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4-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福克纳 页数:358 译者:李文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作家花费心血最多、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小说进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手游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全通过这三下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人女佣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书。小说大量动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译本序 李文俊喧哗与骚动1928年4月7日1910年6月2日1928年4月6日1928年4月8日附录 康普生家:1699年—1945年
章节摘录
“我看你才不敢抽他呢。” “我不是没有抽过。马上给我住声。”勒斯特说。“我没跟你说过那边不能上去吗。他们打一个球过来会把你脑袋砸碎的。来吧,上这儿来。”他把我拽回来。“坐下。”我坐了下来。他把我的鞋子脱掉,又卷起我的裤管。“好,现在下水去玩,看你还哭哭啼啼、哼哼唧唧不。” 我停住哼叫,走进水里这时罗斯库司走来说去吃晚饭吧,凯蒂就说, 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呢。我可不去。 她衣服湿了。我们在河沟里玩,凯蒂往下一蹲把衣裙都弄湿了,威尔许说, “你把衣服弄湿了,回头你妈要抽你了。” “她才不会做这样的事呢。”凯蒂说。 “你怎么知道。”昆丁说。 “我当然知道啦。”凯蒂说。“你又怎么知道她会呢。” “她说过她要抽的。”昆丁说。“再说,我比你大。” “我都七岁了。”凯蒂说。“我想我也应该知道了。” “我比七岁大。”昆丁说。“我上学了。是不是这样,威尔许。” “我明年也要上学。”凯蒂说,“到时候我也要上学的。是这样吗,威尔许。” “班吉。”她说,“怎么回事啊,班吉。凯蒂干了什么啦。” “他不喜欢你那身臭美的打扮。”杰生说。“你自以为已经长大了,是吗。你自以为比谁都了不起,是吗。臭美。” “你给我闭嘴。”凯蒂说,“你这坏透了的小浑蛋。班吉。” “就因为你十四岁了,你就自以为已经是个大人了,是吗。”杰生说。“你自以为很了不起。是吗。” “别哭了,班吉。”凯蒂说。“你会吵醒妈妈的。别哭了。” 可是我还是又哭又闹,她走开去,我跟着她,她在楼梯上停住了脚步等我,我也停住了脚步。 “你到底要什么呀,班吉。”凯蒂说。“告诉凯蒂吧。她会给你办到的。你说呀。” “凯丹斯。”母亲说。 “哎,妈。”凯蒂说。 “你干吗惹他。”母亲说。“把他带进来。” 我们走进母亲的房间,她病了,躺在床上,脑门上盖着一块布。 “又是怎么回事啊。”母亲说。“班吉明。” “班吉。”凯蒂说。她又凄过来,可是我又躲开了。 “你准是欺侮他了。”母亲说。“你就不能不惹他,让我清静一会儿吗。你把盒子给他,完了就请你走开,让他一个人玩会儿。” 凯蒂把盒子拿来,放在地板上,她打开盒子。里面都是星星。我不动的时候,它们也不动。我一动,它们乱打哆啸,闪闪发光,我不哭了。 这时我听见凯蒂走开去的声音,我又哭了。 “班吉明。”母亲说。“过来呀。”我走到房门口。“叫你呢,班吉明。”母亲说。 “这又怎么啦。”父亲说。“你要上哪儿去呀。” “把他带到楼下去,找个人管着他点儿,杰生。”母亲说。“你明知我病了,偏偏这样。” 我们走出房间,父亲随手把门关上。 “T.P.。”他说。 “老爷。”T.P.在楼下答应道。 班吉下楼来了。”父亲说。“你跟T.P.去吧。” 我走到洗澡间门口。我听得见流水的哗哗声。 “班吉。”T.P.在楼下说。 我听得见流水的哗哗声。我用心地听着。 “嘿,瞧那老黑鬼。瞧你爷爷当初是怎样虐待黑奴的。” “是啊,”我说,“因此他现在才可以一天接连一天地游行啦。要不是我爷爷,他还得像白人那样苦苦干活呢。” 我在哪儿都没有见到他。