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玫瑰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页数:271  字数:231000  译者:戴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金玫瑰》(一译《金蔷薇》)是俄罗斯高尔基文学研究所文学教师、著名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用小说、散文、笔记的形式写成的一部总结作家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字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方法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本书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感受到作者优美的文学中所蕴含的衷心祝福,并因此而生发“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是幸福的”这样一种美好的感觉。
本书采用难以明确界定的文学体裁、运用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使人产生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类博爱的美好感情。自1955年本书问世以来,世界上许许多多读者和作家在生活和创作中遵循作者的主张,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创作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本书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众口一词地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
由著名翻译家戴骢先生翻译的这本最新版的《金玫瑰》,准确传达了原作的思想与风格,定会给予新老读者更多的享受和无穷的回味。

书籍目录

珍贵的尘土摩崖石刻几朵木花第一篇短篇小说闪电作品人物的反叛一部中篇小说的由来  “火星”  利夫内的雷雨  研读地图心灵的印痕钻石般的语言  矮林区中的泉水  语言和大自然    花和草  辞书发生在阿勒斯万格公司的一件事似乎无足轻重车站餐厅里的老人白夜生命力的发端夜行的驿车早就打算写的一本书  契诃夫  亚历山大·勃洛克  居伊·德·莫泊桑  伊凡·薄宁  马克西姆·高尔基  维克多·雨果  插在钮孔中的一朵小玫瑰花  米哈伊尔·普里什文  亚历山大·格林  爱德华·巴格里茨基洞察世界的艺术在卡车的车厢里与自己话别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作家的写作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作家的写作是一种使命。我们查考一下某些字眼,研究一下这些字眼的发音,就会发现它们最初的含意。譬如“使命”这个字在俄语中源出于“召唤”。    任何时候都不会召唤人们去作一个墨守成规的匠人。只会召唤人们去履行天职,完成艰巨的任务。    于是什么促使作家去从事他那种虽然有时令他痛苦,但却是美好的劳动的呢?    首先是他自己心灵的召唤。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作家像一朵不结实的花那样在世上度过一生,而不把充满他内心的巨大、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们。    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哪怕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是一个作家。    但一个人之成为作家,并不仅仅由于心灵的召唤。我们大都是在青年时代能听到心灵的声音。那时我们的感情世界生气蓬勃,还没有什么摧残过这个感情世界,没有将它肢解成碎片。    而到了成年时代,除了自己心灵的召唤声外,我们还能清晰地听到另一种强有力的召唤,那就是自己时代的召唤,自己人民的召唤,人类的召唤。    使命感和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一个人去经受磨难,创造出奇迹。    可资证明这一点的例子之一是荷兰作家爱德华,戴克尔的命运。他的笔名叫“穆尔塔图里”。这是个拉丁字,意思是“备受苦难的人”。    我所以会在这里,在这阴郁的波罗的海之滨想起戴克尔,大概是因为他的祖国尼德兰也是位于阴沉沉的北方的大海之滨吧。他曾痛苦而羞愧地谈到他的祖国:“我是尼德兰的儿子,是位于弗里西亚群岛和斯凯尔特河之间的那个强盗之国的儿子。”    当然,荷兰并不是文明的强盗之国。强盗终究是少数,代表不了人民。荷兰是热爱劳动的人的国家,是叛逆的“乞丐”和梯尔·乌兰斯比格的后裔的国家。直到今天“克拉阿斯的骨灰还在敲击着”千百万荷兰人的心,那骨灰也曾敲击过穆尔塔图里的心。    穆尔塔图里出身于航海世家,曾被任命为爪畦岛的行政官员,履职不久就升任这个岛上一个区的驻扎官。他前途无量、荣誉、褒奖、财富,甚至总督的高位都在等待他,可是……“克拉阿斯的骨灰在敲击着他的心”。因此穆尔塔图里把锦绣前程视同粪土。    他以罕见的勇气和顽强的精神,力图从内部炸毁荷兰政府和大商人对爪哇人的长期奴役。    任何时候他都挺身而出保护爪哇人,不让他们遭到欺凌,他严惩贪官污吏。他公然奚落总督及其近臣,不消说得,这些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便引证基督要爱他人的教义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使他们理屈辞穷,无从驳倒他。但是他们却可以消灭他。    当爪哇人爆发起义的时候,穆尔塔图里站到起义者一边,因为“克拉阿斯的骨灰在继续敲击着他的心”。他怀着感人肺腑的爱描写爪哇人,描写这些轻信的孩子,同时满腔愤怒地描写他的同胞们。    我小心翼翼地搀她回屋,心想:要是我有这样一位母亲,那该多幸福!    晚上,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拿出一札她父亲留下来的信件给我看,由于年代久远,信纸已经发黄。    其中有画家克拉姆斯科伊和版画家约尔丹从罗马寄来的信。约尔丹在信中谈了他同丹麦著名雕刻家托尔瓦尔德森之间的友谊以及拉特兰宫中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大理石雕像。    我习惯于等到夜阑人静之后再读信,这回也是如此。寒风在墙外肆虐,把落光了叶子的湿淋淋的树丛吹得呼呼直响,连油灯也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仿佛是出于无聊,在那里自言自语。不知道为什么,正是在这幢房子里,正是在这阴霾的深夜,一边听着村里守夜人在村寨的寨门附近敲梆子,一边看着这些由罗马寄来的信,我产生了一种既觉得奇异又觉得愉快的双重感觉。    就在这天夜里,我对托尔瓦尔德森发生了兴趣,后来我在莫斯科想法弄到,并看了所有谈及他的作品,得知他是童话作家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好友。几年后,我写了一篇关于安徒生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之得以写出也应归功于这幢古老的乡间宅第。    几天后,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就卧床不起了。她没有任何病痛,只是抱怨周身乏力。    我给列宁格勒的娜斯嘉拍了一份电报去。纽尔卡搬到了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屋里来住,万一有什么,她好就近照应。    有天夜里,纽尔卡拼命捶我房间的墙壁,惊慌地喊道:    “快来呀!老奶奶要死了!”    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已经失去知觉,只剩下一口气了。我按了按她的脉,脉已经不再搏动,只是在轻微地颤动,细得像根游丝。    我穿上大衣,点了盏灯笼,去乡村医院请大夫。医院远在树林深处。由伐木地刮来的冷彻骨髓的朔风带来一阵阵锯屑的气味。已经是深夜了,连狗都不叫了。    大夫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注射了一针樟脑,叹了几口气就走了,临走时说,这是弥留状态,不过将持续相当时候,因为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心脏挺好。    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在拂晓前死了。只得由我来替她阖上眼睛。我大概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我小心翼翼地阉上她半开的眼睑的时候,她的眼睛里突然滚下一滴浑浊的泪珠。    纽尔卡已哭得喘不过气来,她把一个揉皱了的信封递给我,说道:    “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在这里边写着该怎么给她装殓。”    我打开信封,读了几行老人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字,都是讲希望死后穿什么衣服的。我把信交给了女人们,要她们早晨来给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打点,送她登上最后的路程。    后来我上坟地去选择墓址,等我回来时,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已穿戴停当,安卧在充作灵床的长桌上,我望着她,吃惊地停了下来。    她安卧在那里,苗条得好似少女,穿着一袭老式的、裙裾很长的金色夜礼服。裙裾松松地盖住了她的脚,隐隐露出一双小巧的黑麂皮鞋子。她两手握着一支蜡烛,手上戴着一副长及肘部的羊皮白手套。一束绢制的红玫瑰别在胸衣上。    她脸上蒙着一方头纱,要不是在袖口和白手套之间露出一截皮肤干枯、布满皱纹的肘部的话,还会以为死者是个窈窕的年轻女子呢。    娜斯嘉晚来了三天,等她赶到,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已经下葬。    他就这样一直坐到天亮。在晨曦下,贝壳一无奇妙之处。贝壳内除了隐约可见的一线烟色的反光外,什么为东西也没有,仿佛一夜之间,这个神秘的国度就迁移到了一千里约之外。    当天小贵族就到马德里去,跪在国王面前,恳求国王下一道谕旨,恩准他自费装备一艘轻快帆船,西渡大洋,去寻找那个神秘的国度。    国王是仁慈的,允准了他这个要求。等小贵族走后,国王对他的近臣们说:    “这个小贵族显然是个疯子!就靠这么一艘可怜巴巴的轻快帆船,他能有什么作为?不过话要说回来,甚至疯人,上帝也不惜为他们指路。说不定这老头儿还真能给我们王国增添新的国土呢。”    小贵族朝西航行了好几个月。一路上他只喝水,东西吃得很少。焦灼不安的心情使他憔悴了。他竭力不去想那个奇异的国度,担心永远也列不了那里。或者,即使到达了那里,所看到的却是一片枯寂的荒原,荆棘丛生,狂风肆虐,灰蒙蒙的尘柱遮蔽了所有的地方。    小贵族祈求圣母,保佑他不致落到这种失望的境地。    用木头粗糙地雕成的圣母像,钉牢在轻快帆船的船头上。她在海船的前面,摇晃着身子,破浪前进。她那双鼓出的碧眼,一眨也不眨地凝视着远处的海面。她那金粉有点剥落了的金发上和褪色了的紫罗袍上,溅满了晶莹的水珠。    “引导我们去那儿吧!”小贵族向她恳求道。“这个国度不会不存在的。我无论在梦中还是醒的时候,都那么清楚地看见它。”    有天傍晚,水手们从海里捞起了一根断枝。这说明陆地就在附近了。    断枝上长满了像鸵鸟羽毛似的大树叶。树叶发出一种甜滋滋的沁人心脾的香味。    这一夜,船上谁也没有睡觉。    终于,在朝霞的光华中,有个横断大海的国度展现在航海者的面前。只见岸上重峦叠嶂,祥云腾腾。群山呈现出绮丽多姿的色彩。无数条清澈的河流,由这些山上直泻到海洋之中。在郁郁苍苍的森林上空,飞翔着一群群欢乐的鸟。枝叶是那么繁茂,鸟无法飞入林中,所以都在树林上空翱翔。    从岸上吹来一阵阵花果馥郁的香气,使人觉得只消吸一口到胸中,就可长生不老。    太阳升起来了,这个被瀑布的水气笼罩的国度,顿时七彩纷呈,就如阳光照在棱状的水晶器皿一般。    这个国度好似天和光的妙龄女神遗忘在海角的一条钻石腰带,光华熠熠,璀璨夺目。    小贵族跪了下来,把索索发抖的双手伸向这片神秘的土地,说道:    “感谢你,上帝!是你在我暮年,激发了我追求新事物的意念,是你使我的心灵备受幸福之邦的幻景的煎熬。否则我永远也不会出来寻找它,我的双目就会由于天天看着台地枯燥单调的景象而干枯失明。我愿用我爱女的名字佛罗伦西亚来命名这片幸福之地。”    数十道小巧的彩虹由岸边飞来迎迓这条轻快帆船。这景象看得老人目眩神迷。阳光照在瀑布的水帘上,燃起了这一道道的彩虹,但不是彩虹向轻快帆船飞来,而是帆船迅速地朝彩虹驶去。    张在桅杆上的风帆庄严地噼啪作响。由全体船员升起的一面面节庆的旗帜,发出哗哗的欢呼。    小贵族扑倒在温暖的、湿漉漉的甲板上,不再作声。他疲惫的心脏经不起这一天所赐予他的空前巨大的欢乐。他死了。    据说,后来叫作佛罗里达的那个地方就是这样发现的。    这个故事的寓意何在,大概没有必要再加以解释了。不过我还是想阐述一下故事的主旨,以便明确无误地说明这样一个思想,即:渊源于生活的想像,有时也会反过来主宰生活。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后记康斯坦丁·格奥尔吉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以1892年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是铁路统计员。祖父是扎波罗热哥萨克,祖母是土耳其人。    他在《小传》中说:“我的祖父是个和蔼可亲的蓝眼睛的老人。他总是用嗄哑的男高音唱古老的歌谣和哥萨克小曲,经常给我们讲‘往昔生活中发生过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异常动听的故事。    “我父亲所从事的职业要求他头脑清醒地对待一切事情,可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幻想家。他受不了任何劳累和操心的事。所以他在亲友中是个出名的意志不坚的懒散的人,而且还是个空想家。用我祖母的话说,他是个‘根本不配娶妻生子’的人。显然,他有了这种性格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久居的。    “我母亲是个糖厂职员的女儿,性格严峻,处事专断。她一生都‘固执己见’,尤其是在子女教育问题上。    “我们家人口很多,大家都喜欢艺术。家里常常唱歌、弹琴,全家都醉心于艺术。”    由此不难看出,作家自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他在进入基辅古典中学就读后,在文学、历史、心理学教师的谆谆诱导下,爱上了文学,并在这方面受到了系统的教育。他的同学中就有好几位后来成为名噪苏联文坛和艺坛的人物,如以《屠尔宾一家的日子》一剧和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驰名国内外的作家布尔加科夫,以及导演别尔森涅夫和作曲家利里多森斯基等。    他念到中学六年级时,家境日趋贫困。他只能靠给人补习功课挣钱糊口和交学费。    1911年,亦即他在中学的最后一年,写了第一篇小说《在水上》,发表在基辅的文学杂志《火光》上。从此他便立志当一名作家。    1912年,他考入基辅大学自然历史系。寒假和暑假则当家庭教师。1914年转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中途辍学,当了电车司机。后又志愿参加列车担架队和救护队。自1915年秋天起,他先后在布良斯克冶金工厂、新罗西斯克工厂、塔干罗克锅炉厂当工人,后又去亚速海渔业合作社当渔业工人,并在那里写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幻想家》。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他返回莫斯科担任记者。十月革命后,仍留报社工作,常常列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曾多次听到列宁的演说。后来他去基辅参加了红军。    由红军复员后,他一度在敖德萨的《海员报》工作。与他同事的有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和诗人的卡塔耶夫、伊里夫、巴别尔、巴格里茨基等人。离开《海员报》后,他在塔斯社前身罗斯塔斯社担任编辑。    帕乌斯托夫斯基和他父亲一样,性好流浪,用他自己的话说,“漫游之神”常常支配着他。到30年代初,他已游历了苏联和波兰的许多地方。他把这种漫游视作“到生活里去,以便熟悉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没有生活经验,写作这条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他说过:“几乎我的每一本书都意味着一次旅行。换句话,说得更确切些,每次旅行之后,我总写成一本书。”    1932年,他的中篇小说《卡腊-布加兹海湾》问世。小说描写俄罗斯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将文献资料与艺术构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他的成名作,评论界称其为“科学小说”。此书出版后,他便辞去通讯社的工作,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玫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帕氏的作品有些象诗,气韵深动的诗。这本书在大学里就想买,但当时没有找到。终于了了一番心愿。
  •   Russianstyleofromanticbroughtmemoreandmorehappymoments!!
  •   教育的细腻与美丽尽在其中.
  •   这本书是别人推荐的,至的时候书面破了,有点小伤心
  •   推荐大家读一下李时的译本。漓江出版社出过。对照原文,该译本更优秀。
  •   我们的趣味已经被流行和自由给搞乱了,这里只是试着借助一些良导,恢复我们心灵单纯质朴的体验,使我们面对人生,不致茫然无措。本书就是这样一位良导。书的作者本人是位优秀的小说家,他谦称这部书是他对作家、作品的点评,但读者能够从阅读中获得的却远远不止是创作或鉴赏上的指导。毋宁说,这部书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启示,是深深经历过生命中的怕与爱,以双手捧出的丰富人生,有喜悦,有同情。其中一些篇章,如《珍贵的尘土》、《维罗纳晚祷的钟声》,本身就是一流的创作,一再被选入文学选本。
  •   没有读过这本书简直是不幸运!!!!!!!!!太棒了,所有追求高品质生活品位的人都应该一读!!!!!!!!
  •      我想,所有艺术的存在,都在展现美与揭露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无不如此。大自然拥有压倒一切的美与力量:冬秋春夏,雨雪风霜,森林平原,河流湖泊,海洋陆地,日出日落······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寄居者。信仰,爱,勤劳,献身这些都是人性的美,然而还有可鄙的自私,懦弱,背叛······众生眼中模糊看到的,看到没有意识到的,没得到足够赞扬的,没受到足够谴责的,应该由作家来做。让人们睁开双眼,清楚的看到真实的美与真实的丑,让它们凸显出来。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共鸣。让人们欣赏,感激美;让人们意识到并抛弃丑,坚持人类的美德。而什么为什么是美德,只有人类的灵魂与良心才是最终的裁判。
      
