑟琳,但是我也知道,我这样想她会想得发疯的,因为我还没有再见到她的把握,所以我不敢想她,只是略为想想,只是当列车慢慢地咔嗒咔嗒地行驶时,稍为想想她。帆布上漏进一点光来,我仿佛是和凯瑟琳一同躺在火车的车板上。躺在硬板上,不去思想,只是感觉,那太难了,因为离别时间太长久了,现在我衣服既湿,车板又是每次只稍为往前移动一下,内心寂寞,孑然一身湿衣服,权将硬板当夫人。
      
      
      
      
      
      愤怒在河里被洗掉了,任何义务责任也一同洗掉了。其实我的义务在宪兵伸手抓我衣领时就停止了。我是不拘外表形式的,但我倒很想把这军装脱掉。我已把袖管上的星章割掉,那只是为了便利起见。那与荣誉无关。我并不反对他们。我只是洗手不干了。我祝他们万事如意。世界上还有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冷静的人和明智的人,他们是应该得到荣誉的。但是这已经不是我的战争,我只盼望这该死的车早点开导美斯特列,可以吃吃东西,停止思想。我非停止不可。
      
      
      
      
      
      我身边有报纸,但我不看,因为我不想知道战事。我要忘掉战争。我单独媾和了。我觉得异常寂寞,所以车子到施特雷莎时,心中很高兴。
      
      
      
      
      
      那天夜晚在旅馆里,房间外边是一条又长又空的走廊,门外边放着我们的鞋子,房间里铺着厚厚的地毯,窗外下着雨,房间里则灯光明亮,快乐愉快,后来灯灭了,床单平滑,床铺舒服,一片兴奋,那时的心情,好比我们回了家,不再感觉孤独,夜间醒来,爱人仍在,并没有发觉梦醒人去;除了这以外,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实的。我们疲乏的时候就睡觉,一个醒来,另一个也就醒来,所以不会感觉孤独寂寞。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郎,虽然相爱,却时常想要单独安静一下,而一分开必然招惹对方妒忌,但是我可以实实在在地说,我们两人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孤独的感觉,那时与世人格格不相入的孤独。这种经验我一生中只有过一次。我和好些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感觉孤独寂寞,而且你最寂寞就是在这种时候。但是我和凯瑟琳在一起,从来不寂寞,从来不害怕。我知道夜里和白天是不同的:一切事物都不相同,夜里的事在白天没法子说明,因为那些事在白天根本就不存在,而对于寂寞的人来说,黑夜是极可怕的时间,只要他们的寂寞一开始。但是我和凯瑟琳的生活在夜间和白天几乎没有分别,而夜间只有更美妙些。倘若有人带着这么多的勇气到世界上来,世界为要打垮他们,必然加以杀害,到末了也自然就把他们杀死了。世界打垮了每一个人,于是有许多人事后在被打垮之余显得很坚强。但是世界对打垮不了的人就加以杀害。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倘若你不是这三类人,你迟早当然也得一死,不过世界并不特别着急要你的命。
      
      
      
      
      
      那年秋天的雪下得很晚。我们住在山坡上松树环绕的一幢褐色木屋里,夜间降霜,梳妆台上那两只水罐在早上便结有一层薄冰。戈丁根太太一大早就进房来,把窗子关好,在那高高的瓷炉中生起火来。松木啪啪地爆裂,喷射火花,不久炉子里便火光熊熊,而戈丁根太太第二次进来时,就带来一罐热水和一些供炉火用的大块木头。等房间里暖和了,她把早餐端进来。我们坐在床上吃早点时,望得见湖和湖对面法国境内的山峰。山峰顶上有雪,湖则是灰蒙蒙的钢青色。
      
      
      
      
      
      我喝完这杯酒,付了帐,跨出店去。沿街家家门口摆着个垃圾桶,等着倒垃圾的来。有一条狗正冲着一只垃圾桶在嗅。
      
      “你要找什么?”我问,看看垃圾桶里有什么东西可以拉出来给它吃;垃圾桶的上面只有些咖啡渣、尘埃和几多凋谢了的花朵。
      
      “什么都没有啊,狗,”我说。狗走过街去了。
      
      
      
      
      
      可怜又可怜的好凯特啊。这就是你同人家睡觉的代价。这就是陷阱的尽头。这就是人们彼此相爱的结果。谢谢上帝,总算有麻药。在有麻药之前,不晓得还该怎么苦。产痛一开始,女人就投入了运转水车的流水中。凯瑟琳怀孕的时期倒很顺利。没什么不好过的。简直很少呕吐。她到了最后才感到十分不舒服。到末了她还是逃不了惩罚。世界上没有什么侥幸的事。绝对没有!我们就是结婚五十次,结果还会是一样。倘若她死去怎么办?她不会死的。现在女人分娩不会死的。所有的丈夫都是这样想的。是的,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她只是难受一阵子罢了。生头胎通常是拖得很久的。她不过是难受一阵子罢了。事后我们谈起来,说当时多么苦,凯瑟琳就会说并不是真的那么苦。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是的,不过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我告诉你。不要傻里傻气。只是受一阵子罪罢了。只是“自然” 使她活受罪罢了。只是因为是头胎,生头胎差不多总是拖得很久的。是的,不过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她为什么要死?她有什么理由要死?只是一个孩子要生出来,那是米兰夜夜欢娱的副产品。孩子引起麻烦,生了下来,然后你抚养他,说不定还会喜欢他。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她没事。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嗨,那怎么办呢?倘若她死去呢?
      
      
      
      
      
      “我就要死了,”她说;等了一会儿,又说,“我憎恨死。”
      
      
      
      
      
      在房外走廊上,我对医生说,“今天夜里,有什么事要我做吗?”
      
      “没什么。没什么可做的。我能送你回旅馆吧?”
      
      “不,谢谢你。我想在这里再待一会儿。”
      
      “我知道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我没办法对你说——”
      
      “不必说了,”我说。“没有什么可说的。”
      
      “晚安,”他说。“我不能送你回旅馆吗?”
      
      “不,谢谢你。”
      
      “手术是唯一的办法,”他说。“手术证明——”
      
      “我不想谈这件事,”我说。
      
      “我很想送你回旅馆去。”
      
      他顺着走廊走去。我走到房门口。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像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   关于自杀的段落写的真好~感谢~
  •   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   mua!!!!!!
  •   羞射~~~
  •   啧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