不过,即使是一个正正经经干活的黑人,也从来不会在你想找他的时候找到他的,更不要说是一个揩国家油吃闲饭的黑人了。一辆电车开了过来。我乘车进城,来到派克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饭。就在我吃饭时我听到钟敲响了。不过我想一个人至少得过一个钟点才会搞不清楚现在是几点钟,人类进入机械计时的进程比历史本身还要长呢。 吃完早饭,我买了一支雪茄。柜台上的姑娘说五角钱一支的那种最好,我就买了支五角的,我点着了烟来到街上。我停住脚步,一连吸了几口烟,接着我把烟拿在手里,继续向街角走走。我经过一家珠宝钟表店,可是我及时地把脸转了开去。到了街角,两个擦皮鞋的跟我纠缠不清,一边一个,叽叽喳喳,像乌鸦一样。我把雪茄给了其中的一个,给了另一个一枚镍币。他们就放过了我。拿到雪茄的那个要把它卖给另外的那个,想要那枚镍币。 走吧 我们跨过了小河沟看见了家里的屋顶然后又见到了楼上的窗子 他现在睡了 我得停下脚步把院门闩上她在灰蒙蒙的光线下继续往前走空气中有 雨的气息但是雨还下不下来忍冬的香味开始透过花园的栅栏传过来 开始传过来她走到阴影里去了我能听到她的脚步声这时候 凯蒂 我在台阶下停了步我听不见她的脚步声了 凯蒂 这时我又听见她的脚步声了我伸出手去碰碰她不温暖但也不凉她的 衣服仍旧有点儿湿 你现在爱他吗 她屏住气即使呼吸也是呼吸得极慢好俾在很远的地方 凯蒂你现在爱他吗 我不知道 在灰蒙蒙的灯光之外一切东西的黑影都像是一潭死水里泡着的死猫 死狗 我真希望你死 你这样希望吗你现在进不进屋 你现在脑子里还在想他吗 我不知道 告诉我你这会儿在想什么告诉我 别这样别这样昆丁 你闭嘴你闭嘴你听见没有你闭嘴你到底闭嘴不闭嘴 好吧我不响就是了咱们要把大家吵醒了 我要杀死你你听见没有 “好吧。要多少钱?” “嗯,如果透过马车宙子看一眼价钱是一百块,那么……”我说。反正那一回之后,她表现得相当不错,只有一次,她要求看银行账目的结单。 “我知道支票背面都有母亲的签名,”她说,“可是我想看一看银行的结单。我想亲自了解一下那些支票都上哪儿去了。” “那可是母亲的私人事务,”我说。“如果你以为你有权利刺探她的私事,那我可以告诉她,说你认为那些支票都被人挪用了,你想查账目,因为你不信任她。” 她什么话也没说.也没有动弹,但我能听见她心里在说你真可恨你真可恨你真可恨。 “你尽管大声说出来好了!”我说,“你我之间有什么看法,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也许你是想把钱要回去吧!”我说。 “听着,杰生,”她说。“别再跟我说瞎话了。我现在说的是她的事。我不要求看什么。如果钱不够,我每个月还可以多寄一些。只要答应我她能够——她可以——这是你能够办到的。给她买一些东西。待她好一些。这些小事我都办不到,人家不让我办。……不过你是不会帮我干的。你的血从来都是冷冰冰的。听着,”她说,“如果你想法子让母亲把昆丁还给我,我就给你一千块钱。”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本序 李文俊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福克纳心血花得最多,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书名出自莎十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允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祖上出过一位州长、一位将军。家中原来广有田地,黑奴成群。如今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佣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斯特了。一家之长康普生先生是一九一二年病逝的。他在世时算是一个律师,但从不见他接洽业务。他整天醉醺醺,唠唠叨叨地发些愤世嫉俗的空论,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康普生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她念念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以致仅仅成了一种“身份”的化身,而完全不具有作为母亲与妻子应有的温情,家中没有一个人能从她那里得到爱与温暖。