       很少有人能拥有完整的,不受个人所处的时代,地域限制的世界观,并站在自然与人类的高度,总结人类的劳动。关于《金蔷薇》,最可贵的不是语言的优美,故事的动人,观点的新颖,而是对本质的探索,没有受到时代的限制,作者对文学,想象力,直觉力,思想的迸发,意识的活动,人的质朴情感,生活的浩瀚无边,诗与美,甚至色彩与童话的注释都超越了时间与国度,在任何时代,任何政治制度下都永恒成立。这一切都建立在作者对事物与人心准确的理解与把握之上以及他广博的心灵。更重要的是,他赞美文学,热爱文学,这种爱深深的交织在他的生活中,流淌在他的生命里。在寒冷,饥饿,一文不名的浪迹中,他说,我生活,工作,恋爱,痛苦,憧憬,幻想,只知道一点——到我成年的时候,或者甚至到我年老的时候,迟早我是要开始写作的······
      
       是什么促使作家去从事他那痛苦但美好的劳动的呢?没有人的解释超过他对这项劳动本质的理解。那是一种召唤,首先是来自内心的召唤。如果一个作家的灵魂在你身上,你就不能不把他表现出来。“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作家······不把充满他内心的巨大,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的,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人们”,有时候,思想的洪流迅速急剧的占据了你的大脑,你的所思所感已经超过了你大脑所能承载的能力,而你又不能将它摆脱,它的重要性与价值让你无法割舍,它所提供的思路让你生怕再过一秒钟它就会消失无踪,你就必须要把它写下来。福克纳或许说,这个想法纠缠着你,折磨着你,直至你付之笔端。这也就是作家的痛苦之一。他们要捕捉。世界的庞大细微,事物的纷繁复杂,情感的微妙纤细,都需要作家敏锐准确的响应。作家像一件神器,那种对事物的感知绵绵不断的进入他的身体,他不能自已,必须将它传导出去。这种内在的召唤伴随着时代的召唤,人类的召唤,以及作为作家的使命感——作为神器的使命感。只有响应这种召唤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
      
       “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或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每一次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粒,不知不觉的把他们聚拢起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只有正确的理解了这种劳动,才能正确的响应这种劳动。
      
       最后,“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
      
      
  •      有一些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隐秘、细微、持续而深入,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毫无察觉,直到与之再次相遇。这就是我和《金蔷薇》的故事。
      第一次读到《金蔷薇》是我刚念大学那会儿。那时刚从封闭的教科书里解脱出来,像匹脱缰之马想要看很多书,可是随即就迷茫了,因为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分辨书的好坏,看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恰好学校开了一门“文学理论”的课,而其中的“文学批评”大体上就是教人如何辨别作品优劣的。于是,我很自然的就喜欢上了文学批评。我开始在图书馆里找些相关的书,看看前言或序言就胡乱的判定是否借回去看,《金蔷薇》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界。
      
       我一直怀疑自己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读完它。虽然我很少不把一本书看完,但如果有,大概是出于两种可能,预计着今后会更仔细地读或者是写得太好,读不下去。(这一点可能有些令人费解,因为太好的书带给你的不是震撼,而是一种勾引)我不知道《金蔷薇》对于当时的自己而言是哪种情况。
      
       其实,就现在而言,我不太喜欢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语言风格,他的描述似乎总是多过叙述,像古典油画——满屏而细致,需要读者首先在自己脑海里形成一幅整体的图像,然后才能根据它细微的暗示去找到最闪耀的地方。这个过程是美的,但也是缓慢的,对于浸淫当代“信息”文化已久的人而言,这是很难适应的,我们已经习惯“得到”而无所谓“感受”,因此我们习惯的是信息而不是美。
      
       但,那个时候,我可能有点唯美主张或者多少还有点装逼劲儿,写出的东西很受帕氏的影响,不过又只是学点皮毛而已,常常刻意在开篇描绘一番景物或者别的什么不相干的东西,然后非常缓慢的进入真正要说的主题,中间又不时来些莫名其妙的话,最后还得和开始呼应……晦涩难懂是必然,总之现在我是完全看不下去!
      
       甚至,有一次的现代文学论文作业,我写成了七天的日记形式,每一天我在干些什么,对某个作品又想了些什么……全然是《金蔷薇》形式的模仿,但也是非常皮毛的。所幸的是王攸欣先生是个很宽厚的人,单独找到我说,这种随笔的形式可能不太适合具有较强分析性的论文……
      
       在我的写作与《金蔷薇》扯上了关系的同时,我的阅读也由它得以树立起某种方向。缘由是这样,有次文学理论课要交一篇自己的阅读赏析,我随便在杂志上找了一首韩东的诗,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而这个解读的过程中又引用了《金蔷薇》中的一些观点,这门课的老师赖力行先生批阅了作业后,对我说《金蔷薇》主要是作家个人的创作体会谈,如果要成体系一点,可以看看别林斯基的书。不过,我并没有认真读过别林斯基的书,但却因为《金蔷薇》和别林斯基的俄国血统读了不少俄国的小说。迄今为止,我仍然非常喜欢俄国人写的作品,尤其喜欢陀氏和契诃夫。
      
      
      
       这些都是今年我重读《金蔷薇》所想起的往事和对自己的一些总结。现在,我可能比当年会写得好一点,也不再是那样的风格了;但我知道,如果说《金蔷薇》当年还只是在表面上对我发生了影响,而现在它会渗入我的观念深处,彻底地影响我。
      
       这本书谈到了素材的收集、灵感的出现、构思的取舍、语言的来源……许多创作中的问题,但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美的敏感度和谦逊的态度。也许,一切艺术活动都要有一个诗意地基础,不是诗意的,而是诗意地——它会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不平凡中看到平凡”,也会让我们逐渐“抹去偶然性的特征,看到生活的美好”;至于谦逊,我想它是认识美的途径。
      
       《金蔷薇》在某种程度上与《瓦尔登湖》比较像,正如帕氏所说“应当爱自然界,而这种爱就像其他一切爱一样,会找到正确的方法充分地把自己表达出来的》”,两本书对自然都有着款款深情,描绘得细致而温暖。不过《瓦尔登湖》是沉静的,而《金蔷薇》是活泼的。
      
       《金蔷薇》中有一篇叫做《早就打算写的一本书》的长文,这里面写了十个作家的故事,契诃夫、勃洛克、莫泊桑……让我想起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不过,茨威格是像亲临现场一样,而帕氏是真的亲临,茨威格抓住了历史的“一刻”,而帕氏则抓住了人物的“一面”。
      
       当然,在写这十个名人之前帕氏还写了一个内河船长和一个地方志博物馆馆长的故事,他说“他们都是籍籍无名的人,从未引起过注意,但是实际上,并不比那些受人爱戴的名人差到哪儿去”,这让我想起了野夫的《乡关何处》里写道的那些人物。人虽然不可避免的要被忽略,但文字至少可以使那些灿烂的生命存活得更久一点,这或许也算是无意义中的意义吧。
  •       大学一年级,学校有一位诗人教授给我们上基础写作课,诗人就是诗人,难免有些即兴发挥让我们不知所云,但他做了一件和许多教写作的老师都会做的事:列书单。去年整理书的时候曾经翻到过那本笔记本,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什么的,印象最深的是帕乌托夫斯基的《金蔷薇》。
        几乎所有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写作者都会提到这本小书,可以说《金蔷薇》是写作课绕不过的一座高山,于是我后来把它买来读了一遍。说是读了一遍,实际上真是囫囵吞枣,除了第一篇《珍贵的尘土》几乎再没什么印象,当然,《珍贵的尘土》写得真的很好,以至于我把自己一本很喜欢的笔记本做摘抄,第一篇就把它完整地抄了一遍,至于后面的文章,我只能不太好意思地说我读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学有一次在姜诗人的课上意外地回答问题,连用了好几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争取时间,诗人还追问,是哪种意义?∩_∩),一本书哪怕有一句话能让人觉得受益匪浅,也是成功的。经过几年以后,我再次翻出这本《金蔷薇》,几乎在偶尔翻了几页之后就做出了决定,要重新读一遍,而且要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做摘抄、写笔记,就用那本抄录《珍贵的尘土》的笔记本。为记录、为思考、还为练字,以及,为了慢下来。
        大学时,有一段时间为了强迫自己读书,对着书单推荐买了很多书(因为花了自己的钱才会珍惜,去图书馆借书的结局基本就是到期还书还是一页没看),规定自己一定要在一段时间里读完,这样有计划性的读书在原始积累时是很有必要的,但有些书真的不是靠速度就能读懂的,读完并不一定代表读明白了。《金蔷薇》就是这样不能急功近利的书,老师说,《金蔷薇》是一本非常独特、非常优秀的写作教材,当时独特是看出来了,不像教科书,是把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融入在写作的故事和案例里,但如果要想通过读一本书就学会怎样写作,真的太天真太幼稚了。
        这一次的重读,让我重新认识了帕乌托夫斯基,重新发现了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珍贵的尘土”:
        在《珍贵的尘土》中,作者通过一个平静却感人肺腑的故事对什么样的故事能感动人这一问题作了回答: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一如老清扫工旨在祝愿苏珊娜幸福而铸就了金蔷薇那样,我们的创作旨在让大地的美丽,让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的呼声,让人类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像不落的太阳一般光华四射。”
        在《摩崖石刻》中,借用谢德林的创作观:
        一个作家只有当他确信自己的良心同他人的良心一致的时候,才会充分感到快乐。
        摩崖石刻表现的是人不服输的精神,勇于挑战的进取心: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
        也是对作家使命的思考:作家的写作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作家的写作是一种使命。
        是什么促使作家去从事他那种虽然有时令他痛苦,但却是美好的劳动的呢?
        首先是他自觉心灵的召唤。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作家像一朵不结实的花那样在世上度过一生,而不把充满他内心的巨大、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们。
        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哪怕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是一个作家。
        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作家,并不仅仅由于心灵的召唤。我们大都是在青年时代能听到心灵的声音。那时我们的感情世界生气蓬勃,还没有什么摧残过这个感情世界,没有将它肢解成碎片。而到了成年时代,除了自己心灵的召唤声外,我们还能清晰地听到另一种强有力的呼唤,那就是自己时代的呼唤,自己人嘛的呼唤,人类的呼唤。
        普里什文说: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视作特殊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一样的人。
        《几朵木花》中,他引用狄德罗的话: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和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
        他所探讨的是一个人诗意情怀的重要性: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
        我第一次证实了对作家来说最主要的是,在任何作品中,甚至是在这样一篇短短的小说中,都要毫无保留、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们。任何情况——无论是不必要地担心在读者面前出丑,无论是生怕重复(当然是另一种方式)其他作家已经说过的话,无论是对批评家和编辑的顾虑,都不应该组织一个作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忘掉一切,好像这是在写给自己看,或者世上最亲近的人看的。
        必须让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驰骋,必须为它打开所有的闸门,于是你就会突然惊异地发现你意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诗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多。
        创作过程本身在其进程中自然会获得新的素质,自然会更加复杂和丰富。
        当然,还有体验生活的重要性,这就是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无论如何,你要生活:迟早我是要开始写作的,但是我之开始写作,绝不是因为我以此为任务,而是因为我的整个身心要求我去做这件事。还因为对我来说,文学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现象。
        《闪电》是以闪电为比喻来谈灵感的,就是赵树理说的“触发”:
        灵感就是突然显现出你所能做到的事。灵感的光芒越是强烈,就越是要细心地工作,去实现这一灵感。——列夫·托尔斯泰
        帕乌托夫斯基对灵感来临的一瞬间的描写非常传神:灵感来到我们身上时,就像夏日明媚的青春,静夜的雾霭刚刚被它驱散,到处披着晶莹的露珠,丛浓的绿叶由于润湿而益发苍润华滋。它,这清晨,小心翼翼地把有益于健康的凉气拂到我们的脸上。
        灵感犹如初恋,这时心由于预感到即将有奇妙的约会,即将见到美丽得难以形容的明眸和微笑,即将作欲言又止的交谈而怦怦跳动。
        《作品人物的反叛》是在谈写作提纲的问题,天才的作家总是能在把握提纲计划和纵情发挥、信笔由缰之间做好取舍和平衡的,就像托尔斯泰把安娜·卡列宁娜从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写成了一个如此可怜动人的女人,而且写着写着就把她给写自杀了:作家的作用远非仅仅表现为依样画葫芦地记录下生活所提示的一切。因为作品中形象的生命是受作者的意识、记忆、想象、经验制约的,是受他整改内心系统制约的。
        《心灵的印痕》是在说素材取舍的问题,就像我在写这篇笔记,即使是在从笔记本摘抄到电脑打字这个过程中,我也依然要坐一番取舍:千万不要把观察到的素材,哪怕是最成功的素材,不分青红皂白地硬塞到作品中去。一旦有必要,它们自己会进入作品。
        《钻石般的语言》是赞颂俄罗斯祖国语言的,就像果戈里说的:我对我国字字珠玑的语言感到惊异,每一个声音都不啻一件礼品;全都饱满而又硕大,就像珍珠,真的,有些东西的名称比东西本身还要可贵。而“一个生涩费解的字眼就足以在读者眼里把一篇结构非常好的散文破坏殆尽。”我们应该庆幸,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一样丰富多彩,虽然我们的应用能力越来越让人寒心。
        我们常说,细节描写很重要,帕乌托夫斯基举出的例子就很典型,就在《车站餐厅里的老人》这个故事里: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可以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物,对他的处境、对事件,最后对时代产生一种直觉的、正确的概念。
        《生命力的发端》是谈想象力的:有时你会产生一种要写作的愿望——具体要写些什么虽然还不知道,但已有了写作的兴致。正是这种情绪,诗人们称之为“神的君临”。那种写作欲望喷涌而出的时候总会有人有所体验。即使是在这个炎热的中午,当我再一次合上《金蔷薇》时,我非常确定地明白,我应该为它写点什么。
        作家与作家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早就打算写的一本书》就是帕乌托夫斯基向他心目中的优秀作家致敬的书,契诃夫、普里什文、高尔基、蒲宁……特别是蒲宁,因为我很喜欢那篇《轻轻的呼吸》,我在浙大图书馆看到一排《蒲宁全集》时真有一种买一套回家的冲动。他说得对:蒲宁的作品只能研读,切不可自不量力,试图用寻常的而不是蒲宁的语言来专属他以经典作家的笔力和精确性所描绘的一切。蒲宁说:不管在这个不可理解的世界上是多么愁闷,这个世界仍然是美好的。好吧,蒲宁,我听你的。
        最后《洞察世界的艺术》在讲一种发现的观念,我喜欢用这句话来做结尾:
        我们有不少书仿佛是由瞎子写的。可这些书却偏偏是写给明眼人看的。这就是出版这些书荒唐之所在。
  •      读文学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果断决定在高考期间端起文学的书,一来找回观察生活中细节的感觉,二来也能”为高考做语料“。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文笔很细腻。他是个社会主义社会的推崇者,也主张体现朴素的人民生活,比如“普利什文的语言是人民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俄罗斯人在同自然界亲密的接触中,在劳动中,凭借人民纯朴、睿智的性格形成的。”顺便也就提到了他推崇自然的美。文学家要用诗的语言来描绘身边的自然,愈活现愈好。
      
       《金蔷薇》里面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描写了。小说中场景的细节,人物的细节都让帕写的十分具体、贴切,很传神地表现出我平常不能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东西。他不爱幻想,贬斥那个“幻想家”爸爸。“想象脱离现实就无法生存。”他立足于身边的观察与实实在在的美丽。他会思考身边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虽然只是以文学的方式来想象。他赞美所有能把事物描绘的传神,能给生活变得更有趣,能用诗来写散文的作家。“对世界的诗意的认识同对世界散文形式的描绘交融在一起,而在这种交融中存在着某种严峻的,有时还往往是森然可畏的东西。”这句话是他在给伊凡·蒲宁作传的时候写下的。
      
       帕主要讲了散文的诗化、虚构的意义、文学与生活关系等等。在序言中译者说《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家本人的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许多大作家的创作活动,探讨写作上一系列问题的散文集。”所以说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的文学技巧。在五月份这个焦躁的时节,静下心来读一点散文和文学理论是有必要的。一来是大学生活过于嘈杂,二来也为自己前段时间阅读的不认真弥补回一些东西(即便只是让自己心里好受点,最终也记不住好看的句子)。不得不再说一遍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又有了观察生活的情趣和兴趣。这对于我是有好处的!
      