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虽然没有以她的观点为中心的单独的一章,但书中一切人物的所作所为都与她息息相关。物极必反,从古板高傲、规矩极多的旧世家里偏偏会出现浪荡子女。用一位外国批评家的话来说,是:“太多的责任导致了不负责任。”凯蒂从“南方淑女”的规约下冲出来,走过了头,成了一个轻佻放荡的女子。她与男子幽会,有了身孕,不得不与另一男子结婚。婚后丈夫发现隐情,抛弃了她。她只得把私生女(也叫昆丁)寄养在母亲家,自己到大城市去闯荡。哥哥昆丁和凯蒂儿时感情很好。作为没落的庄园主阶级的最后一代的代表者,一种没落感始终追随着昆丁。这个“簪缨之家”,的孑遗极其骄傲,极其敏感,却又极其孱弱(精神上、肉体上都是如此)。他偏偏又过分重视妹妹的贞操,把它与门第的荣誉甚至自己生与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凯蒂的遭遇一下子使他失去了精神平衡。就在妹妹结婚一个多月后,他投河自尽了。对昆丁来说,“未来”是看不见的,“现在”则是模糊不清的一片混沌,只有“过去”才是真实清晰的。昆丁本也想与妹妹“一起进地狱”,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与蔑视、鄙视他们的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既然办不到,他只得采用结束自己生命的办法,免得自己看到事态朝他不喜欢的方向发展。表面上他是为妹妹而死,实际上则是为家庭的没有前途而亡。归根结蒂,康普生一家的种种不幸都是庄园主祖先造孽的恶果。蓄奴制固然损害了黑奴,它也给奴隶主阶级及其后裔种下了祸根。 杰生是凯蒂的大弟。他和昆丁相反,随着金钱势力在南方上升,他已顺应潮流,成为一个实利主义者,仇恨与绝望有时又使他成为一个没有理性、不切实际的复仇狂与虐待狂。由于他一无资本,二无才干,只能在杂货铺里做一个小伙计。昆丁对凯蒂的感情是爱,杰生对她的感情却只有恨。因为他认为凯蒂的行为使他失去了本应得到的银行里的职位。他恨凯蒂,也连带着恨她的私生女小昆丁,恨关心凯蒂母女的黑女佣迪尔西。总之,他恨周围的一切,从他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仿佛都含有酸液,使人听了感到发作并不值得,强忍下去又半天不舒服。除了钱,他什么都不爱。连自己的情妇,也是戒备森严,仅仅看作是做买卖交易的对手。他毫无心肝,处处占人便宜,却总是做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他玩弄了一系列花招,把姐姐历年寄来的赡养费据为己有,并从中吮吸复仇的喜悦。书中描写得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细节,是康普生先生殡葬那天,凯蒂从外地赶回来,乘机想见亲生女儿一面的那一段。凯蒂丧魂失魄地追赶载有小昆丁的马车那一情景,感染力极强,使人认识到凯蒂尽管有种种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女子。而对比之下,杰生的形象愈益令人憎厌。另外,他用免费的招待券作弄黑小厮勒斯特,对外甥女小昆丁的扭打(不无色情动机的)与“教育”,也都是使人物性格显得更加突出的精采的细节。杰生是福克纳笔下最鲜明、突出的形象之一。作为恶人的典型,其鲜明饱满,达到了莎士比亚笔下经典式恶人(如埃古、麦克白夫人)的地步。然而,对杰生的揭露,却偏偏是通过杰生的自我表白与自我辩解来完成的。这正是福克纳艺术功力深厚的表现。杰生和“斯诺普斯”三部曲,中的弗莱姆·斯诺普斯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化的“新南方”的产物。如果说,通过对康普生一家其他人的描写,福克纳表达了他对南方旧制度的绝望,那么,通过对杰生的漫画式的刻划,福克纳又鲜明地表示了他对“新秩序”的憎厌。福克纳说过,“对我来说,杰生纯粹是恶的代表。依我看,从我的想象里产生出来的形象里,他是最最邪恶的一个。”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