       再说说《珍贵的尘土》。这就像是整本书的主打歌一样,拉开生动描写的序曲。那个曾是大兵的夏米,这个清洁工夏米,所怀揣的心从未不是真诚的。里面有一段话很有趣:“按理说应当亲亲小姑娘,可他却一把将她推到老恶婆子跟前,还说什么:‘苏珊,你是个女兵,忍耐着点!’”读到这里不禁一笑,虽然为他从此失去真爱(还真给我此案中了)而感到遗憾,但也觉得他超可爱。不知道人生中有没有那样的金粉让我去积累,也不知道慢慢读下来的书能不能算。但该来的总会来的吧,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让我把他铸造成蔷薇的机会。
      
      
      最后quote一段我最爱的:
      
      我早就发现,奥卡河畔茂草丰美的春泛地上,有些地方一簇簇的野花繁茂地好似一个个单独的生机蓬勃的花坛,而有些地方在普通的青草中间,突然会出现一条由同一种野花构成的逶迤曲折的花带。这从小飞机”Y-2“上看得尤为清楚,这种飞机常常到草地上空去喷洒农药,消灭水塘和沼泽中的蚊蚋。
      
      多少年来,我欣赏着这些由茁壮芬芳的野花构成的花带,在赞叹之余,总闹不清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不过说句老实话,我对此从来没动脑筋去思考过。
      
      后来在普利什文的《一年四季》中,我找到了解释这种现象的答案,这个答案仅一句话,写在名叫《鲜花之河》的那一小节里:
      
      在春汛时一条条水流经过的地方,如今到处都是一条条鲜花之流。
      
      
      
      
      
      
       写文章的时候思维很乱,所以只能用真诚来给它加分了:)
      仅此纪念大一了还要高考的苦逼五月TOT
  •     一个老清洁工。他给一个年轻女孩做了一朵金蔷薇,后来他死了,那个女孩并不知道。一个文学家买下了这朵蔷薇,记下了这个故事。原来在很久以前,清洁工夏米还是大兵夏米的时候,他们就相识了。那时候夏米得了疟疾,不得不回国治疗,团长正好要将小女儿苏珊娜送回去,便托付给夏米照顾。
      
      船上,那当然是很长一段时间,有白天也有夜晚,夏米给苏珊娜讲故事,其中一个便是关于金蔷薇的。那其实是他妈妈讲给小时候的他听的,总之就是获得金蔷薇的人能得到幸福。苏珊娜很喜欢这个故事,在很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她还记得。
      
      那是很多年以后了,复员的夏米身体不好,只能以清洁工的身份勉强生活,他遇见苏珊娜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邋遢的清洁工,而苏珊娜正和他的演员情人闹矛盾。相逢很短暂,苏珊娜被男朋友接走了,但她还是留下了些什么,她说她记得那个故事,她想要一朵金蔷薇。
      
      故事到这里就要进入尾声,夏米自己做了一个簸箕,把首饰店的尘土背回家,夜里悄悄地扬起灰,把金粉一粒粒的分离出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他做到了,后来他完成了这个金蔷薇,但他再也没有见过苏珊娜,很快他就死了。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了一件美丽的事,而对方并不知道。《三体》里云天明送了一颗星星给程心,而程心却正要劝他去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女子毕竟还写了一封信,而夏米到死也没有将蔷薇送到苏珊娜的手上。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可是,故事还没结束呢。文章的最后,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用那个文学家的口吻,为这本书拉开序幕: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拢,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后面的篇章,便是讲这个过程:作家如何从数以百万计的微尘中炼出蔷薇。
      
      《摩崖石刻》从动机开始解剖写作。借用摩崖石刻上的铭文——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来说明“作家的写作不是一种墨守陈规的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作家的写作是一种使命。”
      
      为什么人们要写作?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首先是源于他自己心灵的召唤。当然成年之后,还有时代的召唤、人民的召唤、人类的召唤。他说“使命感和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一个人去经受磨难,创造奇迹”,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使命感是不可丧失的”、“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视作特殊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作为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
      
      使命感,对写作者来说,对现在的写作者来说,好像很遥远了吧。
      
      在《第一篇短篇小说》中,作者又开始讲故事了,当然讲的就是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的诞生,很切题,但和一般的散文写法不同,他动用了很多的对话。
      
      最后,他想告诉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忘掉一切,好像这是在写给自己看,或者世上最亲近的人看的”,因为“在任何作品中,甚至在短篇小说里,都要毫无保留、毫不吝啬的表达自己,从而表达自己那个时代、自己的人民。任何情况——涡轮式不必要地担心在读者面前出丑,无论是生怕重复其他作家已说过的话,无论是对批评家和编辑的顾虑,都不应该阻止一个作家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闪电》说的是构思,“构思就是闪电”。作者引用了一句托尔斯泰对于灵感的定义,他说“灵感就是突然显现出你所能做到的事。灵感的光芒越是强烈,就越是要细心地工作,去实现这一灵感。”这是一个好的比喻,构思和灵感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来时开天辟地,但去时也是招呼不打一个,若要把闪电记录下来,得快。
      
      《作品人物的反叛》当然写的就是人物自己的逻辑,得让人物活起来,这是提纲做不到的。
      
      关于写作素材,作者写了一篇《心灵的印痕》。作者认为,生活就够了,素材不是硬逼着自己找来的。他说“那种硬逼着自己去积累观察素材,一味的四处奔波做笔记的人,当然可以搜集一大摞五花八门的素材,然而这些素材是死的。”
      
      “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这丛花或者乐队中的这两鬓花白的鼓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可以写进我的短篇小说中去,因此分外仔细的,甚至带着几分造作地去加以观察。任何时候不要为了尽职去观察,不要纯粹出于业务上的动机而去观察。”
      
      接着,谈语言、标点符号、细节、想象力、美术和音乐与文学的影响………
      
      如果想要了解写作的秘密,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但不得不说,这种先写一个故事然后从故事中提炼观点的写法已经过时了。实际上,如果你想要了解写作的秘密,那么,你就去写作。
  •     2013.1.10 20:51
       最近的感覺有點停滯不前,不怎麼想聽,不怎麼想看,不怎麼想學。覺睡的有點多,看電影看書似乎也並沒有整理出什麼。剛才提起日記本,拿筆記時才發現,太久沒拿筆了,生疏、驚喜、失望,種種情緒奔湧而來。
       最近在讀蘇俄作家的《金薔薇》,慕名許久的一本書,讀著感覺倒真沒什麼所謂,或許是沒看完?或許是感受不到那種散文詩、詩歌式文字的力量?我想,怕不是,應該是蘇俄作家那種以國家、人類命運為己任,總是把問題上升到某種理想、主義、真善概念等的麻木。作為一個作家,他或許應該是民族的良心,或許具有他人所不具有的特點。但以其貢獻或地位而去邀功請神壇,說大家都向你或他看齊,在我看來,這種行為難免犯了中國式的高大全。
       一名作家,是一個寫作者。他可以是技藝者,有著無與倫比的講述技巧,比如毛姆、狄更斯;也可以是記錄者,有著或悲慘或幸福的記錄,比如索爾仁尼琴;可以是創造者,以筆墨向這世界喧鬧自己的才華,比如曹雪芹蒲松齡;可以是整理者,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比如馮夢龍;
  •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这本书中自陈为探讨文学创造的过程和目的,翻读之下,这本书和其他我见到的讨论写作的方法或者标准的书都不同,作者在书中袒露自己的灵魂,写作之于他,“文学是世界上最壮丽的景象”,是倾注全部身心投入的事业,是他观察到这个世界和他人独具的美丽时,不得不有的倾诉,“当静观美的时候,产生一种惊惧。这种惊惧是灵魂净化的先声。好像雨、风、百花缭乱的大地的气息、午夜的苍穹和爱的泪水的清新,渗入我们高尚的心灵,而永远占有它。”美的感受让他觉得惊惧,但是他又热爱这种美感,渴望在笔下固定美感。如同他在书中讲的那个凄美的故事一样,创作是用微小的金粉细细打制金蔷薇的过程,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偷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者映照在静夜水塘里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尘。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给出定义“所谓经典,就是可以不断重读的作品。这是因为,经典作品永远包含着与人类命运相关的元素,会有信仰,有理想,有爱,有痛苦和牺牲,有和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深切联系。”阅读《金蔷薇》,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他人深沉的热爱,他深味大地繁复和寂寥时的美感,弱者贡献自己谦卑而沉重的情感时的欢欣,人类在命运拨弄下的无力与懊悔,追寻爱情或理想的炽烈的情感。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它不是小说,而是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他是展示自己所热爱的生活的全部,对于人生的未知充满了好奇。
      
       写作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经由他人的作品,我们才看到之前看不到的、被我们漠视的世界。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觉得“只有看到画家的绘画之后,我们也才开始看见,而且惊奇为什么以前没看见。”作家也要珍视生活中的光和色,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世界,作家对于这个世界的感触会非常细致入微。每个人在童年时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带着神奇和秘密的感觉接触和观察世界的这种时候,童年的世界是诗意的。成为作家,需要一直用诗意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作家笔下的世界当然不全部是真实的,想象是中间极为重要的一环。现实世界的墙壁在想象中崩塌。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并没有说文学创造有什么功用,可能不能产生什么用处,“人们常常惊异于那些在生活中不能起任何作用的东西:譬如惊异于那捕捉不到的倒影、不能播种的峭壁、天空那奇异的颜色。”但是,他敏感的笔触描摹凄苦的乞讨的老人,追逐理想而在爱情前退避、背负内心十字架的诗人。可能,所有这些创作,可以带给他人慰藉?“不过只要一燃起灯火,坐在桌前信笔写来,孤独之感就立刻消失了。我不是一个人,我可以从这一间湫隘小屋里和千万人,和全世界说话。”
      
       在作者讲述的一个故事的结尾,他借主人公之口忐忑地表达“您只要说一句话,我便会象妮蔻琳娜一样,越过积雪的山岭,走过干燥的沙漠,到万里之外去安慰您。”
      
  •      《金蔷薇》可能不算是很流行的本子。记得最初,在书店角落偶然看见,竟觉得这书名满是老气,避而远之。高中得以了解,是因为补充教材里出现了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那之后才发现它竟是那样抒情。《珍贵的尘土》让我立刻爱上了这本书。我投身它的怀抱,仿佛投身一个美的灵魂。那时的我甚至没有过多察觉到谈论文学创作的内容。关于美、关于自然、关于人类心中最美好的情愫的散文篇章,就是我对它最初的印象。
       随着阅读慢慢深入,我发现《金蔷薇》关于创作的观点,深得我心。那时正是常常要练习写作的日子,我创作的经历常常在书中得到印证。如书中《闪电》阐释灵感:“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我深以为然。在沉静而漫长的思考里灵感才会闪现。但领悟的一瞬,是无比美妙的。很多个沉浸在写作的夜晚,在微弱的台灯光线下、或在静寥的夜空里长久地凝视,文思泉涌之后把习作反反复复诵读。有时是优美的韵律,有时是深刻的洞见,有时是能让自己都惊喜连连的想象。灵感是全身心智慧和心血的汇集,是无价的珍宝。《一束假花》则告诫我避免一味追求华丽辞藻而言之无物。这样的共鸣有很多。
       而今,距上次翻阅《金蔷薇》时隔已有一年。自己,却跨入了计算机专业,与文学渐行渐远,不再是高中时候心无旁骛的少年。再读《金蔷薇》,共鸣仍在,却竟也生出厌烦之感。最大的厌烦,恐怕就在于太多关于创作方法的内容了。素材怎样积累、细节如何选取,这些对我都无关紧要了。但曾几何时,我正捏笔锁眉推敲字句,托腮于桌前构思行文,怀揣作家梦孜孜不倦地钻研文艺鉴赏的丛书。
       生命里最适宜品味《金蔷薇》的时光很近,但就在刚刚已经永远过去了吧。
       连同岁月,少了了几分沉醉,多了一分思考。
       打开《金蔷薇》读完《珍贵的尘土》的一瞬,我就以为这开篇的首章是《金蔷薇》的灵魂。今天我依然这么认为。而比之“金蔷薇”关于文学创作的比喻,这个故事本身更打动人心。柔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清洁工沙梅的感情仿佛经过作者的温热,汩汩流到了我的心田。这份柔情不甚细腻优美,但却无比质朴真实,没有浮华的外表,而有金蔷薇般的质地。它唤醒内心深处热忱的心肠,使人在感动中猛然领悟并相信,世界上真正有价值的正如同这一份爱意和温情。而且很多细节,如宝石细小却耀眼。大海是油腻的,粗糙的大兵用来为小女孩梳头的梳子是铁质的,记忆里有模糊不清的水洼、有晦暗的金蔷薇闪烁的光芒、还有宛如长久地放在紫罗兰花篮里的发带……这些细小之处,把故事勾勒清晰、填充饱满。铁梳,就正映衬着大兵的柔情。晦暗的金蔷薇的光芒,似乎是暗淡记忆里昭示幸福的错觉,强烈得不可磨灭。而气味消散的紫罗兰香发带,诉说着美好回忆的消逝和永存。这些内涵深蕴的意象,让人置身其中、久久回味。
       《碑铭》把基调放在冬天的波罗的海,那里死寂、黑暗,笼罩着逼仄的孤独。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讲述作家的使命,显得肃穆和苍凉。在课堂上,才明白在苏联文学被政治胁迫的年代里,这样的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多么独特。巴乌斯托夫斯基说,作家从事着让他感到痛苦但却美妙的劳动。因为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和人民与时代的召唤。索尔仁尼琴对巴乌斯托夫斯基是不以为然的。他用近乎拙勇的方式表明自己和政府的对立,流放也在所不惜。但通过《碑铭》,我看到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信念里也树立着一座坚强的碑铭,时刻敦促和鼓舞他去担负起不可逃避的使命,如同文中诉说的德克尔、梵高和普里什文一样,为之坚持、穷尽一生。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的良心,而巴乌斯托夫斯基就是俄罗斯文学的清风暖流,在盲目火热的歌颂之外,吹拂焦躁的心田,在政治压抑的寒冬之中,为人民带去温暖。索尔仁尼琴的文学,最终写给历史、写给后世,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文学,写给美、写给文艺、写给那个时代惶恐和麻木的人民。索尔仁尼琴揭露阴暗的丑恶、发出愤怒的呐喊,而巴乌斯托夫斯基则仿佛面带着会心的微笑,为善良和美点亮火把,唤醒瑰丽的想象,展现自然的富饶,给人慰藉和信心。索尔仁尼琴有誓死捍卫的原则,巴乌斯托夫斯基也有终身不放弃的使命。
       尽管从某种角度,《金蔷薇》是局限的。它忽略社会现实的矛盾、沉浸在发现美、创造美的理想主义的世界里,缺乏所谓战斗力,因而在这个日渐浮躁、功利和复杂的社会里飘摇不定。比如我,曾经在安稳的高中时代可以把精神世界寄托其中的少年,再也不会把它作为精神世界的全部追求了。但是它在那里,成为精神核心的一个部分。它陪伴过青春里文学的梦,诉说着人心中最美的情愫,保留孩童般天真的想象,标志着诗人、作家这一职业光荣的使命。这些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即便有时会被埋没。
       也许,我很少会再打开《金蔷薇》这本书。也许,再打开时,也只会翻开第一页,仅仅重温《珍贵的尘土》这短短的一篇故事而已,不再继续翻阅。但我能肯定,这本薄薄的书,会一直在书架上。因为,这本书的存在,就意味着有一些纯粹的事物没有被放弃。
       在我心里,《金蔷薇》就像永恒的祝福,祝福着全人类的幸福。
  •      一朵美丽的金蔷薇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美文集。带给我们不仅是美的享受,更点燃了写作的美好梦想,只要肯写便能成功的画面时常浮现眼前。为什么用“画面”这个词而不是“幻想”,因为这个梦想是如此的真实与具体。
       沙梅的金蔷薇是金子打造而成,毋庸置疑是美丽的,然而这个美丽却饱含着沙梅对苏珊娜的真挚感情,没有这份感情的附带,这只金蔷薇不过是一块金子。
       看完沙梅的故事令我马上想到了老家村子里一个老光棍的故事。老光棍是一个画家,年轻时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在那个年代擅画毛主席肖像而出名。画家的具体作品我这年龄的人未曾亲见,至今仍可得见的是附近村庄画在墙上的计划生育宣传画,从那已不太明晰的画幅仍可见画家当年的娴熟技艺。
       其实老光棍是结过婚的,对于这一点我也是在老光棍自杀之后才得知的。那一年画家自杀了,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不是因为一个伟大的画家自杀而引起的,原因却令人唏嘘。在整理画家遗物时发现了一副美丽的画卷,画中是一家四口欢笑着在一片白桦林的野餐,旁边有题款:“献给一个无法挽回的承诺”。正是因为这一题款令画家死后再次成了当地轰动的绯闻。
       这要从画家年轻时说起……年轻时候的画家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温柔贤惠的老婆,乖巧听话的一子一女,幸福不过如此。画家也十分满意自己的生活,偶尔出外画幅宣传画,大部分时间属于家庭和自己自由创作。常理来说,这样的幸福应当会持久下去,然而生活比戏剧更加戏剧化,问题在画家身上慢慢暴露出来。
       那个年代我们村子每家几乎都有一口水井照顾日常的饮水和生活。画家家里也有这么一口井突突的在院子中央,井口是用青石筑起高于地面半米,井上用木板遮盖起来,用水时掀起木板放下水桶提水。院子里种着花花草草,一派田园风光。后来画家在井的旁边挖了一方池子,用水泥抹平,每天从井里提水到进池中。然后在池子里养着金色的鲤鱼,到夏天的时候池子中间长出了莲花,有粉红色有白色的,淡淡的荷香飘逸半个村庄。池子的周围开满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朵,“洋鬼子花”繁育能力最强,不出两年满院子都是,进了院门最担心的就是会踩到这娇艳的花儿。
       一眼望过去,整个院落美不胜收,相信画家画作里不会缺少这个院落。这一切都很美,也很正常,然而在这美丽之下隐藏着一个画家的怪癖。一直想如何表达这段描述,前面将这一个院落描绘的美轮美奂,却要说一个破坏这一画面的所谓怪癖,实在于心不忍。没办法还得继续把故事讲下去,画家的怪癖是要他们全家饮用那池中水,喝水、洗衣服做饭都要用这池子里的水。为此画家还将井盖加了把锁,需要向池中加水才会打开井盖提水。至于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只能说这是他的怪癖,也许这样属于“自然派”,谁能说清楚呢。老婆孩子当然不会违背画家的意愿,尽管有些许不情愿。全家人一直喝池子里的水,倒也没发现有人生病,姑娘却越长越水灵了。
  •     作为一本探讨文学创作的散文集,《金蔷薇》中却难以找到教条式的理论与指导类的言辞,而从作者的经历、创作等故事说起,让人跟随作者穿行于冬日海岸、夏日森林,与高尔基、蒲宁、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等文豪隔空交流,使阅读的本身成为了一场穿越爱与美的人文旅行,并在这场旅行的盛宴中感知到文学之花从萌芽到绽放的珍贵过程。
      
      《珍贵的尘土》中,清洁工夏米对于苏珊娜之爱就像一条壮阔却平静的大河,掀起人心中的温情与感动。而对于帕乌斯托夫斯基来说,作家对于文学之爱,正如夏米倾其人生的每一个日夜筛选尘土中的金粉一样,在创作的生涯中用生命打造着文学之花。这篇小说的最后四段,使人忍不住反复体味作为文学象征的“金蔷薇”——它细琐的锻造过程,以及它为人们带来的福祉。
      
      “每一分钟,每一个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的金粉。
      
      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选着数以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集起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夏米的金蔷薇!我认为这朵蔷薇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创作活动的榜样。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花过力气去探究怎样会从这些珍贵的微尘中产生出生气勃勃的文字的洪流。
      
      然而,一如老清扫工旨在祝愿苏珊娜幸福而铸就了金蔷薇那样,我们的创作旨在让大地的美丽,让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的呼声,让人类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像不落的太阳一般光华四射。”
      
      从摩崖石刻的铭文中,作家以渔民征服大海的英雄气概写道:“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之所以有这样的气魄,是因为作家深信,写作是一种使命,是自己心灵的召唤,是自己时代与人民、人类的召唤。“使命感与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一个人去经受磨难,创造出奇迹。”
      
      在使命感的召唤与驱动下,作家以从童年时代即获得的诗意去理解生活、观察生活,并为着召唤人们起来为争取欢乐的、理性的生活而斗争,与沙漠、战争、不公平、轻侮等所有使人悲伤、痛苦的事物作斗争。这一切便形成了构思,把作家有关美好的大地的想法,使大地不致贫瘠、干枯、死亡的热望聚合在周围。
      
      当列车在雨中穿过森林,作家通过画家的眼睛写道森林及云翳、闪电的光影颜色的变幻,大自然之美成为语言结出瑰宝的矿藏;在夜行的驿车上,童话诗人与美丽女子的邂逅在黑暗中迸发出想象力的闪光;从勃洛克到莫泊桑,从雨果到尤里·奥列沙,从普里什文到亚历山大·格林,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天才的肩上看到文学更深邃的奥义。
      
      要对这样的一本书写书评,无论什么样的文字都显得相形见绌。因为它本身即是字字珠玑的文学札记,文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爱与美的诗魂。就像一朵饱满的金蔷薇一样,只能端详它美丽的花瓣却不敢轻易触碰那些闪着金光的枝蔓。惟有以一颗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捧起前人的杰作,即便没有成为作家的天赋和意愿,也要以这份爱与美写意生活。
  •     歌德曾说,在一个民族里,翻译家算是半个先知。老翻译家们的心血是文明的传承,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功又何止当代。但瞧瞧现在的翻译,孟子译成"孟修斯",一阶矩译成"第一时刻",这样的译者,再学富五车也是单薄的,经不起考量的,这样的译作也只能带去更多的误解。不仅翻译事业,不论从事何业,必要先完善自己的人格。傅雷先生曾对傅聪说,你要先成为一个人,再成为一个音乐家,最后成为一个钢琴家。恨此间再无大师。
      
       至于某些老师,留洋归来竟不通国语;某些外企高管,背景丰富却不晓鲁迅。则实为笑谈。
      
       计量课读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感于李时先生隽永之译笔,遂发此叹。
  •     如刘小枫在序言中所说,我们这一代人未曾与苦难有过“患难之交”,相应的,我对前苏联作家并没有上一辈人的那种亲近感,所以时至今日我才读到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相见恨晚。一直想为《金蔷薇》专门写一篇什么。因为我在这本书里体验到了奇妙的浸润感,不光让我窥见作家如何以“以写作为生活方式”,更是每个立志创作者的指明灯。它比《再活一次》的书写要来得更加绵密、扎实,帕乌斯托夫斯基清丽而无保留的叙述,像一座遍布无数分岔小径的森林,让我想从每个方向都探究一番。密密麻麻的便签纸,便是例证。与书独处的时间是快乐的,而不期然能与一波共振频率相会,更是阅读带来的更大馈赠。
      
      写作之于生活,仿若第二重生命,这就是娜塔莉所说的“再活一次”吧。 人们印记中的那种“坐在桌前,抱住脑袋,或者孤单地、粗犷地徘徊彷徨,喃喃着自己的思想”全然不是作家的劳动状态;相反的,“构思的的形成和它的充实是每小时、每天,随时随地在每一个偶然的机缘里、劳动里不断进行着的”,作家始终浸润于俗世生活,过眼一切皆以人心的加工、语言的复刻,从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面貌。我总是喜欢将创作比拟为“时间凝固术”,不光是因为人们在专注中感受不到时光的飞逝,更因为创作的“成品”如此个性化地记录了你所花费的时间。
      
      人们总认为创作是需要灵感的,而在辛波丝卡关于“灵感”的诠释里,“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工作的人:醫生,老師,園丁……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終止的冒險”。从这个意义来说,万物皆素材,生活即创作,专注即灵感。每个人在自己所专注的志业上有所创造,就都是值得掌声鼓励的行动。只是我个人的兴趣点正好落在了《金蔷薇》所论及的谱系内而已。
      
      多说无用,如何实作?从小学的语文课到大学的中文系,我们所接受的教育甚少提及写作作为一种纯净的生活志趣乃至生活方式。在此要隆重推荐一下李建荣老师的写作教学实践(http://lijianrong.blshe.com/old/),在一片浮躁之中,是何等的诚恳,但也是何等的孤独。
      
  •     淫雨霏霏。从单位走出来,东边的天空犹如夏天即将雷雨的天色,空气中带着雨的气息。只是空气还凉,期待夏天的到来。
      
      读《金蔷薇》,窗外的树枝正在萌发着春意。我忽然想到屠格涅夫那篇:《蔷薇花,多美丽,多鲜艳》:
      
      蔷薇花,多美丽,多鲜艳,
      春天的花园里,花儿迷住了我的视线,
      我请求春天的严寒老人,不要把花儿触摸……
      
      如果说单纯从写作目的而言,我并不喜欢这本为写作而说教的书。作者把写作写的过于朦胧和神秘,过于地烟雾最为广大的读者。但是,书写的实在太美了,已经完全让人忘记它是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书,而完全可以把它当散文或小说来读,怪不得作者自己都视其为中篇小说。
      
      最喜欢其中的三篇:《珍贵的尘土》、《利夫内的雷雨》、《夜行的驿车》。
      
      《珍贵的尘土》,是一个隽永的爱情故事。也许有人会说夏米之于苏珊娜并非爱情,但我觉得那便是爱情。读这个短短的故事,让我回想起了读《茵梦湖》的感觉,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很精妙与流畅。又让人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那如同纯洁月亮的金蔷薇花,与少女苏珊娜的形象重叠在一起,一个乞丐也是会有最高贵心灵的。
      
      《利夫内的雷雨》中安菲莎的决绝的爱情让我敬佩,好样的!虽然让人痛心,觉得也许并不值得。
      
      《夜行的驿车》是我最喜欢的三篇之一,讲的是安徒生的故事。安徒生创作了许多的童话,英俊的王子,漂亮的公主,但是实际上却是很丑,除了一只清秀的鼻子,“又细又长”,“十分腼腆”,“罗锅儿“,而在创作中他把自己想象成永远年轻活泼的美男子。在从“一朵正在凋谢的荷花”威尼斯去往维罗纳的夜行马车上,在没有灯光的黑暗中,他遇到了埃列娜,一个真正爱他的姑娘。然而在现实的爱情与为了心灵之光的创作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姑娘也理解了他,他们爱慕了终生,却从此未再见。作者最后引用安徒生的话说:“为了这些童话,我断送了自己的幸福……我的朋友,您要善于驾驭想象,使之用于人们的幸福,也用于自己的幸福,切不要用于悲哀。”
      
      想起海子的《给安徒生》:
      
      让我们砍下树枝做好木床
      一对天鹅的眼睛照亮
      一块可供下蛋的岩石
      
      让我们砍下树枝做好木床
      我的木床上有一对幸福天鹅
      一只匆匆下蛋,一只匆匆死亡
      
      让我们砍下树枝做好木床,这个童话编织的幻想之床,大约能领会一些意境了。幻想的天空充满了色彩,现实的大地却是枯萎的。只是我觉得,安徒生不应因为此事而有什么遗憾。人生短暂,总有取舍的。天才是稀有的,我们大部分俗人还是应该遵循世俗的幸福。
      
      开始读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
      
  •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的《一部中篇小说的写作经过》中提到一位少女被淹死后的情景。他写到:
        “她躺在棺材里,显得说不出的美丽,一双浸湿的沉重的金色辫子搭在两边,惨白的唇上挂着一抹歉仄的微笑。
        有一个老婆婆对我说:
        ‘你不要看她,亲爱的,不要看。因为这种美看了使人心碎。最好别看。’
        但是我不能不看安菲莎。我生平第一次亲眼看到那比死还强的无限的女人的爱。”
       其实,为爱殉情的少女在这个世界并不少见,但令我心灵震颤的是,从那老婆婆的嘴里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因为这种美看了使人心碎”。
       如果,是发生在中国,不论是农村,城镇,我们的老婆婆们或我们会说什么呢?最多,不过摇头叹息说:“可怜啊(如果是四川,就是‘造孽哦’)……”然后议论一番,纷纷散去,甚至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周围的人们,获得了好奇心和道德上的满足感。会有一个人真正去体恤她,发觉她的美吗?
       真正的悲悯不是口头表达的同情,那种同情还是廉价的,是自己高于他人处境的优越感。真正的悲悯是在深深了解并体味他人的苦难,用爱去了解另一个个体。
       “因为这种美看了使人心碎。最好别看”。是的,一个俄罗斯的乡下老婆婆说出这样的话,让我的心热热的酸楚起来,这是怎样的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又是怎样的信仰和荣耀啊。
       《金蔷薇》写于苏共专制时期,但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却在看似谈论文学创作的随笔中,展现了人性在被圣灵的光辉照耀的悸动与震颤。正如《珍贵的尘土》,帕乌斯托夫斯基本人就是那位退伍兵夏米,这个笨手笨脚历经炮火洗礼和生活磨折的老人,为了苏姗娜这个小女孩,他把这些珍贵的黄金微尘收集在了一起,将其铸造成一朵金蔷薇,插在耶稣受难的十字架上……
      
  •      对于童话,自始自终有种偏爱。而这本金蔷薇,给了我们一朵童话中的花朵,让我们的心灵被润泽的温柔而敏感。只要是有心采撷那多花儿的人,有谁能够不想化作信使一早告诉那位姑娘金蔷薇的美丽呢?
      
       这是一本关于文艺创作理论的书,可它满篇却是词语隽永美丽的散文。作家之于文学,正是要在灵魂中涤荡纯净,要在童话般炫目迷人的外衣下写下最深沉的美。
      
       “是时候了,该是恢复对梵高、高更这样一些美术家的公正评价了。”无论冷静思考还是文学经验都取代不了使命感,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文学一刻钟也不能沉寂。波罗的海荒漠般阴郁的冬日正照耀着一座小小渔村。那里年年晾晒着渔网、日日飘动着炊烟,一代代历经海难的渔夫在岩壁上刻下铭文。然而作家应该把那忧伤的墓志铭当做卷首寄语,在那如爱情般的热烈、却比爱情更为持久的情感之中浇灌出那动人的芬芳。
      
       诗性之于每位作家是一种怎样的机遇呢?暮春时节的鹅黄嫩绿,夏日午夜凉爽的风与夜夜不息的蝉鸣,深秋时分高远清朗的天空,寒冬时候的枯枝横斜的街道,大自然的声色光影,只能令人目迷五色,全都化作绵绵心事与浅浅哀愁了。更有那一种无可名状的激情在身体中横冲直撞,想象力肆意涂抹着画卷,在束缚之中,渴望山、渴望海,所谓的异国神秘感驾着一辆长着翅膀的神马,来迎接那懵懂的少年之心。
      
       可是到底要成熟,是该告别“为赋新词强作愁”的少年时代了,青春的哀愁毕竟太轻了些,现实的生活还是会如俄罗斯的寒冷一般让人颇生一种沉重之感。在宗教的冲突之中,在社会习俗的偏见之下,人性中的暗流涌现,如花般的生命陨落。原来爱情并不是垂死的百合花的苦楚,而是一堆粪便,人们扔向美好的、一往情深的女人身上的一堆粪便。这沉重的悲剧之感便酝酿在作者心中,只等哪天火光电石般的迸发,阳光下的一滴水便可折射出整个天空的色彩。这中间的过程呢,只是咬着一支铅笔,在一间山中小屋中四处踱步吗?不,苦思冥想不能迎来长着双翅的灵感之神,只是需要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真真切切地去体味生活,灵感不在于一时之癫狂、它实在是一种持续地严谨状态,活跃地接纳印象、敏捷地理解概念,它将我们的内心世界变成一件调好了弦的魔法乐器。
      
       灵感之神到来,一张曲谱一泻而出,主人公、事件、场景一幕幕在草稿纸上登台亮相。现在,听,这件乐器要发挥魔力了,主弦律开奏了,动人心弦,主要人物开始活动、语言、动作如音符般起伏。可是等等,有些魔幻场景出现了,演奏之时,有些音符竟然逃离了五线谱的束缚,飞跃起来了,而演奏家也任其飞跃,因为那是多么美妙呀!所以之于作家,有时一不小心,次要人物竟会排开数众,擅自当起主人来,整个作品随之改变一些格调。“人物反叛作品了”,安娜·可列宁娜最后竟然卧轨了,多么令人哀伤。
      
       美妙的音乐不止于主旋律,好的配乐总会平添几分色彩。有时甚至有喧宾夺主之效。好的语言便能起到如此润色之效。它从哪里来?对于作者而言,字字玑珠的俄罗斯语言为何那样美?我们又该怎样揭开抽象形式表达的外衣,去触摸语言的质感呢?“那年夏天,我通过嗅觉、触觉和味觉,重新认识了许多词”到大自然中去吧,去亲临每一场雨,毛毛雨、骤雨、太阳雨、斜雨···领略每一种雨所包含的诗意,大自然之生生不息,语言便会永远跳跃着,流动成美妙的音符为那魔乐之声增光添彩。只有作家自己真切感受到笔下每个字眼的内涵,读者才会被作品的力量、情绪所感染。
      
       观察、感受、还需要想象力,当安徒生选择离别爱情之时,维也纳全城响着晚祷的钟声,他为童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是什么在触动我们的心弦,俄罗斯以及西方文学中的巨匠,他们质朴、可亲,悲天悯人,用文字写下我们心中的欢乐与哀愁,带给我们尘世洗涤之后永恒的宁静。他们洞察一切、自然的瞬息万变,人性的神秘莫测,他们是神奇的魔法师,可以为每片陨落的秋叶写下诗篇,可以为每一张结着欣喜或忧愁的面孔写下故事。
      
       这本书,不经意之间拿起,却不愿放下,随意翻到一处,很可能都会有意外的惊喜或情感的共鸣。当一天天忙碌的日子追赶我们之时,有时会向星空找些慰藉,只是忽然有一天,不愿再只看渺渺的星空,只想茫茫的人生,却想知道每颗星的名字,听听每颗星的故事了。
  •     记日记的人,确实见过不少,日日记的,非常佩服那毅力,尤其佩服他们愿意在深夜用紧张的时间,认真做这一件无法展示的事情。这和博客的性质完全不同。
       关于日记本,小学中学,算起来有三四本。可是延续了几个月,终于都没有坚持下去,而其原因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记日记这一行为,实在是容易引起我的强迫症。在第一天,可能只是几件有趣的事情,忍不住认认真真写下来,但是一旦审美的开关被打开,那运转就开始无穷无尽,从第二天开始,事物开始拥有源源不断的激励,我的触感变得异常敏感,对于所有的细节都有了超乎平常的感知,连语气的变化都会像一阵狂风让我颤栗不止。我不能抑制地感知世界,感知一切,所有的微弱光芒都被无穷放大,我渴望把一切都记录下来,任何事情都拥有无比强大的美的含义和意义,使我忍不住相信,这一切的片段都对我的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如果不能全盘记下来,权衡彼此就是一件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必须随身带着本子,每过几分钟就要把说过的话,发生的接触完全照实记下来,我不能停止,而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让我不安和烦躁。于是到后来,我发现我唯一能做就是不断的记录,别的事情完全不能进行。可即使我坐着一动不动,思想的盘旋也使得笔头必须在场。我变成疯狂的机器,而相机和摄像机都会断电或发生障碍的一天时间,便也是我无法承受的长度。
       这一切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停止记日记。只要这一细节遴选的过程停止下来,我就不会被选择困难症折磨的无法理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常常担心,这是不是什么可怕的病症?我的焦躁,暴躁脾气,无耐心,都在此刻显得如此不合理,反社会。可我必须生活。
       《金蔷薇》中写道作者对契诃夫的情感时,写了一段自己和一群作家的故事,这一段故事成功安慰了我。我把它抄下来,带回了家,呈现给你们。
       “我们许多人都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把电话号码,一些想法和印象,用三言两语记在香烟盒上。可往往事后就把这些香烟盒弄丢了,于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少日子就一股脑儿随着香烟盒一起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其实,一天的生活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短促。你们不妨试着去回忆回忆随便哪一天的情况,一分钟也不要漏掉,把所有在那天遇到的人,谈过的话,产生过的想法,有过的举动,以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和精神状态,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的,统统都回忆起来,那你就会深信,要再现这样一段时间,就得写一整本书,如果不说是两本的话。说不定甚至要写上三本!
       “有一天,契科夫的传记作者亚·约·罗斯金建议我们这些聚集在雅尔塔作家之家过冬的人,都来从事这一如果他所戏称的“写作”。
       “我们欣然接受了罗斯金的建议。每个人都开始写起各自的《一日之书》来。但很快大家都搁下笔不写了。原来这项“写作”极端困难,连那些写作技巧高超、卓有经验的巨匠也几乎力不胜任。它要求不间断地进行紧张的回忆,尽管免去了作家呕心沥血地思考题材、情节和结构这类伤脑筋的事——因为这一切都由生活本身向我们提供——可仍要花费许许多多时间。”
       作者说到不少其他的事情,都是和伟大作家的交往(尽管这“伟大”只是教育部所谓的伟大作家,并不是我所认定的),而他喜欢的消遣之一是拜访名作家的故居,其二是在一个世外桃源的好风景中独自写书。周围是孤单的人,停滞不前的时代,衰败因此安稳无比的郊外,没有政治,经济,人际交往,风暴。以我的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作家可以认真感受穷苦,痛苦,孤立,绝望,欣赏其中的美,成就不道德的伟大作品(伟大作品和伟大作家的日常必定无法具有参与感极强的道德,否则他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出色的旁观者,读心师,记录员,而呈现自然本身一样感染力不可比拟的真实感,详细可以参见《金蔷薇》中写的契科夫的一则轶事,他如何让一个充满爱的纯洁女子成为妓女,而另一个故事中巴尔扎克做的更为绝妙)。
       每读一点都有很多感悟共鸣。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     同步读《金蔷薇》,这本书果然很棒,说是《译文经典》,果然名不虚传。原本因为是俄国人的作品,我以为会很有距离感,如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感受到的,但是因为这本书讲的是作家的写作,因此还是能有共鸣的地方。
       叫好和共通的地方不少,本应该记录许多,但是特别值得书写的话,刚刚才看到。
       我自然不是作家,只是偶然的写作者,如果我发现自己的灵气能够长久而丰沛的写作,我现在就不会杵在这里。一方面,我既长时间的被“不要把自己的写作冲动当成写作天分”这一魔咒所萦绕困惑,另一方面,我也在以前说过,微博毁掉人写真正文章的能力,而博客磨损人写小说的灵感。
       我如此希望得到一个朋友,可以交换读书,互相的书橱便互相拥有,谈谈各种读书的事情(而我以同样的热情渴望一个给我讲述画,历史或音乐的朋友)。书本不会失望,激怒,比较,责备,评价,辜负,与之相关的生活也显得和平,永不背叛,堪称最忠贞的婚姻。也许这是自我蒙蔽,导致最终的情感爆发致命至极。而本人是如此的不近人情,过于冷漠或过于尖刻(无法谈论读书以外的事情,因为那些因刚愎自用而搞砸的事情已经使他绝望和发疯)。
       此话不提。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本书的163页写道:“列夫·托尔斯泰只在早晨写作。他说,每一个作家的头脑里都居有一名他私人的批评家。这名批评家往往在早晨求全责备,而一到夜间就呼呼入睡。因此作家到了夜里就如脱缰之马,无所约束地信手写出许多愚蠢和多余的东西。”
       这话多么使我感到不再孤独,而这既是读书的好处。我自然已经反复抱怨过,每到晚上,伙伴们总无所事事,早早入睡,而我因为不会骑车,步行缓慢,总最后一个才得以洗漱入睡(而这时等待的幸福在于我还能读上几页《金蔷薇》!)。还得害羞的藏在厕所里处理我塞的满满的牙缝,因为用起牙线来得张大嘴,口水流个不停,自然无法白天当众处置。在关灯之后,人们的呼吸都逐渐平静,而楼房隐没自己的轮廓,致使不同颜色的灯光变成奇幻的影像,使我像浮在空中。我感受着床边夜晚远处的光和隐私的庇护,就开始疯狂的汹涌起各种写作的念头,想写诗,写小说,写明天的日记,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象开头,每一处遣词造句,每一个细节处理。可我动弹不得,无法记录,只能反刍思想,期待天明。第二天愈是功课繁忙,我愈有想不完的话题,然后遗憾不得完满。这时的思想总是更加自由,更加暴露,更加无所顾虑,因为它如此的感受着天明相对于命运的比喻,一个完全新的开始,一个新人生。它因此激情四射,信心倍增,热爱和感恩于自己的存在。我没有说到梦,是因为最近那些经常激起我写字意愿的梦,似乎变得更加容易遗忘。
       醒来之后,就开始责备自己思想奔放,想法幼稚,不可示人。我晚上记起的任何写作内容,一旦在早上变成现实,就显得乏味无聊,多是自言自语,没有新内容,仅仅读一小段新闻,也能说起多年前的旧想法,反复唠叨,一话多说,提醒自己人们永远会忘记。这使得批评家到处游荡,四处指责,使我变成一个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的沉重肉身。我需要目光的远离和个人生活的肃静,才能重新开始那些贫瘠而快乐的想象。
       贫瘠,确实,贫瘠是导致那冲动永远无法变成天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康在前面还提到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守护神的任何文章都能及其作家写作的欲望,尽管两人的写作内容风格和内容可能会大相径庭。这也是实话,高中时,我的守护神是纳博科夫。我至今都看不下去《洛丽塔》,无法接受长篇小说漫长的叙述一件事情,只是迷上他的短篇小说,却读得不多。而守护神的证明在于,我读了多少篇他的小说,自己就能写多少篇。我很高兴遇见纳博科夫,乔伊斯和海明威这群现代作家,他们实在告诉我,具有欣赏价值的短篇小说不需要曲折故事。
       此书还有许多妙语,我不准备一一用我乏味的人生经历去论证,此外,作者语句即使通过翻译,仍然保留美感和流畅。
  •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它谈论文学写作,从一个作家的角度;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看过之后,我猛搜作者的其它书籍(然而未果,无货神马的...),想知道作者本人功力如何;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充满着作者对文学的深切的爱;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不吝赞美之词,献给作者所提及和崇拜的每一位作家;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只从文学写作去评判,而绝不是八卦或者花边。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看罢之后,想扩展去选读作者提及的那些作家作品。
      
      这是这样的一本书,让你阅读过程中始终充满了对作者的尊敬,时而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小遗憾:苏俄作家的部分名家只是一笔带过,也许另有评价打算,也许名家实在难评,也许已然公推无需评判,我不得而知。
      假如作者把其熟识的作家都汇聚到一起评判成册,那么某国人士的排行榜啊藏书之爱啊统统可以烧火煮茶了,可惜并没有假如。
      
      阅读期间,我破解了多年以来困扰我的谜团,也就是给“为什么我们的现代当代作家成大器者凤毛麟角”找到一个答案:对生活的爱,对这个民族的爱,还远远不够!
      
      批判总是多于热爱,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可想而知的将来。
      这姿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一生的拙劣。
  •     我觉得我看的版本应该是第一版李时译的。据说戴騘的版本最初译为《金玫瑰》,基于巴氏晚年修改后的原稿。
      
      文笔优美,举例浪漫,翻译精到,可以当作散文看,可以知道很多作者的八卦野史,但实际上它是作家对于写作者的经验之谈,至少作者本意如此。
      比如书名金蔷薇,同时也是第一章的标题,巴氏非常巧妙地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哀而不伤,却在最后告诉我们,其实这个故事说的是一点一点的努力,最终能够创造出美丽的金色蔷薇。同理,写作需要平日细致的积累,要像个“拾垃圾的人”,最终才能厚积薄发。
      
      其他的还有关于如何遣词造句的,虽然说的是俄语方面的语法,但语言这种东西还是有通用的。细节描写以及想象力的力量,都是老生常谈,巴氏文笔带着女性的琐碎的优柔,以讲童话般唯美的态度再叙述,就特别有种宁静辽远沉浸入心的说服感。
      
      最让我喜欢的应该是第十六章关于安徒生的故事。完全可以当成短篇小说来看。其实了解安徒生生平的人应该知道,更大部分作家一样,他用自己的笔触构造了一个个奇妙的童话世界,但他本人却贫穷潦倒,口拙笨钝,样貌丑陋。他身高190cm,即便在当年的欧洲,也属于怪异的巨人。他年轻时去好友家作客,给好友的女儿讲故事,在一个个故事里,他爱上了她,却最终没有结果。往后的日子里,他四处漂泊,认识新的陌生人,爱上那几位女人,沉默寡言地离开。他一生未婚。按照教科书里的话,便是,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们。
      他和童话谈恋爱。
      而他的确是将人生大部分时光扔在旅途上。这跟本书里的那个故事倒是出乎相匹。而那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无非是,现实的爱情终将腐朽,而想像中的美丽故事却拥有更加永恒的力量,所以他没办法留在那位夫人身边。他要创作更多的童话,让更多的人看到夜色里的幻想。
      
      紧接之后的那一章,是各个作家诗人的小传。巴氏说,他希望有一天,能将自己了解的每个作家都写个故事,虽然这些小段子不是我以为的那些八卦野史。
      
      对我而言,这本书并不算是关于文学创作的经验之谈。要我说,它并没有特别深入地系统介绍要如何写好一篇小说──这样的指导应该是永远不可能有的──所以,它是一本散文随笔,启迪你应该如何在缓慢的构思中让闪光的瞬间随灵感流淌在笔尖。
  •     在中学的语文课外里读过第一篇的《珍贵的尘土》,但是我忘记是不是有收录最后作家一段。
      小时侯在电台听过第二章 《碑铭》的前半段,还能记起广播员抑扬顿挫的读着 “纪念那些征服了海和即将征服海的人"。
      另外,看过一次王蒙的讲坛,说的莫奈画伦敦紫雾的事儿,估计也是这里来的。
      作者对托尔斯泰比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视的多,不过现代口味变了,就douban来说陀比托更加重视。另外本人文学水平也有限,看了说了一堆堆苏俄的作家有点头疼。
  •     2011年清明之后的一周,我回了次家,跟常驻多年的水果店老板说话,他说,你什么专业的。——中文。他拎着我选好的水果去过磅,边走边跟我说,中文,现在不吃香喽。
      这个夏天,我陪我妈去买水果,刚刚洗完头,在水果店门口撩拨起湿湿的头发,试图让自然风卷走水滴。老板娘看了我一眼说,你还在读大学么?你什么专业的啊。——中文。老板娘说,中文好啊。我说,是么?上次你老公还略带鄙夷的跟我说不吃香呢。她呵呵笑了,说,我觉得挺好的。
      
      两次,我都没有表态过。
      
      借一句话说: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得水,冷暖自知。
      
      当然了,我也不能够每时每刻保持对自己专业一致的态度,我也感恩过,焦躁过,自暴自弃过。但是不得不承认,更多的时候,是美丽的心情。
      
      一本好的书就像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朋友,他崇高的追求总让你内心的向上的因素沛然莫御。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在行走,每走一步,都看到新的远景,新的道路。这些道路通至哪里还不得而知,但必然会让我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提供给我思考的养料。(这几句话是模仿作者在“与自己话别”里的,他的文字优美饱满,我想我的心情已经被他的语言涵盖了,我用再冗长复杂的词句也无法像他一样真切的表达出我行走时候的收获。)
      
      刚刚说他的文字优美饱满,我随处翻一段便能让你同时感受到他获得美的眼光:
      
      那时正值夏天,空中飘着一朵朵蓬松的浮云,将透明的影子投在莫斯科河对岸繁花似锦的翠绿的山岗上,使一座座山岗益发灿烂了。阵阵熏风拂进屋来。
      
      作者自己说本书不是理论性著作,更非教科书,而不过是一篇札记,漫谈我对写作的一些看法和我的创作经验,如此而已。
      
      说实话,我现在甚至都不记得作者如何谈灵感,如何谈俄罗斯人民丰富有诗意的语言。
      然而全书贯穿的对美、对崇高、对艺术的追求是不会忘记的,哪怕语言层面上面的遗忘,思想上面我还是记得了。
      正如阿尔及利亚友人为加缪立在立帕札的纪念碑上的文字:在这儿我领悟了人们所说的光荣,就是无拘无束地爱的权利。
      
      作者在“早就打算写的一本书”里面罗列的作家都是大地之子,都在用自己的思索,用温存、深沉的爱“照顾”着这个世界——不知疲倦地。
      
      (格林)这个命途多舛的孤僻的人,虽然遭受了这么多苦难却仍能始终保持丰富、纯洁的想象力这种伟大的天赋,却仍能保持对人是信任和羞涩的微笑。
      
      我们知道,我们为之奋斗的未来,产生于人类的不可摧毁的天性——善于幻想、善于爱。
      
      
      这个夏天还是依旧有很多事情牵绊我,我中途试图过想要逃跑,但是一来是由于害怕,二来是由于一旦开始了,责任就必须担当。我很难说这些琐事没有完全影响我的心情和阅读,也由于其他的学习,我阅读这本书也算比较仓促,但是我并不打算迁延我的笔记,是害怕等待再次阅读之后,会不记得最初的体验。
      这本书太丰富了,在匆忙的今天,我只随着脑子里出来的思路随笔写出一点。
      
      以蒲宁的无题诗结尾:
      麦穗、芳草、蜜蜂、花木,
      蔚蓝的天空,中午的酷暑······
      大限一到,上帝便问游子:
      “你在尘世生活得可幸福?”
      
      可我会把一切忘掉,
      只记得芳草和麦穗间的那条小道,
      甜蜜的泪水使我来不及回答,
      就伏倒在仁慈的膝下颂祷。
      
      
      你是最美的金蔷薇,期待下一次的悦读。
  •     说起《金蔷薇》,还要提到我的语文老师。作为高一我的语文老师,光伟老师送了我这本书作为作文被选登在文集里的奖励,我也荣幸地成为了全班唯一得此殊荣的学生。帕乌斯托夫斯基我之间没有接触过,听说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个背了我一个下午的名字现在注定被我记住。因为他指点了我该如何写文章,如何提高,如何满足以飨读者,如何写出感情,如何注意文章的细节,如何提取素材,如何注意句读,如何.....成为一名好写手。我想,不论是谁,文章写得好坏与否,都应该读读《金蔷薇》,让它洗涤你的心灵,成为你阅读写作的舵手。
      这是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帕乌斯托夫斯基是苏联文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也是一位在社会主义极富有规律性制度性下的一位鹤立鸡群的作家。他喜欢在白天写作,在安静的森林里写作,在废弃的澡堂里写作,在湖边写作,在火车站写作,在房东的阁楼里写作。他热爱他的俄罗斯,热爱黑海,热爱自己,热爱文学,甚至到了痴狂的程度。这样,写作出好文章便是很有基础的一件事了。
      总之,写作要用心,要用心灵去和美丽的文字,注意韵律、色彩、对比、节奏,注意与人物交流,这样子才是写作的要素。
      祝大家愉快。
  •      难忘这些天来与康·巴乌斯托夫斯基一起熔铸金蔷薇度过的夜晚,蔷薇入梦,野野地开着幸福的奇葩。我总能笑着合眼,回想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
      
       对文学的纯粹性理解,善良唯美的本性,诗人气质,童话理想,浪漫主义的细研,艺术上的深潜,“巴式风格”的蔓延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开你内心深处的幸福匣子。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我们接触到的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令人窒息的苦难空气笼罩下,以反抗挣扎或愤怒的姿态完成自己的灵魂突围。而巴氏却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打算:只以诗的环境作为生活的寄托和依靠,不放过春天亲吻树木的那一瞬间。
      
       金蔷薇,是一种美和心智的享受(笑,我建议在劳改所里每人发一本~)从来不会有压抑之感,就连故事里的伤感和哀痛,也是美的。《心上的刻痕》里那位孤独的老妇人在已荒草丛生的花园里依在年轻时亲手栽种的菩提树上悲咽的时候,我感受到一种深刻地哀伤,是关于生和死、青春和残年、哺育与背弃的,可它仍是这样美,悲情背后一种含蓄的美,可这比理性的悲哀记忆还要强烈。
      
       与安徒生一样痴爱童话与森林的,巴氏可以说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他们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秉性都那么相像,他们的才华都属于一种法人与善良的天赋,对世界的同情、对苍生的关爱、对自然的体恤以及喷薄而出的激情和美德。于是安徒生便成了他笔下最钟爱、描述最多、最传神的主人公。《夜行的驿车》(我的初一时单独出来看过的,原来是来自金蔷薇),车厢里弥漫的温情,为了想象而被埋藏的誓言,或许也只有巴氏才能如能自如深入地走进这位童话大师的内心世界。
      
  •     ~~在年轻的时候回忆小时候~~曾大无聊却忐忑的那些日子里
      
      在图书馆乱逛会有惊喜。
      《金玫瑰》,小时候写过书评的俄罗斯文艺理论书,莫名其妙的看得下去还喜欢上了。除此之外,可再没有看过任何一本俄罗斯书,除了小时候看八卷本的世界童话集中的俄罗斯卷。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统统没有碰过。我永远搞不清里面谁是谁。
      最多看看连环画。
      不过现在看起来,俄罗斯人感情过于强烈,有点神经质。
      
      更绝的是《关于饕餮的故事梗概》,小时候《作家文摘》上读的连载故事,忘了小说名字忘了男女主角的名字。google百度亦是无可能。
      唯一记得的是那道经典白猪手,一斤姜一斤醋一斤猪手,文火炖一个晚上。
      不过试验结果让我幼小的心灵打上深深的烙印——小说都是虚构的。
      深藏在某年某月某日小说月报的几角旮旯里,居然能乱翻翻到,那个激动~啊~
      
      翻翻小时候写的书评,中规中矩,要交给老师看的嘛。
      11小时候就强悍多了,会把《边城》和《三重门》扯到一起写书评,书评名字高深莫测——下意识的作茧自缚。
      I服了her~~
      一起喟叹,现在不无病呻吟了,也不故作高深了,只剩下借贷分录消磨后的呆板和无趣。
      
      无端端的总是回忆过去,仿佛小时候天永远是蓝的,仿佛小时候的自己永远斗志昂扬,真的是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     ~~高中的随笔,现在未必不带ctrlC/ctrlV写得出这样文从字顺的一千个字~~
      
      我对俄罗斯(苏联)文学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光看那几十个字的人命就足够我头疼了。在那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面前,我一次次咒骂着自己的弱智,含泪同世界大师们交而复失。
      
      居然又捧起了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著的《金玫瑰》纯是由于《实话实说》中一嘉宾(知名文化人)那番煽动性的话:“这应当是本让人沉静的书,我却读得热血沸腾,不知东方破晓。”我一面渴望着体验冷热相煎的奇妙读书经历,一面却着实.担心自己的浅薄理解不了这部书的微言大义。
      
      我正襟危坐,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地皱着眉咬着牙思索着开始读此书,读了几页忍不住换了个舒服的坐姿,又读几页,发现自己不沉静也不沸腾,只是觉得新奇,却并不艰深。
      这是本谈创作的书,作者自称为中篇小说集,封面上打的旗号是世界散文名著,但我觉得它更像一个出色的向导,领我窥探文学创作的奥秘,无论是它的观点还是它本身的文字。
      
      它说创作是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数以百万计的微尘,不知不觉地聚拢每一粒金粉,熔成合金,然后锻造成祝愿人幸福的金玫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比喻把创作的过程,目的描绘得淋漓尽致。
      
      它说灵感是人的一种严谨的工作状态。灵感是忽然显现出你所能做到的事,灵感的光芒越是强烈,就越是要细心地工作,去实现这一灵感。我羞得满脸通红,星期六我还在为着本周的练笔在房间里如作困兽,口中祷告般念念有词:“灵感,灵感。”
      
      它谈素材,特别强调素材是活的,素材不是特意搜集起来的。又强调素材在必要时会自动进入作品,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硬塞到作品中去,哪怕是最成功的素材。这真是选材上最好的一课,犹如醍醐灌顶,我再也不会为一个自认为绝妙的例子放在整篇作文中却似是而非觉得大惑不解,苦恼万分。
      
      读到《作品人物的反叛》,我惊讶莫名,我简直无法理解为何作家给了作品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竟可以自我发展,不受作家控制。作者说作品会按本身的内在逻辑展开,作品中的人物会按各自的性格行动。我想我以后读那些悲剧时将不会那么憎恨它们的作者,而将试图去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关于社会,关于人性。
      
      虽然才读了这本书的四分之一,但我已经可以庆幸这次不用咒骂着自己的弱智,含泪同这位旷世奇才告别了。
      
      很奇怪,第一次被一位苏联作家吸引,读得竟不是扣人心弦的小说,而是这样一本一直以为会吓得掉头就跑的理论性研究书。或许这就是冥冥中与一本书的机缘吧。
      
      
  •   写作本身并不是时尚的事,所以不存在过时一说。每个时代的创作都有他不可取代的成就和局限。
    当然你最后说要了解写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写作,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   它跟《作家之路》的差別是什麼 我知道《作家之路》是一個can 一個資料庫 但是對我這種新手來說不怎麼需要 那這本書適合初學者嗎
  •   这本书是用来树立写作的信仰。
  •   有人说,诗意是在翻译中获得的;也有人说,诗意在翻译中流失。
    显然……前者越罕见而后者则越泛滥。
  •   就凭你对儿童文学的造诣,就该去当翻译家!
  •   怎么说到这个......我只不过比一般的同龄人多看点儿童文学,只是个人爱好,和真正有造诣的还得远......
  •   写的好美
  •   这书我也看过,写的实在是好,我尤其喜欢写雨果的那一段
  •   早看过了 当时我也果断给了五分儿
  •   我以为你会给3分呢,作为一个初级董粉......
  •   金玫瑰这三个字让我足足呆了三秒钟,然后,啊~~原来是金蔷薇。百花文艺版的封面设计很灰暗,还是上海译文版的清爽些。我看过之后的最大感受是:等着吧,慢慢观察生活,多存点货,50岁的时候或许能写出像样点的东西。接下来的20年内心安理得地只看不写,又一个偷懒的好借口。
  •   呵呵,对版本有初恋情节,名字也是。换个版本换个名字觉得像换了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